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 醫美平臺如何守住安全底線?

2020-12-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顏值經濟」浪潮下,蒙眼狂奔的醫美平臺並不願意刮骨療毒。

去年7月,醫美行業頭部平臺新氧被曝出銷售違禁藥品,客戶的「美麗日記」存在造假刷評現象。彼時,新氧曾強硬回應,對觸碰安全紅線的機構「零容忍」,對違背真實性的信息、影響平臺價值的行為「零容忍」,並對相關產品和機構採取了下架、封禁等處置措施。

時隔不到半年,記者發現,新氧平臺上仍存在大量涉嫌違規的項目和違禁藥品,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等「毒瘤」不但未剷除,反而愈演愈烈。

大量違禁藥品違規項目在架

「嚴重脫髮,皮膚暗沉,一盒×××胎盤素通通搞定。」打開新氧APP,輸入「人胎素」這一關鍵詞,數十個兜售人胎素的帖子映入眼帘。而這一熱門的日本品牌胎盤素,實屬人胎素針劑。

人胎素屬於我國有明確監管規定的出入境特殊物品,未經申報審批禁止入境。去年6月,廣東省藥監局曾表示,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從未批准人體胎盤素等人體胚胎美容藥品生產,也未批准進口有關胎盤製劑。截至昨晚本報發稿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也沒有任何跟胎盤有關的進口藥品或醫療器械的備案信息。

那這類針劑產品如何能在新氧APP上兜售?一名賣家稱:「保證全部都是原裝正品,我們拿貨有自己的渠道。」

新氧賣家夏樹稱,所售賣的人胎素是自己留日帶回來的,「100%正規品」。一位名為「氧氣0947」的賣家表示,「JBP4000元一支,人肉代購,保真」。不過,對於記者如何保真的追問,該賣家未作出直接答覆。

除了違禁藥品,新氧上也存在將違規項目作為商品的情況,比如原衛生部明令禁止的血清療法。「PRP自體血清美膚,改善皺紋、頸紋、皮膚粗糙。」記者看到,一家成都市的美容整形機構上架的項目衝到了新氧推薦「抗衰老榜」的第一名,已有276名消費者預約。

「自體血清美膚就是通過採集自體靜脈血液,用離心濃縮製成高濃生長因子,再把這一自體血液注入皮膚。」該項目的客服稱。

但實際上早在2005年,原衛生部就發布了《關於加強「血液療法」管理的通知》,要求相關醫療機構立即停止「血清療法」等臨床治療項目。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涉及血液製品的操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現感染和敗血症。」

日記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

「原創素材20套,含日記和套圖,可發新氧、更美、悅美等APP,售價88元。」淘寶上,賣家「哼哼」對記者說。在素材包截圖中,日記和套圖被分為鼻部整形、面部提升、瘦臉針、胸部整形等細分類別。除展示具體整形效果的照片外,還有以消費者視角記錄的「美麗日記」。

作為塑造新氧醫美社區生態的重要內容,「百萬真人變美日記」「美麗日記」等欄目,是新氧APP的主要宣傳點,「真實」「權威」是平臺一再聲稱的關鍵詞。但淘寶、微信、QQ平臺上卻存在大量兜售「日記」素材的賣家。

代運營等灰產在醫美平臺上也十分活躍。「全套代運營服務報價8000元一個月,包括機構包裝、產品包裝、醫生包裝、線上推廣、評論閱讀量優化、排名,你只需要給出具體項目和報價。」一位微信賣家表示。

這意味著,消費者在新氧平臺上看到的很多店鋪中,有多少是被注水的「包裝」,根本難以分辨。

更為觸目的是新氧平臺本身悄然向商家推出「優享拍」「優量通」等競價排名和廣告政策。在排名、引流機制推動下,屢次違規、訴訟不斷的機構,也能在新氧的「品質機構榜單」名列前茅。如入選新氧「2019年度十大眼部名院」的北京美萊醫療美容,曾遭6次行政處罰,以及多起有關醫療糾紛的法律訴訟。

網際網路醫美面臨加速洗牌

一邊是醫美APP亂象不斷,另一邊卻是整個行業洗牌加速。天眼查數據顯示,經營範圍含「醫療美容」的企業數超7.1萬家,其中超過1萬家企業顯示經營異常,1600餘家涉及法律訴訟。

除新氧外,醫美平臺更美也麻煩不斷。近日,馬蘇、王歐、劉詩詩、李易峰等多位明星起訴「更美」APP的運營主體,稱其使用明星的公開劇照或生活照片來科普醫療美容項目,涉嫌網絡侵權和侵犯肖像權。

「醫美行業看似暴利,但高毛利低淨利困局愈演愈烈,同質化嚴重下,營銷推廣費用不斷攀升。」業內人士表示。記者則注意到,新氧近幾年在銷售、研發上的投入逐年遞增,截至2019年9月,公司銷售費用及研發費用佔據淨利潤比重已達316.43%、114.78%。

