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數據從何而來?53元換15萬點讚!直播帶貨變成直播「刷量」!

2020-12-18 大金牛財經

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的出現,的確大幅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當然了,這也推動了當下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一部手機、一位主播,就能打造出一個帶貨的直播間。也正是因為直播帶貨的門檻非常低,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人加入到直播帶貨的行業之中。可是現在的直播帶貨,似乎已經「變味」了。

如今的流量造假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當下很多大火的網絡主播,直播間的粉絲數量動輒就是上百萬,銷售額都是千萬甚至是億元。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我國的網民數量總共就這麼多,甚至有時候所有直播間的觀眾數量總和超過了我國網民數量的現象!很明顯,這分明就是流量造假。

那麼這些華麗的數據到底是從何而來?在如今的直播行業之中,從業者可不僅僅是那些主播,還有一些人在背後推波助瀾,甚至連漲粉、刷量、點讚等服務都開始明碼標價,有些更誇張的甚至出現了「包辦」服務,從頭至尾,只要你付了錢,就不需要再去操心了!從一位刷量員的口中得知,在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的情況下,都可以進行刷量。

最關鍵的是,每一項業務都是明碼標價,這位刷量員表示,53元錢就能在1小時之內新增2萬人觀看、15萬次點讚,並且增加15個真人互動。然而在20多分鐘過後,觀看人數直接突破2萬,結果在一小時之後,20多萬人又變成了200人。等到直播結束的時候,這些主播就「驕傲」地說,自己直播的觀看人數已經突破一萬人。

除了粉絲、點讚可以刷量之外,就連銷售額也可以「刷」,主播在直播間非常賣力,後面一群消費者跟著買單,等到自己拿到商家的提成之後,這些消費者又集體退單。毫無疑問,這些消費者也是主播們找來的「拖」。到最後,商家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虧了一大筆帶貨的費用,最關鍵的是,這些主播們在直播技術之後還能到處炫耀,自己的銷售額過億,然後用這一「華麗」的成績繼續尋找下一個「合作商家」。

除了這些之外,有些主播大言不慚,自己將上千元的產品砍刀了幾十元,然後消費者買單之後,銷售額居然按照「砍價」之前的來算,例如原價1000元的商品,售價100元,賣出去之後他們則是按照1000元來算銷售額。實際上,很多商家其實都成為了「韭菜」。

那些在背後替別人刷量的人,又是怎麼做到的呢?實際上,這些操作團隊都是批量養號,然後通過機器自動刷量,給需要的人提供虛假流量。這種事情在當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

