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修煉法------道家養生之寶

2021-12-24 環羽文化道

一、什麼叫胎息?

胎息的本義是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義是以下丹田為中心高深層次的內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樣。胎息自成系統,不受外息(肺呼吸)影響,進入胎息狀態時,外呼吸依舊自然進行,但卻若存若亡。最高層次者,可達口算呼吸停止。

二、胎息有什麼用?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狀態,它孕育著宇宙生命本質的根本奧秘。中國古代修道者,在數千年的修煉中發現,胎息是長生之徑,仙道之門,是人體消除疾病、返還青春,與宇宙之氣融為一體的修煉佳境。修道者,無不把胎息作為修煉的高層次目標。

生命來自胚胎,本自胎息而發,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進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發生返老還童的轉變。修煉胎息是從生命的根本上解決問題。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溝通人與體外能量的連接。


進入胎息,就如同在體內建造了一個生命能量加工廠,生命之氣將被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不足的補充(損耗的內氣能量),多餘的去掉(體內的各種病氣和疾病隱患)。元氣增加到一定程度後,開始向生命的本根返歸,實現返老還童,其最高層次是天人合一,長生永恆。隨著生命力的加強,人的免疫能力隨之增強,抵抗疾病、戰勝絕症,保持青春,開發智慧,就有了根本的支持。

開啟了生命能源,就好象在體內要了一個保健設備,每當不舒服,它就會自動幫助調節。胎息是人生最根本的保險。

胎息修煉到一定階段時,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啟動「開關」,進行「充電」。更多的時候,它是主動地為人工作,常在人們最為疲倦,最需要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啟動胎息就好象在人體內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動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長壽運行。


更進一步講,不是你在煉胎息,而是胎息在煉你。

胎息被稱為現代無形殺手「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壓」的剋星。胎息對慢性支氣管炎、風溼症、類風溼都有顯效。

性在胎息的過程中,最為明顯的是面部皮膚得到改善,變得細膩、紅潤,面容有光澤,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無法達到的效果,這是胎息使內分泌旺盛的結果。

男性老年人則會出現每日清晨無欲而剛的陽舉;臉上皮膚變緊,紅潤年青,黑斑顯退。

只有達到胎息,才能開發人體潛能,自我創造生命能源,支撐肉體生命常存不壞。

進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

在上乘修煉中,胎息的另一個作用是「胎息養胎神」。無胎息,則陽神不得發育,更無從「出神」。

正因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為古代聖人的專利,成為道家千古不傳之秘。千古**為之折腰,歷代聖賢為之蹇足。胎息象一座無形的高山,橫臥在生與死之間,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開它,達不到它。


胎息是道家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它的發明早於內丹術,但它又是內丹術不可缺少的部分。胎息的淵源,可謂從有中華文化開始,就有了胎息的學問。而現今可查的「胎息」學術創源於老子,老子就是通過胎息的方式,達到「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的長生之道。



二、胎息的特徵和層次

(1)啟動階段的特徵

1、用調息法漸修的,主要表現在鼻翼扇動,胸悶憋氣,呼吸困難,三凹出現:鎖骨上凹陷,兩肋骨之間凹陷,腕腹部凹陷。小腹出現悸動,丹田呈脈衝式跳動。當丹田向命門跳動時,皮膚氣孔表現為吸氣,周身皮膚感到發涼,反之丹田由命門向回跳時,皮膚毛孔表現為呼氣,周身皮膚感到發熱。丹田自律產生後,全身充氣明顯,甚至四肢發麻。

2、用導引法或自發頓修的,主要表現為首先是髒俯搖動,接下來是命門衝動,腹腔大起大落,如脫兔,如躍鹿,像一個風箱在鼓蕩,有的人伴隨著一道道白光和大海洶湧之勢;最後是丹田跳動。此時進入較為平緩的有節律的微動。腹腔有內吸的感覺。


3、共同的特徵:腹部出現有節律的內部跳動,有拉伸的體感,有的人頭部出現跳動,並有緊縮感。呼吸逐漸緩漫細長,一種快感漸漸在小腹瀰漫開。

(2)上軌運行階段的特徵

它的初級階段與內丹術的築基、煉精化氣這兩個階段的特徵相似,如排除病氣,產生津液,頻頻出現活子時,各種光、內景、馬陰藏象等;高級階段與內丹術的鍊氣化神階段、練神還虛的特徵相似,如出現陰神、陽神、結胎、元神出殼及天人合一等。

