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製作菜品時,為達到感官的美感,會在造型,容器,以及色彩搭配上進行調整。尤其菜品的顏色,更能決定品嘗者的第一印象。即使在家裡做菜,我們也會有意無意地對菜品顏色有自己的處理方式。
排除菜品原料本身的顏色,有7種調色「神器」是廚師經常用到的。它們分別是:糖色,梔子,紅曲,醬油,紫草,薑黃,鹼。
這裡面在家庭廚房經常用到的油兩種:醬油和糖色。其實更多的家庭用醬油比較普遍,糖色並不是很普遍。醬油包括老抽,生抽,普通醬油,複合醬油以及添加不同添加物形成的海鮮醬油,味極鮮等等。
我們去餐廳吃飯會發現,飯店的菜品出菜色澤比我們在家做的要好看得多。當然這和廚師的製作加工手法有很大關係,還有就是對增色原料的應用。
在前面我們提到鹼,這個嚴格意義來說,並不能稱為調色原料。但是,它在大多數綠色菜處理中對原色的影響卻非常重要。綠色蔬菜的色澤來源於葉綠素,葉綠素在烹調過程中由於加熱和酸性物質的參與,很容易造成葉綠素被破壞。而綠色蔬菜並不是單一的只有葉綠素,還有胡蘿蔔素,花青素,葉黃素等。當葉綠素被破壞時,對熱酸耐受度更穩定的胡蘿蔔素和其他元素就更加突出,所以青菜會呈現黃色多一些,而像菠菜、油菜、黃瓜、豆角、茼蒿等菜品,如果呈現黃色,就會有一種腐敗感官,這也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通過改變焯水的PH值,讓其保持中性或微鹼性,就能很好地保護葉綠素不被破壞,從而保持綠色蔬菜的翠綠。
當PH值呈現弱鹼性時,葉綠素中有一些產生水解作用,分解生成葉綠酸,甲醇,葉綠醇等,這裡的葉綠酸會呈現更加悅目的鮮綠色。在鹼性不超量的情況下,這種葉綠酸會相對穩定。
正是因為葉綠素對PH值的這種反應,所以我們在對這些綠色蔬菜進行焯水時加入微量的鹼,就會保持菜品綠色更加鮮豔翠綠。任何事情都要掌握適度,過多的鹼也會破壞維生素,所以鹼的用量要適度。
再說說我們家庭不太常用的其他幾種調色原料。梔子,又叫黃梔子,紅梔子,黃色素主要呈現水溶性,一般用於滷製品多些,出來的顏色主要是棕黃色。
紫草,屬於油溶性植物色,多用於調製辣椒油,讓紫草的紅紫色通過加溫釋放出來融於油裡面,使辣椒油增加色澤濃厚感。
薑黃,也屬於水溶性,可以很好的均勻融入水裡,可以用於滷料調色,也可以用於菜品直接上色。我們經常用到的咖喱粉裡就有薑黃粉的成分,而且佔用很大比例。
紅曲米,用途非常廣泛,滷製品,灌製品,以及很多菜品都能用到。尤其作為辣滷製品,和紅油,糖色等配合,能達到非常好的紅色效果。而且紅曲米的紅色比糖色和醬油穩定,對成品的長時間放置氧化變黑有很好的阻止作用。
對於菜品增色,還有一些其他天然色素和化學色素,家庭一般很少用到。我們也不贊成用化學色素調色。尤其注意一些灌製品採用「亞硝酸鹽」以及不良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採用的「工業色素」,我們在購買食品是一定有加以鑑別,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配方發放--四香粉:原料,八角3克、排草2克、孜然1克、茴香2克。
製作:把幾種香料小火炒香,然後用料理機打成較細的粉末。注意:排草要炒輕一些。
應用:在我們滷製,拌制海帶木耳時,由於其有一些腥味和土腥味。加入一點四香料能起到很好的去腥增香做用。配合其他調料會形成特有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