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物件「講述」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2020-12-14 騰訊網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題:新老物件「講述」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各種新舊物件、照片如線索般串聯起83載時光,靜靜「講述」著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13日下午,《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

1937年冬,在血雨腥風的南京大屠殺期間,以約翰·拉貝為代表的25位國際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南京,對25萬多名中國難民施以人道主義援助,為他們提供棲身之所。

「拉貝家族與中國人民的友誼持續了四代之久。我和我的家人也親身體驗了中國的那句俗語——患難見真情。」約翰·拉貝的孫子、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醫生託馬斯·拉貝13日在開展儀式的視頻寄語中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他無法親臨現場看展。

「在我的辦公室和院子裡投宿的人一共有602名。」「在我的收容所的草棚裡,過去兩個夜晚出生了兩個嬰兒:一個男嬰和一個女嬰。我送給這兩對夫妻每對10元,為女嬰取名『多拉』,為男嬰取名『約翰尼』」……展覽中,《拉貝日記》中的文字記錄,展示了他當年收容難民的情況。

展覽中還展示了1938年2月25日25個難民收容所所長的籤名照片。密密麻麻的籤名,表達了中國民眾對這位「南京好人」恩情的感謝。

繼約翰·拉貝之後,他的家族後人與中國人民的情誼一直在延續。

2016年12月,南京市向以約翰·拉貝為代表的,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頒發「紫金草國際和平紀念章」。約翰·拉貝的後人獲頒了紀念章。

2019年7月,約翰·拉貝的曾外孫克裡斯·萊因哈特及其女兒安吉麗娜·萊因哈特,到南京參加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舉辦的紫金草國際和平夏令營。

「今年,當疫情在德國暴發時,中國人為我們提供了防疫物資。很多中國朋友自發給我們寄來了大包小包的口罩。這些物資無疑是雪中送炭。我們家族從心底對中國人民的善舉表達感謝。」託馬斯·拉貝在視頻中說。

陳詩皓是約翰·拉貝秘書陳文書的孫子。當天,他作為中德兩個家族友誼的見證人,出席了開展儀式。

陳詩皓告訴中新社記者,當年,他的祖父陳文書幫助拉貝了解各難民收容所的實時情況,並為安全區運送糧食。他的祖母原本是到安全區避難的難民,後來自告奮勇擔任了金大附中難民收容所的護士。在救治難民的過程中,他的祖父、祖母相知相戀,結為夫婦。

「兒時,我就常聽父輩講起拉貝和祖父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故事。守望相助,是寶貴的精神遺產。祝願中德兩國友誼繼續世代相傳。」陳詩皓說。(完)

