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過了今晚,明年就是2021辛丑年,牛年要來了。
之前回顧左庚子年歲末的五運六氣情況,年三十簡單地說說明年的運氣情況,此運氣非彼運氣,就是說說明年身體容易受大氣影響的方面。
辛年屬於水運不足,邪傷腎,燥槁,痿厥堅下,癃閉。
平素腎氣不足的人,易受大氣影響,腎主水,津液虧易致乾燥枯槁,腎主骨,腎氣虛則萎軟無力,腎主二陰,腎氣虛無力推動小便出,見小便淋漓不盡。
水運不及,土氣勝。(土克水,制水之力相對增強,太陰溼土氣盛)。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民病腹滿,身重,濡洩,寒痛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病內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
醜未年,寒溼合德,寒溼相遘,民病寒溼腹滿,身腹憤,浮腫,痞逆,寒厥拘急。
(寒性凝滯,溼性重濁,寒溼中裡,則腹滿,寒溼聚於四肢,可見浮腫,中焦氣機不運,可見胃脹呃逆,寒性收引,故見四肢拘攣)
太陰溼土司天,主上半年證候,太陽寒水在泉,主下半年證候。
太陰司天,溼淫所勝,民病胸中不利,咳唾有血,心如懸;陰痿,氣大衰而不起不用,當其時(土旺時)反腰椎痛,動轉不便,厥逆,腰脊頭項痛,時眩,浮腫,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不得。大便難,陰氣不用,飢不欲食。病本於腎,太溪絕,死不治。
治則:平以苦熱,佐以酸平,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少腹痛控睪,引腰脊,上衝心痛,血見,嗌痛頷腫,時害於食。寒邪傷心。
治則: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寒溼為主導的辛丑年,脾胃消化系統疾病、腰腿痛是其主要的證候。
溼為水氣,是陰邪,故必用溫熱藥物治之,不可用寒涼藥物。
為什麼以苦熱為主?
因為苦為火味,能燥溼,熱能清化溼氣。
佐以辛甘發散,令溼從外汗解。
淡滲利溼,令溼從小便出。水溼為有形之邪,發汗、利小便為二大主要治則。
如麻杏苡甘湯、苓桂術甘湯、五苓散等。
溼性粘滯,多有夾邪,故治溼必參它法佐之。
水運不及,腎虛受邪,刺足太陽原穴和腎俞。
《難經》說原穴是三焦原氣所留止的部位,是腎間動氣,是人生命之源。
五臟皆在背陽,是「陰病昇陽」,刺背俞引邪外出。
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總結中載:
六辛年,歲水不及,土勝木復,腎病。五味子湯治腎虛如坐臥溼地,腰膝重著疼痛,腹脹滿,濡洩無度,行步艱難,足痿,清厥,甚則浮腫,面色不常,或筋骨並闢,目視荒荒,膈中咽痛。
五味子 附子 山茱萸 巴戟 鹿茸 熟地黃 杜仲 生薑 鹽
附子去寒,五味子、山茱萸酸溫滋腎制土,巴戟、鹿茸、熟地、杜仲、鹽鹹溫補腎陽。
醜未之歲,太陰司天,太陽在泉。
方用備化湯:木瓜、牛膝、茯神、附子、熟地、覆盆子、甘草、生薑。
加減:
初氣,原方。
二氣,去附子,加天麻、防風。
三氣,加澤瀉。
四氣,原方。
五氣,原方。
終氣,原方。
土勝,故用酸木平其上。水在泉,故用甘土治其下。苦溫可以燥其水溼。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醜未年的六氣,只有司天在泉的客氣和主氣是不一致的。
總體來說,大氣趨於穩定。
所以遣方用藥,以守為主。
病皆本氣致病,簡單的說就是自身免疫力強大,自然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只有本氣自虛,才容易受大氣的影響。
引經據典簡單分析了一下,在此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