相關焦點

  • 直播「刷量」愈演愈烈 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
    原標題:一場直播,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應用豐富的智慧型手機,的確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極大地推動了網絡直播的興起。一部手機,一位主播,就能打造一個帶貨的直播間。然而,隨著網絡直播的風生水起,「刷量」亂象也是愈演愈烈。所謂「刷量」,其實就是流量造假。
  • 央視曝光直播帶貨刷單亂象:2萬觀看量+15個真人互動」只需53元
    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
  •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53元能增2萬觀看量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僅需53元就能增加2萬觀看量從最早的公眾號閱讀10萬+,到後來的各種活動投票,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刷單,網絡數據造假早已成為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每一項服務都明碼標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
  • 揭露直播「刷單」產業鏈:20元=1萬播放量+500點讚+50條評論
    在擁擠的直播帶貨賽道上,數據流量是衡量主播人氣的關鍵指標。不過,「看上去很美」的數據並不一定是主播的實力寫照,還有可能是虛假流量正在肆意生長。記者調查發現,屢禁不止的刷單「灰產」早已盯上視頻直播平臺。在這個數據造假的產業鏈上,粉絲、點讚、人氣、評論、轉發等等都可以「刷」出來,1萬播放量+500點讚+50條評論,只要購買20元的套餐就能輕鬆實現。
  • 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刷單、刷量、售假、帳號買賣
    來源:中國企業家頭圖插畫|肖麗原標題:刷單、刷量、售假、帳號買賣,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記者/趙東山編輯/李薇在花了近200萬的「學費」後,嶽巍對直播帶貨終於不再那麼執著了。現在再聽說誰家昨晚直播帶貨GMV又突破幾千萬,甚至幾億,嶽巍只會默默一笑。直播帶貨頻頻翻車,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楊坤的一場直播因為退貨率太高,商家紛紛開始維權;職業打假人王海公開點名辛巴帶貨的燕窩是糖水;羅永浩因為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是假貨而道歉……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 人民日報揭露直播帶貨黑幕:2元買1萬點讚,16元買1萬觀眾!
    假到從觀眾人數到點讚數,再到購買人數,清一色的假數據,不知道誘騙了多少無知的少男少女。 我曾見過一個在抖音擁有2000多萬粉絲的女網紅進行直播帶貨,結果觀看人數只有2000人左右,也就意味著萬分之一的概率。 同樣,我還見過有著幾百萬粉絲的網紅在開播的時候,觀看人數只有幾百人的。我們可以說這些網紅不會套路,不會刷數據,但是這恰恰可能顯示了一個真實的直播情況。
  • 網紅直播刷單調查:「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
    理想和現實巨大反差背後,屢禁不止的刷單「灰產」正在重新活躍,直播間粉絲、點讚、人氣、評論皆可刷。增粉100隻要8元、「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更有甚者,僅靠一個刷單軟體,粉絲評論、互動、銷量甚至發言的間隔時間,便可以隨意設置。
  • 網紅直播刷單調查:"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
    理想和現實巨大反差背後,屢禁不止的刷單「灰產」正在重新活躍,直播間粉絲、點讚、人氣、評論皆可刷。增粉100隻要8元、「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更有甚者,僅靠一個刷單軟體,粉絲評論、互動、銷量甚至發言的間隔時間,便可以隨意設置。  「刷單已經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了。」這是多位行業內人士無奈的共識。
  • 抖音快手直播刷量起底:25元100人氣,58元1萬粉絲
    據悉,帶貨一姐薇婭的報價是25萬推廣費和20%佣金,李佳琦的坑位費(推廣費)是18萬元,佣金也是20%起。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直播行業刷數據並不奇怪,直播刷人氣、刷量都在可操作範圍內。 一場10萬+觀看人數的直播,有多少水分? 「只有不到100個真人。」
  • 汪涵直播退貨率80%?帶你看帶貨數據怎麼刷
    比如,天貓公布的雙11成交額同比增長85%;有數據顯示,11月10號,薇婭直播間觀看人次8200萬,當場直播(包含0點後數據)銷售額超過11億。「雙十一」期間,淘寶直播誕生了28個成交額1億元的直播間。
  • 我們是直播刷單人:在YY語音培訓,25元換2萬播放量
    在數據為王的世界裡,大家都在買數據,不買你就比不過別人。直播帶貨經濟帶來的泡沫,讓數據流量成為衡量主播人氣的唯一標準。漲粉、刷直播人數、刷銷售數據,買流量,上熱門,甚至平臺也變相售賣數據。根據不同平臺,我們提供不同的刷單套餐服務不同的平臺我們提供不同的服務,例如抖音粉絲均價在100元/25個,25元則可以享受基礎套餐(2萬播放+118贊+15個分享)。
  • 糖水燕窩、假羊毛衫、數據造假……直播帶貨大佬集體「翻車」!
    公開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9610億元。因為新冠疫情「催化」而爆發性發展的直播帶貨行業,亂象頻發,帶貨大佬集體出問題!辛巴「糖水燕窩」事件10月25日,辛巴團隊的主播「時大漂亮」在直播間售出的茗摯牌「小金碗碗裝燕窩冰糖即食燕窩」。
  • 刷單率50%?黃金直播帶貨水太深
    低價黃金產品從何而來?黃金品類直播水究竟有多深?黃金品類直播毛利有多高?美妝、服飾、食品,這些品類毛利比較高几乎已經是行業共識。而黃金品類,是繼美妝食品之後又一高毛利的垂直類目。而如果明星發揮失常,帶貨機構前期投買100萬流量,最後只能賣出100多萬200多萬的貨,那就很虧。某女明星有一場帶貨黃金,據他介紹,除去刷單,單場GMV也就200多萬,再加上10%左右的退貨,肯定是虧錢的。「我只是說他收到貨之後產生的退貨是15%左右,實際上售前退貨達到30%,也就是總的退貨率達到45%到50%」。
  • 「獨家調查」直播帶貨「隱秘角落」:15元可買100人氣 記者付款後...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年以來,直播帶貨成為了許多人的購物渠道,而近期一些直播帶貨「翻車」事件,則逐漸揭開了這個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記者注意到,流量造假是其中的突出問題之一。誰在賣流量?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一些宣稱可以數據造假、販售流量的「流量販子」可以輕易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被找到。
  • 官員直播帶貨熱
    華商網城事智庫聯合西經智庫 通過超五千條抖音、公開報導等資料 梳理各平臺2至6月 320位市長、縣長直播帶貨的各項數據 分析官員直播帶貨相關問題 都是誰在帶
  • 直播帶貨水分多:真「坑位費」換來假銷量商家賠本賺吆喝
    2020年,直播帶貨全速狂飆,卻被頻發的明星「翻車」事件踩下了一腳剎車。近日,有商家控訴花了60萬坑位費,卻只賣出15罐奶粉。「現在請明星直播,簡直就是踩坑」!某博主無奈地說。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直播帶貨數據造假已成為業內潛規則,而呼籲直播行業歸於冷靜,也成為不少業內人士的共識。
  • 直播帶貨再被點名 花式「套路」如何看清?
    「吵架式」帶貨現直播間「我們貼了多少你知道麼?貼了兩千多萬。」「不要再貼了!」不久前的「雙11」直播帶貨活動中,一名女子在某直播平臺的直播間大聲嘶吼,試圖阻止男主播「降價倒貼」的行為,男主播稱自己已經「賣了9900萬」,並「咆哮」道「為了破億,貼!」
  • 【年終盤點】2020年直播帶貨十大「翻車」事件
    面對多方質疑和輿論轟炸,11月27日,辛巴發道歉信回應,表示確實存在誇大宣傳,願意退一賠三賠付消費者,預計共需賠付6198萬餘元。據報導,不少違法分子自稱是「辛選客服」趁機詐騙,截至12月中旬,被騙者已達到53人,被騙金額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粉絲紛紛希望辛巴團隊能給出一個說法,但始終未得到正面回應。
  • 人民直擊:直播帶貨再被點名 花式「套路」如何看清?
    不久前的「雙11」直播帶貨活動中,一名女子在某直播平臺的直播間大聲嘶吼,試圖阻止男主播「降價倒貼」的行為,男主播稱自己已經「賣了9900萬」,並「咆哮」道「為了破億,貼!」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下稱《報告》)指出,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方面。
  • 關於快手直播帶貨的6個數據真相
    據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 2020 年 7 月,薇婭和李佳琦引導的成交額(GMV)分別為18. 29 億和11. 93 億,而從卡思數據所統計的辛巴帶貨數據看, 7 月,其直播帶貨銷售額也超過了5. 2 億。這個數據相比於主播們 6 月的表現都有很大程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