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機聽音樂會對聽力造成傷害,讓生活快樂就沒別的辦法嗎?

2020-12-13 python大大

音樂,可以說是當代青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經常聽著音樂進入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也成為了我們的日常。

但殊不知隨著我們用耳習慣的不健康。我們的聽力功能,是會日漸衰退的。長期接觸噪聲刺激引起的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早期表現為聽力疲勞,離開噪聲環境後可逐漸恢復,久之則難以恢復,年輕人長期用耳機聽音樂也會導致噪聲性聽損

而有一種黑科技技術,早在18世紀就開始了它的「裂變」。不經過我們的骨膜,在完全不損傷耳朵聽力的情況下,讓聲音「住進」你的耳朵裡。就算堵住耳朵,也能將音樂的聽的一清二楚。這就是骨傳導耳機。

為什麼骨傳導耳機對耳膜損害較小呢?原理來了,傳統的聲音傳遞方式是空氣傳播,聲波經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動,再經三塊聽小骨和卵圓窗膜傳入內耳,同時,鼓膜振動也可以引起鼓室內空氣的振動,再經卵圓窗將振動傳入內耳。而骨傳導是一種非傳統的聲音傳遞方式,聲音無須經過外耳、鼓膜而是直接振動頭骨將聲音傳遞至聽覺神經。

骨傳導有如下幾個好處:

1.骨傳導耳機最大的益處就是對 「鼓膜」(耳膜)具有保護作用,不通過「鼓膜」的骨傳導,大大降低「鼓膜」的負擔和聽力損失的風險,保護耳朵健康,要知道鼓膜和視網膜一樣,一旦受損都是不可逆的!

2. 保護耳朵衛生。

骨傳導不入耳的佩戴方式大大降低了耳機塞入耳朵聽音樂導致的耳悶、中耳炎及流膿等耳朵衛生問題。

3.降低音樂噪音的危害。現代人們習慣長時間以高音量聽音樂,尤其上下班路上,騎車或開車的時候在也習慣性戴耳機聽音樂,長期佩戴入耳或頭戴耳機,不僅會容易導致聽力受損,在戶外佩戴由於塞住耳朵聽歌也會大大降低對外界的感知,容易發生意外。骨傳導以骨聽音的方式開啟了人類的第二聽覺,同時也保留了耳朵聽音的功能,使用者在戶外跑步、騎車時佩戴可以一邊享受聽音樂的樂趣(骨頭傳遞聲音),一邊通過耳朵(空氣傳遞聲音)感知到外界的環境音,不僅能夠降低使用傳統耳機導致的音樂噪音的損傷,還能降低危險的發聲。

但是相對傳統耳機,骨傳導耳機也有劣勢:

開放雙耳的設計能夠聽到外界的聲音,因此無法擁有沉浸式的音樂體驗。

有沒有方案能結合骨傳導耳機不傷害聽力又能兼顧傳統耳機美妙的音色呢?

世界上最小的骨傳導音箱——dura MOBI 「蜂鳥」骨傳導音箱來了。

dura MOBI 採用與骨傳導耳機同樣的技術,聲音通過諧振的方式傳播(一種有別於空氣傳導的聲音傳播方式,即聲波通過骨頭直接傳至內耳而不經過鼓膜)

dura MOBI 音響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過程中混入雜音,運用黑科技骨傳導直接將聲波傳到耳內。

聲音不僅沒有限制沒有死角,還可以360度遠方向傳播。放在任何物體表面,還能解鎖N種音效。

還原自然更純粹,有種走在街上,能感覺到整條街都在為你放歌,但只有你能聽得到的感覺。

它在任何物體表面都可發聲而且能結合各種材質發出不同的音響效果。

放在玻璃上,聽起來純粹清澈,清晰且洪亮。

放在玻璃上

放在木材上,聲音深沉渾厚,很有質感。

放在普通的一張紙上,還能「重返」到80年代復古朋克的迪廳。

放在金屬面上,是一種直擊心靈的震撼,效果炸裂到就像是在雲蹦迪!

放在車裡,又能在密閉的車廂裡打造出3D環繞立體音,live的現場既視感。

萬物皆可為揚聲器,這絕對是傳統音響無法帶來的聽覺盛宴!

