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背後,「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吞噬中國年輕人

2020-12-21 普華集團

近年來, 「延遲退休」這個關於老百姓退休生活的話題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

伴隨著各種傳言和爭論,今年延遲退休再次被提上議程。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延遲退休的推進落地,也從某個方面向我們透露一個信號:中國的老齡化程度逐步加重,扛起我國勞動大旗的年輕人正在成為社會「稀缺資源」。

持續走低的人口生育率

近年來持續走低的生育率也反映了這個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僅10.48%,創造了1949年以來歷史最低值。相比1990年2391萬的出生人口,2019年的數據整整減少了926萬!當人口生育率持續走低,人口老齡化問題就出現了。

雖然國家於2016年1月1日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希望緩解人口老齡化的現象。但事實上,儘管二胎政策已經推進數年,各省各地還實行各種各樣的產後補貼政策,報銷醫療費,延長產假等一系列措施,但從數據上來看,低出生率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生小孩了。

「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北京某公司的職工毛先生說。經濟方面的考慮是當下很多年輕人選擇少生甚至不生的原因之一。根據此前公布的《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中國居民人均債務已達13萬元左右,基本進入了「全民負債」時代。尤其是80後、90後「負翁」不在少數。

翟老師認為,持續走低的出生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不願意生孩子,年輕人高負債率的背後或跟年輕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關。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實是經濟學家提出來的,指的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中等收入陷阱」反映在當下年輕人身上也是適用的,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物質水平的持續提升,並沒有給年輕人帶來更高的收入。譬如進入職場的A在前幾年靠著自己的努力讓工資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後期遇到瓶頸,工資漲幅越來越小。而一邊是幾乎停滯增長的收入,一邊是房貸、車貸等支出的不斷攀升。「中等收入陷阱」也讓年輕人的負債越來越高。

翟山鷹老師警示,「中等收入陷阱」強化了年輕人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依賴性,而金融機構的逐利性,也在引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透支未來」。比如信用卡、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金融信貸產品的出現,讓無數的年輕人提前消費享受生活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變成了金融機構的「打工人」。

當選擇透支消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負債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喪失了未來消費能力的年輕人也會將整個國家推向「中等收入陷阱」。

對此,翟山鷹老師表示,延遲退休的背後,是更深層次的經濟發展問題。好的金融應該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讓更多的人參與經濟的發展,逐步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讓年輕人脫離「中等收入陷阱」,這才是比「延遲退休」、「二胎政策」更好的人口良方。

附:每日晚持續更新翟老師對最新熱門事件的解讀,分享網際網路、金融、區塊鏈等行業趨勢分析,旨在以國學、金融的視角將行業中典型、優秀的產品邏輯及方法分享給大家

聲明:

