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戴著耳機聽音樂、打遊戲 大學生患上「突發性耳聾」

2020-12-15 廈門網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最近,家住思明區的大學生小黃因天天戴著耳機打遊戲,突然出現單側左耳聽力下降,嚇得他連忙就醫。醫生了解病史後發現,小黃長期戴著耳機聽音樂、打遊戲,有時還熬夜打牌,患上了「突發性耳聾」。

  無獨有偶,李先生今年38歲,一直自覺身體不錯,最近連著幾晚和親戚朋友打麻將,每天都到午夜2點多才睡。連打七天麻將後,那天一早,他剛起床就發現不對頭:自己的左耳好像被堵住了,什麼都聽不見。醫生檢查確診他也患上了「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通常患病高峰年齡為50-6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但近年來,患上此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大都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導致。

  要注意的是,經常熬夜、過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突然置身嘈雜環境,都可能造成供血不足,易引起內耳血管痙攣,最終導致突發性耳聾。常表現為突發聽力下降,雙側耳患病者罕見。發病前多無先兆,少數患者則先有輕度感冒、疲勞或情緒激動史。耳聾發生突然,患者的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顯著下降至最低點,可伴耳鳴。經治療後,多數患者聽力可以提高,但耳鳴可能長期存在。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暈,多為旋轉性眩暈,伴噁心、嘔吐。少數可有耳悶堵感、壓迫感或麻木感。醫生可通過病史、聽力檢查明確診斷,並進行全面前庭功能、影像和實驗室檢查,找到可能病因。

  目前,糖皮質激素為重要治療藥物,具有抗炎、緩解血管內皮水腫,增加內耳血液供應作用。輔以耳後或鼓室內注射、微波理療等。

  突發性耳聾不可小覷,不及時治療或導致聽力不可挽回,希望大家了解病因後加強自身預防保護,遠離嘈雜環境,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護好聽力。

  【專家簡介】

  張斯斯

  廈大附一思明院區五官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

  診治範圍:中耳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小兒鼾症、腺樣體肥大、扁桃體炎、咽喉炎等耳鼻咽喉常見疾病。

