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出版,網絡版今年上線

2021-01-12 澎湃新聞
漢語大詞典書影

陪伴無數人學習成長的漢語語文工具書《漢語大詞典》再次修訂出版。

3月27日,《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出版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會議主要回顧了自1975年以來《漢語大詞典》的編纂出版歷程,介紹了目前《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的編纂出版情況,並討論了此次修訂過程中出現的亮點與難點。

座談會現場。

《漢語大詞典》是我國第一部「古今兼收,源流並重」的特大型漢語語文詞典,從整體上歷史地反映了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面貌。第一版的編纂啟動於1975年,有近千人參與資料收集和編纂工作。1994年出齊12卷,全書共收條目37萬條左右,總字數5000餘萬字。

初版《漢語大詞典》有著較高的學術性和使用性,出版後影響深遠。然而由於當時文獻資料嚴重不足,加之各種條件所限,還是留下了很多遺憾,主要集中於詞目失收、義項缺失、釋義欠佳、書證滯後或不足等問題。並且隨著新的語料、語言現象和漢語研究成果的出現,修訂《漢語大詞典》勢在必行。

2012年12月10日,《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編纂出版啟動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2018年12月《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出版,修訂詞條內容達80%以上。2019年將出版2、3、4冊,計劃在2023年完成25冊徵求意見本的出版,預計收錄條目約40萬條,總字數約6000萬字。

「百衲袍變金縷衣」

每一個詞語都有一個語言故事,每一個詞條也都有一個編纂故事。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的分冊主編平均年齡超過65歲。王濤、楊蓉蓉、陳福疇、錢玉林這四位分冊主編各司其職,從修訂起始,直至讀完校對樣,前後經歷兩年多時間。他們其中有的已是年逾古稀滿頭銀髮,有的已駕鶴西徵。

分冊主編王濤回憶道,錢玉林先生在患病之後仍堅持著修訂完自己所負責的第一冊初稿,而正當他繼續參與第七冊的修訂時,卻因病重離世。一位75歲的分冊主編為了《漢語大詞典》推掉了一切事物,每天坐在寫字檯旁。多位分冊主編幾年來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還有的分冊主編不僅自身工作敬業,每次開分冊主編會,還賦詩一首,為大家助興鼓勁。

在修訂編纂過程中,為了及時研討各自碰到的問題,分冊主編與各個編輯建立了線上工作群,遇到問題就拿到網上探討,並及時向專家學者們請教。同時還留下了許多細緻詳實的編審手稿。去年11月,在復旦大學的一次會議上,有些分冊主編拿出了自己編審的稿子。「我一看上頭密密麻麻的都是改的,貼的大小的紙片,正面貼不下反面貼,中間貼不下旁邊貼,把它拎起來就像和尚穿的百衲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江藍生說。

此一次《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的修訂納入了兩個部首,即「一」部和「丨」部。這兩個部首第一版共計162.3萬字,第二版增至214.5萬字,增幅達32.16%,第一版中80%以上的條目都有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修改。

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汪維輝認為,《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一冊的修訂幅度大、質量高,所做出的成績超出預期,這為後續各冊的出版樹立了很好的標杆。而江藍生則將此次的編纂出版過程形容為「百衲袍變金縷衣」。

優化書證 源流並重

《漢語大詞典》不是斷代的語文詞典,由於時間跨度大,真正讀懂文獻需要廣博的文史和文獻學知識。同時,詞典內容涉及面廣,需要解決的問題錯綜複雜,其編纂和修訂的難度較大。儘管如此,新出版的第一冊還是顯現出了諸多亮點。

「書證的優化可以說是二版最突出的一個亮點。」江藍生總結道。書證是詞典的內瓤,對了解詞義及其用法等起著至關的展示和證明作用。歷時詞典要求儘可能地展現始見例,要求提供詞義從古至今的較為連貫的面貌和演變軌跡。《漢語大詞典》第一版有孤證12萬條,約佔全部條目的30%,而此次的修訂將解決不少孤證問題,同時使「源流並重」的編纂方針體現得更加清楚。

汪維輝對比了兩版詞典在「一天」這個詞條上的所使用的書證,其中第二版在「一塊天空」這一義項的書證的頭上補了一條,後面又補了一條,在「源」和「流」上都有增補。這樣就使得該義項的使用年代往前往後都擴展了許多年,更為準確地反映了漢語詞彙的歷史。

此外,在刊謬正誤方面,第二版將書證的書名、篇名有誤,引文有錯字、脫字、衍字,標點不當,繁簡字體、正異字體使用不當等硬傷一一修訂糾正。同時拓展了資料範圍,新利用了漢譯佛典、出土文獻、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四大板塊的資料。「在我所閱讀的部分,見到張家山漢墓竹簡、長沙東牌樓漢井木簡、漢譯佛典、五代禪宗語錄《祖堂集》的書證,這些都是第一版未曾使用過的。」江藍生說。