盈利困局待解,國家逐步加強的監管也讓全行業面臨新的挑戰。去年11月,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對非法醫療美容等突出問題開展「回頭看」,將醫療美容納入國家監督抽查以及8部門聯合開展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

作為具備醫療屬性的產品,安全是醫美行業的基本底線。遺憾的是,無論是大量違規項目仍在架,還是平臺悄然推出競價排名,放任代運營,新氧一邊聲稱加強措施,一邊卻一再「打臉」,讓平臺的醫美社區模式畫上巨大問號。

(原標題:「顏值經濟」浪潮下

醫美平臺如何守住安全底線?)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袁璐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美麗日記」代運營灰產仍在 新氧顏值經濟如何美下去?
    文:張文慧 朱耘ID:BMR2004近日,關於新氧平臺代寫美麗日記、代運營醫療機構等現象依舊存在的新聞,再次使新氧成為醫美行業的焦點。除代寫美麗日記,代運營醫療機構之外,違禁藥品銷售機構整頓下架之後重新「登陸」新氧平臺同樣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 新氧App被曝刷單造假:醫美代運營費用一年18萬
    我們負責整體的運營,包含醫生包裝、項目包裝、文案撰寫、案例更新等,每天更新兩條案例,也就是一個月60條」,淘寶一家醫美代運營商戶對時間財經表示。2019年7月,新京報等媒體曾報導稱,入駐新氧App平臺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涉嫌銷售違禁肉毒素等藥品的行為,而作為其醫美社區生態一環的「美麗日記」,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
  • 新氧醫美亂亂亂亂,曝光之後還是亂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張曙霞涉嫌違規項目照常上架,美麗日記仍有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求美者維權艱難。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食言」了。但《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近期調查發現,時隔約半年,新氧平臺商家上架項目涉嫌違規、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等亂象整治未見明顯成效,大量問題仍然存在,求美者維權依舊艱難。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新氧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得回應。
  • 淨利暴跌、灰產亂象,新氧還能美多久?
    2灰產叢生,醫美亂象事實上,在業績疲軟的背後,新氧曾一度捲入虛假日記及相關黑產的漩渦之中。新氧高度社交化的社區是吸引投資、影響消費決策的重要籌碼。經緯中國合伙人王華動曾表達過對新氧社區的看法:「投資新氧的核心邏輯是看重社區的價值,因為醫美消費是一個重度決策的過程,社區的價值減少了消費者對陌生領域的認知難度,能夠讓消費者做消費決策的時候不被誤導,真實性的點評和美麗日記可以給到用戶真實的建議和決策參考。」而新氧曾多次被曝出造假刷評的現象,此外關於新氧平臺上機構的資質、虛假宣傳、非規範操作、無安全保障的質疑也紛至沓來。
  • 新氧「黑灰產」滋生:為何無力撥亂反正?
    01 易被「黑灰產」侵蝕 醫美行業野蠻生長,上市之後,財務表現不錯的新氧過得並不輕鬆。 從內部看,上市不到一年,COO、CMO離職。從外部看,亂象叢生更是醫美行業的系統性風險。而新氧也無法擺脫行業的陰影。
  • 新氧淨利大降97%,踩多個"醫美大坑",能"整"出新高度嗎?
    招股書顯示,新氧業務模式包括三部分,一是與醫美相關的原創內容,二是高度社交化社區,三是醫美在線預訂服務。但上市後,公司股價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跌超42%。進入2020年後,新氧淨利潤更是下滑明顯。不僅如此,新氧還曾多次捲入銷售違禁藥品、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流行等風波,平臺中的醫師和機構資格也屢遭質疑。以此來看,醫美行業八大坑,新氧幾乎全踩。
  • 「醫美版百度」新氧醫美違規項目照常上架,消費者維權維艱
    醫美二字,醫字在前,醫學領域的競價排名推廣必將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導致消費者多花錢而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這些東西新氧醫美大約不會不知道,但平臺規則的改變使莆田系等重營銷推廣的機構為平臺貢獻了大量的KPI,新氧醫美上癮了。就在今年7月,媒體曝光在新氧醫美平臺上有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和人胎素等行為,客戶評價也存在刷評論等造假現象。
  • 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
    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35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多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於2019年5月2日在美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新氧成立於2013年,起初僅為社區運營,2014年上線電商業務,進而發展為「社區+電商+點評」的商業架構。
  • 新氧之癢:嗜血營銷,醫美難產
    然而在繁榮背後,新氧平臺頻頻被曝出商家上架項目涉嫌違規、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等大量問題的存在,一次又一次的引起了行業矚目,而廣告引發的熱議再一次使國內的網際網路黑產問題再一次成為了輿論焦點。新氧醫美(共計137377票,佔比34.46%):存在涉嫌違規銷售肉毒素、人胎素等藥品和服務的行為。新氧官網發布的《新氧平臺產品審核標準》提到,所上傳產品名稱及文字介紹內容不得觸犯廣告法,不能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敏感性用語,醫院所添加產品應符合國家相關醫療安全規定。
