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定百年!中山舉全市之力打造這些重大平臺

2020-12-16 澎湃新聞

9月10日

市委書記賴澤華、市長危偉漢帶隊

到翠亨新區、岐江新城

就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

推進我市重大產業平臺建設進行調研

  

市領導一行實地考察岐江新城東區重大項目地塊、翠亨新區中科富海超低溫科技園和科技金融新城一期,了解兩大平臺規劃建設、產業導入、綜合開發等情況;在翠亨新區規劃館召開調研座談會,聽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翠亨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文龍和副市長、岐江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高瑞生所作的平臺建設推進總體情況匯報。

我市積極搶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重大歷史機遇,舉全市之力打造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三核鼎立」的重大產業平臺,以此承接灣區東部創新要素資源溢出,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

 

其中,翠亨新區是深中通道中山側登陸點所在地,以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為目標定位,將打造為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

岐江新城是聚焦創新資源的城市新中心區,包含中山北站、中山站兩大TOD發展核,將打造為中山未來的城市新客廳。

賴澤華表示,今年以來,翠亨新區、岐江新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翠亨新區和岐江新城是中山「五年定百年」,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的重要依託。兩大戰略平臺發展的質量和高度,直接決定了全市發展的質量和高度,決定了未來中山在世界級灣區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競爭力。經過前期謀劃,「戰略」已經明確,接下來要側重於「戰術」層面,務實高效推進平臺建設,為中山長遠發展擴容提質賦能。

賴澤華強調

要堅定信心,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咬定目標不動搖,堅持高定位謀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立足大局、著眼長遠、謀定後動,以兩大平臺建設彰顯中山融入區域一體化格局、屹立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雄心抱負。

要前瞻、整體、系統、立體謀劃推進,一盤棋統籌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營造、產業導入和人氣集聚,以專業力量統攬全局,不能讓任何環節「帶病運行」。

 

要認真思考拓展未來空間,研究探索平臺與周邊鎮區協同發展,提升產業和資源要素接納能力,防止「通道」變「過道」,同時尊重城市開發建設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把控好黃金地段和重要節點,捨得為城市長遠發展做好「留白」,預留彈性。

要牢守產業生命線,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堅持走高端化、創新型、具有造血功能的產業興城之路,產業導入要精挑細選,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以中山利益為最高歸宿,不盲從跟風,防止以「產業」為名、行「圈地」之實的行為。

要強化成本意識,城市開發建設要精打細算,算好眼前帳、長遠帳、經濟帳、社會帳、生態帳。

要樹立精品意識,城市開發建設要精雕細琢,始終把質量放在首位,嚴把開發建設安全關,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

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不幹不提拔、越幹越提拔」的鮮明導向,公平公正用人,守住廉潔底線,關心關愛幹部,為大家施展才華抱負、成就出彩人生創造有利條件。

  

危偉漢強調

要全力以赴推進兩大平臺建設,為參與大灣區分工奠定堅實基礎。

要提高要求,嚴格圍繞定位、按照規劃要求開展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降低標準。

要系統研究,統籌基礎設施建設,系統謀劃交通幹線、地下管網、新基建,把基礎設施與城市管理、人居環境結合起來,在控規基礎上把每個節點研究透徹。

  

要剛性管理,提高規劃執行力,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讓企業、客商看到產業先行帶來的長遠利益。

要注重融合,提升各大平臺之間的內在聯繫,做好基礎設施統籌、產業協同分工、公共服務支撐、人居環境營造等工作。

要只爭朝夕,瞄準創新產業,打造創新平臺,聚集創新要素,服務創新人才,大力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以優質的服務和環境增強自身競爭力吸引力。

