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憑什麼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獨自環遊地球的女性?

2021-02-10 蕎面旅遊網


圖/WeChat cover

如果我說

有一個人自己去環遊世界

你大概會相信

如果我說

有位25歲的女性

100多年前就自己去環遊世界72天

你信不信?

她叫娜麗·布萊

下圖這位顏值頗高的姑娘就是了


圖/Nellie Bly

娜麗·布萊(Nellie Bly),19世紀美國新聞記者,獨自環遊地球那一年,她25歲。

娜麗原名伊莉莎白·簡·科克倫(ElizabethJane Cochran),出生於1864年。她的一生充滿奇蹟,在世界新聞史上,作為記者的她開創了「隱密採訪」手法;而在世界旅遊史裡,她又是第一位進行環球旅遊的女性。

娜麗首創的「隱密採訪」,通俗來講就是當「臥底記者」或者「暗訪」。她當記者之初,就裝成精神病人,在布萊克韋島的精神病院臥底十天,揭露了精神病患們所處的惡劣環境和受到的不人道待遇。報導見報後震驚社會,引發了廣泛的社會抗議,最終紐約市決定每年增加撥款,用於精神病人的看護。這則報導被娜麗完整記錄於《瘋人院十日》(Ten Days Ina Mad-House)一書中,且在2014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


圖/電影《瘋人院十日》海報

除此之外,娜麗還曾經深入貧民區採訪,通過自己的報導讓貧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她還報導販賣孩童等不法行為、採訪貧民窟的困苦生活等。這種深入各種環境調查報導社會的黑暗面,喚起眾人重視,進而改變社會的報導方式,從此成為娜麗的標誌,也使她成為新聞史上最具傳奇性的記者之一。

而娜麗的傳奇還不止於此。1887年的一個周日,24歲的娜麗在為第二天必須交的稿子絞盡腦汁時,突發奇想:「真希望我現在在地球的另一端」。「環遊地球」的想法就此鑽進了她的腦袋。而且,她聰明地設想道,自己可以模仿儒勒·凡爾納經典歷險小說《八十天環遊地球》的主角,以「真人秀」的方式,一邊環遊一邊報導,用報導換旅費。想必自己供職的《世界報》也樂見此舉!

娜麗即刻去查時刻表,核算時間……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眼看就要展開……然而並沒有!因為總編大人不同意。總編認為這樣的任務只能由男人來完成,娜麗一介女子,如何能實現?娜麗的回應可稱得上是十分傲嬌:「派誰去是您的自由。不過如果您派一個男人,我就在同一天出發,一邊環遊,一邊把報導投給別的報紙,一定會打敗他!」

面對如此桀驁不馴的下屬,總編大人只好讓步,他答應娜麗,如果自己某天打算讓人去環遊地球了,第一個考慮娜麗。一年後,有旁人也建議《世界報》以《八十天環遊地球》為藍本,策劃一次真正的環遊地球,以「真人秀」事件來拓展報紙影響力、為《世界報》「吸粉」。此時,總編大人想起了娜麗,他詢問娜麗:

「如果讓你兩天後開始環遊地球,你願意嗎?」

「我此刻就可以動身。」


圖/Nellie Bly

娜麗一路上按照書上福格的環遊線路,造訪了當時世界上一些重要城市和地區——迷人的英國倫敦、浪漫的法國巴黎、「印度之魂」恆河、「花園城市」新加坡、繁華的香港、美麗的日本橫濱等等,在127年前,都留下過娜麗的足跡。

要知道,《八十天環遊世界》只不過是凡爾納創作出來的一部小說,裡面的主人公和事件都是虛構的,連作者本人也不確定80天是否真的能環遊世界一周……而娜麗孤身一人環遊世界,不得不令人稱奇。


圖/當時的路線圖

娜麗以「真人秀」的方式,一邊環遊一邊報導,和今天環遊世界的人們相比,她更帶著一雙發現的眼睛,為美國人民帶去世界的聲音。

這是她當時的記敘,很有趣。

當我剛抵達倫敦時,倫敦給我的印象是街道上燈光昏暗,整座城市充斥著灰色,還有一些看得過眼的建築。人們都急匆匆走來走去。後來當我走在倫敦繁華的大道上時,我是帶著紐約人的羞愧感的。全世界都在問我,「覺得倫敦和紐約相比怎麼樣?」,我選擇毫不猶豫地用美國人的口吻回答:「倫敦還行吧」。因為我不想之後看到家鄉的負面新聞。


