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刷量」愈演愈烈 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

2020-12-16 半島網官網

原標題:一場直播,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

應用豐富的智慧型手機,的確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極大地推動了網絡直播的興起。一部手機,一位主播,就能打造一個帶貨的直播間。然而,隨著網絡直播的風生水起,「刷量」亂象也是愈演愈烈。

所謂「刷量」,其實就是流量造假。當下網絡直播帶貨大火,部分直播間動輒粉絲數百萬,銷售額數千萬甚至上億,一個個「數字神話」,難道都是真實發生的嗎?

1

直播「刷量」愈演愈烈

華麗數據從何而來

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每一項服務都明碼標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隨後,記者完整記錄下了這一過程。

這個直播間觀看數顯示只有不到200人次,與他們平時的關注度相差不大。

從刷量開始後,屏幕左上角的觀看數正在以幾百的速度跳漲,僅20分鐘,觀看數就突破1萬了。

1小時後,該直播間總觀看數達到了22400人次,點讚數15.92萬。在此期間,互動區不時出現新用戶反覆提問和評論。

而在此後的10分鐘裡,觀看數隻增加了20人次,又恢復到正常狀態。

刷量人員告訴記者,增加2萬觀看量外加15個真人互動,總共只需53元。為了展現實力,刷量人員分享了過去在不同平臺上操作過的案例,並表示每逢電商促銷節點時,會有很多老客戶的業務,工作量很大。

2

建立自動「腳本」 批量養號批量操作

和記者親身經歷的情況相似,最近有新聞曝出,某帶貨直播間數百萬粉絲中,僅有10%是真人在線觀看,剩下的90%全部都是機器刷出來的數據。這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工程師王嘉義表示,初期刷流量,首先要通過沒有綁定身份證,也就是未進行實名認證的所謂「黑手機卡」,在各大平臺進行註冊。再通過建立自動腳本,也就是書寫相應的程序代碼,進行批量養號、批量操作。最終實現為需求方提供虛假流量,以此牟利。

隨著網絡市場越來越大,早期非實名認證的手機號,早已遠遠無法滿足刷量所需。因此刷量平臺又盯上了實名認證的手機號碼。號稱只要把帳號授權登錄在掛機平臺上,供平臺用於網絡直播刷粉絲數、刷銷量等,就可以輕鬆賺取收益,這對於一些人來說的確很有吸引力。

於是,刷量平臺就用這種辦法,吸納了大量真實帳戶,供其牟利。這就是在「群控」基礎上,再度升級的所謂「掛機刷量」。這樣做一方面,平臺方無需再購買和維護大量帳號,而是直接以佣金分成的方式吸引用戶、獲取帳號;另一方面,用戶也無需再勞心勞力地搶單接單,親自執行刷單任務,只需給平臺授權帳號使用權即可賺取佣金。

因此「掛機刷量」目前規模巨大,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內的網絡掛機用戶已達百萬級別。

3

「掛機刷量」看似「躺賺」 實則後患無窮

所謂的「躺賺」背後,其實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在專家看來,無論是交出帳戶用以刷量的網民還是購買了刷量服務的商家和平臺,其所得到的,遠遠比不上失去的。

清華大學網絡研究院副教授 張超:對於提供帳號的真實用戶而言,最大的危害是信息被洩露給中介了。因為各個平臺註冊都是實名制,有身份信息、手機號信息,拿著這些信息,去借貸、開信用卡都可以。又因為他們提供刷量服務,有可能被拿去做黑色產業鏈,使帳戶提供者成為幫兇。