  • 種草日記造假、整形致人死亡 醫美不再那麼「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謝藝觀)近期,更美被多位明星起訴,給醫美行業的2019年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行業事故頻頻,監管出手整治,醫美行業進入洗牌期,一年中就有數千家醫美機構倒閉。「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去年7月,商家售賣違禁藥物、醫美種草日記造假等問題相繼被曝光。新氧雖然迅速下架涉事機構,封禁造假日記和帳戶,但此後有媒體發現,醫美日記造假依然存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8月,新氧的一則電梯廣告又引發眾怒。
  • 記者調查:我花了88元在新氧發了一組整形「日記」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6日電 近日媒體曝出,在一些電商平臺仍存在著一批販賣整形案例的商家,此前報導的醫美平臺日記代寫代刷服務依然紅火。某電商平臺的醫美代運營商 來源:電商平臺對此,中新經緯記者通過電商平臺聯繫到多家自稱「醫美素材提供商」「醫美代運營」的商家,經調查發現,上述報導所說的造假生意商家並非個例,牽扯出的所謂商家「合作」平臺包括新氧、更美、悅美、美唄等多家企業。
  • 醫美平臺「黑度」大評測:誰是行業內的清流
    作為一種侵入性治療方式,違法違規的醫美機構可能不僅不能為求美者帶來美麗還會給予其致命性傷害。中國消費者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醫美投訴就多達3535件。隨著醫美行業需求高速增長,違法違規亂象也層出不窮。信息造假,引人入坑當求美者開始邁出重換新顏的第一步,他們會發現,大量的信息鋪天蓋地的襲來。
  • 網際網路醫美平臺誰最「良心」?看看這個就知道
    除了以明星帶熱度,平臺上的許多醫美機構為攬顧客和生意,經常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一些虛假誇大的案例,出現許多類似"無痛無痕手術"、"三天即可恢復"、"年輕十歲"等系列誇大描述,還有不少商家喜歡p圖來加強視覺衝擊,宣傳內容充斥著較多誇張言語。比如關於美團點評醫美通過運營引導刷量、刷好評的質疑之聲就一直不絕於耳。
  • 人物專訪|醫美品牌運營.打造數位化醫美運營新系統
    不知何時開始網際網路就像一個幽靈,在中國大地徘徊了這麼多年,2015年開始020線上線下運營模式開始盛行,新零售概念開始進入消費者視野,商業環境應用場景開始發生改變,「營銷打天下,服務定江山,管理扭乾坤,平臺贏未來」思維模式開始凸顯。【華夏醫界網】:您是做品牌營銷的,那麼我們就多談談營銷方面的,您覺得目前整形醫院的營銷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 新氧獲「安全醫美指導獎」平臺護城河作用受到ELLE肯定
    隨著榜單的發布,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再迎高光時刻,新氧APP榮獲75周年特別獎"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
  • 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 「變美日記」可造假
    ■ 「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變美日記』可造假」追蹤   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20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餘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科技,在今年5月2日於美國上市,躋身行業「獨角獸」行列。   但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新氧APP平臺存在商家涉售違禁藥,代寫虛假「變美日記」等內容。
  • 平臺護城河優勢凸顯 新氧APP獲 ELLE美妝之星榜單「安全醫美指導獎」
    隨著榜單的發布,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再迎高光時刻,新氧APP榮獲75周年特別獎「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
  • 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進入第二階段 重點打擊「生美違規做醫美」
    近年來,隨著「顏值經濟」的盛行,中國消費者的醫美消費意識逐漸覺醒,然而,與急劇擴張的市場需求相伴隨的,是各種非法亂象的衍生,黑醫美、黑醫生、黑場所、黑診所、黑針劑等「攔路虎」造成消費者顏值重創、經濟受損、心情受傷,醫美行業生態也遭受了不良影響。
  • 疫情下的新氧醫美:線下「冷凍」線上「爆發」
    他們對新氧增長態勢保持樂觀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中國市場強勁的醫美需求;其次是,新氧成熟的社區運營能力;第三,新氧為廣告主帶來了更好的ROI。持續打假築牢生態根基在醫美服務的賽道上,新氧的內容生態之路雖然別具一格,但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攔路虎——日記造假。
  • 「碰瓷」明星、案例造假 大平臺衝擊下更美能否「美」下去
    黑貓投訴平臺幫您避開這些消費障礙,保障您合理的投訴需求。【點擊投訴】原標題:「碰瓷」明星、案例造假 大平臺衝擊下更美能否「美」下去近日,線上醫美平臺更美APP母公司北京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被藝人黃景瑜起訴,案由為網絡侵權責任糾紛,而該平臺因類似的情況被名人告上法庭,近兩年內已有2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