圖/Round the line

娜麗一路上按照福格的環遊線路,造訪了當時世界上一些重要城市和地區。我們今天輕易就能抵達的地方——迷人的英國倫敦、浪漫的法國巴黎、「印度之魂」恆河、「花園城市」新加坡、繁華的香港、美麗的日本橫濱等等,在129年前,都留下過娜麗的足跡。而乘坐「太平洋中央鐵路」從舊金山行至紐約,也是娜麗旅行的重要一段。

娜麗唯一一次偏離《八十天環遊地球》中的路線,是專程抵達法國亞眠,拜訪自己的偶像——《八十天環遊地球》的作者凡爾納。在凡爾納小小的書房裡,娜麗同時驚訝於凡爾納字跡的漂亮、手稿的工整,作者這種喜愛簡潔、擯棄繁複的習慣,顯然也被帶入了他的作品語言中。

凡爾納還向給娜麗展示了一幅掛在牆上的地圖,那是在動筆《八十天環遊地球》前,凡爾納已經給主角福格所設想好的線路,也是整部小說的核心線索。作為一出以全世界為舞臺的精彩、浪漫、驚險又歡樂的喜劇,凡爾納讓故事在時間上與現實世界確切匹配,場景又上與真實世界完全相符,使故事產生了無與倫比的代入感和真實感。

短暫拜訪後,娜麗一鼓作氣,按照書中的環遊路線,旅行了蘇伊士、亞丁、科倫坡、新加坡、香港、橫濱、舊金山等地,並最終打破了福格的紀錄,用72天時間完成了環遊世界,達成了當時最快速環遊世界的紀錄。


圖/Round the line

娜麗的旅程雖然在模仿小說,但畢竟不同於小說。小說中的旅行充滿了緊張刺激、歡樂逗逼的氣氛:主角福格在旅途中經歷了許多緊張刺激的歷險情節,也演繹了一場真摯感人的愛情故事,甚至還成為一個臆想的偵探情節中的「逃犯」。他的身邊是一個到處惹是生非的僕人,行程還充滿了鐵路中斷、橋梁斷裂等等技術障礙。整個故事意外不斷、高潮迭起,兼具幽默與驚險、浪漫與崇高。

而娜麗在真實世界的旅行,即使不是那麼刺激,也絕非一帆風順。其實這是娜麗是第一次遠洋航行,所以她第一次登船後還暈船了……為了到達目的地,她搭乘了火車、輪船、舢板、馬、驢子等幾乎當時所有可用的交通工具,也經歷了諸如語言不通、交通不給力、貨幣、迷路等旅行者都會遇到的問題。然而,作為一名膽敢親身潛入精神病院、假裝精神病患者以報導真相的奇女子,什麼困難都不在話下。從這個意義上講,娜麗的確抓住了《八十天環遊地球》這個故事的精髓——那種不畏艱難、一往無前的海洋氣質,那種開闊視野、拓展邊界的冒險精神。


圖/以娜麗環遊世界故事為原型的一種桌上遊戲紙牌

在當時的世界,一名女子,孤身一人,環遊世界,不能不令人稱奇(換做當今世界,也一樣令人讚嘆吧),而她一邊環遊、一邊報導的作法,除了聰明地為自己的旅行拉來了老闆的贊助,也確實起到了為《紐約世界報》「吸粉」的效果。

這裡不得不順帶提一筆娜麗的老闆——19世紀末最精明的傳媒大亨約瑟夫·普利茲(後來的「普利茲新聞獎」就是以他命名)。


圖/約瑟夫·普利茲

從「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次事件的策劃,我們便能管窺老普利茲的精明,他精準地選擇了兩方面投資對象,從而坐享巨利。一方面,「旅行與冒險」已成為普通人的渴望,暢銷世界的小說《八十天環遊地球》更是引發了全球旅行熱潮、開啟了全球旅行時代。老普利茲將「八十天環遊地球」拓展為一個熱點遊戲、一次「真人秀」,安排了一次虛構與現實的跨界,可謂史上極有創意的一次利用大IP概念進行跨界推廣的案例。