胎息修煉法

胎息修煉對於初學者來說,主要是用什麼方法實現胎息。真正進入胎息以後,只要知道各階段的特徵及要求,其餘均順其自然即可。所以,我只傳授實現胎息方法,在第三部分中再介紹一些須知。

自古至今流傳的胎息近百餘種,從啟動胎息的角度歸納可分為五大類:

一、導引啟動法

這類功法是通過各種動功的導此開通奇經八脈,運動臟腑,以此動胎息。如養生劍指樁收功部分的活膝、拍打、蛹動貫氣法中胸腹的前後蛹動,通周輔助功中的塌腰等,均是引動胎息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通周輔助功,在做高位撐時,如果每次都能把腰塌到極限,其效果要超過專門的以「後彎腰引動胎息」的導引方法。

聚氣法對旋轉臟腑有較好的作用,相當於轉動了臟腑的法輪。

為什麼許多學員在沒有學胎息法之前,就出現了丹田跳動的現象,已在不知不覺中啟動了胎息?重要原因就是習練了上述導引法以及大小周天和體呼吸。

二、調息引動法

這類功法是通過調息而進入胎息狀態的。有責任將其中效果較好的功法,現傳授給大家:

1、吸凸呼凹法:吸氣時肚臍凸起,吸氣要慢細勻長。意想全身慢慢擴大,把身子擴大到與宇宙一樣大,同宇宙融為一體,宇宙間的巨大光明體(即能量與信息)由肚臍和每一個孔穴進入下丹田,閉息默念,本體光明!本體光明!(1至6遍)。呼氣時肚臍凹進,呼氣亦應慢細勻長並微提肛,意想體內的黑氣、毒氣、病氣、不愉快之氣從肚臍和每個孔穴排出,直入宇宙空間。

吸--閉--呼時意念六輪後,內視下丹田半小時左右。

2、吸凹呼凸法:吸氣時,用意將肚臍輕微地往肚裡面吸,向命門方向吸,吸得不能再吸時,再慢慢地呼出去,呼氣時肚往外鼓。如此反覆運息。

上述兩法可任選一法習練,熟練後亦可兩法交互練習。一旦丹田氣機能啟發的運動,吸氣時丹田收縮,呼氣時丹田松張,出現自然的內功,或出現氣流在丹田螺旋運行,或自發轉圈,或立式旋渦法等;就是丹田氣機發動了,就叫胎息。上述兩法習練時,取任何姿勢均可,但必須放鬆,主要是大腦要放鬆,必須寧靜自然,不宜一本正經。

養生劍指樁和睡仙功的體呼吸亦有相似的效果。

三、奇經八脈促動法

在正常的生理活動中,奇經八脈是沉靜不動的。當進入胎息時,身體就進入了先天生理狀態,由奇經八脈的運動帶動臟腑的生理狀態就出現了。反過來,如果先打通奇經八脈,使其處於激活狀態,十四經脈的氣就會自然歸入奇經八脈,八脈之氣又自然歸向下丹田,並促生命門元氣,產生胎息。各種腹部以及四肢的導引活動都是為了帶動奇經八脈,那又顯然不如直修奇經八脈的功法來得快捷。下面,我就向介紹一種開通八脈的功法。

「開通八脈法」為道家龍門派的秘練功法。此功簡單易行,行氣路線與起點終點精確,應用了會陰、下丹田、雙勞宮、雙湧泉、雙腰眼、兩肩井、泥丸等要穴,足以疏通八脈搏及周身氣血。具體操作如下:

