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快訊丨拜登能成為塑料汙染問題的全球領頭人嗎

2020-12-15 擺脫塑縛

作者介紹:薩拉·J·莫拉斯(Sarah J. Morath)是維克森林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授,她的新書《我們的塑料問題:成本和解決方案》(劍橋大學出版社)預計2021年出版。

《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於10月30日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科學家們指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

對此,全世界都急切地希望美國能夠共同參與到解決全球塑料汙染的隊伍中,涉及到的不僅是塑料瓶、塑膠袋和吸管等塑料製品對空氣、土壤和水的汙染問題,而且還包括隨著疫情擴散而激增的塑料面罩、外賣盒和泡沫包裝問題。

然而,在過去四年裡,川普政府最引人注目的行動只是籤署了由行業支持的《拯救海洋法(Save Our Seas Act)》[1]。

萬幸,拜登當選新任總統為美國提供了契機,讓美國重新與國際社會接觸,共同應對氣候危機,尤其是迫切的塑料汙染問題。

國際合作可促進環境問題解決

塑料的耐用性使它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這也是它能在環境中持久存在的原因。因此,微塑料——小的塑料微粒——無處不在,無論是南極冰柱內部還是人們餐桌上的食鹽。

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了塑料汙染的普遍性及其對環境的毀滅性影響。《科學》雜誌2020年6月的一項研究報導,美國西部的降雨中含有數量驚人的塑料顆粒,一些人因此將含塑料微粒的雨稱為新的酸雨。

實際上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基本上告別酸雨現象,這要感謝1990年的《清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修正案以及喬治·H·W·布希(George H.W. Bush)政府領導的國際合作。

《長程跨界空氣汙染公約(The Convention on 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幫助解決了酸雨問題,最近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稱讚這份公約是「偉大但在很大程度上默默無聞的成功」。

儘管有人很快批判了執行國際協議過於困難,但這些協議仍在產生積極影響。各國可以監測問題,收集可靠數據,並分享最佳做法,從而產生可行的解決方案。自從各國開始努力解決酸雨問題,美國東北地區雨水的酸度已經在下降。國際合作也有助於修復臭氧層,遏制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恢復關鍵的紅樹林環境等。

拜登可採取的國際行動

《打破塑料汙染法案(The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Pollution Act)》是一項開創性的立法,它要求塑料生產商對自己產生的垃圾負責,採用了一種被稱為「擴大生產者責任」的概念。

通過該法案將是積極的一步。但同樣重要的是拜登可以採取的國際行動。

雖然總統在外交事務上的權力不是絕對的,但總統可以單方面達成一些國際協議。這些權力允許歐巴馬總統加入巴黎氣候協議,允許川普總統退出該協議。

鑑於總統在國際事務中的權威(就美國政治而言——譯者注),以下是拜登可以採取的一些行動,以幫助遏制我們的塑料問題。

一、籤署七國集團峰會海洋塑料憲章

2018年6月,七國集團(G7)中的五個國家,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英國,連同歐盟,籤署了《海洋塑料憲章(Ocean Plastics Charter)》。它們共同承諾採取具體行動處理海洋塑料垃圾問題。擬議的憲章框架希望在塑料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遏制塑料汙染:號召塑料可持續設計、改進塑料回收基礎設施、進行公共教育和採取從廢水中去除塑料的新技術。

未來,在當選總統拜登的領導下,美國如若籤署《海洋塑料憲章》,將表明美國認識到塑料汙染是一個問題,並表明美國願意參與制定全球解決方案。

二、遵守《巴塞爾公約》

▲《巴塞爾公約》Logo

2019年5月,《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被修訂,用來更好地規範全球塑料廢物貿易。《巴塞爾公約》是一項管理危險廢物跨境流動和處置的國際條約。

雖然美國於1990年籤署了《巴塞爾公約》,其參議院於1992年提出建議並同意批准該公約,但國會尚未制定實施該公約的必要立法。這意味著沒有哪位總統能夠批准該條約。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尊重這份公約的目標,即阻止生產塑料垃圾的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向發展中國家輸送塑料垃圾。

三、鼓勵締結聯合國塑料汙染條約

上個月,世界野生動物聯合會(WWF)、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以及包括可口可樂、星巴克和雀巢在內的幾家國際企業,發布了《聯合國塑料汙染條約的商業案例》,呼籲建立聯合國塑料汙染條約。

▲《聯合國塑料汙染條約的商業案例》

該報告認為,具有約束性的國際塑料條約將有助於幫助籤約國之間的政策統一、改進投資戰略,刺激產業創新,並協調基礎設施發展。"

