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Ding出生的年代,香港已經幾乎沒有人再穿旗袍。但是旗袍的美仍然透過電影、電視吸引著阿Ding:「我細個已經好鍾意旗袍,因為有啲明星著得好好睇,例如張曼玉,除了衫本身,我亦好鍾意嗰種冷豔嘅感覺」。
去韓國要穿韓服 去日本要穿和服去香港呢?
「其實日本同韓國都好著重自己嘅傳統服飾,我想將呢種想法帶到香港、帶到日常」。修讀時裝設計的Ding,就是在遊歷完其他國家後,決心要在香港也開一間傳統服飾店。「其實我開呢間鋪之前未試過著旗袍,因為我同其他女仔一樣,覺得好難著得好睇,而且接觸旗袍嘅方法都不多」。
阿Ding
阿Ding雖然不算是很深入的了解旗袍,但她利用時裝設計的知識,去搜羅甚至到內地訂購喜愛的旗袍,開設這一間擁有超過200件旗袍的旗袍租賃店-嫣裳記。很多女生認為自己不夠高、不夠瘦,Ding也試著為她們在旗袍上作修改去彌補,而其實旗袍本身,也有修正身形的效果「旗袍嘅設計:高領、膊頭的位置要貼要修身,系因為要規範女生嘅舉止。頸唔可以轉太多,開叉防止步伐太大步,令舉止更優雅。旗袍一著上身,好多女生連寒背都冇埋」。
穿旗袍不是某種人的專利
開店的短短日子,Ding也招待過不少遊客,有日本的、臺灣的、也有西方人:「可能我哋覺得有啲街道好亂,但呢種感覺就系佢哋印像中嘅香港,所以佢哋可能只系擠到一啲時間,都好想著住旗袍喺街上面影相」。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其中一個印像深刻的人是一位女士,她有個年紀很大的媽媽,即將入住安老院,就在幫媽媽執拾衣服的過程中,發現媽媽有很多漂亮的旗袍。「所以佢聯絡我,打算捐俾我。佢好似將一啲責任交咗俾我,希望我可以為呢個社會去做一啲,我能力可以做到的事」。Ding打算在收到後,找一些想穿但未有機會穿旗袍的婆婆,提供一個讓她們試穿和拍照的機會。
旗袍可以很日常
客人始終還是本地人多:「有一啲好似遊客咁嚟一日體驗,有一啲為咗影婚紗相而租,都有好多客人鼓勵我快啲出自己嘅設計,等佢哋可以買來日常著」。租旗袍的人都是出席聚會、攝影居多,看來跟日常的距離還有很遠。
目前店裡只租不賣,是為了提供一個體驗給客人。旗袍的高昂價錢會嚇怕人,但當有了一次穿上旗袍的機會,當她們知道不是想像中那麼難接受後,就會令到人們較容易接受旗袍融入日常。甚麼是日常?Ding說:「我對日常嘅理解系當你平日著住旗袍,都冇人覺得訝異」。
精彩文章,暗號在此:
先關注,然後在後臺回復:
回復【高考】
《香港「高考」放榜,女狀元長啥樣?奇葩試題有哪些?》
回復【菜名】
《這麼多年,你被香港的浮誇菜名騙慘了吧?》
回復【高潮】
《「有樓才有高潮!」這位拜金港女的話暴擊了誰? 》
回復【迎新】
《迎新變「淫」新!香港的大學生怎麼這麼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