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該區政協召開一屆十七次常委會議,圍繞「推進區營商環境建設」主題進行專題協商議政。區長、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區政協主席鄧少敏主持會議,區政協副主席黃一漢、崔幼文、趙同順、周怡,區屬有關單位負責人、區政協專題調研組部分成員、在區的海外回國創業人員代表和港澳企業家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區政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主任莊稼漢代表區政協專題調研組作專題議政發言,概括提出了我區營商環境建設的做法,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建議我區樹立「處處優化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主動引領大灣區營商環境標杆。一是以改革創新為突破,構建黃埔營商新機制。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制定完善營商環境創新改革的制度規範和實施細則;強化對接機制,創建「順勢而為貫徹國家戰略」的營商機制;創建「親商護商扶商暖商」的營商機制;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打造人才幹事創業的無憂環境。二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創建黃埔營商新模式。圍繞企業營商「堵點」「痛點」「難點」建立標準,圍繞國際一流水平和國內實際建立標準,圍繞審批程序最簡、辦事時間最短、商務成本最低,形成一整套指標建設體系,打響黃埔品牌模式。三是以塑造品牌為抓手,打造黃埔營商新高地。進一步打響審批改革品牌,進一步降低企業審批事項涉及的成本;推動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建設,進一步打響智慧財產權保護品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打響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品牌;推動融資和「融智」、「融技」結合,以金融創新提高產業層次,打造新時代融資區域品牌。四是以商務環境為途徑,搭建黃埔營商新載體。構築產業生態環境,夯實IAB主導產業配套基礎,構築港澳仿真營商環境,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構築「仿真自貿區」環境,全面提升開放水平,構築文化創新環境,推進我區和港澳地區文化交流和合作。通過打造服務效率最高、管理最規範、綜合成本最低的營商環境高地,為建設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增強區域發展的競爭力和創造力。
區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專題調研組成員、有關專家和企業代表共14人圍繞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效率,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生產制度成本高,優化營商服務工作等問題進行交流發言,建議我區對標國際先進,從組織群眾獲得感出發,切實解決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陳小華積極回應與會人員的發言,他表示,區政協就營商環境建設專題議政,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和批評,充分體現了區政協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注。區委、區政府將認真吸納總結,敦促各部門認真抓好意見建議的落實,確保我區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根本性改善,將我區打造成為企業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陳小華強調,營商環境事關全區發展大局,關乎每個企業的直接利益。去年以來,我區在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獲批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正在申報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他從持續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創新、增強核心要素供給能力、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打響全方位企業服務品牌、優化宜業宜居城市環境五個方面,通報了我區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工作情況和下一步計劃。
鄧少敏表示,區政協辦公室將綜合整理常委、委員發言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協商紀要,報送區委、區政府作為決策參考。區政協會繼續發揮好建言獻策的作用,持續關注這一主題,進一步深化調研,為推進區營商環境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來源:中國發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