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四代的情誼,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開幕

2020-12-21 澎湃新聞

延續四代的情誼,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開幕

2020-12-13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文 施向輝 顧聞/攝)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下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了「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開幕式,約翰·拉貝孫子、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託馬斯·拉貝從德國發來視頻,他說:「約翰·拉貝的善舉,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患難見真情。至今,拉貝家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已經持續了四代之久。」

據悉,展覽展陳時間為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4月。展覽以「命運與共」為主題,講述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時期與南京難民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以及拉貝家族與中國延續至今的友誼。

展覽以當年小桃園的「拉貝之門」為入口,83年前,在這扇大門裡,拉貝戴著頭盔,接聽著電話,寫著日記;在這扇大門內外,收容了前來避難的難民。這是希望之門、生命之門,通過場景轉化,把觀眾帶入情景之中。

1937年12月至1938年初,拉貝領導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3.86平方公裡的區域,保護了25萬多的中國人。

△拉貝收藏和使用過的物品

展覽分為3個主體部分,分別為漢堡之子·中國之緣、留在南京·伸以援手、不忘拉貝·大愛永恆,用70多幅圖片和40多件展品,向觀眾講述了約翰·拉貝的生平故事。

 

其中,在「留在南京·伸以援手」這一部分,展示了拉貝出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開放住宅救助難民、拉貝與難民之間的互相感激,以及重要的歷史資料——《拉貝日記》的公布和出版經過。《拉貝日記》被公認為南京大屠殺研究中規模最大的最完整的史料之一。

展覽特別選取了三個典型的視角,再現拉貝在自家院落救助難民的情形,一是拉貝防空洞,拉貝住宅內有一個自建的防空洞。二是拉貝住宅裡的難民。展覽介紹,在拉貝的辦公室和院子裡一共收容了602人,其中有126名10歲以下的兒童。三是拉貝與中國人之間彼此感激。展覽展示了25個難民收容所所長籤名致謝拉貝的折頁,難民在新年獻給拉貝的感謝詞,當年的難民,將拉貝稱為「幾十萬人的活菩薩」。

最後,展覽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後,南京市將防疫物資捐贈給拉貝後人的故事,這是當下中國與拉貝家族友誼的見證,體現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中國情懷。在發來的視頻中,託馬斯·拉貝說:「疫情期間,我收到了南京募集的30000隻口罩、620瓶抗疫藥品和200套防護服,十分感謝。」

開幕式現場,邀請了當年約翰·拉貝先生在南京的助理陳文書的孫子陳詩皓,他說:「我的祖父陳文書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擔任了約翰·拉貝先生的助理,幫助拉貝了解各難民收容所的實時情況,並且與糧食委員會副主任休伯特•索恩一起為安全區運送糧食。」

