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厭世而報復社會?有厭世情緒怎麼辦

2021-01-18 歡歌笑春風

前幾天葫蘆島一男子因夫妻矛盾輕生厭世,從而產生報復社會的情形,最終釀成了開車撞死5名學生撞傷18人的惡果。後面又有雲南學生持械行兇致1死11傷的慘劇,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說裡經常有這樣的牛逼人物,「既然這世不容我,那我就毀了這個世界」,可這也就是一些幻想出來的事情,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怎麼可能毀了世界,最多只是毀了自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每個人都去報復社會的話,那豈不是亂套了。先不說用什麼手段,報復普通人有什麼意義呢,只不過是多了幾個悲劇的家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產生厭世情緒,肯定是自己本身有問題,為何不從自身找原因。

我認為,厭世無非是對世界規則的不滿而自己無法適應不被理解,希望以極端手段引起別人的注意,從而得到關注被認可。

我們普通人很難改變世界的規則,而規則也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當我們覺得自己無法適應規則的時候,產生了厭世情緒要報復社會的時候怎麼辦呢?

首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改變自己;然而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每個人已經形成的世界觀每個人的本性很難改變,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錯的,這就難辦了。

如果你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如果你覺得眾人皆醉你獨醒,如果你覺得所有人都錯了,我想這個時候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錯了,從而做出改變。另外,人在江湖,你只有更好的適應規則,才能更好的生存,否則只會被淘汰。

其次,多與人溝通交流,多看看世界,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所發生的事情,去看所有的悲歡離合,去看所有的多姿多彩,再回首看你之前的苦惱,只不過是這個世界裡微不足道的事情,看開了就好。

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放不下的事情,時間會撫平一切傷痛。不論你有多討厭這個世界,時間會消磨掉你的恨意,所以做事不要太急躁。產生厭世情緒,既然已經不顧規則,無所畏懼了,不如放下所有的事情休息休息,什麼事情都不要管什麼事情都不要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疲憊的身心休息一下。

