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的彈性挑戰之探討

2020-12-26 騰訊網

邊緣計算將計算資源放置在網際網路邊緣,接近設備與信息源頭。類似CPU中的緩存,邊緣計算能夠為應用提高帶寬、減少延遲,但潛在的代價是可靠性和容量。這是因為邊緣設備通常不如集中式伺服器和雲計算資源,在維護性、可靠性、功能和穩定性方面仍面臨挑戰。

就邊緣設備的地理分布而言,本文對邊緣的定義包含臨近部署的少量邊緣設備、城市內蜂窩基站的設備,及全市範圍的部署。當本地處理不充分、成本高昂或者計算依賴於非本地信息時,本地設備計算將卸載到附近的邊緣計算設備(霧、雲等)上。例如,手機中過長的語音片段可以卸載到電池塔上處理,而不是在本地設備(移動邊緣計算)上處理,這既可節省電池,又可減少處理速度差異導致的端到端延遲。

與傳統高度集中的雲計算相比,邊緣計算設備充當了分布式計算的基礎結構,提供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延遲,但與中央雲相比,卻存在資源有限的短板。

邊緣範式支持大規模的物聯網(IoT)設備,物聯網設備與本地環境的交互生成實時數據,從而分擔雲上繁重的處理和分析任務。此結構是增強現實(AR)和家庭自動化等應用的主幹,它們通過複雜的信息處理來分析本地環境以支持決策。在物聯網領域,功能輸入和輸出與地理分布的傳感器和執行器是物理綁定的。如果這些數據集中在中心位置處理,則「最後一英裡」網絡將面臨巨大壓力,雲基的物聯網部署方案將變得不切實際。

如果沒有大幅度的網絡提升(這在中短期似乎不太可能實現),那麼邊緣計算將會成為物聯網的基石。由於兩個方面的原因,本地計算和邊緣計算的範圍發生了變化:一是更多苛刻應用的出現(從聲音處理到視頻處理再到增強現實);二是本地可用資源的增加,包括處理、存儲、網絡等。前者將一些處理推向邊緣,並進一步推向雲,而後者則驅使處理更靠近本地。

受益於邊緣計算的應用通常具有低延遲的需求並且會產生高帶寬的數據流。物聯網設備和增強現實應用是兩個典型例子。本文將以此為例,考察邊緣計算應用帶來的彈性挑戰。

當前,邊緣計算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設計決策在小規模場景下似乎是合理的。但是,隨著邊緣應用程式規模的擴大,無論是在客戶端設備的數量還是在生成的數據量方面,都會出現許多實際挑戰。在低成本無線電子產品和易於集成的特點的推動下,物聯網正在快速地增加可尋址計算機的數量以及對應的需要傳輸的環境數據量。共享計算工具(尤其是網絡資源)會因數據密集型應用的橫向擴展而迅速飽和,當端點數量的算法複雜度呈現超線性增長時,協議可能無法及時返回結果。

網絡影響:隨著新設備的投入使用,雲基的計算可通過向計算環境中逐漸增加資源來支持拓展性。實際上,集中式數據中心較容易實現這樣的拓展,例如只要安置新伺服器並將其連接到現有基礎架構中即可。但是隨著物聯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如果網絡運營商仍然依靠平均容量做部署規劃,而網絡技術無法跟上數據的持續增長,那麼將所有數據處理轉移到數據中心顯然是不可行。如果固定視頻傳感器全天候生成6Mbps的視頻,每月就會產生近2TB的數據,從消費者連接的商業管理來講,這將是無法維持的。如果使用廣泛部署的有線網際網路技術DOCSIS3.0,當今美國的大多數有線系統在500個家庭中最多總共支持81Mbps,平均每個家庭僅支持0.16Mbps。如果12個用戶在該地區進行AR交互,網絡就將飽和。而如果使用邊緣計算,500個家庭可以同時處於活躍狀態,但需要些彈性成本:如果每個家庭有4個活躍的AR用戶,那麼由於最後一英裡網絡的限制,500臺邊緣計算機中僅僅容許有3臺可以同時出現故障並返回到雲中處理。

