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樂,就很難完成《平凡的世界》路遙又為何會與弟弟反目?

2020-12-21 貝蒂情緣

王天樂是路遙的三弟,他是《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原型。路遙說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天樂,就很難完成這本書。更是表白弟弟:有關我和天樂的故事,那是需要一本專門的書才能完的。為了表達對天樂的感激之情,路遙將《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副標題定為: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

路遙與弟弟王天樂兄弟情深,到了後期,天樂完全成了路遙的精神支柱,路遙為什麼突然要與天樂斷絕關係?

兄弟感情好,路遙竭盡全力幫助弟弟

路遙家有九個孩子,自己是老大,王天樂是三弟,天樂高中畢業後在清澗老家農村教過一年農村小學。天樂是一位心氣很高的農村青年,他既不願意面對兄弟姐妹眾多、卻一貧如洗的家庭,也不願意一輩子守在村裡。所以,他選擇了出走,辭掉民辦教師工作,跑到延安城去攬工,一攬就是兩年。這經歷完全跟《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一模一樣,因為孫少平直接取材於王天樂。

路遙在1980年秋幫助王天樂跳出農門,到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採煤四區當採煤工人。1984年,路遙又利用自己的關係,把他調到了《延安報》當記者。

路遙之所以這麼幫助王天樂,不僅因為自己是大哥,更是因為天樂身上那種頑強拼搏、不向生活低頭的精神和毅力感染著路遙,最為重要的是天樂也喜歡文學,跟自己有共同愛好,有種心心相惜的感覺。

《平凡的世界》的成功,有王天樂的一份力

當然,王天樂對大哥也很不錯,就像路遙所說如果沒有天樂,就很難完成《平凡的世界》。一方面,書中三大主線之一的孫少平原型就是王天樂本人。

我要寫一部大書,就像柳青說的那一種大書,向陝北的歷史作交代。我要從老家的村子寫起,寫到延安,寫到銅川,一直寫到西安。這部書就是要沿你走過的曲折道路,一直走向讀者。我要通過你的生活經歷,帶出上百個人物,橫穿中國1975年以來十年間的巨大變革時期。作品要在一百萬字以上,這是我四十歲前獻給故土的禮物!……

另一方面,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期間,王天樂不僅幫忙收集資料,還甘當路遙的「後勤保障人員」,為路遙解決了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創作中。

在蘭州賓館裡,王天樂和路遙花費15天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整體框架和草圖。為了給大哥路遙一個安靜的環境進行創作,王天樂找到了銅川礦務局所轄的陳家山煤礦礦醫院,這裡有吃有喝,無人打擾。《平凡的世界》就誕生於此。

路遙曾說,飯可以將就,煙絕不能將就。當沒有煙時,路遙一個電話打給天樂,天樂想方設法都要給他買來,而且路遙還只抽好煙。當咖啡沒有時,天樂也立馬給他買來。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寫到王滿銀到廣州上海做生意時,路遙沒有親身經歷,為了作品的真實性,他帶著天樂去廣州體驗大城市。在修稿時,家裡打來電話告知大伯,也就是路遙的養父因病去世,為了趕稿,路遙全權委託天樂辦理養父的後事。

寫《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時,天樂又陪著路遙來到榆林賓館,因為此時的孫少平要去銅城」的大牙灣煤礦當井下工人,路遙本來想自己下井去體驗,無奈之前吐血後身體極度虛弱。只好把當過幾年礦工的弟弟留在身邊十幾天,才得以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

當路遙把田曉霞寫死時,一個電話就把天樂叫回來了,讓天樂又氣又笑。當《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時,路遙第一個電話是打給天樂的,兩個人在電話中沉默了很久,這份殊榮來的有多麼不易,只有他們倆知道。

路遙去北京領獎差錢時,他想到的第一人也是天樂。天樂央求哥哥: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可能你找不來外匯。

