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印度的街上,
常常會被印度女性們絢麗多彩的紗麗給吸引。
在全球化的今天,
印度或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還堅持穿著傳統服飾的國家。
「紗麗」像是印度女性心中捨棄不了的一種情結,詮釋著她們對於審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 歷史上,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時,有過改變印度婦女服裝的想法,但印度婦女還是偏愛無需針線縫製的紗麗。
「紗麗」是一種用絲綢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的「衣服」,或許更準確的說是一塊長布—一般長5.5米,寬1.25米,兩側有滾邊,上面有刺繡。通常圍在長及足踝的襯裙上,從腰部圍到腳跟成筒裙狀,然後將末端下擺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別看紗麗只是一塊布,但講究可不少~~
印度每個地區有其獨特的紗麗風格,不同的地域文化,嵌入的織物和編織風格也迥異。
Chikan:Chikan是印度勒克瑙地區的傳統的繡花工藝,傳說是由莫臥兒皇帝賈汗吉爾美麗的妻子發明。以茉莉、玫瑰、大象等幾何圖像為主。現在,Chikan繡花已經不僅限於白色的布料和花紋,在棉布、絲綢、雪紡等布料上繡上彩色的花紋有種淡雅古樸的別樣美感。
Banarasi:用絲紡織而成,是印度最上乘的紗麗之一。Banarsi紗麗的樣式包括:Tant、Jamdani、Tanchoi和Shalu,其中Jamdani紗麗是源自孟加拉國的棉質織物,帶有精緻的彩色條紋和圖案。
Baluchari:源自西孟加拉邦,紗麗上會呈現神話故事場景。
Kantha:同樣源自西孟加拉邦,Kantha是印度紗麗上最為普遍的繡花圖案。
Ikat、Bomkai:都源於奧裡薩邦西部,類似扎染結合的紡織工藝,紗麗面料為絲和棉。
Paithani:以馬哈拉施特拉邦的Paithan地區命名,紗麗是用上等絲手工紡織而成,被視為馬哈拉施特拉邦最昂貴的紗麗。特點是斜方形的鑲邊以及孔雀設計圖案。
Bandhani: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常見的扎染織物,這種紗麗是由織工手工製作而成的,古吉拉特邦賈姆訥格爾的bandhani紗麗尤為有名。
Kota Doria:Kota是拉賈斯坦邦貴族式的繡花方式,早期是用金線在紗綢類布料上繡花。紗麗上每套戈塔繡花都有特定的主題,它的靈感源於大自然中的花、鳥或動物,孔雀、鸚鵡、大象等元素。戈塔繡花給人一種豐富而沉重的華麗質感。
Chanderi:金代裡是印度中央邦的一個小鎮,Chanderi紗麗為手工紡織。
Maheshwari:Maheshwari紗麗同樣源自中央邦。
Pochampally:源自安得拉邦的村莊Pochampally。
Gadwal:安得拉邦Gadwal的紗麗款式
Balarampuram:喀拉拉邦的小村莊,當地紗麗很有名。
Kanjeevaram silk saree:泰米爾納德邦的棉質紗麗,即興搭配顏色和圖案、常見撞色條紋。
Mysore、Ilkal:卡特納塔卡邦的絲綢紗麗
Valkalam:南印的絲綢紗麗
種類繁多的紗麗是不是讓你眼花繚亂了呢?
如果不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還真是難一下子分辨出那麼多不同的種類。
事實上,如何穿著紗麗對於外國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紗麗的穿法繁簡不一,大致可分包頭式、披肩式、垂掛式3種,穿法無硬性規定,可依個人喜好。
▲ 在公司行號上班的女性,大部分採用較正式的披肩式穿法。
▲ 在路上隨處可見比較隨意的,大多是包頭式或垂掛式。
▲ 晚宴上則以較浪漫的垂掛式居多,將紗麗的尾端輕披肩上,讓一端布料順其自然垂掛於手臂上。
穿紗麗的順序有何講究?
➤ 抓著衣角放在右腰處,從前到後繞一圈
➤ 把已經繞腰一圈的布,再由前至後繞一圈。同時把布邊塞進裙裡,製造出褶皺。
➤ 把繞在後方的布向上拉,把右側腹包起來。
➤ 把布斜斜地從右腹拉到左肩,再從左肩披到背後即完成。
2分鐘就能穿好紗麗,印度傳統服飾穿著教程
一片布能穿出那麼多花樣,不得不佩服印度人民的智慧。
事實上,當印度女性穿上紗麗的那一刻,也承載起了五千年的歷史傳奇。
「紗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著名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曾提到了當時存在著一種繡有珍珠滾邊的紗麗。
在一些古代雕刻、壁畫的考古中,也發現了刻繪身著不同幾何圖形紗麗的婦女形象,而且幾何圖形變化豐富,色澤絢麗,生動反映出古代印度人民的真實生活風貌和審美品位。
「sari(紗麗)」一詞源於早期佛教文獻中提到的Prakrit詞『sattika』,最後,這個詞被縮減為「sati」,之後再演變就成為我們口中的「sari」。
在民間,口口相傳的眾多民族傳說裡,就有著一段關於紗麗由來的故事。說是古代的印度,有一位小有名氣的織布能手,他不但懂得織出精美絕倫的布匹綢緞,而且也擁有製作美麗走俏衣裳的絕世技藝,在當地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比得上他,十分令人豔羨。他在長年累月的織布、裁剪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於是他不再滿足於尋常的服飾,想求得新的突破,在他仔細研究女性的體態後,加上自己的奇思妙想,終於織出了一種新型的服飾材料,無需一針一線,只要裹在女性身上,就是一件嬌豔動人的衣裳,他將其命名為「紗麗」。能工巧匠編織而成的上好紗麗,一下子便受到了人們的競相追捧,流傳廣遠,直接促進了印度織造絲綢業的發展。
看完之後,心動不如行動~買套「紗麗」穿穿吧~~
編輯:咖喱臻、馬穎鑫
內容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B1%E4%B8%BD/10542892?fr=aladdi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ri
https://www.douban.com/note/566631846/
https://site.douban.com/214691/widget/notes/14430705/note/512749825/
http://www.indianmirror.com/culture/clothing/saree.html
http://www.sanskritimagazine.com/culture/sari-symbolism-indian-feminity/
2018年3月22-23日「第二屆中印智慧城鎮化合作大會及展覽」將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辦,詳情請戳下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