世界上最小的骨傳導音箱,所以命名為 dura MOBI 「蜂鳥」。

骨傳導音箱尺寸之小,且只有35克,40毫米直徑,僅硬幣大小。

怕因為小而影響效果嗎?它的原理決定了,它可以四兩撥千斤,讓依附的材質來定義音效。

dura MOBI音響不僅在放置在任何表面的瞬間就能發出極具張力的聲音,且能自定義立體音。原理就在於發聲物體越大越平,音量就會越大,音質也會越好。

藍牙連接擺脫「線」的煩惱。

音箱還內置了藍牙5.0FM增強IC,在常規室內收臺可以收聽10個以上FM電臺。

2隻音響配對實現全方位立體聲。

兩隻dura MOBI音響在實現配對後,還能形成獨立的左右聲道,釋放真實無線全方位立體聲。

除了聽音樂,dura MOBI音箱還內置高清靈敏麥克風。還可以用它來接電話,就像在你耳邊講話一樣清晰。

超長續航

內置400mAh鋰電池,TYPE-C充電。充電1小時就可播放6小時。無論在哪,都可以隨時隨地分享音樂。

不管是居家生活。還是戶外運動,都很可以。

全美第一眾籌網站就能破500%的蜂鳥超小骨傳導音響,它來了!