路遙生病,兩人大吵

1991年,路遙獨自前往延安休假,回來之日便是和妻子林達的離婚之日。不曾想到剛到延安的那天下午,路遙就住進了醫院,此時他的病已經很嚴重了。住院期間,只有同事兼老鄉的宇航日夜照顧路遙。路遙極其渴望弟弟天樂能夠到醫院來,他對天樂的信任和依賴程度早已超過了妻子林達,但十幾天過去了,也託人給天樂打了無數電話,可依然不見弟弟的身影。對此,路遙感到很失望和傷心,不明白為什麼天樂不願意來看自己。

後來,天樂終於來了,心裡慪氣的路遙並沒有表現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如果不是有同事一起,估計以路遙的暴脾氣早就跟天樂吵起來了。然而,令路遙想不到的是,天樂此次來並不是來照顧自己的,他坐了一會就去給宇航安排食宿,晚上也沒回醫院,第二天早上來醫院說了幾句話就走了。路遙氣的飯都吃不下,只抽悶煙,他不明白為什麼天樂一下變得這麼冷漠了。

由於病情太嚴重,路遙被轉到西安西京醫院。天樂來看路遙,結果兩人大吵了一架。

天樂說:「路遙現在一滿就不是一個正常人了,像個瘋子,剛才我去醫院,還沒來得及跟他說一句話,他就狗血淋頭地把我臭罵了一頓,把他寫小說的那些精彩語句全部用來挖苦我,說我背叛了他,他沒我這個弟弟,以後再不想看到我,而且跟我斷絕了關係。以後,他是死是活,跟我沒一點兒關係,我也不會再到醫院讓他這麼討厭,我要讓他後悔一輩子。」

宇航見狀趕緊跑去看路遙,只見路遙雙手使勁拍打著床板,大聲號哭著對說:「你快把陳澤順叫來,天樂要謀害我。」

大家都想不通曾經感情那麼深的兄弟,咋突然就變成了仇人?更讓人驚訝的是從這次吵架之後,天樂就再沒去過醫院,直到路遙病逝。

因為小事,兄弟反目

通過路遙的九弟王天笑我們才知道了一些內情,王天笑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浪子,再加上兩人年齡相差很大,路遙對這個弟弟完全沒有一點喜歡。然而,在路遙生病住院期間,這個不受哥哥待見的弟弟居然一直陪在身邊、照顧自己,這讓病中本就很脆弱的路遙備受感動。

王天笑說兩個哥哥之所以鬧成這樣,是因為一件事:路遙要去北京領茅盾文學獎,車費錢有,但考慮到北京之後要請客吃飯,還要買一百多套《平凡的世界》送人,錢不夠就讓天樂幫忙湊錢。天樂也確實湊足了錢,但路遙並沒有收到這筆錢,很是氣憤。路遙覺得天樂打著自己的名號在外到處借錢,敗壞自己的名聲,從此心裡有了芥蒂。

但天樂卻堅稱,自己把所有借來的錢都到火車站給了路遙。

宇航覺得很不能理解,因為當時路遙去北京領獎時,火車票是路遙拜託自己去買的,走的時候也是自己和遠村送到火車站的,直到火車開走也沒有看到過天樂。

事情到底如何,大家不得而知。

路遙畢竟是大哥,整天痛苦的躺在床上又容易胡思亂想,為了解開這個心結,他讓天笑到銅川去把天樂叫回來,但當時天樂並沒有回來。幾天後,天樂回來時正好路遙去世。只見天樂臉色難看,表情凝重,一句話也不說,不知他心裡是否有一絲愧疚和遺憾。

