講個有趣的案例:
前一段時間我們公司的小王想讓公司領導給自己漲一點薪水。
鼓足了勇氣之後,終於來到了公司領導的辦公室,並且明確告訴公司領導:自己之前的薪水是3000塊錢,現在希望能夠漲5塊,也就是3005塊錢。
公司領導聽了之後非常生氣,指著他的鼻子說:憑什麼多給5快錢,公司發展到現在也不容易,你這不是給公司挖牆腳嗎?
針對於這5塊錢,兩個人僵持了整整兩天,兩天之後小王告訴公司領導,如果你不給我漲到5塊錢的話,我就直接辭職。
領導聽了之後,二話沒說,直接把辦公室的門打開了,並且把他請了出去。
小王離開這家企業之後,才意識到找工作的難度,根本沒有辦法再找到之前的像樣的工作了。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小王知道自己離開那個工作崗位之後,公司現招聘管理的那個人只是工作了一天就走了,也就是說那個崗位還空著。
於是小王再次找到公司老闆,希望能夠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工作。
老闆瞥了小王一眼,問道,那5塊錢你還要不要了?
小王急忙說道,不要了,不要了。
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件事
按照題主所說,離開一家企業之後半個月非常後悔,希望能夠再次進入這個崗位。
這其實就是一個供需的關係,只不過目前為止這個崗位依然空著人,也就是說公司領導也沒有找到與之相匹配的員工。
照這樣的一個發展態勢來看的話,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
但是機會有歸有機會,有一些事情還是需要去做的,比如先道歉。
可能很多小夥伴問:為什麼要先道歉,自己做錯了什麼呀?
答案是你什麼都沒有做錯,只不過這個時候選擇權並沒有在你這邊。
1.端正態度再次面試。
首先我們已經離開了這家企業,如果想再來到這家企業的話,只能通過對應的面試埠。
無論是對應的公司內部自薦也好,還是自己直接投遞簡歷也好,這個時候都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能夠拿出一個老員工的姿態來。
哪怕對面的HR比自己年輕三歲,自己之前的時候他還需要叫自己一聲什麼什麼總,但這個時候自己依然需要端正態度,因為自己是求職者。
2.多方準備,提前打好招呼。
既然之前在這家企業工作過,那麼就不需要對這個企業有過多的了解了,反正對這個企業的發展,這個企業的運行都是門清的狀態。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多方準備,提前打一些招呼,和公司的領導打個招呼,和公司的面試者打個招呼,和自己的原崗位人員打個招呼。
招呼打的差不多了,這個面試好好歹歹得也就能進來了。
好馬不吃回頭草不假,可是也有一句浪子回頭金不換呢。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十年職場培養師經歷,持續輸出優質職場文化,全方位解析職場難題,希望大家關注@職場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