缺少故障轉移:第一個彈性挑戰是如何在發生故障時進行故障轉移。在雲計算中,同一本地網絡存在熱備份,因此每個獨立資源的可用性並不是很重要。在邊緣環境中,熱備份就顯得不切實際。常見的部署方案非常精簡,只使用一個邊緣設備,如一個WiFi路由器即提供了一個家庭中所有的邊緣服務。對此的替代解決方案是協商基於對等點的故障轉移或資源的社區聚合(類似於微電網)在這種情況下,社區帶寬仍將限制故障轉移的能力。如果沒有額外的網絡基礎架構支持,即使在同一本地社區內進行對等點的故障轉移,500個家庭也只能支持12個未在本地處理數據的AR用戶。除非增加帶寬,額外的冗餘邊緣計算才能變得可行,但這需要既昂貴又部署緩慢的最後一英裡網絡的支持。

邊緣計算的低延遲特性吸引了具有軟實時要求應用的部署。例如,AR應用需要保持低於16毫秒的端到端延遲,以保持60幀/秒的無縫交互。這種延遲在本地設備上很容易實現,但讓所有客戶端設備都具備AR應用必要的計算能力卻是不可行的。邊緣計算提供了一個經濟可行的辦法,尤其是當邊緣設備大部分時間處於空閒狀態時(如商店收銀機中的「計算機」)。這促使實時應用選擇在邊緣計算機上運行而非在客戶端設備上。在邊緣計算設備內部,存在少量的CPU、RAM、GPU/APU和網絡支持。每個實時應用都需要一部分資源的支持以便在規定的時間內執行任務。受限環境中的實時調度(通常採用截止時間優先)可能會因以下因素而複雜化:不同應用程式的延遲容忍級別,不可預測的用戶交互、邊緣設備和客戶端設備之間不可預測的網絡行為以及同一普通邊緣設備服務的多客戶端設備的時鐘漂移。在邊緣計算網絡具備足夠的所需能力之前,設備可能會一直等待。例如,邊緣設備正在分析來自AR設備的視頻流,而此時恆溫器卻急需視頻流的分析結果來識別屋內人數,進而設定溫度。如果邊緣設備無法同時支持這兩項任務的執行,那麼就需要調度算法來安排它們的執行順序。如果邊緣計算範式得到普及,邊緣設備上的競爭將不可避免,並且當今許多應用對資源及時可用的需求將導致許多實時服務無法得到及時響應。針對此類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雲作為故障備份,用來延遲容錯應用。此外,如果應用是有狀態的,但是鑑於某些邊緣設備的無常性。這些狀態也需要存儲在客戶端、雲上或兼而有之。