閉口鼻氣,心意先由會陰起。

1吸:由會陰至尾閭上督脈,引頭頂;呼,內視任脈降到會陰。

2吸:由會陰上升到下丹田,到帶脈雙分開至背後峽谷腰眼,然後雙上兩肩井(肩窩)定位;呼,由兩肩井雙走兩肘外陰維脈,走中指到兩手心勞宮穴稍停。

3吸:由於雙勞宮穴走兩臂內側陰維脈,到胸前靠近兩乳處稍停;呼,從胸前雙下至帶脈合歸一處,直達會陰穴稍停。

4吸:由會陰穴上來,走任督二脈蹭的衝脈,直上到心下定位,不可過心;呼,由心下降到會陰分開,走兩腿外側陽蹺脈;下兩腳中趾到兩腳心湧泉定位。

5吸:從湧泉上升兩腿內側陰蹺脈,到會陰歸一,再上升氣穴稍停;呼,由下丹田直達會陰穴定位。

上述功法又叫「十口呼吸調八脈」,先由生死竅(會陰、陰蹺)作起點,最終又落在生死竅,故道家稱會陰為八脈總根。八脈一開陽氣升,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此法宜每日清晨習練,以兩遍為宜,要以意領氣,心到、意到、神到,氣亦隨之而到。要二脈線路記熟用靈,開始記不準時;可分為內側和外側,分片上下。日日習練就能心想到哪裡,哪裡就有所感觸。小周天速成法,開放型大周天與此法有相似的作用。

四、自然胎息法

這是在修煉中真氣交合時出現的,或是在性命雙修的虛空大定中出現的,屬自然胎息法。

以上四大類引動胎息的方法均屬漸修方法,來的較慢,一般敏感型的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遲鈍型的是要用十年以上的乃至終生的功夫。下面再傳授一種胎息頓法。

五、自發動引動法

在對自發動功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自發動現象可在人體任一部位出現,並可開發出該部位的功能。比如,用於四肢,可開發出功舞和神拳;用於手指,可開發出功畫,隨感治病等功能;用於舌頭,可開發出靈信語(語言神境通);用於胸腔,可開發出「靈鴿」現象;用於下丹田,則可開發出胎息……。

用自發動引動胎息的方法如下:

1.要有「動引子」。如有已經出現過胎息的人,向未動者示範。丹田氣機屐的腹部元氣鼓滿的起伏狀況,使未動者在潛意識深處;種下胎息之相的種子。極敏感型的人,相見之後就會靈性萌動聞息而動。敏感型的則會在丹田之氣充足時,在著意與不著意之間,自發頓入。凡能跳功舞,畫功者,均能用自發動引動胎息。

2.在經絡疏通,奇經八脈開啟,丹田元氣激活的前提下,只要經過適當的運動,周身溫煦,毛竅開後,便可在舒體仰臥時,丹田之氣頓然發動,修習者便可頓入胎息。

3.在無「動引子」的情況下,在仰臥時,可進入一種自發動的狀態,加意讓下丹田出現自發動,然後進入著意與不著意之間,不久就會引動胎息。

4.不敏感和遲鈍型的人,可先習練導引、調息、奇經八脈類型的功法,提高自己的根器,待奇經八脈開通後,加意「下丹田可以自發動」,在勞累之後的忘我休息仰臥中,會突然頓入胎息。

自發動引動法,又叫「相啟動」,是絕對密而不傳的天機。它的價值就在於「瞬間等於一生」,有些人一生的修煉成就,還未必趕得上這瞬間的成就。以上傳授和介紹了五大類進入胎息的功法,到底練哪一個呢?能自發動的,練頓法;暫不能自發動的,練漸法。動功部分練養生劍指樁,蛹動貫氣法和通周輔助功、聚氣法,重點是胸腹蛹動和通周輔助功塌腰;靜功部分練開通八脈法、調息法(任選一個),如果覺得八脈法不好記,練大小周天亦可,時間安排,跟著研修班作息時間表走即可。

胎息修煉須知

一.胎息適應症

1.疑難頑症:

癌症、糖尿病、冠心病、類風溫、心臟病等

2.運動系統:

風溼關節炎、骨膜炎、各類骨增生、肌肉萎縮、軟組織損傷等。

3.消化系統: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腸炎、脫肛等。

4.呼吸系統:

咽喉炎、氣管炎、肺結核、哮喘、胸膜炎等

5.泌尿系統:

腎結核、腎結石、腎積水、膀胱炎、尿道炎等

6.生殖系統:

睪丸炎、附睪炎、陽痿、陰道炎、子宮下垂、乳腺增生、乳房腫瘤等。

7.循環系統:

心肌炎、血管瘤、脈管炎、靜脈曲張等。

8.感覺系統:

近視眼、散光眼、麥粒腫、沙眼、中耳炎、耳鳴、皮炎、溼疹等。

9.神經系統:

神經性頭痛、坐骨神經痛、神經衰弱的失明、四肢麻木、面部麻木等。

10.內分泌系統:

甲亢、脾腫大等。

以上僅為在臨床已有成功案例的病種。從理論上來說,胎息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脈皆開,呼吸往來,百脈皆逆,氣血通暢,應該是百病皆除。息息歸臍,壽與天齊。