雖然目前聯合國沒有任何塑料汙染條約進入審批階段,但聯合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工作組最近的一次會議報告說,超過三分之二的會員國對一份全球塑料汙染條約感興趣。(筆者認為)拜登應該支持並參與到塑料汙染條約的討論。

川普任總統期間的事實已經表明,美國不參與全球事務可能會產生消極後果。而當選下一任總統的拜登,已表示願意與全球領導人在氣候變化等緊迫問題上合作,他可以成為解決全球塑料問題的領頭人——畢竟塑料問題只會越來越嚴峻,不會自行消失。

註:[1] 《拯救海洋法(Save Our Seas Act)》:川普(Trump)總統2018年籤署了《拯救海洋法》,指示美國政府在國內外進一步限制海洋垃圾。然而,沒過多久,川普政府就拒絕承認美國在海洋塑料危機中的影響,並一再試圖阻止國際社會努力解決這一問題,以及推動美國塑料行業的發展。

原文來源:美國《Grist》雜誌

原文名稱:We need a global leader on plastics. Could it be Biden?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23日

作者:莎拉·J·莫拉思(Sarah J. Morath)

編譯:伽寧

-End-

排版|陳嘉怡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球最大塑料汙染企業,可口可樂、百事和雀巢繼續蟬聯
    《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十大塑料汙染企業如下: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公司、 雀巢、聯合利華、億滋國際、瑪氏公司、寶潔公司、菲利普莫裡斯國際公司、高露潔-棕欖、不凡帝範梅勒。其中,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公司和雀巢連續三年被評為世界前列塑料汙染企業。「看到同一批大品牌連續三年站上世界塑料汙染企業前列的領獎臺,並不令人驚訝。
  • 《聯合國塑料汙染條約的商業案例》發布|全球呼籲建立統一標準
    迄今已有500多個籤署國,它將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團結在循環經濟的共同願景下,除確定2025年解決塑料汙染的具體目標,《全球承諾》還幫助企業規範了標準和定義的一致性,這些標準和定義正逐漸成為行業規範。
  • 每經16點丨黑龍江綏芬河市立即轉入戰時狀態;拜登:美國將在39天後...
    2丨整點投資丨中信證券:年末博弈加劇 堅守順周期主線跨年每經AI快訊,12月13日,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A股仍處於跨年輪動慢漲期,基本面預期逐步改善抬升市場底線,增量資金緩慢入場,短期因市場波動被擾亂的預期預計會重聚共識,順周期仍是主線,預計能夠延續至明年一季度。
  • 錢賺進口袋,汙染丟給環境?可口可樂成為全球最大塑料汙染源
    據環保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的調查,在對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的30萬垃圾進行統計後,可口可樂成為全球塑料汙染最嚴重企業,其次是百事可樂與雀巢。數據表示示:在13834塊塑料上發現了可口可樂的商標,5155塊塑料上發現百事可樂的商標,8633塊塑料上有雀巢的商標。
  • 每經11點丨重要公告!滿洲裡公交車全部暫停運營;美總務局將為拜登...
    1丨滿洲裡公交線路今起全部暫停運營11月24日,據滿洲裡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號「魅力滿洲裡」,滿洲裡當日發布重要公告,暫定於11月24日開始,滿洲裡市公交線路全部臨時停運。公告全文如下圖:2丨整點投資丨清華控股「17清控01」跌逾32%,盤中二次臨時停牌11月24日,清華控股「17清控01」跌逾32%,盤中二次臨時停牌;該債券昨日一度漲近50%。華晨汽車集團公告稱,公司所有的存續債券將自11月26日起按照有關規定轉讓,上述債券在11月23日至11月25日期間在上交所處於停牌狀態。截至發稿,北向資金實際淨買入額超10億元。
  • 塑料汙染嚴重,開發可降解塑料不就行了?NO,來不及降解…
    可降解塑料問題凸顯 來不及降解 生物降解塑料可被生物分解,但大多數都需要進行特殊的高溫處理方能於6個月內完成降解。通常情況下,它們會被放在垃圾填埋場中,因此可能需要更長的分解時間,並且仍會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
  • 可口可樂再次被提名「塑料汙染之王」
    你愛喝可樂嗎?日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已連續第三年被評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汙染者,被指在減少塑料廢物方面「零進展」。而人們隨意將瓶子丟棄也是造成汙染的原因之一。你扔過嗎? 國外一環保組織「擺脫塑料」調查了55個國家後發現,飲料瓶在海灘、河流、公園等場所的丟棄率最高。其中,可口可樂的瓶子最多,被評為全球第一大塑料汙染者,其次是雀巢和百事可樂。
  • 把地球垃圾投向太陽,能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嗎?
    隨著人類科技經濟等方面的發展,環境問題一度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以目前來說,每一個國家一天產生的垃圾就特別多,這對於整個地球來說更是一個嚴重的負擔,這些垃圾遠遠超過了地球的自我清潔能力!於是人們就想方設法尋找新的合適地球垃圾存放的垃圾場,如果把地球垃圾投向太陽,能解決環境汙染的問題嗎?電腦模擬了一個可怕的現象。一般來說,目前主流的人類垃圾處理方法主要分為三種,焚燒,填埋以及轉移!焚燒是最簡單的方式,一股腦兒全部運送到垃圾場,把一些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垃圾進行焚燒就可以了,不過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硫化物對於大氣的汙染是特別嚴重的。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自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灘第一次報導發現塑膠袋以來,塑料汙染問題便一步步在發酵。世界各國對塑料汙染的認識隨著時間在不斷深化,各種力量交互作用尋求塑料汙染治理共識,思路和模式日漸清晰和豐富,行動力度不斷加強。從1990年代開始,就有多個國家結合自身國情出臺包括限塑、禁塑、徵稅等法律法規。從2014年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均號召和倡議全球應對塑料汙染問題。