而另一方面,老普利茲把寶押在了娜麗身上,賭娜麗能夠在八十天內環遊地球,能夠贏過小說的主角福格。要知道,哪怕是寫出了《八十天環遊地球》的凡爾納本人,對娜麗能否在現實世界完成這個人物,還是持懷疑態度的。

而老普利茲押對了!《紐約世界報》與娜麗都獲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圖/《紐約世界報》與娜麗一起環遊世界專欄

成為「名記」的娜麗並沒有曇花一現,她一生延續了自己25歲時創下的隻身環遊地球的傳奇。她畢生致力於人權,採訪過貧民窟的困苦生活、1913 年撰寫有關女性投票權的報導,甚至一戰時作為戰地記者前往東歐戰線報導戰況。她嫁給過百萬富翁,辦過報紙,還經營過工廠,甚至有過自己的發明專利。她的肖像還出現在了美國的郵票上。

娜麗去世時年僅57歲,卻完成了許多女人終其一生不敢想像的事。2015年5月5日,GOOGLEDOODLE發布了一個短片,配上歌手Kelly O專門創作的《Oh Nellie》一曲,向這位偉大的女性致敬。


歌詞寫道:

oh Nellie, take us all around the world and break those rules『cause you’re our girl

噢,娜麗,帶我們去環遊世界吧,打破那些陳規,你是我們的楷模!

oh Nellie, take us all around the world with you, we wanna make something of ourselves, too

噢,娜麗,帶我們跟你一起去環遊世界吧,我們也好想找到最了不起的自己!

- 觀 影 福 利 -

朝著心中的夢想

奮進吧!

找到最了不起的自己

先來場免費大片放鬆自己


《巴黎危機》滔天陰謀環環相扣

該片主要講述了

由冷麵中情局特工與聰明的小偷組成搭檔

共同揭露並破獲了一起陰謀大案的故事


由《伊甸湖》、《黑衣女人》導演詹姆斯·瓦特金斯執導,《環太平洋》男星伊德瑞斯·艾爾巴和《權力的遊戲》「少狼主」理察·馬登領銜主演的法國反恐動作巨製《巴黎危機》於9月20日全國公映。

- 拿 票 須 知 -

擴散本文憑截圖直接發至平臺

2016年9月21日(周三)17:30前發送有效

確認後於19:50前前往元一環球影城現場取票

現場聯繫電話:13170151229

(數量非常有限,送完為止)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安徽中青旅所有!