而對於購買刷量服務的商家和平臺而言,虛假流量破壞了商業的誠信體系,大量劣質內容通過刷量的方式被推薦,而優質內容卻被淹沒,這將直接導致平臺秩序的混亂、用戶體驗的下降、用戶資源的流失以及競爭優勢的削弱。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各類刷量平臺已有超過1000家,刷量產業人員規模累計達到900多萬人。法律專家表示,涉及數據造假的刷量行為,其實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在我國《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都有明確規定。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華麗數據從何而來?53元換15萬點讚!直播帶貨變成直播「刷量」!
    如今的流量造假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當下很多大火的網絡主播,直播間的粉絲數量動輒就是上百萬,銷售額都是千萬甚至是億元。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我國的網民數量總共就這麼多,甚至有時候所有直播間的觀眾數量總和超過了我國網民數量的現象!很明顯,這分明就是流量造假。那麼這些華麗的數據到底是從何而來?
  • 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刷單、刷量、售假、帳號買賣
    現在再聽說誰家昨晚直播帶貨GMV又突破幾千萬,甚至幾億,嶽巍只會默默一笑。直播帶貨頻頻翻車,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楊坤的一場直播因為退貨率太高,商家紛紛開始維權;職業打假人王海公開點名辛巴帶貨的燕窩是糖水;羅永浩因為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是假貨而道歉……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53元能增2萬觀看量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僅需53元就能增加2萬觀看量從最早的公眾號閱讀10萬+,到後來的各種活動投票,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刷單,網絡數據造假早已成為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每一項服務都明碼標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
  • 「網賺」背後刷量套路揭秘:國內刷量產業人員規模近千萬人
    但公眾不知道的是,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刷量產業鏈在不斷「進化」之中。 專注黑產對抗和反欺詐的永安在線CTO鄧欣告訴記者:「黑灰色產業的幕後玩家們正瞄準下沉市場的廣大人群,利用普通用戶對地下世界遊戲規則的認知缺乏,構建起網際網路磅礴宏大的流量幻象,以騙取資本市場上的真金白銀。」
  • 我們是直播刷單人:在YY語音培訓,25元換2萬播放量
    在數據為王的世界裡,大家都在買數據,不買你就比不過別人。直播帶貨經濟帶來的泡沫,讓數據流量成為衡量主播人氣的唯一標準。漲粉、刷直播人數、刷銷售數據,買流量,上熱門,甚至平臺也變相售賣數據。相比很多購買軟體刷量的公司,我們也算是很認真的做數據了,我們有自己的工程師。業務拓展方面,主要就是各種加好友私信。雖然刷量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是對於各個平臺來說,還是要稍微避諱些。畢竟是造假,會對他們真實的生態壞境數據採集有影響,但他們也離不開我們,虛假數據讓平臺看起來繁榮。
  • 抖音快手直播刷量起底:25元100人氣,58元1萬粉絲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直播行業刷數據並不奇怪,直播刷人氣、刷量都在可操作範圍內。 一場10萬+觀看人數的直播,有多少水分? 「只有不到100個真人。」某直播平臺的技術運營王凱給出了這樣的數字,他的工作KPI是「優化」直播間內人數。
  • 直播行業的夢幻泡影:主播們的數據人生
    直播公會買流量、自刷禮物,平臺用機器人給主播刷評論、刷人氣……直播行業的「刷量」現象似乎已經成了業內人士心照不宣的秘密。當「百萬觀眾」、「上億銷售額」,成為了主播們的「及格分數線」,當「記錄」和「神話」不再是新聞,在越吹越大的行業泡沫之下,等待在直播行業面前的將會是機遇還是陷阱?
  • 央視曝光直播帶貨刷單亂象:2萬觀看量+15個真人互動」只需53元
    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
  • 「網賺」背後刷量套路揭秘:可自動執行任務 五倍暴利收益