  • 蘭州市加大塑料汙染治理
    為加強我市塑料汙染治理,蘭州市制定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治理的時間節點和具體要求,依據《方案》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環境監管,嚴格對我市 3 家可回收利用醫用廢物的企業進行監督檢查。
  • 被丟棄的塑料瓶:可口可樂、百事、雀巢成為全球最大塑料汙染者前三
    近日,據《衛報》報導,可口可樂連續第三年被環保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評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汙染者,百事可樂和雀巢緊隨其後,位列第二和第三。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最新報告顯示,這些公司在解決塑料汙染危機方面「零進展」。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不久前,據環保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公布調查,在對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統計後,可口可樂第三次蟬聯全球第一塑料汙染企業,隨後是百事可樂和雀巢。也就是說,全球銷售的食鹽品牌中,超過90%被塑料汙染,其中海鹽中塑料含量最高。而且不同品牌的食鹽中發現的微塑料密度差異很大,亞洲品牌的密度尤其高,亞洲也是塑料汙染的高發區。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顯示,由於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為了廢棄物,其中1/3已經變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造成日益嚴峻的汙染。
  •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
    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來看看這組數據 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快訊!外媒:拜登提名勞埃德·奧斯汀為國防部長
    【環球網快訊】路透社剛剛消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退役四星上將勞埃德·奧斯汀為國防部長。如果提名得到確認,奧斯汀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國防部長。現年67歲的奧斯汀於197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曾是首個指揮陸軍師的非裔將軍,是陸軍第一個非裔副參謀長,也是第一個監督整個戰區作戰的非裔將軍。2013年,奧斯汀開始掌管中央司令部。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大片地區,奧斯汀監督了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
  • 可口可樂成塑料汙染最嚴重品牌 一年的塑料瓶連起來能往返月球37次
    但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2016年統計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軟飲料公司,可口可樂目前年產的塑料瓶依然高達1100億隻,連起來可往返月球37次。而這就觸碰了環保人士最敏感的的神經--這些飲料瓶都到哪去了?由全球抗塑料運動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s組織最近發起的全球審計表明:可口可樂可能是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牌,但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汙染源。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Moria Yin近日,來自《科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未來全球塑料排放量可能達到5300萬噸,這是聯合國標準(800萬噸)的6.6倍。而新冠疫情期間產生的一次性醫療防護用品(PPE)廢料更加劇了目前的汙染情況。研究人員認為,全球塑料產業的轉型是達到塑料清理目標的唯一途徑。
  • 建立塑料汙染治理的長效機制 加大塑料廢棄物的回收
    商務部近日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商務領域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大海洋的塑料汙染是個大問題,現在解決還不晚,您怎麼看?
    控制塑料垃圾的全球運動是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環保事業之一。然而,這還不足以減少越來越多的廢棄塑料流入大海。  在未來10年裡,流入水道並最終流入海洋的廢物將達到2200萬噸,每年可能高達5800萬噸。,因為這一估計考慮到了政府和工業界對減少塑料汙染的數千項雄心勃勃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