1、本文部分圖片及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文字與部分圖片之間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3、我方無意侵犯某方的智慧財產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史蒂芬·羅奇:中國不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由於我國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成功駕馭經濟發展大局,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使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對「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正在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跨越之路。
  • 菲律賓的「中等收入陷阱」
    到了80年代初期,菲律賓在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卻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從此再也沒有跳出來。這樣一個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向好的國家為什麼發展勢頭會突然急轉直下,經濟增長回落甚至停滯不前?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 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提升 專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目標
    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提升 專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目標 2021-01-08 11:01: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世界銀行近期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預計,全球經濟在2021年將實現4%的增長,低於去年6月時預測的4.2%,而中國經濟將增長7.9%
  •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
    此乃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不過,一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被中等收入陷阱所困。其中,以日本、韓國、臺灣省、新加坡為代表的東亞經濟體,在二戰後實施趕超型發展戰略,承接國際產業梯度轉移和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會,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並進一步邁向高收入國家。
  • 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解決全球不平等的中國經驗與方案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很容易被這個概念的邏輯陷阱所誤導,對國家未來產生不必要的悲觀情緒。其實,任何一個嚴謹的經濟學者經過客觀研究,都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中等收入陷阱」不是一個嚴肅的概念,中國肯定不會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2016—201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同時,2019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總收入均首次突破1萬美元,穩居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使全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的總人口數增加了14億,這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有積極意義。  二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 日本是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此乃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不過,一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被中等收入陷阱所困。其中,以日本、韓國、臺灣省、新加坡為代表的東亞經濟體,在二戰後實施趕超型發展戰略,承接國際產業梯度轉移和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會,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並進一步邁向高收入國家。
  • 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
  • 全球多個國家陷「中等收入陷阱」,中國能跳出來嗎?這類人是關鍵
    相比發達國家,雖然中國的經濟總量比較高,但由於人口基數比較大,人均收入相比發達國家,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是國內居民收入的4倍以上,從目前來看,如果美國對中國採取措施的話,則意味著短期內,中國可能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麼,中國一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會怎麼樣呢?
  • 人口學家:「低生育率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人口學家:「低生育率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2020-12-31 21:56:18 來源:時代財經
  • 全民財經:回顧歷史,看破中等收入陷阱
    全民財經每日話題 回顧歷史,看破中等收入陷阱 而在這個中等收入陷阱中,只有有幾個國家和地區例外。 除去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就是日本,韓國,以色列和亞洲四小龍這裡,我們只看日本,韓國。日本用了12年,韓國用了八年就成為了高收入國家。目前日韓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三萬美元,而很多拉美國家、東南亞國家用了四十餘年,還是沒有成功突破人均一萬五千美元。那麼韓國和日本憑什麼能成功逃離中等收入陷阱呢?
  • 墨西哥的「中等收入陷阱」之困
    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社會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等國家。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墨西哥自從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以來,40多年時間裡一直掙扎、徘徊於中等收入經濟體,遲遲不能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從而陷入典型的經濟學上所稱的「中等收入陷阱」。分析墨西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馮仕政:解決中等收入陷阱,著力點不在經濟在社會治理上
    本期主題是「中等收入陷阱與社會治理問題」,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馮仕政在直播中表示,中等收入陷阱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但從根本上是一個社會治理問題。他指出,早在2007年經濟學家提出該問題之前,社會學家就已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轉型困境。
  • 延遲退休會不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權威部門回應六大焦點
    「與『十三五』相比,這次規劃建議強調實施,就是要真正『動』起來,從頂層設計到付諸行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認為,延遲退休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需要。過早退休容易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從國際橫向比較,我國現行退休年齡也明顯偏低。
  • 延遲退休板上釘釘 社科院專家:男女延遲到同年齡為好
    推薦閱讀:  為何要延遲退休?學者:不像日本那樣對年輕人過度消耗  「應該通過醫療保障給老年人更多的安全感,而在收入分配上要對年輕人更友善。」  隨著「實施」將至,延遲退休成為熱議的話題。如不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養老保險撫養比將從2019年的2.65:1下降到2050年的1.03:1。  為何我國老齡化發展如此迅速?老年撫養比的快速下降意味著什麼?在延遲退休的框架下,如何更好的利用老年人的人力資源?  為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了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解讀上述問題。
  • 彈性退休要比延遲退休更具人性化!
    近年來,延遲退休制度一直被官方及主流媒體頻繁提及,所以,這個問題是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3日,人社部在一封回信中,對延遲退休的事項進行了回應。人社部沒有正面回答「是否確定延遲退休」及「何時推出延遲退休」。但是人社部卻指出,我國目前的老齡化問題及人均壽命現象。
  • 延遲退休話題受到高度關注,專家: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越來越近——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看專家怎麼說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9年,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撫養比約為24%,即每100名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供養24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 延遲退休成趨勢,對年輕人和退休群體有哪些影響?
    首先,延長退休年齡是為了應對老齡化社會。其次,延長退休是解決社保養老金可持續增長的有效方法。我們的社保養老制度也是一個收入轉移制度,老齡化社會會讓我們參保群體減少,而需要養老金的卻越來越多,而為了避免社保養老金基本盤消耗,我們需要通過三種方式來提升養老金使用率和持續增長。
  • 延遲退休如何延?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專家這樣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長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實施積極人口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提高退休年齡已成為世界各國社保改革進程中一項普遍改革手段。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有觀點認為,就業是老的不退休,年輕的就進不來。但實際上,勞動力市場並非絕對的一對一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