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機傷聽力?這樣戴耳機甚至能保護聽力

2021-02-07 電手

通勤的路上、吵鬧的辦公室、燃脂的健身房中…… 在公共區域,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用耳機為自己營造一種與世隔絕的氛圍。不管是聽音樂、看視頻、客戶發來的語音還是其他神秘內容,耳機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同時也避免了對別人的幹擾。

可以說耳機是人人必備的一件可穿戴設備。

但是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戴耳機會傷聽力的說法,原理似乎還挺科學,甚至已經有大量的調查研究證明,年輕一代人的聽力平均水平遠低於他們的長輩。

如何聽到

記得念書的時候小淙看到一個妹子戴著耳機,我問她在聽什麼,她大方地摘下一隻耳機遞給我。想想還挺浪漫,於是我欣然接受,坐在她身旁並戴上耳機。

我平平無奇的一生從未有過如此震撼的感受,以至於丟掉耳機後腦海中依然縈繞著「動次打次」。

簡單來說聲音要被我們聽到需要經過耳道 - 聽小骨 –耳蝸 - 蝸神經 - 大腦。

耳蝸是一個充滿淋巴液的螺旋管,在淋巴液中有很多細小的毛細胞,當聲音來到耳蝸,淋巴液震動,這些毛細胞就像海藻一樣擺動將聲音處理成神經電子信號傳遞給大腦。每個人出生時的耳蝸內大約有 16,000 個毛細胞,誰先用完誰先走。

根據我們聽到的聲音大小不同,這些小毛細胞擺動幅度也不同。它們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凋亡,所以老年人聽力往往不好。

顯微鏡下的小毛細胞現在大家知道了,當我們每天戴著耳機聽音樂時不光自己嗨,耳朵裡的毛細胞也會跟著嗨。如果我們一直聽大音量的勁爆音樂,這些小毛細胞就會不斷搖擺,最終精疲力竭而亡。毛細胞就像頭髮一樣,沒了就沒了,無法再生。

聽力殺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5 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將近 50% 的 12-35 歲年輕人的耳機音量都是不安全的。全球約有 11 億年輕人聽力受損。

音量以分貝為單位進行測量。根據美國耳聾和其他溝通障礙研究所的數據,75 分貝或以下的音量是安全的,不會對聽力造成損害。但我們的耳機可以發出的最大音量通常在 85 至 110 分貝之間。

與耳機無關,任何超過 75 分貝聲音都可能傷害我們的聽力。

可能有朋友會說:我明明長期大音量使用耳機,為什麼聽力依然不差呢?

哈佛醫學院的耳鼻喉科學教授利伯曼(Liberman)解釋,存在一種「隱性聽力損失」的可能。之所以稱為「隱性」,是因為傳統方法無法檢測到它。一個人在嘈雜的餐廳也能聽清楚朋友說的話,但他的小毛細胞可能已經損失 70%。聽力不是瞬間下降的,人類的適應能力極強,目前的聽力損失並沒有到達聽力檢測閾值,但等到發現時已經無法挽回。

難點在於我們很難判斷音量是不是過了。專家建議使用耳機時應該遵循 6 分原則,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手機音量有 10 個檔位,那你使用耳機時最高只能用 6 檔。只能用耳機 60% 的功力。

一些手機有音量警告

而如果長期處於 80 分貝以上的環境中,例如工地、車站、機場等,就應該尋求主動屏蔽噪音,例如使用降噪耳機、耳塞等工具來保護聽力。

那種耳機好

 

很多朋友認為入耳式耳機比較傷聽力,因為這讓他們的耳朵痛,但多半是因為耳塞頭的大小不合適。研究表明入耳式耳機比平頭耳機對聽力更好。

並不是兩種工作模式不同,真正的原因是在嘈雜環境中普通平頭耳機無法有效隔絕外界音源,想要聽清楚耳機裡的聲音就必須從增大音量,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置於危險的環境。

而入耳式耳機,甚至降噪耳機的耳塞設計可以有效隔絕外界音源,實際使用中的音量並不會很大。頭戴式耳機同理。

所以,主動降噪耳機對聽力更好,在喧鬧的地鐵裡也只需要 30% 的音量就能聽清。

但是佩戴入耳式耳機也需要注意,耳道長期處於密閉的加上耳機反覆摩擦可能會滋生細菌。通常建議連續使用 60 分鐘後休息 10 分鐘。

另外現在有些朋友喜歡聽 ASMR 睡覺,非常不建議大家戴著耳機睡覺,因為可能會被耳機線纏住窒息而死。

什麼?你戴無線耳機?前面也說了耳機會改變耳道的環境,滋生細菌。你倒是休息了,小毛細胞卻在加班工作,最終它們會因晝夜加班而猝死。

更麻煩的是晚上睡覺耳機可能會有一邊脫落,一隻耳朵沒有聲音,另一隻耳朵有聲音,最終兩隻耳朵的聽力會失衡,今後再也做不到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了。

