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

33歲的外企銷售張明(化名)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他總是戴著耳機穿梭在地鐵內,每天的時間都在兩個小時以上。在擁擠嘈雜的車廂內,把耳機音量調高,沉浸在勁爆的音樂聲中,讓張明感覺很爽!

然而,慢慢地,張明覺得自己想要聽清楚別人說話略微有些吃力,特別是不經意的低語,常常就被他忽略了,這給他造成了很大困惱。到新華醫院就診,經純音聽力測試,發現他的聽力已經比常人下降了40分貝。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截至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約有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預計到2050年,有超過9億人患殘疾性聽力喪失。

數據引人擔憂,現實更不容樂觀,在大街上、公交車站、地鐵裡、餐廳內,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調大音量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在聽音樂的同時,卻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殘。

大音量正悄悄偷走你的聽力

無論是哪種耳機的長時間、大音量使用都會導致聽力下降。尤其在地鐵,公交車上,由於環境噪聲較大,會有意無意的調大音量,這大大增加了聽力損傷的風險。比如在地鐵車廂內,封閉環境本身就會對人的耳朵產生一定的壓力,耳機又緊緊地壓在耳朵上,帶強度的聲音不斷地撞擊耳膜,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

到底多久時間、多大音量會導致聽力損失風險?有數據顯示,90-100分貝會使人的聽力受損,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幾分鐘就可暫時致聾。研究則表明,入耳式耳機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70%以內時,使用時長應該控制在4-6小時以內;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80%以內時,使用時長應該控制在1-2小時以內。頭戴式耳機調到最大音量的60%時,每天應該控制在1小時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專家特別提示,戴耳機應堅持「60-60-60」原則,即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外界環境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另外,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到4小時,未成年人不超過2小時。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戴著耳機睡覺,在造成噪聲傷害的同時也容易壓迫耳朵,給耳朵帶來物理傷害;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中聽音樂,當發現在嘈雜環境中音量調大到60%時還聽不清,那就該摘下耳機了。

當然,還有一點要提醒,並不是兩個耳朵輪流聽就行,輪換塞耳機並不科學,一隻耳朵戴耳機不僅會使聽力失衡,還會造成大腦疲勞。

另外,入耳式耳機因為本身表面附有大量細菌,佩戴入耳式耳機或導致耳道內較為潮溼,容易引起外耳道炎,會出現耳痛、耳流水等情況。每周應用75%的酒精對耳機進行清潔消毒,儘量不要交叉使用,避免感染。

聽力損失的雷區請注意

聽力下降(耳聾)是不是會越來越重,取決於多種因素。如老年性聾,隨著年齡的增加必然逐漸加重,這個是正常的衰老過程。中耳和內耳的某些疾病,會隨著疾病的變化而加重。

成年人聽力下降(耳聾)最主要的原因有哪幾種?

成人聽力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①外耳:最常見的是耵聹栓塞;

②中耳:最多見的是各種類型的中耳炎(如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等等);

③內耳:與年齡相關的老年性聾,與環境相關的噪聲性聾,與內耳疾病相關的突發性耳聾和梅尼埃病等。另外耳部的各類外傷也是引起聽力下降的常見原因。

④蝸後:如聽神經瘤、橋小腦角腦膜瘤、膽脂瘤等。

新華君請專家總結了一下各種導致聽力下降的不良生活習慣。

①長時間佩戴耳機;

②噪聲暴露:長時間在噪聲很大的地方工作或生活;

③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容易誘發聽力下降,所以要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健康飲食,均衡營養,戒菸戒酒;

④過大的精神壓力以及疲勞均容易誘發聽力下降,所以要放鬆心情,減少熬夜、通宵等問題;

⑤有些藥物有耳毒性,所以在用藥之前最好諮詢專業的醫生;

⑥避免反覆挖耳,尤其是用棉籤挖耳;

⑦鼻炎發作時積極治療,不然容易波及耳朵,引起聽力下降。

失去的聽力還能找回來麼?