變化的辭書生活與數位化開發

「我小學三年級開始買的一本詞典,是一本學生詞典,很小。中學時候的詞典相當於現在的現代漢語詞典。到了80、90年代就有了《辭海》。到了90年代,上海寄給我一套《漢語大詞典》。大概一個人讀書學習就是要從小字典讀起,學生小詞典到漢語大詞典大概也是一個人學習進步過程的一個臺階。」《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主編華建敏談起自己與辭書的緣分時說道。

辭書是人們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時時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而隨著網際網路與新興媒體的發展,國人的辭書生活也發生了改變。人們的詞典查閱習慣由紙質辭書轉向手機、電腦等網際網路平臺。

目前在線編纂、在線修訂、在線發布等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模式,作為一種方向和趨勢已基本成為共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已對5000萬字的第一版《漢語大詞典》進行了初步訂補和電子排版,並反覆校對,以保證文本數據的準確性。這一方面作為第二版修訂的工作底稿,另一方面為後續的數位化開發利用奠定堅實基礎。第一版的網絡版開發目前正在進行中,全部內容將於2019年正式上線,供讀者查閱。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王為松說,「工具書,尤其是《漢語大詞典》這樣的特大型工具書的編纂和修訂,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或者也可以說修訂工作將永遠在路上。」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主編華建敏認為,「《漢語大詞典》的編纂出版是一項大工程,是一個大事業,是一門大學問。學無止境的一門大學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現代漢語詞典》APP上線 李瑞英錄製標準普通話音頻
    8月22日,《現代漢語詞典》APP在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隆重發布。《現代漢語詞典》APP的出版歷經了兩年的研發時間,也是商務印書館對數字出版動態和移動互聯用戶市場認真分析後的成果。   它APP版的發布也是商務印書館推動辭書的媒體融合、融媒辭書的編纂的重要嘗試。   《現代漢語詞典》APP和紙質版有哪些不一樣?   《現代漢語詞典》APP和在線詞典有什麼不一樣?   今天網絡搜尋引擎大戰已經開始,人們為什麼還需要這樣一個詞典APP呢?
  • 《辭海》建設網絡版 今後可隨身攜帶
    ,伴隨一代代人閱讀記憶的《辭海》推出了最新第七版。昨天,《辭海》(第七版)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上海設置了分會場。  自2015年正式啟動,《辭海》(第七版)歷時5年編纂完成,今年8月出版,9月上市,彩圖本首印兩萬套一個月內銷售一空,目前累計發行4萬套,網絡版試運行後將正式上線。
  • 他「在用生命編詞典」|張志毅先生《當代漢語學習詞典》隆重推出
    經過五六年的編寫,四年多的打磨和完善,《當代漢語學習詞典》終於出版了!這部收錄當代漢語最基礎的6683個詞語,以4233個詞語為主要釋義用詞,以海量當代語料庫為基礎,兼具時代性和學習性的漢語學習詞典,是主編張志毅先生對「真正意義上的漢語學習詞典如何編寫」的思考和回答,它的出版也標誌著商務印書館漢語辭書出版進入了「當代」的新紀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現代漢語詞典》 APP收費的是與非
    原標題:《現代漢語詞典》 APP收費的是與非   日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正式推出APP,這款APP在引發人們關注的同時,也未能逃脫詞典APP一直以來的收費爭議。
  • 漢語詞典
    漢語詞典 學習辦公 大小: 4.67M 版本: 2.2.3
  • 《英漢大詞典》試水知識付費,「不一樣」的還有
    今年春節後,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將推出一門面向英語學習初階用戶的在線視頻課程,名為The Tidbit(暫定)。 由已故復旦大學英文系教授陸谷孫主持的《英漢大詞典(第2版)》編纂2001年啟動,2007年正式出版。2014年,第3版編纂接力棒交到陸谷孫弟子朱績崧手中。
  • 《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選哪個版本才最好?教你選購工具書
    對小學生來說,需要的漢語工具應根據學習的深入而配置不同的工具書。基本配置的應該有字典、小詞典、成語詞典、同義詞詞典,反義詞詞典。其他各種功能的字詞典可以根據需要來購買,但購買時應選權威出版社出版的品牌工具書,以保證工具書的質量。  一般詞典中包含了一些同義詞、反義詞內容,但是比例很少。對於專門尋找同義詞、反義詞的學生讀者,一般詞典很難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讀者在同義詞、反義詞上遇到疑問時,還是應該購買專門的同義詞、反義詞詞典。
  • 《現代漢語詞典》出了個APP,好用但好貴啊
    「《現代漢語詞典》出App了!」近日,這個消息傳出後很快引發關注。不少網友認為,一本厚重的工具書變成手機應用,實用又方便。但也有人提出,使用需要收費,這點不太合理。如果說《新華字典》是名副其實的「國民字典」的話,那麼作為中國第一部規範性的語文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就是名副其實的「國民詞典」。這兩部工具書以規範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點,在語言知識和文化傳承,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學人|&吳景榮:為詞典賦予新的生命力|現代漢語詞典|漢英詞典|印...