市領導陳文鋒、歐陽貴有、李長春、馮煜榮、何燦成,市政府秘書長李俊參加調研。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屆圓滿盛會
    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屆圓滿盛會 2020-12-11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口2554項政務服務零跑腿「截至目前,海口為70多家重點民營企業解決160多個具體發展問題。」近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自從成立服務民營經濟工作機構後,海口不斷加強服務民營經濟工作統籌協調,研究推動解決影響或制約企業發展的複雜、重大問題,得到企業和社會的點讚。近年來,海口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營商環境重大決策部署,對標找差距、比學趕超、創優爭先,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
  • 舉全市之力!爆火的太湖科學城,下個新區高地?!
    首訪成交率很高是個什麼概念,大多數第一次來的客戶就下定了,其中雖不乏對項目本身的認可,也有對板塊規劃的期待看好。 板塊內包含5個主要功能板塊:重大科學研究區、科教資源匯集區、交叉平臺集聚區、科技成果轉化區、文化商務配套區;形成產+學+研+城融於一體的發展模式。
  • 【舉全市之力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山水板橋 建設文明鄉村
    【舉全市之力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山水板橋 建設文明鄉村 2020-09-01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山構建「2+1+4」萬畝重點產業平臺發展格局
    10月20日召開的中山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明確,實施重大平臺頭號工程,再造產業新中山。中山市將謀劃布局七個重大平臺,構建中山市重大產業平臺發展新格局,增強產業平臺的承載力、帶動力和競爭力,引導項目、資金、土地要素向重大產業平臺集中,發揮產業平臺規模經濟效應,加快中山市高質量崛起。
  • 今天,中山翠亨新區這些單位和個人獲得全市表彰!
    今天,中山翠亨新區這些單位和個人獲得全市表彰!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也隨即拉開序幕回首過去一年的抗疫歷程有一群中山兒女不畏艱險、挺身而出毅然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12月21日上午,中山市召開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 中山:以改革「動能」全面提升發展「勢能」
    強改革之識、聚改革之力。邁向「十四五」,中山迎來「雙區」驅動歷史轉折點,將進一步以改革「動能」全面提升發展「勢能」,為重振虎威、實現高質量崛起打開全新局面。在深中通道的西岸,同樣在2019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將東部沿海片區與中心城區一體規劃建設,從市級層面通盤考慮東部沿海片區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頂尖的現代化濱海新城。這些年來,中山都有哪些動作?
  • 重大利好!廣東支持深圳中山一體化發展
    中山依託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等載體打造東部環灣創新發展帶,重點加強與深圳重大科技創新資源的對接協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孵化產業化和人才交流互通融合,積極吸引深圳中興智慧產業園、江波龍存儲產業園、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醫療器械協會園區等一批優質項目陸續落地,打造承接深圳產業轉移的高質量發展平臺。
  • 中山翠亨新區這裡擬建一地標性建築
    翠亨新區規劃館內景。記者 文波 攝(資料圖)雅居樂發布的公告顯示雅居樂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廣西北海中雅、平安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深圳恆創、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中山雅景、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番禺雅居樂及項目公司中山市雅琛房地產訂立合作協議。
  • 關鍵五年啟幕 重塑「中山虎」精氣神
    未來五年,不僅決定著中山能否打贏「重振虎威」經濟翻身仗、重返全省經濟強市行列,更將影響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版圖、中國經濟版圖、世界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迎戰關鍵五年,中山必須激發高質量發展的「非常之力」。這次全會明確以「六新」開局: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全力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促進發展新融合、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激發協調發展新活力、推動民生福祉新提升。
  • 舉全市之力動工興建的金山鐵路,Ta的前世有太多故事……
    金山鐵路的前世為配合上海石化總廠建設,1973年,金山鐵路舉全市之力動工興建。來源:上海石化檔案館1973年10月,金山鐵路進入設計勘測、鐵路路基施工階段。路基施工需要的土方,全部取自金山、松江兩縣。民工們將挖出的土方,用拖拉機運往鐵路沿線,再用雙肩挑到路基旁,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兩縣五萬七千多名民工,硬是「頂朔風,冒嚴寒,英勇奮戰短短15天,提前拿下了長達42公裡的金山鐵路全線80多萬土方工程」。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下,鐵路沿線的農民,有的拿出自家棉被送到工地為民工禦寒,有的讓出自家屋子讓民工借宿。
  • 117公頃中山「最大公園」來了!岐江新城走向綠色新城
    煙筒山將對照廣州的白雲山來打造。兩座生態公園將規劃步行徑,打造為露天休閒場所,再過五年十年,成為岐江新城最美的地方。 岐江新城提升規劃項目規劃師賈瑩瑩介紹,岐江新城生態本底很好,該區域現在有五馬峰、煙筒山兩座山體,岐江河東西橫貫整個岐江新城,為了加強山水之間的聯繫,岐江新城提升規劃此次規劃了一條綠軸,連通五馬峰和岐江河,形成一條綠色景觀帶。
  • 中山幫昭通4個貧困縣脫貧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于濤攝   記者從中山市日前召開的脫貧攻堅成果發布會上獲悉,中山市與雲南昭通市結對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近4年來,舉全市之力幫扶昭通市的鹽津、大關、永善、綏江4個貧困縣,與其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扶貧協作,幫助當地5萬多名群眾實現脫貧,直接受益群眾達20多萬名。
  • 「2020年中山—深圳政企交流對接會」今在深圳舉行
    中山「3+4」重大產業平臺建設規劃亮相 本次活動是中山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實施環灣布局、向東發展戰略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政企交流對接會以「新機遇 新動能 新未來」為主題,與專家學者探討「雙區」背景下發揮中山優勢,共同推進深中一體化建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措施。
  • 三亞:舉全市之力,精準施策,緊扣產業就業抓扶貧
    「十三五」期間,三亞舉全市之力,精準施策,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三亞把發展產業作為扶貧根本之策,不斷加大產業扶貧投入。僅今年,三亞就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345萬元,發展特色產業項目14個,投入產業扶貧專項資金4532.9萬元,佔2020年扶貧專項資金61.71%。為鼓勵建檔立卡戶發展產業,三亞實施產業扶貧獎勵政策,對家庭經營年收入達4000元的建檔立卡戶每戶獎勵1000元。
  • 品質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今後五年南海目標定位定了!
    會議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南海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佛山市南海區委關於制定南海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代表區委常委會向全會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五年南海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定位,努力打造「品質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
  •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中山模式
    二是打造「中國合唱之城」,每年舉辦一項全國性大型合唱活動。三是打造「全民藝術普及之城」,全市廣泛開展各類常態化、普及性的藝術教育和藝術技能培訓,各級文化場館每年舉辦300多場培訓、講座、展覽。四是打造文化關愛之城,推出「綠色暑假·繽紛文化」「文化關愛 築夢中山」「村村好戲」等一批文化關愛系列活動,注重將服務資源向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等特殊群體和鄉村基層傾斜。
  • 中山又一重大平臺上線
    深化交流合作 探索共享數字經濟發展之道 12月11日,以「數字引領,產業重構,助推高質量崛起」為主題2020中山數字經濟發展論壇舉行。與會行業專家、知名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家裝、5G行業應用場景及網絡安全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 預見五年巨變!中山規劃風暴下,下一個房價突圍點在這裡!
    地產業的風向標,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 未來五年,要問中山哪個片區值得入手?除了要留意深中通道的利好片區外,一定還要看規劃有大型配套的區域。
  • 理論結合實際 指引中山高質量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行的重大意義。立足保持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正確方向、立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足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高度,切實把握蘊含其中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現實意義,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補足精神之鈣、築牢思想之魂。把握精神實質,持續推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宣傳貫徹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