二.胎息修煉中的排病現象

胎息啟動後,身體有病的人,將出現各類反應,有些反應比較強烈,是從未出現過的,有些則持續的時間較長。讓人心裡沒底,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所以,修煉胎息者對這些現象要有所了解。

1.胎息產生後的一段時間內,有些練勁者不但沒年青,反倒顯得更加衰老,這是邪氣與真氣互爭的結果。待真氣慢慢滋長,足以祛邪,即會朝著還童的方向邁進。

2.出汗不止。胖人大汗淋漓,有人竟持續十個月之久;瘦人小汗清冷。此為汗排現象。無論大汗、小汗,均是內分泌旺盛所致,所有的汗均為血液中的毒、濁的排瀉。

3.上肢內側出現紅色血斑,此為心臟病的排洩。

4.腳的前部上端出現大小泡,此為肝臟病的排洩。

5.全部或局部出現丘疹,此為淋巴系統排病。

6.三陰交部位出現小水泡,此為腎臟排病。

7.足部跌陽穴處出現中水泡,此為脾(胰)髒在排病。

8.皮毛、臍下及肛門出現惡臭之氣,此為肺臟之疾在排洩。

9.頭頂、頸部、滷門、百會、玉枕、印堂部位出現出汗、發冷或發熱冒氣,或在百會、湧泉部位出現帶水氣包狀隆起,這些均為大腦疾病的排瀉。

10.身上出現丘診、膿泡、突疣、血泡,此為經絡排洩。

11.腳跟出現癢、冷、發燒、發怵、發酸、發冷、發木等現象,此為骨骼骨髓以及太陽經、腳趾的疾病排洩。

12.腹瀉出水及粘粘穢物,其臭難嗅,象涕、痰、膿一樣,稱為「五色膿」。其排瀉的規律是:第一次排洩約在進入內息狀態的七天後,其瀉如注,多為水,少膿,持續2至3天,瀉後身輕神爽;第二次多在第一次洩後的第14天,均出粘稠濃痰之狀,其味惡臭,持續1至3天;第三次多在第二次排洩後第14天左右,膽結石、黑糞、惡性腫瘤都漸漸從肛門排出,若無實物可瀉,直腸尿道會發冷若冰或發熱如灼。以上排瀉是生元消濁現象,不要吃消炎藥、止瀉藥,也不要忍便。

13.小便中出現血汙,這是腎結石,尿結石、白帶、赤帶、黑帶、腫瘤化為的血汙從尿道排出。

14.尿樣出現濁、黃、稠、濃、淡、血、黑物、白濁等,尿感:熱、重、冷、刺、酸、甘、辣等,這些均為泌尿性系統和生殖系統的疾患通過小便排出。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等症,均可在尿排之後痊癒。

15.嘔吐(包括乾嘔)、咳嗽(包括乾嘔),這是橫膈肌以上的病理產物排瀉。

16.**如連珠不斷,惡臭難聞,此為消化系統汙穢之氣的排出。

17.內臟出現隱痛、刺痛、麻癢、火灼、腰荒、骨荒、頭荒、腸荒等(荒是一種難受的昏沉感);這些都是有病的臟器出現的反應。

18.本來沒病的部位也出現不適的感覺,如淋巴腺、乳腺、性腺、腦體等較大的組織系統出現難受、刺激、灼熱、木冷、感覺氣如泉湧等,這是元氣找到了隱患,過一段時間自然消除,是生理功能恢復青春活力的變化反應。

三、伴隨胎息的一些覺現象:

1.自然辟穀。

2.自發動功。

3.在肚臍的自動呼吸下,有人的手錶(機械錶)因磁場很強被磁化不走了。

4.有人手、腳出現較強的靜電,在接觸他人時有「打人」現象。

5.出現各種幻想、彩光、圖像。

6.有人頭上出現七彩花環和超視覺功能。

五、什麼人不適合練胎息?

