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獎得主羅思:我為什麼要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故事

2020-12-26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洛杉磯6月5日電(記者高山 朱莉亞·皮爾龐特)「我以前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知之甚少。不但是我,絕大多數西方人也都如此……這也正是我為什麼要拍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美國女導演瓦妮薩·羅思日前向新華社記者談起她執導的新片《女孩與影像》時滿懷感慨。

羅思曾在2008年作為紀錄短片《扣押幸福》的製片人獲得奧斯卡獎。她近年來執導的多部紀錄片,如《天命之女》等也廣受好評,其很多作品都展現了在逆境中抗爭的小人物形象。

夏淑琴老人與導演瓦妮薩·羅思。(《女孩與影像》官網)

紀錄短片《女孩與影像》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猶太大屠殺基金會出品,講述了如今已89歲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的遭遇。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只有8歲的夏淑琴與4歲的妹妹目睹了全家被日軍屠殺的慘狀,夏淑琴被日軍用刺刀刺了3次後倖存下來。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當時用攝像機拍下了諸多日軍暴行受害者,其中包括倖存的夏淑琴姐妹。

《女孩與影像》自今年4月在美國首映以來,已先後斬獲美國紀錄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和美國紐波特比奇電影節紀錄短片傑出貢獻獎。

夏淑琴老人。(《女孩與影像》官網)

羅思曾經這樣告訴美國媒體:「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我對南京大屠殺的了解也就是世界歷史課本中的隻言片語,但是當我為拍攝這部影片去了解更多史實時,我對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這是史上最慘烈的大屠殺之一。」

羅思和劇組人員去年8月在中國進行了為期近3周的拍攝。影片通過夏淑琴老人的外孫女寫給7歲兒子的一封信,將老人的遭遇一代代傳遞下來,以人性化和充滿親情的視角重新打開了一扇通往歷史深處的窗戶。

羅思說:「當南加州大學猶太大屠殺基金會找我拍攝夏淑琴老人的故事時,我意識到歷史同樣可以從個人和家庭的層面來表現,歷史其實就是代代相傳的故事。」

《女孩與影像》劇照。(《女孩與影像》官網)

羅思回憶拍攝場景時提到,年幼的孩子對老人的遭遇充滿好奇,問了很多問題,甚至想看看老人身上的累累傷痕。「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天呀,千萬別給他看刺刀的傷痕,太可怕了!』但是孩子天真的提問打開了歷史的記憶。」

羅思說,歷史之鏡照出了人性的善與惡,大屠殺的暴行凸顯了部分人的邪惡,但是那些堅強的倖存者和馬吉等救助中國民眾的西方人士讓我們看到真正偉大的人性。

「我們聆聽先輩的故事,感其痛、傷其悲、承其傲,這就是一種歷史的延續。尤其是當歷史的目擊者們逐漸凋零之際,子子孫孫更有責任把他們的故事傳下去。」

羅思說:「我被夏淑琴老人深深地打動,她勇敢堅強,不但講出自己的遭遇,還為了維護真相和名譽前往日本去直面那些詆毀她的少數人……她為真相站了出來,她為世人站了出來,她為歷史站了出來!」

羅思說,她握住夏淑琴老人的手時「想起了自己的祖母」,「我覺得她就是力量與生存的象徵」。

羅思說:「先輩有他們的故事,下一代則對歷史充滿好奇,而我們中間這一代人就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

奧斯卡獎得主瓦妮薩·羅思。(羅思本人提供)

羅思本人出生於電影世家,父親埃裡克·羅思曾憑藉《阿甘正傳》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母親作為人類學家也曾幫助南加州大學猶太大屠殺基金會的前身搜集大屠殺倖存者證言。羅思說:「母親5年前離世,我拍攝此片也算是告慰母親。」

羅思的3個孩子也都觀看了《女孩與影像》一片,並被影片打動。羅思說:「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善思考、知善惡、行正道。」

《女孩與影像》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國上映。羅思表示,她希望該片能被全世界儘可能多的人欣賞到。「只有了解歷史,了解人類過去的錯誤,才能以史為鑑,避免重複過去的悲劇,而這將決定我們如何塑造未來。」

