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財經:回顧歷史,看破中等收入陷阱

2020-12-21 騰訊網

全民財經每日話題

回顧歷史,看破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銀行在十幾年前有一個統計報告,目前世界上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可謂能用一個指頭數的過來。在邁入高收入國家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國家都被卡在了人均三千美元到一萬美元之間。而在這個中等收入陷阱中,只有有幾個國家和地區例外。

除去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就是日本,韓國,以色列和亞洲四小龍這裡,我們只看日本,韓國。日本用了12年,韓國用了八年就成為了高收入國家。目前日韓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三萬美元,而很多拉美國家、東南亞國家用了四十餘年,還是沒有成功突破人均一萬五千美元。那麼韓國和日本憑什麼能成功逃離中等收入陷阱呢?

先說日本,日本最早在明治維新之後就開始全面走資本主義道路了。二戰中的日本工業發展快,工業技術好,在戰後經濟恢復迅速。雖然很大一部分功勞來自於美國的扶持,但日本本身的自然資源卻是匱乏的。所以日本在戰後一直走創新和科技主線,積極推行教育改革、民主制度改革,這點是值得學習的。

雖然日本在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後,美國依照慣例打壓第二名,把日本給幹趴下了,到現在還沒緩過來。但是日本目前在國際上還是有很多能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比如一提到日本,就會想到索尼、松下、省油的日本車。日本的文化輸出也是一流,特別是電影行業和動漫產業,俘獲了全球一票鍾愛粉。所以對國家和個人來說,錢包很重要,精神文化發展也同樣重要。

再看韓國,也只用了八年時間就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讓我們回憶一下,最近這些年韓國都幹了啥。總體上看,韓國近些年的經濟增長十分穩定,然後韓國的研發投入率一直是世界前茅,所以誕生了三星、現代這樣的企業。

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韓國文化產業輸出很成功。而且主要都輸出給了中國,單就這一點就為韓國創造了6%以上的GDP,韓國的遊戲、泡菜和歐巴都不是白送給我們的,都要我們掏錢。

總結一下日本和韓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都是靠升級創新核心技術。而中國目前是什麼樣的?前幾年,專家提出很多論調都認為中國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網上這方面的論文一搜一大堆,那幾年都趕時髦,用各種證據證明中國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聊怎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把這些論文看一遍再梳理一遍,發現這些論文基本上都沒有用什麼特別科學的和規範的方法來驗證中國到底有沒有進入中等收入陷阱。

這種風潮出來沒多久,新常態這個詞就橫空出世,把這些所謂的學者的臉都給打了,從那以後就很少有人再聊中國是不是進入中等收入陷阱這件事了。進入新常態後,我國為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不斷調整結構去槓桿,供給側改革,鼓勵創新。其實這些都是我國一直在不間斷的,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而做的努力。

所以說我國只是剛走到中等收入陷阱邊緣,還沒有陷進去。而且國內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並開始著手解決問題了。這裡我們可以說一說我國跟日韓比在哪幾方面存在困難。

第一個困難是人口基數太大,不管產出的多高,用人口一除,人均產出立刻變得很低。第二個困難是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是很大的,直接造成了基尼係數增加。這個問題不好解決。

第三個困難是欠債太多,前幾年粗放增長是欠了很多環境債,加上目前很多地方的債務問題還有點積重難返,還包括很多不太方便說的歷史遺留問題。

第四個困難是可能會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和技術發展帶來的一波結構性失業問題。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最近一兩年,我們還是發現改革是有成效的,所以至少對我國成功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大家也應該抱有信心。

