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男寵叫面首?
南朝時,劉宋前廢帝劉子業繼位後,大肆淫亂宮闈。不僅霸佔自己的親姑姑,而且強令內侍當眾強暴各叔王的妃子、公主。劉子業的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也學劉子業,請求賜給自己個「面首」。面即面貌漂亮,首即頭髮烏黑。從此,面首就確定為男寵代名詞。
《辭源》解釋「面首」為:「面,貌之美;首,發之美。面首,謂美男子。引申為男妾、男寵。」確定面首這個稱謂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前廢帝劉子業。
根據《宋書·前廢帝紀》記載: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託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而「帝乃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為什麼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聖經《舊約》裡說,挪亞後有個叫亞伯拉罕的閃族人,他99歲得一子。一天,耶和華突然降臨,要他殺子以撒獻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隨父親上山,亞伯拉罕準備好一切,正將兒子放上祭壇欲動刀時,天使飛來拉住其手,不準他殺子,告訴他只是耶和華的考驗,並改用羊來做為祭品。這就是替罪羊的來歷。
為什麼富家子弟叫「紈絝子弟」?
「紈絝子弟」一詞與穿著有關。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裳穿在身上,一走動兩腿就會呼呼進風。而有錢人為保暖,兩條小腿各套上長筒襪,這種襪子叫「絝」;更有錢人用細滑的絲織品做襪子,就叫「紈」。
辨析:
「紈絝子弟」和「花花公子」都指服飾華美;只會享受的富家子弟。「紈絝子弟」偏重在只知享受,不知勞動;「花花公子」偏重在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為什麼佔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據說舊時豆腐店多為夫妻店,白天由妻子賣豆腐,豆腐店老闆娘生得細皮嫩肉,同時為招徠顧客有賣弄風情之舉,吸引周圍男人以「吃豆腐」為名與之調情,且動手動腳。於是,吃醋的老婆們不滿意了,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來訓斥丈夫。以後,「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一日三餐制是怎麼來的?
在秦漢以前,人們只是一日兩餐;而到後來,據《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下令:「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為「一日三餐」,藉此犒勞將士,激發士氣。當劉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為「一日三餐」了。
往期回顧:
趣知識:古代新娘為何要蒙上紅蓋頭?
趣知識:人類消失後地球會怎麼樣?
趣知識:守陵的宮女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
趣知識:是誰第一個建立的青樓?
趣知識:你有脫下襪子聞一聞的習慣嗎?
信息紛擾,不如學點知識!
信息來源:quzhishi.com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趣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