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亞洲首座塑料回收設施 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緩解氣候變化

2020-12-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蘇伊士亞洲首座塑料回收設施 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緩解氣候變化)

蘇伊士今天宣布在泰國Bang Phli地區的循環聚合物設施正式投入運營。這是蘇伊士在亞洲的第一座塑料回收再造設施,凸顯蘇伊士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仍致力於改善環境和建設更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雄心。該項目每年把在泰國收集而來的3萬噸塑料包裝廢料轉化為消費後可回收(PCR)塑料,作為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的長期方案。此外,設施的水回用率達到94%,是泰國當地水回用率最高的同類回收設施之一,每年可避免3.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種植150萬棵樹。

全球每年生產3億噸塑料,其中50%用於包裝,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棄置於海洋中,當中主要來源於東南亞。在泰國,每年200萬噸塑料垃圾中僅約四分之一得以回收。

蘇伊士亞洲地區執行長郭仕達表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使用和處理塑料的方式。雖然塑料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但海洋中數百萬噸垃圾產生的後果也相當令人擔憂,不僅危害環境和健康,也造成了經濟損失。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長遠之計,而這樣的解決方案已在今天產生了。蘇伊士在歐洲以外首座塑料回收設施的正式投運振奮人心,這將有助於鼓勵東南亞向循環經濟轉變,並扭轉塑料汙染危機的形勢。我們期待與塑料價值鏈的所有參與者緊密合作,向著無塑海洋的目標更進一步。」

蘇伊士循環聚合物設施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它是泰國最大的LDPE回收設施之一,以最高標準合規運營。項目還汲取了蘇伊士來自法國的塑料實驗室PLASTlab®專家的豐富經驗,得到了集團強有力的支持,可以定義、分析、測量及檢測,並配製生產回收塑膠,以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

生產1噸再生塑料可節省5桶石油,相當於減少1.6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蘇伊士集團在全球9座專業設施中處理近40萬噸塑料垃圾,並生產15萬噸循環聚合物。

蘇伊士是國際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的創始成員,也是泰國可持續塑膠及廢物管理組織(泰國PPP 塑料)的一員,旨在與利益相關者合作以保護海洋、守護環境。

蘇伊士泰國循環聚合物設施在(左起) 蘇伊士東南亞固廢及資源管理項目發展總監Jerome Le Borgne、法國領事館Olivier Richard、泰國海關部稅務優惠局局長Krittika Panprasert、泰國北欖府代表省 長Sumate Teeraniti、Chemicals Business, SCG聚烯烴和乙烯基業務副總裁 Sakchai Patiparnpreechavud、北欖府工業辦事處北欖工業工廠總監Amnuay Suwannarak及循環聚合物項目總經理David Bourge同共見證下正式開幕。

蘇伊士循環聚合物塑料回收設施於2020年12月正式運營,旨在為泰國實現2030年減少塑料垃圾的目標做出貢獻。它是泰國最大的LDPE回收設施之一,可回收當地購物中心、快遞公司、飲料生產商和電子產品製造商的包裝廢料。

關於蘇伊士

蘇伊士集團自19世紀末以來,不斷積累專業知識,通過保護人類健康並支持經濟增長,助力人們持續提高生活質量。蘇伊士及旗下90,000名員工遍布全球五大洲,致力於保護和修復我們的自然環境要素:水、土壤和空氣。在水務管理、固廢回收再造、土壤修復和空氣治理等方面,蘇伊士提供富有彈性的創新型解決方案,通過「智慧」城市優化市政和各行業的資源管理,提升其環境和經濟效益。集團向6,400萬人提供環境服務,生產飲用水71億立方米。蘇伊士還為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每年直接或間接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作為新資源的提供者,生產了420萬噸再生原料。集團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提供100%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為我們的環境、健康和氣候帶來積極影響。蘇伊士集團2019年的總收入達180億歐元。