1、孕婦2、手術癒合不到半年者。

六、需注意的問題

開始練功時以避風為宜,待胎息啟動出現內呼及後,風裡、雨裡、山巔、水裡就都可以了。

---

話說胎息

胎息是道家的一種重要的煉養術。練功實踐證明,胎息功對於培育元氣,涵養精、氣、神,治療五勞七損都有顯著效果,還可延年益壽,故而歷代養生家極為重視,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因儒、釋、道、醫等各家的理論基礎不同,因而對胎息的認識也存在著較大的分歧。今試就胎息的幾個問題作一粗淺探討。

  胎息的真義

  胎息一詞,現認為最早出於晉代葛洪的《抱樸子·釋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人在胞胎之中。」認為胎息是練功達到一定境界而出現的無需口鼻呼吸的一種狀態。《大成捷要·胎息經注》中認為:「修道者,常伏其氣於臍下,守其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把胎息看成是練功中神氣相合於下丹田而達到的一種高深的氣功態。更多的人則把胎息看成是一種呼吸方法,如《萬密齋書十種·養生四要》所說:「呼吸綿綿,如兒在胎之時,故曰胎息。」強調練功者要最大限度地減慢呼吸頻率,以達到「胎息微微,若有若無」的境界。也有人指出胎息即內丹,如《胎息銘》中說:「假名胎息,實曰內丹」,從而把胎息與內丹混為一談,否認了胎息的獨立存在性。

  那麼,究竟怎樣來認識胎息呢?從人體的呼吸生理來看,人體呼吸過程可分為內呼吸與外呼吸兩種。外呼吸是指人體本身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它包括以下3種類型:①藉助於人體呼吸系統,經口鼻、氣管、肺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②人在胚胎之時,通過臍動脈、臍靜脈和母體進行氣體交換。③人體的皮膚、毛孔、喻穴等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內呼吸則是指人體的細胞呼吸,即人體細胞經過細胞膜從體內環境中攝取氧氣,經過氧化還原代謝後又向體內環境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有關的研究表明,經過氣功鍛鍊,可使人體體表的固有換氣功能得到強化,並使內呼吸顯著增強,從而使人體的口鼻呼吸大大減弱,出現綿綿若存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完全停止。這個時候練功者可感覺到全身毛孔完全張開,身體內外融為一體,有飄飄欲仙之感,恰如蘇東坡在《蘇沈良方》中所談到的「一息自住,不出不入」。由此可見,所謂胎息,只不過是人體在高度入靜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自然本能,是通過氣功鍛鍊而使人體的內外呼吸和諧一致,充分發揮其功能的一種生理狀態。它並不象一些文獻所說的那麼神秘,只要持之以恆,方法正確,任何人都可達到這種境界,從而有效地降低人體能耗,延年益壽,增色美容,強身健體,並可促進人體潛能的開發。

  胎息的層次

  從上巳知,胎息是人體已退化的自然本能通過一定的鍛鍊途徑重新激活起

  來,這是一個比較長而艱巨的過程,因而胎息修煉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根據練功的反應及要求不同,可以分為3個層次。當練功者按照正確要求,持之以恆地修煉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有一些非常奇妙的感覺出現,如癢、麻、涼、脹等。皮膚敏感度提高,呼吸頻率降低,綿綿若存。隨著氣感的進一步增強,練功者會有內氣氤氳,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此時皮膚、細胞的呼吸功能顯著增強,意味著胎息真正開始,亦即胎息的第一層次。進入胎息狀態後,練功者要排除一切雜念,在恬淡虛無中,人體的自然本能被激活,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已通過人體的皮膚、毛竅、俞穴、細胞膜等直接進行交換,從而產生了更高層次的活動,口鼻呼吸自然完全停止,進入胎息的第二層次,,當胎息持續到一定程度後,便會出現內氣不出、外氣不入的混沌狀態。人體的一切高級神經的感知活動就會完全停止,進入神氣合一的高級氣功念之中,此時,人體的許多潛能被激發,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奇妙景象和特異功能。修煉者千萬人可迷戀於這些景象,貪圖特異功能的奇妙效應,而是要做到身心兩忘、使這些奇景怪相復歸於虛無之中,人體生命固有的無限生機得以充分展現,是謂胎息的第三層次。

