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說到小肚子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單純從肌肉脂肪的角度說的。
正常人的小腹都會凸出一點點,但有些人就會超過這個限度。像下圖,就是一例,骨架發生了較大的移位,有明顯的骨盆前傾。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但你沒必要害怕,也不用將矯正骨盆前傾當成頭等大事。網上健身網紅或所謂專家放出來的骨盆前傾矯正動作,你最好別亂練,可能後患無窮。
首先來看看骨盆的生理結構特點。它上面是脊柱,下面是大腿,並沒有焊死,所以就算是正常人也不是一直能將保持在中立垂直的位置。根據你的動作需要,有時它會前傾,有時會後傾,有時側傾,甚至還會旋轉。
而骨盆前傾的意思,只是你的骨盆活動範圍向前轉移了,以至於在自然站直或行走的過程中,也不能保持中立的位置。
但是這個問題,不能全怪骨盆。因為下面有大腿頂著它,上面有脊柱吊著它。要麼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或者是下身不正上身要歪,也可能是兩者綜合的結果。所以處理骨盆前傾的時候,不能僅從骨盆的角度考慮,要張大眼睛,看看整體的情況。
我拉住你,不讓你亂練,就是這個道理。矯正體態一定要整體思考,局部操作只會「剪不斷,理還亂」。我已經見過很多跟練健身網紅視頻,出問題的小姐姐了。
實際上,很多人連骨盆前傾都不一定有,都是隨便對號入座的。
像貼牆伸手的判斷方式,基本上很不準。因為現在很多人屁股比較扁平,或者腰部贅肉較多。那怎麼看呢?
直接摸就可以了。
站著時將你的手貼在尾閭(就是脊柱下方、屁股中間那塊骨頭)上,如果它是垂直的,就沒有骨盆前傾。如果上部向前傾斜,就有骨盆前傾;上部向後傾斜,就說明有骨盆後傾。側傾和旋轉,以此類推。
為什麼呢?
因為這塊骨頭連著骨盆,它就是脊柱用來控制骨盆活動的方向盤。所以你也可以嘗試通過調整尾閭的位置來矯正骨盆的位置,使其中立回來。
但一般人沒有經過鍛鍊是做不到的,但本來是可以的,只是本事丟掉了。一方面,是長期不用尾閭發力,不知道怎麼用了;另一方面,則是腰腹非常緊張,沒辦法讓尾閭輕鬆自由地活動了。這個情況,相當於方向盤給鎖住了,動彈不得。
因此,要矯正骨盆前傾,就必須鬆開尾閭,讓尾閭能夠控制骨盆的位置,自然體態就恢復正常了。反之,不鬆開尾閭,而是在周圍搓啊、拉伸啊、練力量啊,可能讓尾閭鎖得更死,甚至牽連到脊柱和大腿。有些人就是因為蠻練、亂正骨,使得局部壓迫了神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骨盆前傾是長期久坐不動和錯誤的姿勢習慣導致的。你必須先改毛病,然後再進行鍛鍊,鬆開尾閭。而骨盆前傾也不是你身上各種毛病或疼痛的罪魁禍首,它充其量就是個幫兇,或者關聯症狀。
想單純通過矯正骨盆前傾解決所有問題,不可能。千萬別被嚇唬住了!
最適合你的鍛鍊方式,莫過於第八套廣播體操,全身放鬆、整體改善,居家旅行的必備佳品。你練了,就知道。
在適當時機,再開始練站樁,找回尾閭的控制能力。骨盆前傾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所有的體態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骨不正筋不柔」。你不必管身體有什麼具體表現,只要朝著改善筋膜柔韌性和穩定性,放鬆身體的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改善體態。具體怎麼練習體操和站樁,你看《筋膜健身塑造優雅體態》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