感謝元一環球影城的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初沒有人,那第一位女人和男人是如何誕生的?
    或者說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男性是怎麼誕生的?從一切都要從地球誕生說起。根據行星形成理論,在45.4億年前,地球通過引力作用從太陽星雲的「邊角料」中誕生。由於不斷經歷太空巖石的碰撞,原始地球非常熱,表面是熔融的狀態。在最初的地球上,不要說人類,就連生命都沒有。但隨著地球的冷卻,水得以凝結成液態,從而形成海洋。
  • 史上第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
    ♥「第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 Evelyne Axell」她是美麗的女演員、第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也是藝術史上首位在自畫像中裸體現身的畫家。她畫風自由、解放又挑撥,是經典女性主義代表;然而在她逝世後三十餘年,作品才逐漸為國際藝壇所重視。師承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她不留戀油彩,反而使用當年最時尚的壓克力、塑料、仿皮毛等作為媒材。
  • 首個徒步環遊世界的華人,泰戈爾為他題詞,各國元首爭相接見
    雖然如此,但是卻仍然有許多人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夢想。在上個世紀初,就有一位中國人依靠自己的一雙腿,獨自一人環遊了世界。他是首個獨步環遊世界的華人,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雙腳丈量世界的人,泰戈爾都為他題詞,各國的總統都爭相接見他,他的名字叫做潘德明。
  • 讓娃跟隨小兔子一起環遊世界
    《菲利克斯的馬戲團大冒險》《菲利克斯探秘地球》《菲利克斯穿越歷史》《菲利克斯廣交各國朋友》《菲利克斯環遊世界1》《菲利克斯環遊世界2信封設計得也各具特色:把地理人文知識,融入在故事中,這種講述方式,孩子非常容易接受,而且就像是孩子親身跟著菲利克斯環遊世界、探秘地球,去體驗了全世界很多國家體驗異國風情一樣
  • 羅馬尼亞31歲女攝影師環遊世界完成《美女地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6月27日報導,來自羅馬尼亞的一位31歲女攝影師米哈艾拉(Mihaela Noroc)十分熱愛旅遊,她花了兩三年的時間遊遍60多個國家,拍下在旅途中看見的美麗女子,逐步完成一個《美女地圖》(The Atlas Of Beauty)的計劃,向大眾展現各國女性的美
  • 地球上原本沒有人,那麼第一位男人和女人是如何誕生的?
    世界上存在著無數的未知問題,有的撲朔迷離,有的難辨真假,慶幸的是我們都有一顆探索奧秘的心,只有不斷地去需求問題的源頭,才能夠揭開未知領域的神秘面紗。人,是一種很奇妙的生物存在,不僅擁有無盡的智慧,還能夠創造出不一樣的世界。地球上最初沒有人,第一位女人和男人又是如何誕生的?相傳至今,人類是由女媧捏泥而成,但傳說永遠是沒有根據可循。
  • 25歲她環遊世界做牛叉報導,轉身嫁給富豪管理企業拿專利 【經緯低調出品】
    19 世紀的美國女性遠沒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別說像希拉蕊一樣競選總統,大多數女性甚至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今天我們想聊的就是一位,在「世界都說你不可以」的時候,身體力行證明「我可以」的女性。她叫娜麗·布萊,她敢於打破無數的不可能,她曾是普利茲手下的得力幹將,首創了隱秘調查法,也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暗訪;她也是第一位環遊世界的女性,用 72 天的時間,走過 24899 英裡;同時她還是富豪的妻子,是企業的管理者,是一位發明家。 她不僅僅寫新聞,還把自己活成了新聞。
  • 當年,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太空人,飛天回到地球後,現狀怎樣了?
    從1961年蘇聯的尤裡·加加林首次人類進入太空開始,近些年來,國內外有越來越多的人飛上了太空,特別是我國航天事業正在迅速崛起,在近十幾年中,我國就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太空人,他們乘坐火箭,順利的進入太空,光榮的完成了國家賦予的使命。讓人最難忘的當屬那個女太空人,她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飛天回到地球後,現狀怎樣了呢?
  • 72歲中國老奶奶韓彬:成為模特走向國際舞臺,和姐妹花環遊世界
    來自中國的一群姐妹花,年均70歲,仍做著環遊世界的夢。出乎意料的是,她們不僅成功了,還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了模特,走向了國際舞臺。歲月從不敗美人,說的就是這麼一群姐妹花這群老年姐妹花,沒有一樣的家庭背景,沒有一樣的學識才情,但她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理想——環遊世界。這個夢想看起來是那麼遙不可及,但在奶奶們付諸實際行動後,卻跟著她們,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實現之路。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加勒比海:《島嶼書》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遊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當病毒流行的時候,有人在自己的書桌前讀書、寫作,為天地燃燈,給予人間一種希望。他和土著妻子恩格託科魯拉(Ngatokorua)育有五個孩子;其中的弗洛倫絲(Florence)也成為了一名作家。她在十三歲時用混雜了英語、拉羅湯加語(Rarotongan)和普卡普卡語的文字寫下了自己的處女作,講述了他們一家在南太平洋上的生活。這部由她父親翻譯的作品於1948年被麥克米倫出版社刊印成書。