相關焦點

  • 邊緣計算領域必將誕生獨角獸企業
    應用協同的目標是實現在邊緣應用的一點註冊接入,在其他分布式部署的邊緣應用接入點,能獲得一致的體驗。對於邊緣計算的落地實踐來說,應用協同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涉及雲、邊、管、端各個方面。"在應用協同裡面,我們看到很多挑戰。第一個挑戰是,相對集中的雲端,如何去管理大規模的邊緣節點,這其實是很大的挑戰,目前業界也提出很多技術去解決這類問題,例如P2P技術、緩衝技術等。"
  • 京東智聯雲發布邊緣計算產品組合 解決企業自建邊緣基礎設施難題
    各大企業在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也發現,疫情催生的新型應用給網絡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和衝擊,海量IoT硬體會導致點到點通信的公網IP位址需求激增,海量數據導致指數級的帶寬和內容增長,與此同時,核心數據中心算力的高延遲和低效率以及骨幹網絡帶寬不足的劣勢逐漸突顯。基於此,一些應用的計算能力不得不從雲端下沉至邊緣,進而來滿足低時延、大帶寬、大連接的應用需求。
  • 公有雲+邊緣+專有雲加速融合,騰訊Techo Park無邊界計算分論壇解析...
    在無邊界計算分論壇上,騰訊雲多名高級工程師就與業界大咖及合作夥伴共同分享在邊緣計算的發展趨勢以及在雲中心、邊緣和專有雲場景下,企業如何更好獲得一致的算力和統一的基礎設施能力。為開發者們帶來一場邊緣計算和專有雲的技術盛宴。
  • 姚建銓院士:「4 3 2 1」維度立體闡述邊緣計算
    本文轉自【中國網】;如今,5G已大規模商用,人工智慧正突飛猛進,邊緣計算技術也迎來快速發展。據IDC數據顯示,未來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邊緣側進行存儲、分析、計算,到2024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
  • 鯤鵬+昇騰,邊緣計算峰會上的智能之歌
    剛剛結束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鯤鵬和昇騰通過自身的落地實踐,向行業重新梳理了其對邊緣智能的理解和主張,描繪了一幅邊緣智能的悠悠長卷。數位化轉型大潮下,邊緣計算進入2.0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一下當前的時代背景,在數位化轉型浪潮之下,計算這件事正在經歷些什麼,而我們又該需要怎樣的計算。
  • 邊緣計算點燃新風暴,IT與OT之戰一觸即發!
    OT之戰一觸即發!IT領導者需要考慮邊緣計算對IT和OT之間關係的影響。這種影響到底是促進,還是衝擊呢?導語IT和OT一直是兩個獨立的領域。OT在製造、醫療保健和物流等行業中主要負責垂直和專利的系統核心,以及運營它們所需的專業知識。近年來,儘管新的邊緣計算和物聯網創新積極地在將IT與OT融合在一起,但是OT並不願意開放自己的系統,與IT進行融合。
  • 什麼是邊緣計算網關?TLINK邊緣計算網關又是啥?
    邊緣計算網關:具有強大的邊緣計算功能,為邊緣節點服務提供強勁的計算資源,並有效分擔雲端負荷。顧名思義,具有邊緣計算的網關稱為邊緣計算網關。#TLINK邊緣計算網關是什麼呢?TLINK邊緣計算網關實時計算四、 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將雲端的能力下沉到邊緣側,使用JavaScript語言快速開發腳本,無縫部署到邊緣節點中
  • 邊緣計算:是流行詞還是未來?
    到2027年,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將從35億美元增長到434億美元。」隨著5G商用化進程的推進,邊緣計算正式站上了市場的風口,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技術趨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邊緣計算的高增長,有可能會在計算領域上演「中心走向邊緣,邊緣走向中心」的一幕。誠然,這樣的論斷並非「空穴來風」。
  • 邊緣計算是大勢所趨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邊緣計算技術作為雲計算技術的延伸和補充,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其應用程式在邊緣側發起,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邊緣計算處於物理實體和工業連接之間,或處於物理實體的頂端。
  • JITStack講解: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
    雖然雲計算是產業信息化轉型的主要推動因素,但邊緣計算正在迅速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目標的關鍵部分,以加速數位化轉型。邊緣計算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幾種趨勢已經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機會,幫助製造企業組織將大量基於機器的數據轉化為更靠近數據源的可操作智能端。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架構。