  胎息的練法

  胎息的練法很多,一般分閉氣、調息兩人類。閉氣法關鍵在於人通過有意識的抑制呼吸來達到多人少出,從而積極培育元氣,以證胎息之果的目的。這一類方法最典型的是葛洪所述:「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一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己耳聞其氣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而不動……,日還一日耳」這種方法若無明師指點,往往會造成強行憋氣,為避免出現各種意外傷害,學者宜慎用。調息法則是通過數息、隨息等方法逐漸使神氣合一,達到口鼻呼吸停止的境界,這種方法的核心就是通過凋息安神而實現胎息之境地。具體方法可參照《勿藥元詮》所述來修煉:「凋息之法,不拘時候,隨便而坐,平直其身,縱任其體,不倚不屈,解在寬帶(腰帶不寬,則氣不流通),務令調適,口中舌攪數遍,微微呵出濁氣(不得有聲),鼻中微微納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下,叩齒數通,舌抵上顎,唇齒相著,兩目垂簾,令朧朧然,漸次凋息。不喘不粗,或數息出,或數息入,從一至十,從十全百,攝心在數,勿令散亂。如心息相依,雜念不生,則止勿數,任其自然,坐久愈妙,若欲起身,則徐徐舒放手足,勿得促起。」這樣勤奮修習,到一定程度後,自可神人氣中,氣包神外,打成一片,結成-團,鼻息微微,苦有若無,八脈齊通,遍身舒適,如胎兒在母腹中之呼吸,搬來說,凋息法比閉氣法要靈活方便得多,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因而比較適合於廣大氣功愛好者。