  • 首發 | 世界經典名著《彼得·潘》《奧德賽》《小婦人》《環遊地球八十天》珍藏版,6歲以上孩子必收
    《環遊地球八十天》《小婦人》:23x30cm,90頁。》像《彼得·潘》《小婦人》《八十天環遊世界》可以說是陪我走過年少歲月的,到現在我都進化成一枚中年婦女了,還是偶爾會拿出來翻一翻,感悟下少年情懷,就像前不久我還寫了《彼得·潘》的這篇書評: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超級大開本,再配上插畫大師弗蘭西斯卡·羅西和曼紐拉·艾德雷亞尼精美又富於想像力的繪畫,完全有IMAX
  • 為什麼不阻止她環遊世界
    在最新的劇懷腫,夏可可與楊麗雅在酒吧中相聚,面對傍上超級大款的閨蜜,楊麗雅覺得自己實在太過失敗,事業與愛情都被自己給搞砸了。為此,她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放下所有包括莫衡,獨自去環遊世界。 說到做到,辦事風風火火的楊麗雅第二天就向雜誌社提出了辭職,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 《暖暖環遊世界》啟動大眾化營銷策略
    這樣一款女性向手遊能夠取得如此成績,除了其本身的素質外,與其營銷策略也不無關係。結合換裝與環遊世界玩法 日本知名聲優參與配音《暖暖環遊世界》作為一款女性向手遊,遊戲內的人設及畫面都較為精美,加入了上千款時尚又漂亮的髮型、配飾和服飾供玩家選擇。
  • 馬伊琍為女性發聲: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是成為她自己
    我非常喜歡的演員馬伊琍,近日也在綜藝《女人30+》裡發表了自己對「女性」的看法:「自己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明白,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讓那顆卵子成為它自己,不要賦予它過多的使命。」
  • 不高也不美的戴文.青木,憑什麼她能成為世界超模
    不高也不美的戴文.青木,憑什麼她能成為世界超模
  • 人物 她是美國第一位被提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之前,被以「郵寄不雅淫穢刊物」罪投進監獄
    經公眾號世界華人周刊(微信號:wcweekly)授權轉載。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希拉蕊敗給川普,無緣美國新一任總統。但是,希拉蕊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美國總統競選最後單元的女性,仍然創造了歷史。在獲得民主黨提名、成為首位代表主要政黨角逐總統的女性時,希拉蕊表示要「在玻璃天花板上製造一條迄今為止最大的裂縫」。那麼,第一個在「最高玻璃天花板」製造裂縫的是誰呢?在美國歷史上,先後有200多位女性,宣稱要競選總統。
  • 【1.25】娜麗·布萊:如果像她這樣度過一生,你願意嗎?
    由於馬登的慧眼,沒有經過正規教育的她居然成為了一名新聞記者——她也是《匹茲堡電訊報》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正式員工。成為正式員工後,馬登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希望娜麗·布萊有一個筆名。因為無論是她原來的筆名「孤獨的孤女」還是她的本名伊莉莎白·科克倫,都太女性化了——儘管娜麗·布萊本來就是女性,但在那個時候,社會公認「記者」是一份只適合男性的職業。
  • 外國情侶買不起房車,自建一個小木屋,讓汽車拉著房子環遊世界!
    一說到週遊世界,相信大家都會想到房車這種交通工具。房車這類汽車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遠程出行問題。因為房車裡帶有衛生間、廚房、臥室,人們可以在車裡正常的起居。但是房車的價格十分昂貴,一般收入的家庭是無法承擔如此高昂的費用的。
  • Eliza Scidmore《國家地理》第一位女性攝影師
    作為21世紀的女性,可以隨意開啟說走就走的旅行。無論在南極北極,還是赤道沙漠,無論上天飛翔,還是下潛入水,f都能發現無數女性的足跡,她們自由獨立,成為當下女性最好的標籤。然而,在這個世界對女性開放之前,女性們的生活姿態又是如何?我們的攝影師是如何通過影像,一步步地打開這個世界的呢?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開羅:《一千零一夜》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遊地球》,既是重構世界文學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當病毒流行的時候,有人在自己的書桌前讀書、寫作,為天地燃燈,給予人間一種希望。我們中的許多人第一次接觸《一千零一夜》(重重刪節之後的版本)時還是孩童,而即使作為成年讀者,我們也清楚自己正在進入的,是圍繞一個從未真正存在過的巴格達鋪陳展開的魔法世界。不過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一千零一夜》其實深深地紮根於現實之中,尤其是開羅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