關於蘇伊士在亞洲

蘇伊士在早於60年前就進入東南亞,繼而擴展至大中華區的發展也逾40年。蘇伊士現已成為各大城市和工商客戶的首選合作夥伴,提供的水務和固廢管理解決方案,能助其優化資源管理,提升其環境和經濟效益並符合監管標準。集團旗下逾9,000名員工遍布亞洲各地,合作項目逾70個,至今已建造了600多座水處理廠和汙水處理廠並向逾3,200萬人口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蘇伊士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也是環境服務行業的標杆企業。目前蘇伊士在澳門運營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第一個PPP項目,在上海運營著亞洲其中一座最大的危廢處置設施,同時在泰國也運營著塑料回收再造項目。作為香港固廢處理行業的領導者,蘇伊士集團還為亞洲21個工園區提供專業的環境管理服務。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蘇伊士亞洲第一座塑料回收再造設施正式運營!
    每年,人類都會向海洋傾倒100至200萬噸塑料。這不僅汙染海洋,殺死不計其數的海洋生物,更諷刺的是,我們自己最終也會吃下一部分塑料垃圾。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我們每周「吃掉」的塑料能多達5克,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塑料用量。而且有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塑料產量還會翻番。  目前,大量塑料都以焚燒告終。如何延長高價值、耐用塑料的使用壽命,並對其進行重複利用,成為治理塑料汙染的發展方向和落腳點。
  • 專家警告:塑料汙染對環境破壞力堪比氣候變化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9日報導,近日專家警告,對塑料包裝的過度依賴與氣候變化一樣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料瓶,這一數字2021年預計將增加20%。據《衛報》透露,去年僅有不到一半的廢棄塑料瓶被回收利用。
  • 塑料汙染嚴重,開發可降解塑料不就行了?NO,來不及降解…
    她繼續說道:「從某種類型的塑料廢棄物轉變為另一種塑料類型並不能解決我們面臨的塑料汙染危機。」 缺乏匹配的降解設施 中國已經發現並多次強調減少塑料垃圾排放的重要性,但中國許多大城市嚴重缺乏基礎設施來匹配不斷擴大的生物降解塑料廢棄物。
  • 大海洋的塑料汙染是個大問題,現在解決還不晚,您怎麼看?
    「每天在一個裝滿塑料的足球場裡踢球怎麼樣?」或者足夠覆蓋羅得島州或盧森堡的腳踝深?」  這些新的類比雖然準確,但都沒有反映出危機的嚴重性。(更多:我們正在被塑料淹沒,找出原因。)  和氣候變化一樣,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幾十年全球社會如何應對。
  • 誰來關注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回收與環保處置
    文章導讀:禁塑背景下,站在風口的可降解塑料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可快速發展背後,卻存在了諸多爭議。現階段,對可降解塑料需要有理性的認識,有時一紙「禁令」並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對塑料的汙染問題,還面臨著技術、末端處置、公眾認知方面的一些不足。國家對「可降解」塑料的宣傳口徑中,不妨再細緻一些,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顯示,由於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為了廢棄物,其中1/3已經變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造成日益嚴峻的汙染。
  • 建立塑料汙染治理的長效機制 加大塑料廢棄物的回收
    商務部近日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商務領域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國際快訊丨拜登能成為塑料汙染問題的全球領頭人嗎
    對此,全世界都急切地希望美國能夠共同參與到解決全球塑料汙染的隊伍中,涉及到的不僅是塑料瓶、塑膠袋和吸管等塑料製品對空氣、土壤和水的汙染問題,而且還包括隨著疫情擴散而激增的塑料面罩、外賣盒和泡沫包裝問題。
  •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
    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
  • 《聯合國塑料汙染條約的商業案例》發布|全球呼籲建立統一標準
    迄今已有500多個籤署國,它將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團結在循環經濟的共同願景下,除確定2025年解決塑料汙染的具體目標,《全球承諾》還幫助企業規範了標準和定義的一致性,這些標準和定義正逐漸成為行業規範。
  • 五位達人TEDxCTeam演講 為氣候危機提供開拓性的解決思路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導 10月17日,氣候行動公益機構C Team在萬科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在京舉辦TEDxC Team演講活動,五位氣候系統的「好朋友」、地球減排達人通過現場演講,分享他們關於技術、生態、交通等領域的思考和行動,為氣候危機提供開拓性的解決思路。
  • 專家:塑料產品缺乏可回收性設計是塑料大規模廢棄的重要原因
    11月16日,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常務副會長王旺在「百事無廢公眾教育項目」啟動儀式上表示,塑料製品的可回收性設計是解決塑料廢棄物的技術基礎,而絕大多數的塑料產品實際上都沒有進行可回收性設計,這是目前人類大規模使用塑料又大規模廢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 新「限塑令」後,解決塑料汙染的關鍵是啥?業內:根治白色汙染在於三...
    徹底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關鍵在於什麼?塑料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又該如何完善?河南省綠色中原環保協會會長匡潔,一直行走在環保路上,持續關注塑料汙染防治,呼籲「綠城」更「綠」,對於上述問題,她有一些答案。近年來,國家和各級政府關於防治塑料汙染的動作不斷,綠色中原作為環保組織為此舉辦過一些什麼樣的活動?匡潔:河南綠色中原環境保護協會作為一個民間環保公益組織,垃圾分類、白色汙染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2010年綠色中原率先在鄭州市做社區垃圾分類試點,廢塑料是我們第一階段重點分類的,在源頭分出的可回收物品中單列一項。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此外,《意見》也將回收處置和源頭減量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強調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要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從全球看,中國可以說是廢塑料回收利用的「優等生」,並非麻煩製造者。以2019年為例,中國廢舊塑料中,有約三分之一被材料回收,較高比例被能源化利用,部分進入垃圾填埋場。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全文+圖解
    強化源頭治理,抓住塑料製品生產使用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分類提出管理要求;綜合考慮各地區、各領域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積極穩妥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創新引領,科技支撐。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
  • 上海市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新政出爐!未來一次性塑料用品將被替代
    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大,塑料使用量大。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新興業態發展,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面臨著嚴峻形勢和挑戰。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來看看這組數據 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廣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中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決策部署,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根據《四川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日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制定了《廣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生產、流通
  • 治理塑料汙染,咱新樂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到今年年底,全市範圍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球的日化用品,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新樂市發改局、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新樂市分局聯合印發了《新樂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推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明確了塑料製品禁限目錄和時間表、路線圖,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2020年全球最大塑料汙染企業,可口可樂、百事和雀巢繼續蟬聯
    《報告》),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公司和雀巢連續三年被評為世界前列塑料汙染企業。這些公司聲稱要解決塑料危機,卻持續投資在錯誤的解決方案上,並與石油公司結成一隊以製造更多的塑料。要終止這場困境、同氣候變化作鬥爭,包括可口可樂、百事、雀巢在內的跨國公司必須摒棄濫用一次性塑料包裝,停止使用化石燃料」,阿比蓋爾·阿吉拉爾,來自東南亞綠色和平的塑料運動地區協調人,這樣說道。可口可樂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頭號塑料汙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