    但公眾不知道的是,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刷量產業鏈在不斷「進化」之中。專注黑產對抗和反欺詐的永安在線CTO鄧欣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黑灰色產業的幕後玩家們正瞄準下沉市場的廣大人群,利用普通用戶對地下世界遊戲規則的認知缺乏,構建起網際網路磅礴宏大的流量幻象,以騙取資本市場上的真金白銀。」據了解,隨著技術的迭代,刷量產業鏈對抗網絡平臺的手段也層出不窮。
  • 汪涵直播退貨率80%?帶你看帶貨數據怎麼刷
    比如,天貓公布的雙11成交額同比增長85%;有數據顯示,11月10號,薇婭直播間觀看人次8200萬,當場直播(包含0點後數據)銷售額超過11億。「雙十一」期間,淘寶直播誕生了28個成交額1億元的直播間。
  • 辛巴燕窩事件背後隱現的異常數據
    數據來源:知微輿論場據統計,這15次熱搜中,除去最高熱度超400萬的#辛巴所售燕窩被王海檢測為糖水#熱搜話題,有6次熱搜的最高熱度均未過百萬。如,11月20日#王海回應舉報辛巴燕窩售假#達到最高排名第5,最高熱度96萬;12月1日#王海稱辛巴道歉是再次欺騙#達到最高排名第11,最高熱度81萬。
  • 百萬場直播背後新趨勢~品牌專場能為主播增值幾何?
    早在 5 月份的快手直播帶貨月榜分析文章中,壁虎看看就預言品牌專場或成新模式(原文直達:格力入局,辛巴「休播」,快手 5 月帶貨榜大洗牌,誰是最終的TOP1?)我們欣然地看到,這一趨勢在這個 7 月愈演愈烈。
  • 雲控刷好評、刷紅心、刷禮物,媒體揭露直播刷單全過程
    幾千萬、上億元的成交金額,使得直播賣貨成了風口中的風口,不過有媒體揭露,在一場粉絲量達311萬的直播中,300萬的互動實際上是通過刷單公司營造出來的虛假繁榮,網絡直播並非看上去那麼美。直播刷單是如何實現的?又給線上經濟帶來哪些衝擊?為保護個人隱私,部分採訪對象做了匿名處理。
  • 揭露直播「刷單」產業鏈:20元=1萬播放量+500點讚+50條評論
    在擁擠的直播帶貨賽道上,數據流量是衡量主播人氣的關鍵指標。不過,「看上去很美」的數據並不一定是主播的實力寫照,還有可能是虛假流量正在肆意生長。記者調查發現,屢禁不止的刷單「灰產」早已盯上視頻直播平臺。在這個數據造假的產業鏈上,粉絲、點讚、人氣、評論、轉發等等都可以「刷」出來,1萬播放量+500點讚+50條評論,只要購買20元的套餐就能輕鬆實現。
  • 300粉絲場均百萬黃鑽,她是瀘溪直播之光
    快手上300粉絲也能場均百萬黃鑽?想知道她怎麼做到的嗎?學員簡介:楊娟,一名來自瀘溪參加過村播帶貨的學員,她於2020年9月份開始自己的直播之旅,雖然她粉絲量不多,但是粉絲量並不能決定一切,她靠著甜美的長相和出眾的才華,她不賣貨不線下引流,靠聊天連麥獲得了一些粉絲,短短一個月時間,場均(2~3小時)黃鑽收入高達百萬。
  • 快手直播刷人氣輔助下載 快手刷直播人氣平臺
    快手直播刷人氣輔助下載有沒有呢,這是很多有這方面需求的小夥伴們都關心的問題。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快手刷直播人氣平臺吧~
  • 在抖音「假冒」馬雲月入百萬,背後的「撈錢」套路有多野?
    來源:運營研究社前幾天,我刷抖音的時候,竟然刷到了「馬雲」,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要戴口罩!看到視頻的我一驚,難道馬老師退休以後,開始搞文藝創作了?點開這位馬總的主頁,還有「馬總和他的員工們」的系列故事,惡搞系列播放量有接近 1 億,不少視頻的點讚量都過了百萬: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在抖音上刷到「山寨名人」了,之前我還刷到過山寨趙麗穎、山寨陳偉霆、山寨迪麗熱巴……
  • 打擊直播刷量 抖音處罰刷粉刷人氣帳號120萬個
    鞭牛士BiaNews消息:直播行業在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尤其在眾多明星紛紛入場之後,直播帶貨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數據顯示,2020年,網絡直播用戶高達5.6億人次。與此同時,緊盯熱點的黑灰產、違規主播也開始給直播平臺帶來極大挑戰。近期,直播間刷虛假人氣、虛假粉絲等話題,一度成為行業熱點。
  • 抖音打擊直播刷量 處罰刷粉刷人氣帳號120萬個
    【TechWeb】12月9日消息,近日,抖音安全中心宣布,「啄木鳥專項行動2020」正在針對直播場景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打擊。數據顯示,截止11月30日,已經處罰涉嫌刷粉刷人氣的帳號超過120萬個,封禁違規直播帳號達67380個,其中涉嫌無人直播被封禁帳號約1.5萬個。
  • 嚴打刷單刷量 快手三年間提起近200件涉灰黑產訴訟
    據悉,這是2018年以來快手針對平臺刷單刷量等灰黑產進行訴訟打擊的近200起案件之一。製造直播間虛假人氣 快手起訴刷單刷量軟體公司你能想像嗎?數千人的直播間裡,滿屏刷禮物的、點讚的、評論的,看起來熱烈非凡,而真正喘氣的可能只有主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