他的祖父和祖母在難民收容所相識相知相愛,並組成了家庭。

他說:「我的家族裡有三代人是醫護工作者,我的祖母徐淑德,我的姑姑陳聲仁,以及她的女兒李文麗。今年新冠疫情暴發,李文麗就曾參與到抗疫的一線的工作中。這種勇敢,不光是我們家族,更是我們中國人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傳承。」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老物件「講述」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題:新老物件「講述」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各種新舊物件、照片如線索般串聯起83載時光,靜靜「講述」著約翰·拉貝家族四代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南京開幕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紀念館開展。展覽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和德國海德堡拉貝交流中心承辦,重溫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時期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號召人們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開展
    央廣網南京12月13日消息(南京臺記者王連琦)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包括德國人約翰·拉貝在內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並組成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置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此後南京的至暗時刻救助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
  • 反映拉貝家族與中國友誼的展覽在南京開幕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拉開帷幕。展覽以「命運與共」為主題,展現了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與中國難民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以及拉貝家族與中國延續至今的友誼。
  • 與中國的友誼展在寧開幕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餘夢嬌)12月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幕。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出席。
  • 約翰·拉貝主題紀念展今日在寧開幕
    交匯點訊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紀念館開展。  開幕儀式上,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在致辭中說,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拉貝先生聯絡在華國際友人,設立了「南京安全區」,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了棲身之所。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南京開展
    今天(12月13日),《「命運與共」 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83年前,國際友人約翰·拉貝領導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3.86平方公裡的區域,保護了25萬多中國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休戚與共的大愛精神。
  • 情誼綿延83年 約翰·拉貝展在南京開幕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當天,《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在致辭中說,中國人民同德國人民有著悠久交往歷史和深厚友誼,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拉貝先生聯絡在華國際友人,設立了「南京安全區」,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了棲身之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我們為拉貝先生的後人及所在城市提供防疫物資和醫療援助。時間證明,每一個危難和困苦之下,中德人民從未彼此相忘,擁有經得住考驗的情誼。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於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當天下午在紀念館開展。
  • 收到來自中國的捐贈,約翰·拉貝後代表示「和中國人民的友誼將在抗...
    託馬斯·拉貝站在祖父約翰·拉貝塑像前(圖自約翰·拉貝交流中心網站)4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德國醫生託馬斯·拉貝收到了來自中國的禮物——德國海森堡大學醫院急需的防疫物資。這是一場持續80多年的友誼的再一次展現。
  • 約翰·拉貝的後人:中國人民從不會忘記向朋友施以援手
    託馬斯·拉貝是海德堡大學醫學院教授,是中國人民熟知的《拉貝日記》作者約翰·拉貝的長孫。約翰·拉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曾與其他國際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最多時保護著25萬中國難民。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國暴發後,託馬斯·拉貝曾因當地藥品和防護物資短缺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求助。
  • 約翰·拉貝後代收到來自中國的捐贈後稱:
    4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德國醫生託馬斯·拉貝收到了來自中國的禮物——德國海森堡大學醫院急需的防疫物資。  託馬斯·拉貝是約翰·拉貝的孫子。
  • 中國當代保氏四代家族書法藝術展在北京紅博館隆重舉行
    2020年9月3日,由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和北京金沃德旅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還有多家機構協辦以及數十家新聞媒體支持的中國當代保氏四代家族書法藝術大展的開幕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紅博館隆重舉行。
  • 江蘇大豐荷蘭花海開啟百合花文化月 續中荷友誼佳話
    以鬱金香和百合花聞名的大豐荷蘭花海景區 徐紹輝 攝中新網南京9月30日電(顧名篩)9月30日上午,2017荷蘭花海百合花文化月在江蘇大豐開幕,並舉辦了荷蘭花海小鎮客廳竣工儀式、中荷代表共植「友誼樹」、荷蘭畫展揭幕等活動。
  • 放心了,「中國的辛德勒」拉貝先生的後代安全健康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目前,他與家人健康狀況良好他們居住的城市疫情也穩步好轉這些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讓一直掛念他們的國人鬆了口氣託馬斯·拉貝說孩子們十分珍視與中國的友誼中新社發 德國海德堡市 供圖「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在全球疫情形勢加劇之際中德這段相隔了83年的情誼再次「相遇」,令人動容跨越83年的守望相助,拉貝後代向中國求援
  • 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開幕 「中國元素」備受關注
    國內最大的珠寶盛會,2020年中國國際珠寶展昨天(11月19日)在北京開幕。 五彩繽紛的珠寶玉石悉數亮相,尤其「中國元素」備受關注。今年的中國國際珠寶展共有5個場館,既有婚慶黃金珠寶,又有各類創意首飾,尤其「中國元素」備受關注。這一款「鳳冠霞帔」,兩件產品重4.5公斤,全是手工製作。 參展商 李根:工藝主要有琺瑯製作,還有古法制金工藝,還有花絲鑲嵌工藝等等結合在上面,造型感非常強,立體感比較強。
  • 伊能靜珍惜和張萌黃聖依情誼,三人友誼是真,節目姐妹衝突實乃假
    後媽茶話會再重聚,友情從浪姐續《婆婆媽媽》,真摯友誼不攻自破。雖然姐姐們又要重新面臨分組,但好在姐姐們之前的友誼不變。由伊能靜、張萌、黃聖依之前所組的後媽茶話會組合,後媽茶話會友誼直接從浪姐延續到《婆婆與媽媽》。
  • 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在京開幕
    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在京開幕 2020-11-20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李家四代傳承太極拳,延續武式太極拳香火!
    李家二世傳人:李寶相、李寶極、李寶琛、李寶恆、李寶廉、李寶讓兄弟六人均堅持不懈練拳,繼承李亦畲意願,傳承延續武式太極拳。三世:李福蔭、李召蔭、李槐蔭、李棠蔭堂兄弟四人著書立說,教徒授藝,將武式太極推向社會。
  • 「物象」 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開幕
    「物象」 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開幕 2020-12-29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