因為一件小事,親人變陌生人,實在令人唏噓。不得不感嘆世事變化太快,人心難測啊。

相關焦點

  • 路遙對四弟寄予厚望並對其幫助最大,為何最終他們兄弟反目?
    路遙有四個弟弟,除過遷到延川的三弟王天雲外,另外三個弟弟都有工作,且工作的獲得都與路遙的幫助有關。他讓二弟從老家遷到延安地區的一個縣,後來招工到西安,最後又調回延安;他幫四弟在銅川當了工人,最後又指導他寫作,最後將其培養成一名幹練的省報記者;他的五弟比他小整整二十歲,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路遙還因他的工作四處求人。在路遙的幾個弟弟中,受到路遙恩惠最大的,是他的四弟王天樂。
  • 路遙在煤礦裡感受平凡、用生命譜寫出了《平凡世界》,卻英年早逝
    還記得路遙創作的著名文學小說《平凡的世界》嗎?作品中的大牙灣煤礦原型就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的陝煤集團銅川礦務局有限公司鴨口煤礦。雖然路遙去世已經有20多年了,但這裡的人們不僅沒有忘記他,相反,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他們建起了鴨口·路遙文化展館。
  • 他幫路遙借錢買票,《平凡的世界》獲獎後,卻讓路遙刪掉他的名字
    了解路遙的朋友應該知道,路遙的兄弟王天樂,他是路遙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在家中排行老四。1993年,路遙憑憑藉《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將,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當時的路遙連去北京的路費都沒有,最後還是王天樂幫他籌集了近萬元的路費,才能去領的獎。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長河裡,要論對讀者的影響力,恐怕沒有一部作品能超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路遙嘔心瀝血,花費十年時間完成了百萬字巨著,十年間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那套晚出版本,總銷量就已破1800萬冊,並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而它的盜版更是不計其數。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 路遙:我寫了平凡的故事,但我的生活不是平凡
    很難讀……直到1986年8月路遙才正式與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聯合會籤訂出版合同。這樣,《平凡的世界》的第一卷終於在1986年11月由《花城》第6期出版。同時,12月還由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聯合會第一版以精裝本和平裝本出版。然後,路遙已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像一種興奮的狀態,用透支的代價,完成了第二個《平凡的世界》。
  • 他幫路遙借錢,《平凡的世界》有一半是他的功勞,卻留下一個遺憾
    熟悉路遙的作品及其人生經歷的讀者,應該對這個人很熟悉——王天樂,他是路遙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在家中排行老四。1993年,路遙憑藉著《平凡的世界》摘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桂冠,但搞笑的是:一貧如洗的路遙連去北京領獎的路費都沒有,最後還是王天樂幫他籌集了近萬元的路費,才得以及時趕到北京。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可路遙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鬱悶、痛苦和煎熬,以至於他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完成《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小說。今天,是路遙逝世28周年紀念日,讓我們走近路遙,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透視其鮮為人知而又跌蕩起伏的內心世界。
  •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為何讓路遙崩潰大哭?淺析路遙創作其情結
    當路遙寫到田曉霞被洪水衝走的時候,路遙不惜把遠在千裡之外的弟弟王天樂叫到了榆林賓館,並且泣不成聲地對弟弟說田曉霞死了。究竟是什麼讓陝北硬漢路遙對于田曉霞的死泣不成聲?這要從路遙的創作其心理情結探尋。很多人說孫少平的原型應該是路遙。
  • 《平凡的世界》,與莫言作品相比怎麼樣,為何路遙拿不了諾獎?
    要說近幾年誰的作品最受歡迎,莫言、路遙和餘華、賈平凹等小說家紛紛上榜。但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莫言一人。路遙的原名叫做王衛國,在他死後弟弟王樂天寫了這篇《苦難是他永遠的伴侶》來悼念他,在他看來哥哥的文學成就是可以登上諾獎頒獎臺的。
  • 路遙:原來《平凡的世界》背後創作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之光
    路遙與弟弟王天樂在這賓館裡住了十五天,這十五天裡,兄弟倆每天只出一次門來買食物,剩下的時間裡,他們都在緊鑼密鼓地為小說支起一個框架。十五天之後,二人離開蘭州,《平凡的世界》的《黃土》《黑金》《大城市》三部曲也完成了其最初的核心框架。
  •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婚姻為何都不圓滿?
