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市委書記賴澤華、市長危偉漢帶隊
到翠亨新區、岐江新城
就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
推進我市重大產業平臺建設進行調研
市領導一行實地考察岐江新城東區重大項目地塊、翠亨新區中科富海超低溫科技園和科技金融新城一期,了解兩大平臺規劃建設、產業導入、綜合開發等情況;在翠亨新區規劃館召開調研座談會,聽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翠亨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文龍和副市長、岐江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高瑞生所作的平臺建設推進總體情況匯報。
我市積極搶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重大歷史機遇,舉全市之力打造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三核鼎立」的重大產業平臺,以此承接灣區東部創新要素資源溢出,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
其中,翠亨新區是深中通道中山側登陸點所在地,以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為目標定位,將打造為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
岐江新城是聚焦創新資源的城市新中心區,包含中山北站、中山站兩大TOD發展核,將打造為中山未來的城市新客廳。
賴澤華表示,今年以來,翠亨新區、岐江新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翠亨新區和岐江新城是中山「五年定百年」,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的重要依託。兩大戰略平臺發展的質量和高度,直接決定了全市發展的質量和高度,決定了未來中山在世界級灣區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競爭力。經過前期謀劃,「戰略」已經明確,接下來要側重於「戰術」層面,務實高效推進平臺建設,為中山長遠發展擴容提質賦能。
賴澤華強調
要堅定信心,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咬定目標不動搖,堅持高定位謀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立足大局、著眼長遠、謀定後動,以兩大平臺建設彰顯中山融入區域一體化格局、屹立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雄心抱負。
要前瞻、整體、系統、立體謀劃推進,一盤棋統籌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營造、產業導入和人氣集聚,以專業力量統攬全局,不能讓任何環節「帶病運行」。
要認真思考拓展未來空間,研究探索平臺與周邊鎮區協同發展,提升產業和資源要素接納能力,防止「通道」變「過道」,同時尊重城市開發建設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把控好黃金地段和重要節點,捨得為城市長遠發展做好「留白」,預留彈性。
要牢守產業生命線,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堅持走高端化、創新型、具有造血功能的產業興城之路,產業導入要精挑細選,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以中山利益為最高歸宿,不盲從跟風,防止以「產業」為名、行「圈地」之實的行為。
要強化成本意識,城市開發建設要精打細算,算好眼前帳、長遠帳、經濟帳、社會帳、生態帳。
要樹立精品意識,城市開發建設要精雕細琢,始終把質量放在首位,嚴把開發建設安全關,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
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不幹不提拔、越幹越提拔」的鮮明導向,公平公正用人,守住廉潔底線,關心關愛幹部,為大家施展才華抱負、成就出彩人生創造有利條件。
危偉漢強調
要全力以赴推進兩大平臺建設,為參與大灣區分工奠定堅實基礎。
要提高要求,嚴格圍繞定位、按照規劃要求開展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降低標準。
要系統研究,統籌基礎設施建設,系統謀劃交通幹線、地下管網、新基建,把基礎設施與城市管理、人居環境結合起來,在控規基礎上把每個節點研究透徹。
要剛性管理,提高規劃執行力,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讓企業、客商看到產業先行帶來的長遠利益。
要注重融合,提升各大平臺之間的內在聯繫,做好基礎設施統籌、產業協同分工、公共服務支撐、人居環境營造等工作。
要只爭朝夕,瞄準創新產業,打造創新平臺,聚集創新要素,服務創新人才,大力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以優質的服務和環境增強自身競爭力吸引力。
市領導陳文鋒、歐陽貴有、李長春、馮煜榮、何燦成,市政府秘書長李俊參加調研。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