相關焦點

  • 81年前的南京,是每個人心頭的刺青……
    ——張定勝  出生於1969年的南京人張定勝,並沒有親歷過這座城市最慘痛的日子。然而他與南京大屠殺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爺爺,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他的外公,是一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抗戰老兵;而他自己,也從沒有停止過找尋這段歷史的真相與證據。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2020-12-0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30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有了自己素描畫像(組圖)
    本報訊 昨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畫像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幕,30位倖存者的畫像躍然牆上,每張畫像右邊是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20行小詩,再現了每位倖存者的血淚經歷。  倖存者畫像是南京藝術學院畫家張玉彪教授創作的。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和平歲月和日本友人結下暖心情誼
    【解說】近日,九旬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接受了中新社記者採訪。  【同期】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謝桂英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到我們南京了,一開始是(侵華日軍)飛機來扔炸彈,我們家是城市菜農(城裡種植蔬菜)過日子,我爸爸沒有走(離開家),後來,我母親得到消息,說我爸爸給日本人(侵華日軍)打死了,當時日本人(侵華日軍)一槍打在我爸爸的小肚子上,我爸爸就睡下來,(後來)就死了。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熊淑蘭:對過去要化悲痛為力量 希望世代子孫都...
    中新網南京12月10日電題:(從「九十後」到「九零後」和平之聲歷久彌堅)熊淑蘭:對過去要化悲痛為力量希望世代子孫都幸福下去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現在日子多好啊,真是好得不得了。你看,家家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住的是樓房,看的是彩電,聽的是行動電話,活得是真開心。面對過去要化悲痛為力量。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路洪才:六名家人被殺害,包括懷孕母親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路洪才:六名家人被殺害,包括懷孕母親)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炮火襲擊下的南京城岌岌可危,外婆和媽媽帶著蔣樹珍等兄弟姐妹逃去了南京鄉下親戚家。親戚早已逃走。「沒幾天日本兵就來了。我媽媽當年只有30多歲,臉上抹著鍋底灰藏在柴堆裡。日本人翻柴火堆沒發現她。日本兵衝著我外婆大聲喊著要雞蛋,在屋裡亂砍,摸出了雞蛋說我外婆不老實,還拿槍對著她說要殺了我們幾個人。」8歲的蔣樹珍嚇得瑟瑟發抖,槍口打歪了,外婆沒傷到要害。
  • 這些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對歷史真切的銘記與見證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倖存者登記在冊者僅剩100位,而其中最年長的倖存者管光鏡,也於12月10日與世長辭!「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說!是的,我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時代!但我們依舊要銘記歷史!
  • 講述歷史 祈願和平③│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2020-12-07 15:57圖文來源: 南報網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熊淑蘭:希望子孫都能幸福生活下去
    南京大屠殺一個讓人十分悲傷的日子,每當談論起這個日子的時候的,帶給我們的永遠的無盡的痛苦和折磨,雖然此事已過去多年,但是這個傷痕卻永遠地烙在了我們心中,不曾抹去,雖然時間會慢慢淡化,但是相信國人是永遠都能夠銘記的。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都是這段歷史的活證人,他們是歷史真相的捍衛者,更是和平與正義的守護者。 自此她陸續在日本採訪了250多名參與過進攻南京及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錄取了作為加害方的歷史證言。同時,80多次自費來到南京,尋訪了300多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記錄了受害者們至今仍未癒合的創傷。
  • 留美女生拍一分鐘短片揭示南京大屠殺 獲國際艾美獎
    駱翼雲接受頒獎 受訪人供圖  90後留美學生駱翼雲用自拍杆加手機拍短片《金陵止戈人》,獲得國際艾美獎:  要讓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殺  一分鐘短片揭示南京大屠殺  國際艾美獎是美國電視行業最高獎艾美獎的一個分支。2017年,國際艾美獎向全世界18到30歲的青年導演徵集1分鐘短片,主題為「女性和平使者」。《金陵止戈人》在兩百多部入圍短片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女性和平使者」獎。
  •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中,活下來堪稱奇蹟,唯一倖存者說出了原因
    然而,在南京大屠殺中,令人震驚的是這兩位殺人魔頭並不是舉辦的「百人斬」,都是以斬殺500人甚至1000人為目標,這就是南京大屠殺日軍犯下獸行的一幕。  在南京大屠殺中,成千上萬的平民成為日軍屠刀下的冤魂,在所謂的「百人斬」中,能夠活下來堪稱奇蹟,因為受害者是在日軍眾目睽睽之下被砍下頭,怎麼會逃脫呢?
  • 奧斯卡小金人的故事,10位過世的奧斯卡獎得主
    奧斯卡小金人。其中一些已經在博物館中被永久留存。史蒂芬·史匹柏斥資60萬美元買了一個。麥可·傑克遜也買下了一個,不過它卻不翼而飛。目前大多數小金人雕像都還在各自主人的家裡。這個獎項的特色就在於——每一個都有一個故事。被譽為美國「好萊塢先生」的西德尼·格勞曼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的核心位置修建了一所中國劇院,這也是他所夢寐以求的。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具體故事約翰·馬吉在當時的信件中也有大量關於大屠殺的描寫:"強姦婦女的行為已無法形容和想像","我能說的是,這個城市的每一個大街小巷都有死屍,我去了很多地方,包括下關地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公祭日上講到: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不容篡改。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國人民要莊嚴昭告國際社會: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者,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願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起來,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而攜手努力。
  • 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83年歲月流逝,截至記者發稿時,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的倖存者僅剩73人。我們記錄下他們的名字和肖像,為史存證。
  • 南京律師談臻的法律人義舉 執法律之劍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
    ● 訴訟期間和勝訴後,夏淑琴一家的悲慘遭遇愈發清晰、無可辯駁,夏淑琴被公認為記錄南京大屠殺史的「活化石」,圍繞大屠殺倖存者的口述史採集和相關學術研究也愈發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國鋒8月22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和往日一樣觀者如織、靜謐肅穆。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大量中國平民和軍人遭到殺害,數以萬計的家庭支離破碎,死難者超過30萬。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滅絕人性,震驚世界。南京哭牆上,遇難者名單刺目。一筆一划刻劃下血色痕跡,深深銘刻著這段灰色的回憶。警鐘哀哀,聲聲泣血。無聲無息提醒後人,時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下面,萬年曆App就帶你來一一細數83年前的歷史記憶。
  • 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儘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嚴峻,但是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暴罪行,日本有識之士13日在東京全水道會館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和平友好未來。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
  • 年輕人走進這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又是一年冬日來臨,已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歷史不應被忘卻,罪惡應該被譴責。為銘記侵華日軍暴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於1985年8月15日在南京建成開放。紀念館選址於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是國際公認的二戰期間三大慘案紀念館之一。每日前來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節假日更是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