我們知道,聽力損失可分為三種類型:

1、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與耳蝸、聽神經、中樞聽覺通路、聽皮層相關。

2、傳導性聽力損失,涉及以某種方式限制外界聲音傳入量(從聲音獲取到傳入內耳)的任何病因。例如耵聹栓塞、中耳積液或聽骨鏈固定(聽小骨不能活動)。

3、混合性聽力損失,是指傳導性聽力損失和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同時存在。

多種異常可導致上述各類型的聽力損失(如下表)。開始評估時應先區分聽力損失為感音神經性還是傳導性,傳導性聽力損失通常與外耳或中耳的異常有關,而感音神經性聾與內耳病變有關。

對於任何主訴「聽力下降」的患者,作為接診醫生會全面採集聽力相關病史並進行相應檢查。

病史採集中重要的問題包括:

1.聽力損失是如何開始的?如何進展的?

2.患者對日常對話理解的程度如何?

3.聽力損失主要是在嘈雜環境(如餐廳和聚會)中,還是在安靜環境下也如此嚴重?

4.是否合併有耳流水或耳痛?

5.是否有嚴重創傷史,是否接觸過噪聲,有過耳氣壓傷?

6.是否有嚴重感染史?

7.是否有既往耳部手術史?

8.是否合併有耳鳴、眩暈或不平衡?

9.是否有聽力損失的家族史?聽力損失有許多先天性和遺傳性原因;老年性聾也可呈家族聚集性。

10.曾使用過什麼藥物?

11.聽力損失發病前後或期間有無頭痛或視覺障礙?

12.有沒有正在使用什麼藥物?

13.其他全身性疾病的狀態,如糖尿病、吸菸、冠狀動脈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專家劃重點:成年人出現聽力下降要及時到醫院作耳部和聽力的檢查,根據疾病的種類,聽力下降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及時治療。

有些聽力下降,如耵聹栓塞,去醫院清理後即刻恢復;突發性耳聾,通過儘早積極治療,可以全部或部分恢復;耳硬化症和中耳膽脂瘤需要通過手術才能恢復聽力;有些則不能恢復如老年性聾,就需要使用助聽器具,以保證學習、人際交流的順利進行。

因此,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需儘快治療,因為治療效果與是否早期開始治療有一定的相關性,切勿延誤治療,留下遺憾。

科普結束

上海新華醫院

聽力障礙及眩暈診治中心

新華醫院聽力障礙及眩暈診治中心是上海市兒童聽力障礙診治中心,國家項目人工耳蝸植入定點手術醫院,衛生部新生兒聽力篩查培訓基地,衛生部助聽器驗配師培訓機構,臨床聽力學培訓基地,新華-渥太華聽力言語障礙診療中心;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的聽力中心之一。

中心率先在上海開設聽力及眩暈障礙診治專科門診,並專門成立了耳內科病房,為各類疑難耳聾耳鳴患者提供全方位個體化綜合性的治療。目前中心擁有國內最完善的聽力測試、診斷和幹預康復技術和設備,尤其在嬰幼兒童的聽力診斷方面,開展了系列的主客觀聽力學檢查,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小兒聽力障礙的精確診斷。近年來致力於引領我國聽力測試、診斷和幹預康復技術的規範化,提倡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和優質的聽力學一條龍模式服務。服務對象和範圍覆蓋了從新生兒聽力篩查、先天性聽力障礙、兒童和成人的聽力問題到老年性聾,從聽障的早期發現、診斷和幹預治療到聽力預防、康復和遺傳性聾以及言語訓練等問題提供全程最具專業性的聽覺醫學和諮詢服務。

優勢特色:各種耳聾、耳鳴、及耳源性眩暈疾病的診治;兒童疑難聽力障礙診治、嬰幼兒全頻率段聽力測試及評估、人工耳蝸植入等人工聽覺技術、嬰幼兒及老年人助聽器驗配、耳聾基因的測試診斷,以及聽力幹預效果的主客觀評估等。

醫生介紹

預約可點擊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普通門診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門診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特需門診