如果真的需要隔音保證睡眠質量,請使用專業的隔音耳塞。

最後,希望妹子沒事 

Hearing Health Foundation: How Hearing Works.世界衛生組織:Hearing loss due to recreational exposure to loud sounds.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戴耳機,減少對聽力的損傷?
    現在走到哪都能見到戴耳機聽歌、打電話的人們,耳機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適應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包括最近很火的「吃雞」遊戲,不戴耳機就很難知道敵人的方位,於是很多玩家除了吃飯時間,平時基本上都是戴耳機的狀態。耳機在帶給我們時尚、便利的同時,又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損傷。
  • 謠言破解:長時間戴耳機真的影響聽力嗎?
    談一個流傳比較久的「謠言」 —— 父母被常說「長時間戴耳機影響聽力」,是真的嗎?似乎不少上一輩人會維持這個觀點,其實有一定道理,但過於絕對。周圍的朋友為人父母的越來越多,我不希望各位還維持「一棍子打死」的想法,感覺戴耳機跟犯罪一樣。
  • 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聽力下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2016年6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在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很多人也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耳機戴久了耳朵就聾了。耳朵聽力受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
  • 長時間的佩戴耳機會變聾嗎?教你4個好方法,減少戴耳機對聽力的損害!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離不開耳機了,用耳機聽歌或者用耳機看電視劇或者用耳機去聽網課,總之,隨便走在路上就能看見戴耳機的行人。不戴耳機,用手機或者用電腦外放,又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很多人都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說長期佩戴耳機會影響聽力,以及怎樣佩戴耳機才能減少對聽力的損害。
  • 戴耳機一時爽?時間久了小心會損傷聽力
    小  白:現在的人普遍都喜歡戴耳機,不管在吵鬧的場合還是安靜的環境,總是喜歡依賴著耳機,還有人說戴耳機一時爽,一直戴一直爽。
  • 長時間戴耳機上網課耳痛流水 醫生:保護聽力遵循「60」原則
    長時間戴著耳機上網課,中學生小張耳朵疼痛耳道流水,經醫生檢查發現,原來是戴嵌入式耳機惹的禍。14歲的張超(化名)是一名初二學生,幾個月來一直宅家上網課。一個多禮拜前,他突然感到左耳裡面隱隱作痛,3天後不僅疼痛加重,耳道裡還流出水,出現耳鳴症狀。5月8日,他來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 損害聽力的7大「黑手」,長期戴耳機算一個,避開了就是好事
    1、錯誤地擤鼻涕大部分人擤鼻涕時會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這樣會使得鼻涕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易引起中耳炎,對聽力帶來傷害。正確的方法是單側鼻孔擤鼻涕,不能過度用力。感冒引起的鼻塞或流鼻涕,可聽從醫生建議用滴鼻液,能收縮鼻黏膜,減少分泌物,緩解流鼻涕問題。2、挖耳朵用牙籤或挖耳勺等深挖耳屎,稍有不慎可能會傷害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甚至會失聰。平時用溼毛巾對耳廓部位擦洗即可,這樣能減少耳屎產生。耳朵中細小的耳屎不能用堅硬的東西挖,可以用藥用棉籤輕輕去除。
  • AfterShokz韶音骨傳導耳機提醒您:保護聽力,終身受益
    今年的愛耳日主題簡單粗暴:"保護聽力,終身受益"。早在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發出過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對聽力受損的危險。世衛組織專門提到,將近一半青少年在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過高,這將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對這樣的問題熟視無睹,那麼20年後,將出現"聾掉的一代"。
  • 雷雨天戴耳機遭雷劈?16歲男孩聽力下降,你的孩子還戴耳機嗎?
    平常出門在外,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一幕,不少年輕人戴著耳機聽著音樂走在大街上,耳機已經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出街必備,那麼戴耳機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呢?答案顯而易見,經常戴耳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長期戴耳機輕者會引起耳鳴、耳悶脹感、聽力下降,重者會出現頭痛、噁心等症。長此以往,還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減慢、記憶力減退,甚至有煩躁不安、缺乏耐心等異常心理和情緒反應。前兩天,在長沙一位16歲的男孩身上就發生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當天長沙下著暴雨,雷鳴電閃,家住雨花區的李遇倚靠在鐵門邊戴著耳機玩手機遊戲時被雷電擊中,當場不省人事倒在地上。