希望大家能喜歡我

歡歌笑春風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為什麼會有厭世情緒
    可是為什麼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在物質不匱乏的情況下,依舊有厭世情緒呢?首先現在是網絡時代,我們每天都能從網上接觸到很多信息,也能看到一些不屬於我們生活圈的事情。在二三十歲的年紀,我們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很多積蓄,但是我們又能從網上看到同齡人過著我們想要的生活。
  • 抑鬱症心理測試:4張抑鬱圖,測你的厭世情緒有多重
    厭世情緒指的是我們對這個社會的不滿,有很多負面情緒,畢竟這個世界很複雜,我們身上又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難免會產生這種情緒。
  • 今日開庭:抑鬱症大學生因厭世,故意傷害滴滴司機
    湖南省常德市某校大一學生因厭世,網購匕首,深夜刺死當地一名四十三歲的滴滴車司機,隨後自首。從受害者家屬處獲悉,該故意殺人案會在今天(1月3日)開庭。很多人疑惑,嫌犯患有抑鬱症,這樣一個厭世的人,為什麼要帶走一個並不想死的人?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抑鬱症的主要特點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言語動作減少。還有意志活動減少,興趣下降,睡眠障礙,軀體不適,嚴重者伴發消極意念和行為舉動等等。其中沒有任何一點特徵是指向「殺人行兇」。
  • 厭世殺人不可取,害人害己終償命
    無業,其於2018年6月28日上午,在上海世外小學浦北路校區門口持刀行兇,造成2名學生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1名學生和1名家長受輕傷。黃一川為洩私憤,蓄謀報復社會,經反覆踩點、守候尾隨,在上海市浦北路世外小學附近公然砍殺無辜學生和家長,致2名小學生死亡、2人輕傷。
  • 青年們請安心「厭世」
    「活著有什麼意思」、「世界怎麼那麼無趣」,生活中我們好像總會遇到一兩個厭世的親友。今天我們推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建守的文章,討論距今一百多年前的近代中國青年人的厭世情緒,追尋「厭世」這個概念的近代起源。也許正是這種「厭世」,部分成就了五四的傳奇,因為百年前的厭世其實很正面。
  • 青年們請安心「厭世」丨單讀
    今天我們推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建守的文章,討論距今一百多年前的近代中國青年人的厭世情緒,追尋「厭世」這個概念的近代起源。也許正是這種「厭世」,部分成就了五四的傳奇,因為百年前的厭世其實很正面。
  • 厭世是種病?得治?
    1厭世的人都不會有很好的生活,因為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想要去收穫任何快樂的事情,哪怕在瀕臨餓死送去碗熱騰騰的飯菜,也不會因僥倖活下來而感到慶幸。因為和不被待見的疾病掛鈎,厭世的人總是要承受各種冷嘲熱諷。我隔岸觀火,都已經自身難保哪有多餘的力氣去幫助自願如此的人?我討厭對厭世有著極度侮辱的言論,這只是一種人生態度而已。
  • 社會百態:臺北名為「厭世會社」的酒吧是別出心裁還是別有洞天?
    在臺北卻有一家名為「厭世會社」的小酒館,獨闢蹊徑,顧客盈門。這家酒館藏身於一條死胡同裡的,來到這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人體骨架,它坐在酒吧高凳上,端著紅酒杯,拈著一根煙。他神情空洞地咧嘴笑著,身子斜靠在牆上。牆面上赫然寫著一句來卡夫卡的名言:「天地間有無窮無盡的希望,然而那並不屬於我們。」
  • 厭世臉適合的髮型有哪些? 苦瓜臉與厭世臉的區別
    厭世臉適合的髮型有哪些?其實厭世臉這個說法最開始就是從日本傳起來的,所以這種日系的齊劉海其實挺適合厭世臉的,顯得很高級,厭世臉留齊劉海不會有可愛的感覺,反而讓齊劉海顯得十分有個性,而且更突出了眼鼻的美。
  • 學生厭世刺死司機,抑鬱症不是傷害他人的理由!
    今日,湖南省常德市某校大一學生因厭世,網購匕首,深夜刺死當地一名四十三歲的某網約車平臺車司機後自首一案正式開庭審理。據被害人的妻子田女士傾訴,昨天(1月2日)剛好是被害人44周歲的生日,但他再也回不來了!
  • 人家都厭世了,你還判死緩?
    2019年3月24日,19歲的湖南大學生乘客楊某,因「厭世」連捅網約車司機20多刀,致使司機當場死亡。2020年9月24日,當地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判被告人楊某死緩。據楊某當初的供述顯示,其一直有悲觀厭世情緒,並早有輕生的念頭。在事發當晚更是因為情緒崩潰無故將網約車司機殘忍殺害。當地警方鑑定意見書也顯示,嫌犯確實患有抑鬱症,屬於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但是距離事發到現在的一年零九個月裡,受害者家屬沒有收到對方的任何道歉,任何電話,只願賠償5萬,後又改為4萬。
  • 厭世
    對厭世的人而言,生命就是徹底的強買強賣,卻又無法自行退出。厭世並非厭倦這個世上的一切。人間還是有美好的,我其實並不討厭跟一切美好的事物相處,去感受它們。個體需要他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始終是一個人需要考慮的問題。那個自殺的青年人面對空虛時只是局限於哲學的思考是不夠的,這可能是對於建立關係的逃避。如果他允許別人走進內心,重建對人的信任感,當情感聯結被建立起來之後,也許不致於走上絕路。當把關係建立過程中的阻礙充分的移除之後,人的天然的情感聯結就會浮現出來,也便能得到一段持久而穩定的關係。
  • 【情緒問題專欄】有悲觀厭世的情緒該怎麼辦?
    【情緒問題專欄】有悲觀厭世的情緒該怎麼辦?
  • 大一學生因厭世刺死滴滴司機,被判死緩,學生家屬態度讓人心寒!
    在之前就發生過一起大一學生因個人厭世問題,故意刺死滴滴司機的刑事案件發生。據悉,這個大一學生一直都患有抑鬱症,還有著厭世的情緒。在一次打滴滴坐車的時候,趁著司機沒有注意拿出到匕首連刺司機20多次,導致司機直接當場死亡。
  • 經常會冒出很多厭世的念頭,該怎麼辦?
    這個厭世的心啊,也是有一個過程的。有句話講,「拔出紅塵夢裡身,回看苦海半沉淪。慈航普渡無休息,厭世翻成救世人。」就是厭離這個世間,對這個世間感覺沒有興趣,一方面呢,是自己的這個美德——美好的德行沒有被開發出來。就我剛才說的,假如你內心貪嗔痴的這個惡業把它轉換掉了,無貪、無嗔、無痴。
  • 厭世顏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好看的人厭世才叫做厭世顏!
    厭世顏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好看的人厭世才叫做厭世顏!時間:2019-09-25 16:13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厭世顏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好看的人厭世才叫做厭世顏! 厭世顏是什麼意思 厭世顏也叫做厭世臉,通常指代面無表情給人高冷疏離的厭世既視感。
  • 年輕人的厭世心理
    年輕人總是唉聲嘆氣、無精打採,無聊透頂,覺得生活沒有意思,這些消極的想法和狀態,就是心理學上的厭世心理。厭食心理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沒有精神支柱。說起來這精神支柱其實就是一種信仰,是大眾在社會生活中所公認的價值體系和人生榜樣。精神支柱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人不斷進取。但是,人們的生活往往並不能完全按照個人心目中理想的軌跡發展,一些人的精神支柱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茫然感。現實不盡如人意。
  • 山西連環殺人案回顧:厭世情緒瘋狂作案,測謊儀驗明真兇!
    他有家室,還有個穩定的工作,也許是自小封閉的性格和生活坎坷,造成了他厭世的情緒。 1992年,山西陽泉市,一名年僅16歲的女孩凌晨被人用匕首扎死在馬家坪地區陽泉礦區俱樂部外。當年的3月7日、4月22日、7月11日,又有3名年輕女子在馬家坪被殺死。 馬家坪這個面積1.5平方公裡的地方,成為陽泉的「白色恐怖區」。
  • 情緒英文系列金句!當你覺得厭世的時候,該怎麼表達?
    喜怒哀樂組成了生活的色彩,如何適當的表現出情緒非常重要。我們不會一直都樂觀正向…總是有負面情緒需要發洩的時候,厭世ING!怎麼辦!?人生已經這麼難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討厭的人、煩人的事、噁心的東西?!總有些moments,你會覺得心情down到零下526度C,負能量大爆炸!!
  • 「浙大女生被害案」再次提醒我們應多留意身邊「厭世」人群
    案發前正在杭州找工作期間失蹤,後被證實殺害,兇手即是熊志城,此人因網絡賭博從而欠下大額債務,因無力償還感到生活無望,進而產生強烈厭世情緒,欲在自殺前殺人墊背,直至遇到被害人導致悲劇發生。從被告人之前行為不難看出此人品行低端,胸無理想,不務正業,當一個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經常感到空虛、無聊、絕望時,難免會產生厭世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