  • 2020邊緣計算企業排行榜
    尤其是「新基建」政策驅動下,隨著我國5G建設進入規模化部署階段,5G概念所包含的三大場景,即增強移動寬帶業務、海量機器通信和高可靠低時延,都將依賴於邊緣計算的能力。因此,說5G時代也將是邊緣計算的時代,一點也不為過。邊緣計算+X,釋放場景化應用潛力從細分市場的維度,邊緣計算可以分為運營商邊緣計算、企業與物聯網邊緣計算、工業邊緣計算三大類。
  • 2021年計算行業機遇在「邊緣」:浪潮與百度聯手樹標杆
    作為中國伺服器市場領頭羊的浪潮,早已經在邊緣計算產業全面布局,推出四大產品系列,並在近期攜手百度發布「百度邊緣計算盒子」。 那麼,浪潮到底如何看待邊緣計算市場的機遇與挑戰?為何選擇與百度合作?
  • 飛凌基於LS1028A-C打造的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網關
    >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給傳統的雲計算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也催生出了計算模式的變革,邊緣計算由此誕生。 所謂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通俗的講,就是在數據採集的本地完成對數據的計算、處理後(譬如打上時間戳,數據格式化、對事件和過程數據分類),根據結果進行「就地」決策,並將處理完成的數據進行存儲、轉發雲平臺等操作。
  • 愛奇藝等崩了背後 凸顯了邊緣計算CDN的重要性
    基於此,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啟動「多雲」部署,選擇多個雲服務商作為災備預案;同時,藉助AI強大算力及邏輯推理,不斷與產業結合,加強雲服務安全壁壘;再者,布局邊緣計算計算,推動傳統集中式數據中心裡的雲計算平臺與行動網路的融合,推動5G網絡生態建設。邊緣計算推動CDN進入新時代
  • PPIO姚欣:數據在邊緣大量產生,架構正在走向邊緣計算
    在下午的「助力數字經濟,共譜數據安全——區塊鏈大數據論壇」 上,PPIO 聯合創始人姚欣帶來題為《從大數據到邊緣計算淺談分布式存儲落地》的演講。他表示,今天我們要走向一個去中心化的時代,我們要走向一個分布式的時代,為什麼呢?是因為數據在邊緣大量的產生,我們也需要把我們的計算和存儲放在邊緣,這樣才能適應數據處理越來越高速,越來越低延遲的需求。
  • 邊緣計算正式進入2.0階段
    運營商MES閃耀ECIS 2020 在剛剛結束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三大白皮書重磅發布,包括《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協同白皮書2.0》《5G時代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網絡白皮書》《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節點白皮書1.0》。 峰會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分別闡述自身在邊緣計算領域的進展及探索。
  • 浪潮集團邊緣計算事業部總經理孫波:快速崛起的邊緣計算市場與應用
    會上,浪潮集團邊緣計算事業部總經理孫波做《快速崛起的邊緣計算市場與應用》主題分享,以下為演講實錄,由暢享網整理髮布。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也是圍繞邊緣計算在未來市場下的發展方向和機會點,以及未來的合作期望。
  • 邊緣計算初體驗:ZStack Mini如何將極簡做到極致?
    儘管雲服務已經成為主流選擇,但對於很多應用場景而言,邊緣計算仍是最佳選擇。Gartner認為,雲計算與邊緣計算將緊密結合,並行發展  使用公有雲服務更要考慮網絡條件。一方面,某些特殊的行業或環境決定了不方便接入網際網路或網絡條件不能保證,極端一些的例子譬如遠洋輪船;另一方面,比較大量的數據在本地處理,比上傳到公有雲,可以顯著降低延遲和網絡傳輸成本,譬如5G的「好基友」邊緣計算,2019年火爆一時的高速ETC改造項目則是應用的典型。  所以,私有部署及混合雲仍然是很多客戶的現實要求。
  • 微軟收購5G邊緣計算公司,谷歌發布全球移動邊緣雲平臺GMEC
    邊緣計算社區了解到,Affirmed Networks成立於2010年,擁有500多名員工,並籌集了超過1.5億美元,其中包括2019年2月的3800萬美元融資。在業務上,Affirmed Networks主要產品是虛擬演進分組核心技術,可為運營商交付各種服務,包括消費者,物聯網,專用LTE,Wi-Fi,GiLAN,VoLTE,CUP,固定無線,邊緣計算和5G服務。Affirmed公司專注於5G技術和邊緣計算業務,對於想要進軍電信業務的大型雲服務提供商微軟來說可謂是一個十分理想的收購目標。
  • 淺談什麼是邊緣計算?物聯卡/流量卡
    今天咱們要說一個新鮮詞叫邊緣計算,邊緣計算因為它縮寫就是EC,也就是Edge Computing,看字面的意思,容易理解成把邊上不清不楚的數據給計算清楚,但實際上它真正的意思是放在邊緣的計算。我本人喜歡把邊緣計算理解成觸手計算,之前我看過一篇關於把邊緣計算和章魚做例比的文章,我覺得非常的有意思,我們知道張他非常聰明,有八隻腳,當一隻章魚被封裝在一個水罐子裡的時候,他能自己從裡面打開蓋子,並且成功地逃脫,是因為章魚他八隻腳擁有全身60%的神經元,而他的腦子只有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