原標題:《是什麼在悄悄偷走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戴耳機傷聽力?這樣戴耳機甚至能保護聽力
    不管是聽音樂、看視頻、客戶發來的語音還是其他神秘內容,耳機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同時也避免了對別人的幹擾。可以說耳機是人人必備的一件可穿戴設備。但是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戴耳機會傷聽力的說法,原理似乎還挺科學,甚至已經有大量的調查研究證明,年輕一代人的聽力平均水平遠低於他們的長輩。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陌生的城市,擁擠的人潮,戴上耳機,盡情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刷著微博,玩著遊戲,聽著音樂,煲著劇這似乎已經是現代年輕人的日常。耳機,已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品。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 注意,耳機正在慢慢偷走你的聽力……
    2.不管是什麼款式的耳機,長期不正確地使用都會對耳朵健康造成影響。造成毛細胞死亡的原因就是反反覆覆地暴露在噪音之中……比如說你戴耳機聽重金屬,聲音巨大,在一號線上從蘋果園坐到了四惠,估計能死兩三個毛細胞。剛開始沒問題,但是你可能每天通勤就是這個習慣,那久而久之就把毛細胞殺得差不多了。上面真實的例子告訴我們兩個重要信息:聲音強度、暴露時間。
  • 耳朵更需要健康 地鐵內用耳機更損聽力
    地鐵最好少用耳機(圖片來自lofter.com)長期連續聽超2小時聽力會受損    有微博、微信上稱,實驗證明,用耳機連接手機等聽音樂    同仁醫院耳鼻喉科研究所應用基礎部、臨床聽力學中心主任張華介紹,國外研究發現,現在耳鳴、聽力下降的人越來越多,長期高音量戴耳機聽音樂是一個重要因素。當音量超過100分貝時,就可能造成不可恢復性聽力損傷。過去一項國外測試顯示,一個人每天聽MP3累計超6個小時,連續聽超過2個小時,長此以往,聽力就會嚴重受損,「得老年性耳聾的機率會比常人提早20年。」
  • 想要戴耳機,又不想損傷聽力,辦法是有的,就看這5點你能做到嗎
    噪音是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呈現低齡化趨勢,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原因是他們「長時間過度暴露在高分貝環境下,包括戴耳機聽歌等」。大人常說:一天到晚帶耳機,我看你遲早要聾。
  • 注意 長期戴耳機有可能對你造成這些傷害
    自從手機成為人們溝通交流和生活娛樂的重要工具後,各種配套的耳機產品也與手機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使用各種耳機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毫無疑問,在很多情況下會非常方便。很多人在鍛鍊的時候,或者上下班搭乘地鐵、公交出行過程中,就會使用耳機聽音樂、看視頻、玩遊戲。
  • 戴耳機玩遊戲致失聰?你的耳朵其實不堅強 改善聽力小竅門看這裡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佩戴耳機,降低對耳朵健康的危害呢?11億年輕人面臨不可逆聽力損失風險繁華的城市人潮湧動,地鐵公交川流不息,習慣性地戴上耳機享受音樂世界的美妙,已經成了年輕人的日常。長時間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聽力受損是否可逆?
  • 經常戴耳機會變聾?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不管是在公交地鐵上,還是在嘈雜的馬路上,我們總是能看到很多人戴著耳機,聽音樂、煲劇、玩遊戲……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戴就是好幾個小時。殊不知,這種行為正在將他們的聽力一點點地"偷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在地鐵或者公交上聽歌,耳機裡的分貝等級起碼在86分貝以上才能聽清所放音樂。據歐盟曾出具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戴著耳機聽音樂,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就可能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如果每天超過89分貝音量聽音樂,時長達一小時,持續5年就可能永久喪失聽力。
  • 戴耳機的「坑」,你不知道的有多少?
    快看看你是否已經中招!相信大家在地鐵上、公交車上甚至路上,都見過手插褲兜,耳邊掛著一副白色耳機的年輕人。不知不覺,耳機已經成為我們「趕路」的必要裝備,帶上一副耳機,瞬間覺得擁有了全世界。沒錯,這個習慣剛好大多數的我們都有,那就是戴耳機!
  • 長期戴耳機聽音樂睡覺,卻以為沒問題,這些危害你都知道嗎?