迷你又便攜。還能帶來各種震撼的真實立體聲,好聽到根本停不下來。

相關焦點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給你的耳朵帶來這些傷害,以後可要小心了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長期戴耳機聽音樂會對我們的耳朵造成哪些傷害呢?一起來看看吧。一、對聽覺系統造成損害,出現神經性耳鳴和聽力下降。長時間處於較大噪音的環境之下,會對我們耳朵裡的耳蝸毛細胞造成損害,容易形成神經性耳鳴。
  • 經常戴耳機玩手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聽力正常嗎?男子親身體驗
    經常會在馬路上、地鐵上看到一些戴耳機的人,這些人要麼就是在聽音樂,要麼就是在刷劇,雖然說經常戴耳機聽歌和看電視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長時間戴耳機會給耳朵造成傷害,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給耳朵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 謠言破解:長時間戴耳機真的影響聽力嗎?
    談一個流傳比較久的「謠言」 —— 父母被常說「長時間戴耳機影響聽力」,是真的嗎?似乎不少上一輩人會維持這個觀點,其實有一定道理,但過於絕對。周圍的朋友為人父母的越來越多,我不希望各位還維持「一棍子打死」的想法,感覺戴耳機跟犯罪一樣。
  • 戴耳機傷聽力?這樣戴耳機甚至能保護聽力
    不管是聽音樂、看視頻、客戶發來的語音還是其他神秘內容,耳機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同時也避免了對別人的幹擾。可以說耳機是人人必備的一件可穿戴設備。但是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戴耳機會傷聽力的說法,原理似乎還挺科學,甚至已經有大量的調查研究證明,年輕一代人的聽力平均水平遠低於他們的長輩。
  • 想要戴耳機,又不想損傷聽力,辦法是有的,就看這5點你能做到嗎
    噪音是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呈現低齡化趨勢,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原因是他們「長時間過度暴露在高分貝環境下,包括戴耳機聽歌等」。大人常說:一天到晚帶耳機,我看你遲早要聾。
  • 長期戴耳機會不會造成聽力下降
    現在耳鳴、耳聾症狀已不再是老年人的標誌了,部分年輕人已出現了耳鳴、聽力下降問題,其中就有長期佩戴耳機的人。那麼,長期使用耳機到底會不會造成我們聽力下降?長期使用耳機會對耳膜、耳蝸產生長期刺激,我們耳朵裡有專門的聽力感受器,它就是耳蝸裡的纖毛細胞,就是因為刺激了感受器,纖毛隨聲音震動而擺動,我們才聽到了聲音;當高音或噪音不斷衝擊耳部,纖毛擺動嚴重,受到的刺激過度就會導致纖毛敏感性降低,損傷聽力就在所難免。
  • 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聽力下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2016年6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在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很多人也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耳機戴久了耳朵就聾了。耳朵聽力受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
  • 注意 長期戴耳機有可能對你造成這些傷害
    自從手機成為人們溝通交流和生活娛樂的重要工具後,各種配套的耳機產品也與手機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使用各種耳機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毫無疑問,在很多情況下會非常方便。很多人在鍛鍊的時候,或者上下班搭乘地鐵、公交出行過程中,就會使用耳機聽音樂、看視頻、玩遊戲。
  • 雷雨天戴耳機遭雷劈?16歲男孩聽力下降,你的孩子還戴耳機嗎?
    平常出門在外,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一幕,不少年輕人戴著耳機聽著音樂走在大街上,耳機已經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出街必備,那麼戴耳機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呢?答案顯而易見,經常戴耳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長期戴耳機輕者會引起耳鳴、耳悶脹感、聽力下降,重者會出現頭痛、噁心等症。長此以往,還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減慢、記憶力減退,甚至有煩躁不安、缺乏耐心等異常心理和情緒反應。前兩天,在長沙一位16歲的男孩身上就發生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當天長沙下著暴雨,雷鳴電閃,家住雨花區的李遇倚靠在鐵門邊戴著耳機玩手機遊戲時被雷電擊中,當場不省人事倒在地上。
  • 冷知識科普:戴耳機聽音樂時,最好嚼嚼口香糖
    如今,很多年輕人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也有不少人喜歡嚼口香糖。 讓人想不到的是,它們之間還有特殊的關係! 據《健康時報》和《大河健康報》報導: 「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對聽力不好。
  • 如何正確戴耳機,減少對聽力的損傷?
    現在走到哪都能見到戴耳機聽歌、打電話的人們,耳機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適應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包括最近很火的「吃雞」遊戲,不戴耳機就很難知道敵人的方位,於是很多玩家除了吃飯時間,平時基本上都是戴耳機的狀態。耳機在帶給我們時尚、便利的同時,又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損傷。
  • 戴耳機玩遊戲致失聰?你的耳朵其實不堅強 改善聽力小竅門看這裡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佩戴耳機,降低對耳朵健康的危害呢?11億年輕人面臨不可逆聽力損失風險繁華的城市人潮湧動,地鐵公交川流不息,習慣性地戴上耳機享受音樂世界的美妙,已經成了年輕人的日常。長時間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聽力受損是否可逆?
  • 長時間戴耳機會造成耳背,用這種佩戴方法,能夠減輕聽力損傷
    在公共區域聽音樂、看視頻戴耳機是一種禮貌。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戴耳機可能不是為了禮貌,而是為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與外界的嘈雜隔絕開來。有時候在吵鬧的公共環境或者交通工具裡音量越調越大聲。晚上睡覺也要聽著輕音樂入睡,有時候一睡著,整晚耳機都沒有摘下來。
  • 孩子幾歲可以用耳機,用耳機會對聽力有傷害嗎?
    有的時候帶孩子出門,他一直鬧著要看動畫片,公共場合直接放外音怕影響別人就想給孩子用耳機。可是我擔心用耳機會傷害他的聽力,孩子幾歲了才可以用耳機?給孩子戴耳機聽東西是可以的,但是醫學研究已經表明長時間或者大音量地聽音樂,會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保護聽力的重要性。 造成聽力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易忽略的還是隱藏在我們身邊的無形殺手——噪聲。 根據美國CDC的調查報告顯示,24%的成年人受此困擾,其中70歲以下的人群至少有6%的人群有噪聲引起的聽力下降;可能有17%的青少年(12-19歲)存在噪聲性聽力下降。說明這種情況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
  • 長時間的佩戴耳機會變聾嗎?教你4個好方法,減少戴耳機對聽力的損害!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離不開耳機了,用耳機聽歌或者用耳機看電視劇或者用耳機去聽網課,總之,隨便走在路上就能看見戴耳機的行人。不戴耳機,用手機或者用電腦外放,又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很多人都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說長期佩戴耳機會影響聽力,以及怎樣佩戴耳機才能減少對聽力的損害。
  • 注意,耳機正在慢慢偷走你的聽力……
    我和六夫人經過仔細思考、探查後發現了罪魁禍首——耳機。是的,長期以來我使用耳機的方法不對,導致我出現了包括聽力在內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我決定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部分知識。1.耳機所造成的影響主要取決於:音量和佩戴的時長。
  • AfterShokz韶音骨傳導耳機提醒您:保護聽力,終身受益
    今年的愛耳日主題簡單粗暴:"保護聽力,終身受益"。早在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發出過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對聽力受損的危險。世衛組織專門提到,將近一半青少年在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過高,這將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對這樣的問題熟視無睹,那麼20年後,將出現"聾掉的一代"。
  •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比如在地鐵車廂內,封閉環境本身就會對人的耳朵產生一定的壓力,耳機又緊緊地壓在耳朵上,帶強度的聲音不斷地撞擊耳膜,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到底多久時間、多大音量會導致聽力損失風險?有數據顯示,90-100分貝會使人的聽力受損,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幾分鐘就可暫時致聾。
  • 耳朵更需要健康 地鐵內用耳機更損聽力
    [中關村在線健康頻道資訊]生活在大都市,不僅僅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就連交通都很容易成為難題,每天擠地鐵已經成為常態,很多人也習慣在地鐵中使用耳機來隔絕各種噪音。但是據研究表明,在地鐵內使用耳機更易對聽力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