相關焦點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也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把握這一關鍵期,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
    此乃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除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馬來西亞外,還有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等等。以阿根廷為例。
  • 菲律賓的「中等收入陷阱」
    到了80年代初期,菲律賓在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卻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從此再也沒有跳出來。這樣一個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向好的國家為什麼發展勢頭會突然急轉直下,經濟增長回落甚至停滯不前?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 史蒂芬·羅奇:中國不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存在不少「邏輯陷阱」按照世界銀行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提出的這一概念的語義,「中等收入陷阱」是指許多國家在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之後,將會進入經濟停滯期,出現貧富懸殊、環境惡化、社會動蕩等現象,最終長期徘徊在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之外。深究這個概念,可以發現其缺乏嚴謹的理論論證,存在不少「邏輯陷阱」。一是「統計陷阱」。
  • 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提升 專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目標
    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提升 專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目標 2021-01-08 11:01: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世界銀行近期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預計,全球經濟在2021年將實現4%的增長,低於去年6月時預測的4.2%,而中國經濟將增長7.9%
  • 延遲退休背後,「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吞噬中國年輕人
    根據此前公布的《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中國居民人均債務已達13萬元左右,基本進入了「全民負債」時代。尤其是80後、90後「負翁」不在少數。翟老師認為,持續走低的出生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經濟壓力不願意生孩子,年輕人高負債率的背後或跟年輕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關。
  • 人口學家:「低生育率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人口學家:「低生育率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2020-12-31 21:56:18 來源:時代財經
  • 墨西哥的「中等收入陷阱」之困
    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社會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等國家。墨西哥地理暨普查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早在1973年,墨西哥的人均GDP就達到1010美元,進入下中等收入階段;1981年,人均GDP達到3614美元,但隨後又一直下滑;1992年,人均GDP達到4210美元,跨越上中等收入線,之後緩慢增長;2011年,人均GDP首次超過1萬美元,達到10114美元;2014年,人均GDP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0837美元;2018年,人均GDP是9811美元。
  • 日本是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此乃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並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除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馬來西亞外,還有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等等。以阿根廷為例。
  • 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解決全球不平等的中國經驗與方案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很容易被這個概念的邏輯陷阱所誤導,對國家未來產生不必要的悲觀情緒。其實,任何一個嚴謹的經濟學者經過客觀研究,都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中等收入陷阱」不是一個嚴肅的概念,中國肯定不會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 全球多個國家陷「中等收入陷阱」,中國能跳出來嗎?這類人是關鍵
    相比發達國家,雖然中國的經濟總量比較高,但由於人口基數比較大,人均收入相比發達國家,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是國內居民收入的4倍以上,從目前來看,如果美國對中國採取措施的話,則意味著短期內,中國可能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麼,中國一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會怎麼樣呢?
  • 馮仕政:解決中等收入陷阱,著力點不在經濟在社會治理上
    本期主題是「中等收入陷阱與社會治理問題」,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馮仕政在直播中表示,中等收入陷阱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但從根本上是一個社會治理問題。他指出,早在2007年經濟學家提出該問題之前,社會學家就已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轉型困境。
  • 「中等收入陷阱」離我們多遠?
    近來經常有人提起「內捲化」、「中等收入陷阱」這兩個經濟學名詞,市場經濟鼓勵競爭,每個人都削尖了腦袋成功,自由市場的必然結果是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形成壟斷格局,絕大多數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突破不了這個壁壘。整個社會向內捲曲,陷入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內耗狀態,每個人都活得很累。
  • ...陳道富:用「看見」和「熬過」跨過中等收入和修昔底德兩大陷阱
    陳道富認為,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是中國經濟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  未來5-10年,中國的表現或將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亮點。中國能否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解決現有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和空間在哪裡?就此問題,時代財經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
  •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它」成關鍵
    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呢? 按照標準,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2535美元屬於高收入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卻總是還在1萬美元左右「徘徊」。
  • 全世界都在罵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巴西是怎樣子的?
    根據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是人均GDP將近1.3萬美元。按照這個標準,其實在2011年巴西就已經是高收入國家了。那年巴西人均GDP是1.32萬美元。不過有意思的是,自從2011年達到最高峰之後,巴西開始逐步下降,人均GDP嚴重倒退。巴西已然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巴西,曾是上個10年新興市場的亮點,但現在,其經濟處於衰退邊緣。
  • 陳道富:用"看見"和"熬過"跨過中等收入和修昔底德兩大陷阱 ...
    就此問題,時代財經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兩大變量:疫情、中美關係「疫情和中美關係是影響2020年經濟和金融運行的主要變量,且在明年和中長期影響經濟運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表示。
  • 「全民學理財」自媒體財經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全民學理財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611595名,財經分類排名位列13326名,領先了45.0%的百家號。 站長之家百家號傳媒平臺對全民學理財的運營數據估算如下: 預估總閱讀數:7000-1萬,綜合排名46.4萬 ,財經分類排名8296 粉絲數:13人,綜合排名61.8萬 ,財經分類排名1.7
  • 「纏論社區」百家號財經領域收入排名,做自媒體月收入有多少
    粉絲數:14人,綜合排名61.4萬 ,財經分類排名1.7萬 預估平均閱讀:500次每篇,綜合排名38.3萬 ,財經分類排名7849 文章搜索指數:暫無,綜合排名47.5萬 ,財經分類排名1.3萬
  • 中等收入標準出爐,年收入超「這個數」就行,達標人數已有4億人
    實際上,國家統計局也對此作出了回應:中等收入不等於中等收入群體,月收入2000-5000元不是「中等收入群體」。上面提到的「中等收入群體」實際上是「中等收入組」的概念。實際上,在不同的報告中,定義中等收入人群的標準是不同的。以世界銀行標準來看的話:日均收入1.9美元為低收入群體,那些人均日收入介於10至50美元或10至100美元之間的人為中等收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