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已到!冬至養生知識點你get到了嗎?

2021-01-09 瀟湘名醫

冬至也是一個特別適宜養生冬補的節氣,民間有諺語: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那麼冬至養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冬至養生那些事~

起居宜忌

冬至是最冷的季節,患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等慢性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發「中風」者增多。因此,對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飲食宜忌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1.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增加攝入維生素A,可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肝臟、胡蘿蔔、南瓜、白薯等食物。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可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應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2.增加蛋白質:對於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都能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質不僅便於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胺基酸,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加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3.適量增加脂肪的攝入量: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機體每天為適應外界寒冷環境,消耗能量相應增多,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攝入一點點肥肉,在炒菜時多放些烹調油等,但要注意監測血糖、血脂等指標。

4.適當進補,補充陽氣:吃些禦寒並補益的食物,如羊肉、甲魚、蝦、鴿、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等,可以提昇陽氣。但不宜過飽,若補益過之,反而弄得五內不和,擾動其陽,適得其反。

適宜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不過,冬季運動要注意「冬藏」。冬季運動要注意防寒保暖,還要把握好度,不可劇烈運動,流汗過多,冷風一吹,就埋下受涼、感冒的隱患。推薦太極拳、八段錦等,方便易學,堅持鍛鍊能夠疏通全身氣血,提昇陽氣,保持身心愉悅。

【來源:阜新氣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艾艾貼:冬至到,三九至,你艾灸了嗎?
    數九寒天冬至始,三九養生補一冬。冬至拉開了「三九灸」的序幕。三九灸是一種利用艾灸在三九天調節身體、改善體質的養生方法。通過艾灸對機體的溫熱刺激,有溫通經脈、驅散寒邪的作用,其適用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防病健身,更涵蓋慢病調理、節氣養生、兒童保健等多個方面。三九灸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養生智慧,對人體的保健作用經過時間與實踐的檢驗。
  • 艾艾貼:冬至到,三九至,你艾灸了嗎
    數九寒天冬至始,三九養生補一冬。冬至拉開了「三九灸」的序幕。三九灸是一種利用艾灸在三九天調節身體、改善體質的養生方法。通過艾灸對機體的溫熱刺激,有溫通經脈、驅散寒邪的作用,其適用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防病健身,更涵蓋慢病調理、節氣養生、兒童保健等多個方面。三九灸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養生智慧,對人體的保健作用經過時間與實踐的檢驗。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也開始越來越注意養生問題。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生命樹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開啟養生模式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冬至後如何養生,起居飲食該注意哪些要點?記者採訪了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馬鴻斌和魏清琳兩位甘肅省名中醫,談談冬至後的養生攻略。
  • 甘肅醫衛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原標題:冬至到, 開啟養生模式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 冬至來臨
    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少,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曆一月、二月,我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豔陽天"。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丨這份冬至養生秘笈請收藏
    原創 名醫話養生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過了冬至就是新年了。冬至除了是二十四節氣之首,還是一個儲藏健康的養生好季節!那冬至該如何養生呢?不懂這些規矩可是要吃虧的!
  • 農村俗語「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到三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農曆的十一月,距離過年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從昨天開始,一股寒冷空氣席捲我國,所到之處氣溫驟降,用「一秒入冬」這個詞語形容再合適不過,很多地方還出現了降雪天氣。儘管現在氣溫很低,但距離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還有一段時間,農村老人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到三九呢?今年冬天冷不冷呢?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這句俗語,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天,最冷的時候則是三九天,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三伏天和三九天是什麼時候。
  • 冬至時節養生,你需要富萊欣蛋白粉
    本網12月17日訊 冬至,也意味著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那麼,冬至養生,和平常時候有何不同呢?俗話說「冬練三九」,所謂的數九嚴寒,也就是冬至前後開始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冷在三九」,形象地道出了一年裡最冷的隆冬嚴寒的味道。如何度過「生命中非常的寒冷」?在我看來,也就是三個方面要做好,它們就是:穿、動、吃。1、穿——保暖防寒,該穿就穿寒冬臘月,外界氣溫很低,身體的熱量主要就從裸露的頭、手等處散發。中醫認為,這就是一種傷陽的行為。現在很多人喜歡講究風度,穿得太多,身材顯得臃腫。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時節話養生: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
    「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明確指出: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12 月 21 日下午 6 時 02 分,將迎來 「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 「冬至」開始,就要進入 「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 「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
  • 冬至將至,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啥意思?
    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冬至我們也叫它「小年」。冬至時節到來,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喜歡,而南方多地農村有祭祀祈福習俗。冬至的到來也說明著我國冬季又進了一步,而從冬至開始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時節了。什麼是數九?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天氣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到農曆一月、二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而有「九九豔陽天」的說法。 冬至習俗 冬至到,吃餃子
  • 冬至養生——三九天灸
    而冬至,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12月21日~23日,太陽移至黃經27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短,氣溫持續下降,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中醫科醫生教你冬季養生「四要點」
    冬至之後,天地間萬物皆調零衰敗,當此之時,人與萬物盡內藏矣,值蕭條零落之季,歸萬物之根本;於霜飛雪漲之時,藏五臟之陽氣。故爾冬季養生,亦不可或缺之要事。防治未病: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一般是出現在冬至之後,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 【節氣養生】 冬至養生奧妙多
    關鍵詞:「日短」,「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保溫、禦寒、防乾燥,「夏補三伏、冬補三九」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節氣的簡介——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三九天。三九是數九寒冬的第三個九天,是北半球全年最冷的時間段,等過了三九天後氣溫會逐漸回升,天氣也會慢慢變暖。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三九貼時間到!德州市中醫院可以預約了!
    2020年冬病冬治三九貼時間快要到了,德州市中醫院根據多年經驗,研製獨特穴位三九貼敷秘方,治療哮喘、風溼腰腿痛、慢性胃炎等疾病療效顯著,價格費用低,三九貼操作簡便,不僅可以鞏固三伏貼療效,更對白領上班族亞健康調理及中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很大裨益。
  • 關於冬至 這些您得知道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市民韓女士:12月21日是冬至,也是「進九」的第一天,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節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請專家介紹一下,冬至以後需要注意些什麼?  「冬季生活點題服務」專欄記者:天津市中醫一附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孫慶提示,冬至除了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外,同時也是養生的重要日子。關於冬至的這些知識點,市民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