相關焦點

  • 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患突發性耳聾 跟你聊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耳朵
    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患突發性耳聾 跟你聊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耳朵時間:2020-09-10 12: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患突發性耳聾 跟你聊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耳朵 近日,38歲的劉先生是一名銷售主管,工作非常忙碌,經常要熬夜加班。
  • 白領酒吧狂歡後聽不到聲音 經診斷患突發性耳聾
    近日,一則關於小夥兒戴耳機遭雷擊的消息不脛而走,儘管專家表示尚無足夠證據證明雷擊與耳機有必然關聯,但耳機引發的不安全話題討論卻在網際網路上傳開,那麼,小小的耳機真的會成為不安全因素嗎?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還在戴耳機睡覺?這幾個壞習慣,會讓你年紀輕輕就耳聾的
    經常戴著耳機聽音樂,真的對聽力損害那麼大嗎?我們先來看一下,耳朵究竟是怎麼聽到聲音的▼人聽到聲音,可以分為簡單的三步:第一步,聲波帶動空氣振動傳入耳道,撞擊鼓膜,帶動中耳內的聽小骨一起振動;第二步,振動經過耳蝸後帶動毛細胞振動,並將該振動轉化為電化學信號;第三步、聽神經將電化學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進行理解後,讓你「聽到」聲音。
  • 戴耳機聽英語,一覺醒來聾了
    本報長沙訊  開學了,睡前戴著耳機聽會英語或音樂的學生為數不少,殊不知,這樣隱藏著危險。9月19日,記者從株洲市中心醫院獲悉,醫院近日收治了一個17歲的患者小傑,戴著耳機睡覺的他,一覺起來後,一隻耳朵突發性耳聾,幸虧就醫及時,病情才好轉。醫生提醒,一旦出現聽力問題,最好在7天內就診。    小傑在株洲讀高中,經常睡前戴著耳機聽英語。
  • 寧波小夥每天戴耳機聽音樂 結果被確診中度耳聾
    這兩天,記者在寧波市康復醫院耳鼻喉科卻看到聽到不少和耳朵有關的悲劇:17歲的英俊小夥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被診斷為中度耳聾,父母悲痛欲絕;奶奶給孫子挑「耳屎」,結果戳穿孫子鼓膜;患中耳炎沒被發現,小女孩總吵著要把電視開大聲點,人也沒以前活潑了……專家提醒:很多患者本來有健全的聽力,卻因為不正確的生活習慣等導致了不可挽回的損傷,實在太可惜了。
  • 長期戴音樂耳機容易導致耳聾耳鳴
    經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戴耳機聽歌,可導致耳聾的提前到來,所以,音樂雖好,但用耳機聽音樂時一定要節制,儘量減小耳機對耳朵帶來的傷害。要注意以下幾點: 1.
  • 南京| 19歲小夥長期戴耳機聽音樂 已聽不清別人說話
    戴上耳機,醫生將播放一些類似電波的聲音,記者需要聽出來這些聲音。本以為不成問題,測試結束後,醫生告訴記者:正常人能聽到26分貝以下的聲音,相當於可聽到耳語聲。聽音樂應該採用「6-6原則」江蘇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卜行寬說,現在很多人戴耳機聽音樂,應在安靜環境中用。因手機、MP3的最大輸出可達105-120分貝,所以不要開大音量追求刺激,不要聽得太久。建議採用「6-6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輸出的60%,每次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
  • 加班熬夜、長期戴耳機,年輕工程師的右耳突然聽不見了
    因為工作需要,他經常戴著耳機辦公,9月10日那天晚上,右耳突然感覺到一陣悶脹感,緊接著天旋地轉,就覺得噁心嘔吐。然後,他的右耳突然聽不到聲音了,只剩下嗡嗡作響。第二天起床後,右耳感受不到一點動靜了。
  • 長期打電話戴耳機,你的耳朵還好嗎?
    急性損傷就是近距離、突發性的強噪聲。而所謂慢性損傷,就是長期接觸噪聲導致的慢性聽力損害。例如長時間聽耳機,聲壓集中地傳遞到鼓膜上,極容易造成聽覺疲勞。而且由於長期過量的刺激,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損害,導致耳鳴、重聽以及耳朵疼痛,甚至聽力下降。聽力受損首先出現的是高頻聽力下降,而我們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語言頻率並未受影響,所以早期常被忽視。
  • 突發性耳聾是怎麼回事
    近年來,我們經常看到關於突發性耳聾的新聞報導。在大家印象裡,只有中老年人才容易發生突發性耳聾。
  • 戴耳機玩遊戲致失聰?你的耳朵其實不堅強 改善聽力小竅門看這裡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很多人的圍觀與討論,南昌一名31歲男子因戴耳機玩遊戲突然失聰,後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需要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醫生表示,這類突發性耳聾與不良的用耳習慣有直接關係。但是,日常通勤、工作佩戴耳機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
  • 耳鼻咽喉科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不可輕視
    突發性耳聾也稱作「突聾」,早期臨床上稱為「耳卒中」「迷路卒中」,是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 HL。  目前突發性耳聾患者逐漸呈年輕化趨勢,中青年人所佔比例已超過50%。  什麼原因會導致突發性耳聾?
  • 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預計到2050年,有超過9億人患殘疾性聽力喪失。數據引人擔憂,現實更不容樂觀,在大街上、公交車站、地鐵裡、餐廳內,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調大音量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在聽音樂的同時,卻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殘。大音量正悄悄偷走你的聽力無論是哪種耳機的長時間、大音量使用都會導致聽力下降。
  • 長期戴耳機聽音樂睡覺,卻以為沒問題,這些危害你都知道嗎?
    長期戴耳機聽音樂睡覺,卻以為沒問題,這些危害你都知道嗎?隨著科學網絡的發展,手機更是成為了我們人類必不可少的「裝備」,手機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刷劇看電影、點外賣、聽歌,這些層出不窮的軟體不斷充實著我們的生活,而走在大街上,時常能夠看見年輕人耳朵裡面塞著耳機,據不少網友反映:自己喜歡戴著耳機聽歌睡覺,所有很關心自己長時間這樣戴著耳機會有什麼影響?
  • 損害聽力的7大「黑手」,長期戴耳機算一個,避開了就是好事
    3、長期戴耳機很多人在上班和下班途中戴著耳機聽音樂,甚至把聲音調到最大,但這樣會損傷內耳毛細胞,使得聽力下降。儘量不要戴耳機聽音樂,若必須用耳機時需把音量調的低一些,同時要控制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優先選擇頭戴式的耳機,因為耳塞式耳機堵塞外耳道,發出的聲音全部被鼓膜所接受,從而影響聽力。
  • 經常戴耳機玩手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聽力正常嗎?男子親身體驗
    經常會在馬路上、地鐵上看到一些戴耳機的人,這些人要麼就是在聽音樂,要麼就是在刷劇,雖然說經常戴耳機聽歌和看電視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長時間戴耳機會給耳朵造成傷害,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給耳朵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 戴耳機玩手遊或致失聰?三四十分鐘後必須休息
    現在很多朋友無論走路還是坐車都喜歡戴著耳機聽歌或玩遊戲,用娛樂來隔絕這個世界的其它聲音,但這種做法真的可取嗎?近日,南昌的張先生雙耳突然失聰,就醫檢查後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醫生表示,張先生檢驗的分貝達110,屬聽力非常差的人群,配助聽器都沒有幫助。
  • 突發性耳聾您了解嗎?
    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是一種無法解釋的快速聽力損失。可以是一天之內,也可以是幾天逐漸地聽力下降。突發性耳聾一般是因為內耳出現了問題,而且通常只會影響一隻耳朵的聽力。患有突發性耳聾的人通常會在早上醒來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聽不見了。
  • 聽力殺手-突發性耳聾
    聽力殺手-突發性耳聾在介紹突發性耳聾之前,先與大家分享我科一典型病例。患者董某,女,54歲,主因左耳突發聽力下降伴耳鳴10餘天就診於我科。患者10天前突然自覺左耳聽力下降,伴頭暈、耳鳴,就診於當地縣醫院,以「突發性耳聾」收住入院,住院後給予擴血管、營養神經、止暈等對症治療,治療8天,患者自覺聽力無明顯改善。患者再次就診於西京醫院,複查純音聽閾測定,聽力較之前無明顯變化。再次就診於我科,告知患者突發性耳聾發病機制、預後效果,結合我科以往突聾患者治療效果後,患者決定在我科住院繼續治療。
  • 長期戴耳機玩遊戲31歲男子突然失聰,醫生:需要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但是耳機雖好,凡事也是有個度的,否則就會像南昌的張先生,出現突發性耳聾的問題。戴耳機玩手機遊戲導致失聰近日在南昌,31歲的張先生雙耳突然失聰聽不見了,張先生趕忙去往醫院查看,醫生診斷結果為突發性耳聾,屬於重度的感音神經性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