    饑寒交迫和充滿屈辱的童年生活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痛苦回憶,所以在後來他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裡,出現的三個角色和一些情節都反映出了他的這種經歷,同時經過他的藝術加工,又給增添了一些美好的希望。第一個角色是孫少平的父親孫玉厚,小說裡孫玉厚和妻子含辛茹苦把弟弟孫玉亭養大成人,幫他成家。
  • 寫田曉霞至,路遙哭泣,《平凡的》使他毀滅
    寫田曉霞至死,路遙哭泣,《平凡的世界》使他毀滅在談到作家路遙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贏得了茅盾文學獎,可以說這部作品既成就了他,也毀滅了他。寫美麗種田曉霞至死,路遙讓人大哭當路遙創建《平凡的世界》時,他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為了完成這項工作,黑白常常被顛倒,在晚上,你不僅喝很多咖啡,而且一個接一個地抽菸。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屍體每況愈下和他的弟弟王天樂一直在擔心路遙屍體。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很多人知道路遙,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寫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人民的追求,痛苦和歡樂。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路遙的一生,那些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路遙往事。在那個年代,家裡孩子多而且相對貧窮,所以路遙在很小的時候,就幫父母幹活,照顧弟弟妹妹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上學成了路遙父母的一個難題。家裡沒有能力供路遙上學,所以路遙的父親決定把路遙過繼給延川的大哥王玉德,讓他供路遙在那裡念書。
  • 42歲路遙不幸去世,兄弟4人無一倖免,《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按照王巨才的說法,當時路遙獲獎,是震動了整個作家協會、甚至是震動了整個陝西老百姓的,所以按理說,沒有錢買車票領獎是站不住腳的。那麼,事實的真相又是怎麼樣呢?01、航宇:路遙的弟弟在撒謊?按照航宇的描述,路遙坐火車去北京領獎的火車票是由他購買的,而路遙的弟弟王天樂根本沒有出現在火車站,更沒有拿來5000塊錢。那有人可能會問了,到底有沒有5000塊錢這回事呢?
  • 路遙臨死前妻子堅決離婚,7年後路遙親弟弟說實話:這事不怪嫂子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這是文匯山上路遙墓石壁上刻的字,也是路遙一生的真實寫照。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平凡的世界》、《人生》等小說,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直到今天仍被很多人放在案頭。
  • 《平凡世界》:路遙吐血數次都要完成的創作,到底有什麼魅力?
    《平凡世界》:路遙吐血數次都要完成的創作,到底有什麼魅力?顧城有句詩「人可以生如蟻而美如神」也許平凡永遠是生命的主流,但在這平凡的世界當中,永遠不會缺乏苦難和抗爭。>在完成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後,路遙就開始了小說構架的寫作,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克服了許多的困難,一方面有來自外部的困難一方面是來自自身的痛苦。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最平凡的人,激勵著無數的青年拼搏奮鬥
    代表作品有198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轟動全國,1988年完成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多次改編成電視劇,並在各大電視臺播放,《平凡的世界》通過主人公孫少平所傳遞的關於苦難正能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勇敢、獨立、堅強的去戰勝苦難。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僅有在極其厚重的勞動者中,優秀人才會過得更加豐富。」路遙聽罷,心存戚戚,這一份沉重的囑咐使他深受打動的另外,也使他造成了一種非常大的責任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稿件1985年秋季,路遙在陳家山媒礦的醫院裡,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寫作。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1988年5月25日,《平凡的世界》終於完成,路遙為此書的寫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的英年早逝顯然與此密切相關。因此,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寫作完成至路遙逝世後多年,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始終面臨著更大的困境。這便是關於《平凡的世界》的評價問題。從萌發《平凡的世界》的寫作慾念到該書第一部寫作完成的近4年間,路遙無暇顧及文壇風潮的變化。然而要考慮作品發表、出版的刊物、出版社時,路遙幾乎是猝不及防地面臨著來自「日新月異」的文學潮流的巨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