  • 經常戴耳機玩手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聽力正常嗎?男子親身體驗
    經常會在馬路上、地鐵上看到一些戴耳機的人,這些人要麼就是在聽音樂,要麼就是在刷劇,雖然說經常戴耳機聽歌和看電視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長時間戴耳機會給耳朵造成傷害,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給耳朵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然而,大多數噪聲對毛細胞的損傷是緩慢和逐步發生的,早期的聽力下降甚至不會被注意到。使用保護設備,如隔音耳罩或者耳塞。 4. 減少耳機的使用! 減少耳機的使用!減少耳機的使用!減少耳機的使用!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耳機往往是我們最易忽略的噪聲,因為音量難以控制,尤其是在吵鬧的環境下,比如坐地鐵、搭公車的時候,我們會無意中放大音量,長時間佩戴是非常不健康的。
  • 戴耳機上兩個多月網課 初中學生耳痛流水醫生:保護聽力 上網課時要...
    醫生了解到該男生兩個多月來戴著耳道嵌入式耳機上網課。該院耳鼻喉科專家介紹,現在不少家長開始擔心孩子上網課所帶來的聽力問題,這段時間門診也接診了不少因戴耳機上網課導致耳朵「受傷」的學生。賀海霞醫生接診由於疫情,張超在家裡上了兩個多月的網課。
  • 戴耳機損傷聽力?
    之前,小天洗澡洗到一半,覺得身上皮膚能搓出一些泥垢,於是用專用的搓澡巾,舒舒服服地搓了一頓澡。晚上,為了不影響娃學習,小天有時會戴上耳機聽一些音樂,看一些視頻。這些情況大家可能也經常遇到。這三種行為是否影響健康呢?請聽小天來給您分享。耳屎不能掏?最好少掏,更不能掏乾淨!
  • 戴耳機玩遊戲致失聰?你的耳朵其實不堅強 改善聽力小竅門看這裡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佩戴耳機,降低對耳朵健康的危害呢?11億年輕人面臨不可逆聽力損失風險繁華的城市人潮湧動,地鐵公交川流不息,習慣性地戴上耳機享受音樂世界的美妙,已經成了年輕人的日常。長時間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聽力受損是否可逆?
  • 戴耳機上網課影響聽力?耳鼻喉科專家:遵循一個原則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華偉教授和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舒易來指出,使用耳機要遵循一個原則:60-60-60原則(每次戴耳機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不要在外界環境噪聲超過60分貝時使用;不連續聆聽耳機超過60分鐘)。
  • BuddyPhones兒童耳機 | 最高85分貝,保護孩子聽力,還他人安靜
    上網課時希望孩子能專注點,別動不動就被外界聲音打擾,讓老娘幾千塊報的課程效果大打折扣的各種糟心事……讓孩子戴上耳機,一方面孩子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不妨礙家裡其他成員,媽媽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2017年CES消費電子展創新獎;(世界上最大、影響最為廣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Tillywig Awards堤利威格家長首選獎;(美國玩具界權威性的獎項之一)BuddyPhones擁有全球首創的音量限制技術,內置85分貝安全音量限制功能,能很好地保護孩子的聽力。
  • 想要戴耳機,又不想損傷聽力,辦法是有的,就看這5點你能做到嗎
    噪音是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呈現低齡化趨勢,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原因是他們「長時間過度暴露在高分貝環境下,包括戴耳機聽歌等」。大人常說:一天到晚帶耳機,我看你遲早要聾。
  • 這樣戴耳機真的很容易聾...
    這樣的吶喊不止來自於你媽。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2月12日發布的新聞稿表示:全球12歲至35歲人群的近半數,即11億人面臨喪失聽力的風險,因為他們經常戴耳機收聽個人電子設備上由音樂播放軟體播放的音樂。漸漸的,聽力就會下降。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目前也沒有一種藥物能夠讓它再生。所以,在能聽得見的時候把聲音調小一點吧。總是說耳機聲音不要太高,那麼多高的聲音才算是低音量呢?●  1分貝是人類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
  • 耳機久戴了會喪失聽力? 用它,戴一整天都不痛,防水防汗,還有300小時超長待機!
    坐地鐵、走路,甚至睡覺前耳朵裡都一刻不停塞著耳機也因此經常被長輩嘮叨:長期戴耳機對耳朵不好影響聽力,小心變聾子…其實,這都是真的!!!長期戴耳機有哪些危害?1、損壞聽力耳機的音量高頻範圍一般能達到120分貝當人耳聽到的音量超過85分貝時會造成聽覺疲勞加速內耳的毛細胞死亡嚴重者還會造成
  •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預計到2050年,有超過9億人患殘疾性聽力喪失。數據引人擔憂,現實更不容樂觀,在大街上、公交車站、地鐵裡、餐廳內,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調大音量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在聽音樂的同時,卻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殘。大音量正悄悄偷走你的聽力無論是哪種耳機的長時間、大音量使用都會導致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