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YUNWEIYU
一本漢語小詞典
◆ 衛宛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冬天的夜晚,更是一個讓人顫慄難眠的無奈。那有些像刀子一樣不停刺向臉頰的微風,把西伯利亞的寒流無情的不間斷性地吹進我的房間,把夲就不怎麼溫暖的空間搞得越來越有些寒意,我不得不把那件存放多年的軍用大衣拿出來帔在身上來抵禦一下這些涼意,以解脫我那弱不禁風的軀體的承受力。窗外遠處樓房上懸掛的彩燈,不停的閃爍著那有些疲憊的眼睛,好似正在偷窺我滿腦子的思緒,不由勾起了我對一段往事的回憶。人隨著歲數的變老,往往是跟前的事常常會忘記,而比較久遠的往事會冒出來有時還比較清晰。
那還是我在老家上中學時候的事。那個時代的學生每天上幾節課外,會有些課外活動。我這個人吧從小對體育不太感興趣,以至於到現在也不注意去鍛鍊身體。我那時的課外愛好除了玩就是找個什麼書看看,不過那個時候除了連環畫給我印象比較深外,似呼也沒有多少書可看,其實那時也沒有多少書可買。記得我看書最多的時候,應該是參加工作以後到結婚之前那段時間,當時玉樹州有個圖書館,只要是工作人員辦個借閱證就可以及時更換看了。也許是時代弄人吧,那個年代不像如今的家長掏出大把大把的銀子,不是給孩買這補習資料,就是拽娃到某個地方參加補習班,說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正在上中學時期的我,也正是浮想聯翩好高騖遠的不著實際歲月,腦袋裡邊被各種美好的理想裝的滿滿當當的。一次聽完老師講解有關成語的歷史典故,使我激動得不能自已。那個時候的老師不像現在的一些教師熱衷於課外培訓,在教書育人方面那可以說是極為盡心,所講解的內容即有吸引力還讓你戀戀不捨。隨著這次的聽講,我那充滿幻想的無意識的腦海中洶湧澎湃起來,一心一意的想得到一夲有關成語方面的書而整日遐想。好在那年我父親從青海回來探家,我便將這一小小心願告訴了他,結果是我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夲《漢語成語小詞典》。
雖然我印像中那夲書很小也不厚,但裡邊的內容大部分是我不曾接觸過的,自然也就愛不釋手的吸取著自我感覺有用的東西。可是,由於特殊原因在我手中還沒有達到半月的這夲小詞典,從此離我而去再也不曾回到我的手中,遺憾伴隨我許多許多年。其實拿到現在來講,那裡邊的內容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對於一個農村的學生,那是多麼診貴的呀!其實它的離去於我當時非常崇拜的班主任有關。也就是在某一天班主任張老師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詢問了我近來看書情況,我自然竹筒倒豆子毫無保留的把看小詞典的情況和盤託出,老師頓時眼裡放光忙不迭的說「借我看看可以嗎?」,「可以」。從那天起由於我的愛面子設有找老師討回,也許是老師的遺忘,總之,我再也沒有見到過它的容豔。
自從那年開始在我那有些不成熟的腦海中,對教師這個偉大而有神聖的職業就有了一些看法。甚至在我高中畢業而沒有工作而可以到師範學校繼續深造,完成學業可以有一份高尚完美的職業。為此父親兩次找我談心都被拒絕了。當然這於那個年代大的環境不無關聯,但這件事的出現我在對待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員總是打了個大問號。記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回到小時候上學的校園去過一次,但那次卻刻意的沒有見這位老師。哈哈,如今想起來這段往事當時是應該去見一見這位老師的,終歸在那個時代他給我們傳播了許多有用的知識的呀。可惜的是歷史總歸是過去而不能重來,要是上了師範學校說不定俺還以一位專家學者教授的身份擠進教師行列咧……
2019.元.23日草於許昌
衛宛 :向曉南,字宛君,男,漢族,河南南陽人,青海玉樹中學畢業。喜文字而意境不高,好觀書而不求甚解,愛遊玩而足不出戶,從政久而無技之長。常信奉:一滴水久可穿石,一棵草恆則遍綠。自認知:人生如茶,雖有苦澀,然釋放淡淡清香。願將生活感悟與世間有緣人同分享。現居豫東,樂品紅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