相關焦點

  • 延續四代的情誼,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開幕
    延續四代的情誼,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開幕 2020-12-13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開展
    央廣網南京12月13日消息(南京臺記者王連琦)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包括德國人約翰·拉貝在內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並組成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置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此後南京的至暗時刻救助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南京開幕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紀念館開展。展覽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和德國海德堡拉貝交流中心承辦,重溫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時期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號召人們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南京開展
    今天(12月13日),《「命運與共」 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83年前,國際友人約翰·拉貝領導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3.86平方公裡的區域,保護了25萬多中國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休戚與共的大愛精神。
  • 約翰·拉貝的後人:中國人民從不會忘記向朋友施以援手
    託馬斯·拉貝是海德堡大學醫學院教授,是中國人民熟知的《拉貝日記》作者約翰·拉貝的長孫。約翰·拉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曾與其他國際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最多時保護著25萬中國難民。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國暴發後,託馬斯·拉貝曾因當地藥品和防護物資短缺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求助。
  • 反映拉貝家族與中國友誼的展覽在南京開幕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拉開帷幕。展覽以「命運與共」為主題,展現了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與中國難民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以及拉貝家族與中國延續至今的友誼。
  • 收到來自中國的捐贈,約翰·拉貝後代表示「和中國人民的友誼將在抗...
    託馬斯·拉貝站在祖父約翰·拉貝塑像前(圖自約翰·拉貝交流中心網站)4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德國醫生託馬斯·拉貝收到了來自中國的禮物——德國海森堡大學醫院急需的防疫物資。這是一場持續80多年的友誼的再一次展現。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於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當天下午在紀念館開展。
  • 約翰·拉貝主題紀念展今日在寧開幕
    交匯點訊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紀念館開展。  開幕儀式上,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在致辭中說,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拉貝先生聯絡在華國際友人,設立了「南京安全區」,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了棲身之所。
  • 約翰·拉貝後代收到來自中國的捐贈後稱:
    4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德國醫生託馬斯·拉貝收到了來自中國的禮物——德國海森堡大學醫院急需的防疫物資。  託馬斯·拉貝是約翰·拉貝的孫子。
  • 與中國的友誼展在寧開幕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餘夢嬌)12月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幕。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出席。
  • 「紅色記憶」直播周六啟動,講述老照片老物件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7日訊(記者萬建輝)「紅色記憶——老照片老物件老建築背後的故事」首場直播將於本周六(19日)上午10時舉行,從抗美援朝老戰士李汝楠的軍功章講起,追憶激戰上甘嶺的故事。明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傳承革命精神、繼承光榮傳統,進一步激發全市黨員隊伍砥礪奮進、幹事創業熱情,市委組織部聯合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紅色基因代代傳」紀念建黨100周年系列直播活動。
  • 老物件為您講述光陰的故事
    徐世昌用過的鎮尺、老式相機、糧票、小人書、篩面的籮、老羊骨……12月19日,居民們紛紛拿出自家老物件,來到六條社區「祖孫同趣 看老物件 共話傳承」活動,一起回憶舊時光。現場百餘件展品追憶老時光活動由六條社區思誠永繼胡同文化文保隊主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國忠出席活動,與7個社區百餘位居民一起觀賞老物件,體驗兒時遊戲。當天,共有50多位居民的近百個老物件在東四街道市民小劇場展出。糖罐、雙卡錄音機、迷你鋼琴、火柴、火鉗等老物件將大家的記憶拉回到上世紀。不方便展出的展品如明代的衣櫃、老相機等,工作人員就列印成照片供大家欣賞。
  • 從老式收音機到全國糧票……中學生「小手牽大手」尋找老物件講述...
    原標題:從老式收音機到全國糧票……中學生「小手牽大手」尋找老物件講述背後故事21日上海市教委等舉行的2019上海市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月系列活動展示上,老物件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這些老物件就像會講故事的老人,在高速運轉的信息化時代,老物件歷經風霜,歷久彌新,帶來諸多啟示。
  • 女生「曬」長輩筆記舊書,「泛黃老物件」見證四代教書匠的書香傳承
    戴銘婧在朋友圈裡「曬」出被自己戲稱為「傳家寶」的舊書舊筆記,22日,記者採訪了解到「泛黃老物件」背後的故事。前輩教育館任職證。戴銘婧家中四代人都從事教育工作,戴銘婧外公的父親1938年便開始教書,她的外公和父親也是人民教師,如今戴銘婧就讀揚州大學文學院,是一名鄉村定向師範生,今後也是老師。
  • 是誰的後人,一個求援信息讓中國各方面緊急動員起來
    託馬斯·拉貝是約翰·拉貝的後人。截至5月11日,德國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已逾17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他最先想到向中國緊急求援。他說:「相信中國人民一定會幫助我們。」拉貝,是中國人無法忘卻的一個名字。
  • 放心了,「中國的辛德勒」拉貝先生的後代安全健康
    」拉貝先生的孫子託馬斯·拉貝此前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各界人士得知後竭盡全力支援圖為約翰·拉貝之孫託馬斯·拉貝。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目前,他與家人健康狀況良好他們居住的城市疫情也穩步好轉這些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讓一直掛念他們的國人鬆了口氣託馬斯·拉貝說孩子們十分珍視與中國的友誼
  • 青島這位民間收藏家 讓老物件講述光陰的故事
    「這些別人看不上眼的老物件,見證了青島從小漁村發展到大都市的歷程。」昨日,市民郝利晟向記者展示他近兩年收藏的「寶貝」,這些別人根本看不上的老輩日用品,是他在膠州灣沿岸舊城、舊村改造中,從搬遷居民家中淘回來的。圖為各種零碎的老物件,見證了青島的百年曆程。
  • 江蘇大豐荷蘭花海開啟百合花文化月 續中荷友誼佳話
    以鬱金香和百合花聞名的大豐荷蘭花海景區 徐紹輝 攝中新網南京9月30日電(顧名篩)9月30日上午,2017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在江蘇大豐開幕,並舉辦了荷蘭花海小鎮客廳竣工儀式、中荷代表共植「友誼樹」、荷蘭畫展揭幕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