    我又說,第一稿可以多採用一些,第二稿第三稿經過慢慢思量,留著能突出作用的若干條,而不是用語錄來「包裝」我們的詞典,這才能夠達到宣傳毛澤東思想的目的。我跟吳老說,這是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於是彼此心領神會,難題就此不知不覺地化解了。  後來另外一股風吹過來了,說是詞典收詞要有傾向性。
  • 《現代漢語詞典》APP收費屬於市場行為
    詞典APP可以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不妨採取免費與付費並行的策略,也就是有無廣告幹擾、增值服務多寡的區別,以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近日,中國第一部規範性的語文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推出APP版本,厚重的「大部頭」工具書變成了手機上的一個小應用。
  • 《現代漢語詞典》出APP了收費98元,你會買單嗎?
    像《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這一類APP應不應該收費?網際網路時代,辭書等傳統工具書的數位化面臨哪些問題?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現代漢語詞典》也有了APP  日前,由商務印書館推出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APP正式發布。
  • 關注二語心理詞典研究 提升漢語二語教學效率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詞彙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的基礎。培養第二語言能力,往往也是從最簡單的詞彙學習開始,構建第二語言的「心理詞典」。「心理詞典」指人們對詞彙及其意義和相關知識的心理存儲。「心理詞典」中不僅存儲單詞本身,還存儲與之相關的語音、語義、句法、語用等信息。外國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會逐步構建漢語「心理詞典」。
  • 教師熱議:漢語詞典該不該收錄西文字母詞
    字母詞在漢語中的應用,會導致兩種結果:一個是字母詞越來越多。就以《現代漢語詞典》為例,第3版收錄了39條,第6版增加到239條。100年以後的《現代漢語詞典》,會不會收錄1萬條?那還叫漢語嗎?另一個結果是,由於字母詞大量採用,給人的錯覺是英語可以直接進入漢語,多少年、多少代後,真有英語代替漢語,漢語終至消亡的危險。
  • 商務印書館上線涵芬APP:國內首個基於權威工具書的語言學習平臺
    (記者 應妮)商務印書館語言資源知識服務平臺(應用市場名稱「涵芬」)30日在京正式上線,平臺一期集成了6000餘萬字、24部權威漢語工具書,實現智能化一站式詞語查考及自主學習。  該平臺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權威規範的語文辭書為基礎,以優質、專業、體系化的語言知識內容為核心,融合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整合文本、音頻、視頻、動畫等資源,構建詞典查詢、名著閱讀、寫作指導、經典講析、傳統文化學習等功能,通過大語文的研發方式、大集成的融合形式,力爭成為中小學生及家長語文教師和語言文字工作者等用戶語言學習、語言應用的大幫手
  • 一本書看懂樂山話 《樂山話方言詞典》出版
    一本書看懂樂山話 《樂山話方言詞典》出版     本報訊 (記者 吳亞飛)6月28日,記者從樂山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樂山話方言詞典》出版發行,該書設有「樂山話拼音方案」「樂山話語音」「音序索引」「詞典正文」等內容,共30餘萬字
  • 多種配色設計卡西歐E-R800電子詞典現貨
    一體式大按鍵,操作更流暢,以及前端音箱設計,聚音效果更佳,發音更清晰。目前商家「陝西漢易達」現貨3680元。卡西歐 E-R800產品類型電子詞典屏幕尺寸5.3英寸輸入方式手寫觸屏擴展存儲支持Micro SD卡詞典功能英漢大詞典 第2版/英語搭配大辭典,漢英大詞典 第3版,柯林斯COBUILD英漢雙解詞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第8版/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英漢雙解) 第5版/牛津英語搭配詞典(英漢雙解版)/牛津英語習語詞典(英漢雙解版)/牛津短語動詞詞典(英漢雙解版)/ 牛津英美文化詞典(英漢雙解版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如西方第一本有影響的關於漢語的語言學著作是美國著名的漢藏語言學家馬提索夫(James A.Matisoff)編輯注釋的《漢藏語言概論》。[2]該書1972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1984年中文譯本出版,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78年,馬提索夫出版了Variational Semantics in Tibeto-Burman(《藏緬語語義演變》)。
  • 46個項目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陳雪)國家新聞出版署日前公布了今年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結果,46個項目入選年度數字出版精品。今年3月以來,國內447家單位共申報604個項目,涵蓋主題出版、大眾出版、專業與學術出版、教育出版、少兒閱讀等五大類,包括融媒體出版物、數字教材、雲課堂、資料庫產品、AR/VR產品等。本次入選的46個項目為出版行業融合發展作出了示範,樹立了標杆。
  • 傳神語聯啟動融媒體《全球華語大詞典》
    為適應新時代需要,內容、形式上都迫切需要更新換代,詞典尤其連結全球華人的華語詞典,更要走在時代前沿。3月19日,商務印書館與Transn傳神舉行《全球華語大詞典》跨界戰略合作在線籤約儀式。雙方聯手,藉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升級詞典編纂方式和呈現形式,使《全球華語大詞典》成為全球華人共建共創共享的、「音視圖文VR」多維全息的、與世界文明深度融合的「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