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故事狗血」這一固定稱謂被韓劇勇奪。動不動就是車禍、愛情、治不好的老套情節。初看覺得有趣,套路用太多,難免會讓人覺得厭煩。
10年後,韓劇找到新方向,致力於奇幻愛情故事和現實題材的拍攝,「狗血」這一名頭落到泰劇身上。
但很奇怪!這一類元素的運用並沒有讓泰劇變得無聊,反倒是因編劇的不斷創新而變得越來越刺激。
今天,點點再次給大家帶來一部這樣的泰劇,名字叫做《飄渺的愛》。故事題材非常大膽,讓不少觀眾驚呼:這居然能過審?!
泰國,某學校。
男主角Tan像往常一樣接妹妹回家。但這一次,周圍的氛圍有些不一樣,因為Tan對和妹妹一起到來的朋友Kwan一見鍾情。雖說兩人並不熟悉,但全身上下的細胞都叫囂著要和面前的這個女孩在一起。
Tan是一個行動力很快的人。剛察覺到自己的心意,就開始打聽和Kwan有關的所有事情。他發現:Kwan課餘時在經營一個賣微觀景物的店鋪。為拉進和Kwan之間的距離、找到共同語言,Tan偽裝成對微觀景物感興趣的賣家,一有時間就在網絡上和Kwan聊天。
誰也沒想到,網絡對面回復Tan並不是Kwan,而是Kwan的母親!所有和微觀景物有關的話題都是母親所回復。
Kwan知道Tan通過店鋪和自己聊天的事情,但她並沒有將「聊天那個人不是自己」這件事告訴Tan。
以至於最後,Tan真正愛上的是網絡上理解自己的靈魂伴侶,而不是生活中漂亮陽光的Kwan…
在《縹緲的愛》之前,泰劇中出過不少尺度之作。有媳婦和婆婆談戀愛的震驚,也有偽兄弟在爭奪遺產時暗生情愫的不可思議。
但和《飄渺的愛》中「母親和女兒愛上同一個男人」這一情節相比,都是小Case一般的存在。
這是劇集中最讓觀眾大跌眼鏡的矛盾衝突點,貿然出現很容易給觀眾「毀三觀」的感覺。因此,編劇在這一情節出現之前鋪墊大量細節,力圖把這件事變成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一步,設置情敵。
雖說Kwan已經和Tan出門約會過,但兩人並未確定關係。在這一前提下,Kwan遇見另一位讓自己更加心動的男生,兩人相約著一起回家。
第二步,製造Tan和母親單獨相處的空間。
這一場景發生在雨夜,Tan在電腦屏幕前深情款款彈唱。慢慢的,屏幕面前母親的眼神從平和到熾熱,第一次確定:自己對Tan的感情是女人對男人的感情,情不自禁答應和Tan交往。(請注意!這裡是母親答應和Tan交往 不是女兒哦)
不得不說,泰國編劇實在是太懂觀眾想要看什麼了!剛開篇就出現Tan痛揍和Kwan一起回家男生的情節,而後母親出現守在Tan身邊,一下子就引起觀眾興趣。
明白母親和女兒愛上同一個人的情節有毀三觀,所以劇集儘可能將故事主題落腳於「愛情中靈魂和外貌的選擇」。是和靈魂完美契合的人談戀愛,還是選擇一個漂亮陽光的女生?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見這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現實生活中的主角們結果如何我們不曾知曉,但顯而易見,故事中每一位主人公都有勇敢追愛的勇氣。即使這份愛是不被他人所理解,也堅持自己的選擇。
因為:愛是純粹的,和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關係。
點點在前文中提到的內容很多,但實際上,這僅僅只是故事的開篇。在這之後,有更多切入點現實的情節。
如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反目、Tan對於愛情的看法、社會大眾對于禁忌愛的容忍程度。
看似是大尺度故事,實則嘲諷現實。喜歡這件事情沒有任何錯誤,不管是同性之間,還是輩分相差的人群。卻總是有人拿這些事情做文章,實在是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