    長期戴耳機聽音樂睡覺,卻以為沒問題,這些危害你都知道嗎?隨著科學網絡的發展,手機更是成為了我們人類必不可少的「裝備」,手機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刷劇看電影、點外賣、聽歌,這些層出不窮的軟體不斷充實著我們的生活,而走在大街上,時常能夠看見年輕人耳朵裡面塞著耳機,據不少網友反映:自己喜歡戴著耳機聽歌睡覺,所有很關心自己長時間這樣戴著耳機會有什麼影響?
  • 南京| 19歲小夥長期戴耳機聽音樂 已聽不清別人說話
    「你測試下來,已經逼近這個及格線了,也就是剛剛好能聽清楚25、26分貝的聲音。」醫生說,今後一定要注意保護聽力,再過一點點就是輕度聽力損傷了。聽力老化的年齡提前了10年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市第一醫院聽力測試室做了個統計,一上午共有16人來檢查,而這些人群的檢查結果是,聽力全都是中度損傷甚至更加嚴重。
  • 那些戴耳機寫作業的孩子,往往是這「4種人」,家長需要多注意
    今日話題:你知道那些戴耳機寫作業的孩子通常都有哪些特徵嗎?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不少人習慣帶著耳機走路,這其中以學生模樣的人為主,無論是在地鐵上還是在公交上,似乎每個人都在玩手機或者是聽歌,而且還有不少孩子還會選擇戴耳機寫作業。
  • 經常戴耳機玩手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聽力正常嗎?男子親身體驗
    經常會在馬路上、地鐵上看到一些戴耳機的人,這些人要麼就是在聽音樂,要麼就是在刷劇,雖然說經常戴耳機聽歌和看電視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長時間戴耳機會給耳朵造成傷害,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給耳朵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 還在戴耳機睡覺?這幾個壞習慣,會讓你年紀輕輕就耳聾的
    這年頭上班坐地鐵最害怕的不是擁擠,而是手機大聲外放「輕輕貼近你的耳朵,撒拉嘿喲」「像一棵海草、海草......」「c哩c哩,%.......」對於這種在公共場合大聲公放的行為,亮健好藥君表示深惡痛絕,於是默默掏出神器——耳機,調至音量最大,享受一個人的愉快時光。可是日復一日,你就會漸漸發現……你快成小「聾」女了!
  • 那些坐地鐵公交戴耳機的人,耳機聲音很大,對耳朵有傷害嗎?
    當然有,只要你開的聲音過大,聽力受損幾乎是絕對的。同事就是這樣進醫院的,看耳朵的醫生詢問他時,他還不以為然,說自己平時戴耳機聽歌都很注意,不會長時間佩戴之類的。可作為親身「陪聽」的我,已經對他耳機漏出的、變為「外放」的勁爆歌曲習慣了——他有時靠戴耳機聽歌隔離噪音,卻不知不覺把聲音調到很大,旁邊人都能聽到,他覺並不知道。對他而言,如此大的音量,可能身體早已適應了(他自己不覺得聲音吵),但耳朵裡的「零部件」鼓膜等等,可經受不起長期轟鳴!聽力受損,是必然的。
  • 地鐵禁止電子設備外放第一天 戴耳機坐地鐵成年輕人「新常態」
    原來,戴耳機坐地鐵已成不少年輕人的「新常態」,大多數乘客認為,自覺遵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大家一起來營造安靜有序的乘車環境,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涵養。7時20分,11號線「今天是新規實施第一天,要注意提醒乘客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今晨11號線李子園站的軌交工作人員列隊例行早會時,值班站長如此傳達。
  • 長時間的佩戴耳機會變聾嗎?教你4個好方法,減少戴耳機對聽力的損害!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離不開耳機了,用耳機聽歌或者用耳機看電視劇或者用耳機去聽網課,總之,隨便走在路上就能看見戴耳機的行人。不戴耳機,用手機或者用電腦外放,又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很多人都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說長期佩戴耳機會影響聽力,以及怎樣佩戴耳機才能減少對聽力的損害。
  • 長時間不正確使用耳機對耳朵危害大 小心聲音被偷走
    耳機可以說是很多人必備的東西,坐公交戴耳機聽歌看電視是很多人的習慣,
  • 央視曝光:40%的耳機不達標,經常聽耳機會損害你的聽力
    北大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劉玉和介紹,這名病人是一個18歲的小夥子,說自己耳鳴,老覺得耳朵旁有響聲,「來了之後查聽力,結果發現,這名小夥子的低頻聽力、中頻聽力挺好,但在4000和8000赫茲出現了聽力下降,這就是臨床上典型的噪聲性損害引起的聽力下降」。劉玉和仔細追問,發現這名小夥子特別喜歡聽音樂,會隨時隨地把耳機塞在耳朵裡。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什麼是噪聲? 什麼樣的聲音容易損傷聽力? 通俗的說,令人不愉快的聲音都屬於噪聲,而我們所說的能夠引起聽力損傷的,往往指那些過響的聲音。巨大的響聲,例如炮聲,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導致聽力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