相關焦點

  • 胎息修煉法:道家養生之寶
    只有達到胎息,才能開發人體潛能,自我創造生命能源,支撐肉體生命常存不壞。進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在上乘修煉中,胎息的另一個作用是「胎息養胎神」。無胎息,則陽神不得發育,更無從「出神」。正因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為古代聖人的專利,成為道家千古不傳之秘。千古**為之折腰,歷代聖賢為之蹇足。
  • 《道家千古秘訣-胎息功法》3月24-28日 上海青浦開班指南固本培元、延年益壽、返老還童
    胎息功法&道家千古秘訣胎息功法簡介
  • 道家內丹:正子時修煉法
    仙女溫馨提示: 點擊上面「道家內丹養生堂」輕鬆關注!更多精彩等著你。
  • 胎息專輯~古代道家胎息法詳解(2)
    由上可知「胎」是比喻心神能安住不動,也就是生出定力,道家謂之為內丹或仙丹,須已擺脫了身外的呼吸和身內臟器功能,即一切氣化之氣的幹擾方能形成。到了那個境界,是為「伏氣」,就是自然地不覺有內外呼吸之痕跡,而惟有一神獨耀,故曰「胎從伏氣中結」。在此聖胎神之與氣,只此二字,已明明指出,其互相對待,又互為其根。神屬陰,喻之為汞,氣屬陽,喻之為鉛,此是本身之陰陽。
  • 道家龜息大法之入門功法-《胎息功法》
    胎息是相對正常的凡息而言的,又稱先天真息或龜息。一般人的呼吸都是通過肺實現的,如果通過煉功,逐漸使肺的功能停下來,而用皮膚,肚臍、丹田來呼吸,這就是胎息。它的本義是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義是以下丹田為中心的高層次的內呼吸。    抱樸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胎胞之中。」人類本來也具有這種先天生態,但在臍帶切斷後即告結束。
  • 胎息呼吸的正確方法
    道家胎息,縱觀各家教學內容,要求細節各不相同,所以要學會慧眼識珠,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真正內修內練的胎息法門。如果您對於道家胎息感興趣,可以諮詢微信:18983227961(長按複製添加)在直播講課的時候邀請進群免費學習,看專業老師在線講解!畢竟當你清楚了解胎息法門,就會知道!
  • 胎息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道家把返回父母先天,稱為「返歸復命」。復命就是復還先天狀態,使生命狀態恢復到先天童年那樣健康、青春狀態,這就是常人所說的返老還童,老子稱為「復歸於嬰兒」。胎息就是返回先天的特殊生命狀態。丹道史上,對胎息的記載很多,如《抱樸子》、《胎息經》、《胎息秘要》、《胎息雜記》、《太上養生胎息氣經》、《胎息銘》等。其中,以《胎息經》、《胎息銘》為最著。按《胎息經》的表述,胎息是一種自然的丹田呼吸狀態。
  • 胎息修煉的五個法門及胎息的作用
    只有達到胎息,才能開發人體潛能,自我創造生命能源,支撐肉體生命常存不壞。進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在上乘修煉中,胎息的另一個作用是「胎息養胎神」。無胎息,則陽神不得發育,更無從「出神」。正因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為古代聖人的專利,成為道家千古不傳之秘。千古**為之折腰,歷代聖賢為之蹇足。
  • 胎息經張三丰註解
    道家胎息,縱觀各家教學內容,要求細節各不相同,所以要學會慧眼識珠,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真正內修內練的胎息法門。如果您對於道家胎息感興趣,可以諮詢微信:18983227961(長按複製添加)在直播講課的時候邀請進群免費學習,看專業老師在線講解!畢竟當你清楚了解胎息法門,就會知道!
  • 胎息修煉功,一步一步教你啟動胎息!
    進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在上乘修煉中,胎息的另一個作用是「胎息養胎神」。無胎息,則陽神不得發育,更無從「出神」。正因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為古代聖人的專利,成為道家千古不傳之秘。千古**為之折腰,歷代聖賢為之蹇足。胎息象一座無形的高山,橫臥在生與死之間,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開它,達不到它。
  • 千古絕學——胎息(江西百靈草山莊)遊學
    歷代養生家對胎息極為重視,認為胎息不僅能使人延年益壽,古往今來,人們為了青春永駐、健康長壽、生命資助, 無不把胎息視為回歸自然, 還能產生種種神奇的功效!胎息屬道家密宗,是種極緩慢而深沉的呼吸,故也稱潛呼吸。胎息是道家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它的發明早於內丹術,但它又是內丹術不可缺少的部分。
  • 道家胎息功法——返老還童、重大疾病之剋星!
    胎息功法的機理作用  溝通人與體外能量的連接  進入胎息,就如同在體內建造了一個生命能量加工廠,生命之氣將被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不足的補充(損耗的內氣能量),多餘的去掉(體內的各種病氣和疾病隱患)。
  • 什麼是胎息,怎樣才能啟動胎息?
    煉行氣之法,最後能達到鼻中無出入之氣,如嬰兒在母腹之中,這種境界,就稱為胎息。胎息不同於行氣、服氣,行氣、服氣需吸外界之氣,而胎息則是指服自身內氣。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在層次和階段上,即胎息之功一般均需服氣、行氣才能達到。
  • 論道家內丹功的層次和步驟
    道家內丹功法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內丹功法將人體先天的精、磊、神稱作藥物,一旦丹功煉出內藥,這些自身產生的內藥會調節人體的生理機制,治癒疾病。習練道家內丹功法,一定要知道意息相依法。意息相依法就是要讓經過淨化的後天意識,與經過調整的後天呼吸,相依在一起。
  • 胎息的秘密
    閉氣胎息啟動法姿勢要求仰臥,手一腳很自然的隨意放置。儘管坐立行都可以啟動胎息。但練習初期,仰臥比其它姿勢更容易啟動胎息。下面敘述的五種閉氣啟動胎息的方法。你可以選一種適合自己的胎息啟動方法不斷地進行重複練習,直至啟動胎息。
  • 開啟轉動能量生命之輪--胎息功法
    胎息是人生最根本的保險。胎息修煉到一定階段時,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啟動「開關」,進行「充電」。更多的時候,它是主動地為人工作,常在人們最為疲倦,最需要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啟動胎息就好象在人體內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動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長壽運行。       胎息功效:胎息為人人所具備,是人人都需開發的潛能,平常人類能量顯現不足百分之一,內在潛能開發,激活無限能量。
  • 胎息無息 三家相見
    以胎息、黃婆為媒妁穿針引線撮合神炁氣三家而結靈丹。故而古人云:「胎息無息,無息則三家相見。」古人又曰:「道在天地間,領悟在一息。」——「胎息」。「心息相依是真胎息。天然造化,非強制可至。」過去在氣功高潮時,曾有人高調教授所謂的「胎息法」。這些有為法門人為地搞來搞去,似是而非,怎麼也做不到「三家相見」,以後便門庭冷落車馬稀了。
  • 論胎息
    可是服氣術並非「胎息」,李賢的詮釋並不準確。東晉葛洪《抱樸子·釋滯》提到「行氣」的種種功效,有時能治百病,甚至能「延年命」,但那必需達到「胎息」的高境界:「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嬰兒在母腹內並不存在呼吸問題,「胎息」狀態,就是返還到那種原始的狀態。
  •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為「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中說: 「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炁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中華道家認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炁。
  •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中華道家認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炁。胎兒之傑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時並無口鼻呼吸,任督二脈息息相通,無有隔閡,謂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腦而出,剪斷臍帶,其竅閉矣。其呼吸即上斷於口鼻,下斷於尾聞,變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隨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莊子所云「眾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氣粗而浮,呼長而吸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