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也是一個特別適宜養生冬補的節氣,民間有諺語: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那麼冬至養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冬至養生那些事~
起居宜忌
冬至是最冷的季節,患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等慢性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發「中風」者增多。因此,對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飲食宜忌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1.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增加攝入維生素A,可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肝臟、胡蘿蔔、南瓜、白薯等食物。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可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應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2.增加蛋白質:對於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都能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質不僅便於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胺基酸,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加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3.適量增加脂肪的攝入量: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機體每天為適應外界寒冷環境,消耗能量相應增多,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攝入一點點肥肉,在炒菜時多放些烹調油等,但要注意監測血糖、血脂等指標。
4.適當進補,補充陽氣:吃些禦寒並補益的食物,如羊肉、甲魚、蝦、鴿、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等,可以提昇陽氣。但不宜過飽,若補益過之,反而弄得五內不和,擾動其陽,適得其反。
適宜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不過,冬季運動要注意「冬藏」。冬季運動要注意防寒保暖,還要把握好度,不可劇烈運動,流汗過多,冷風一吹,就埋下受涼、感冒的隱患。推薦太極拳、八段錦等,方便易學,堅持鍛鍊能夠疏通全身氣血,提昇陽氣,保持身心愉悅。
【來源:阜新氣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