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是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呈現低齡化趨勢,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原因是他們「長時間過度暴露在高分貝環境下,包括戴耳機聽歌等」。
大人常說:一天到晚帶耳機,我看你遲早要聾。可能有些人不信,但是我要告訴大家:這不是謠言!
經常戴耳機,不損傷聽力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最大可能地降低長時間戴耳機帶來的聽力損傷。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正確使用耳機至關重要,享受耳機帶給我們便利和樂趣的同時,也儘量減少其對耳朵的傷害。
那麼戴耳機為什麼會損傷聽力
外耳接收到聲音,經過耳道引起鼓膜振動,然後傳到內耳,最後由神經傳遞給大腦。
但人的聽力是很嬌弱的,如果經常聽過於強烈的聲音,耳蝸內的內耳毛細胞就會受損,導致聽力受損。
而且,聽力受損是不可逆的,內耳毛細胞受損後不可再生,死一個少一個,慢慢聽力就不行了。
佩戴耳機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60-60原則
即音量不要超過總音量的60%,並且每次聽的時間不要超過60min,在嘈雜的環境建議取下耳機。
公交車和地鐵裡的噪音會達到85db左右。背景噪音已經達到70db以上,要想聽清楚耳機中的聲音,使用者必然會將音量調到更大。無形當中,對使用者的聽力就造成了損傷。
2、拒絕劣質耳機
不僅是音量過大會造成聽力的受損,還有就是使用劣質的耳機,同樣也會對我們的聽力不太友好,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一點。
劣質的耳機由於製作的粗劣等,聲壓控制得不到位,都容易產生刺耳等影響聽力的後果。
3、選頭戴式耳機
不同佩戴方式的耳機,對聽力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目前市面主流的耳機有頭戴式,掛耳式(平頭塞/半開放),入耳式等多種類型,相對來說其中對耳朵損傷最小的是頭戴式。
4、使用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有一定益處,降噪耳機能夠很好地使你在嘈雜的環境裡使用較低的音量進行聽音樂。降噪耳機可以將環境聲音降低15-20dB,從而減少對聽力的損傷,當然最好選擇主動式降噪。
5、生活防護
(1)勤鍛鍊。運動會促進血液流動,充足的血液流動對內耳精細的感覺毛細胞的活動至關重要。
(2)戒菸。香菸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會收緊血管,減少內耳氧氣從而損傷毛細胞。
(3)減少噪音暴露,遠離環境中超過85分貝。噪聲環境中要佩戴防護裝備。
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可以有效預防噪音性聽力損失。假如存在耳鳴、嘈雜環境中聽不清、自己感覺正常的音量別人覺得太響、說話提高嗓門等情況,提示聽力可能受損,建議儘早至醫院就診,及早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