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天氣一天天轉涼,天乾物燥,寶寶適應能力差,容易出現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疾病。今天,順義婦兒醫院中醫科主任趙騫就來和大家分享小兒秋季飲食起居的養生小常識。
在幾千年前老祖宗就給了我們一些秋季養生的建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倶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大家看了這段話可能有點迷糊,接下來,趙騫主任就從以下幾方面來詳細講解。
生活起居
秋天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天氣轉涼,地氣清肅。中醫學認為,秋季應該及時調整寶寶們的作息,象大自然裡的小動物一樣,早睡早起,這樣能使意志寧靜,可以緩和秋天肅殺之氣對寶寶身體帶來的影響。
秋季氣候變化快,有的寶媽們可能怕孩子凍著,早早就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物,蓋上厚厚的被子,甚至減少了戶外活動,其實這些往往是沒有必要的。秋天還是可以讓孩子們出去接觸大自然,去鍛鍊身體,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只是注意,不要進行太過耗散和劇烈的運動,不讓意志過度外馳,這樣才能適應秋季「收氣」的調養。
養肺潤燥
秋季在五行中屬金,與肺臟相應。中醫學認為,秋季養生重在養肺。如不注意順應秋氣的養收之道,孩子容易損傷肺氣,發生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疾病,原有的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在秋季加重。
在飲食上,應注意少吃辛辣溫燥的食物。寶媽們可以在秋季多給孩子進食一些白色的食物,因為根據五行學說,白色屬金,進食白色的食物多有益肺養陰的作用,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
(1)銀耳銀耳性平,含有多種胺基酸,既能補脾開胃,又能滋陰潤肺,秋季食用還能緩解皮膚乾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可以在煮粥或燉湯的時候加入一些銀耳,既有營養,又很美味。
(2)山藥山藥補脾氣而益胃陰,還有生津益肺的功效,補而不燥。經常咳嗽、喘息的孩子,肺氣較虛弱,可以在秋天進食一些山藥,既補肺氣,又益腎氣。而且山藥可以作為主食,又可以做成菜餚,寶媽們盡情發揮你們的廚藝吧!
(3)蓮藕
具有清熱舒鬱的作用,含鈣、磷、鐵及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物質。蓮藕性偏涼,可清肺熱,但經過加工由生變熟後,可減其涼性,不傷脾胃,熟食有滋陰養血止瀉之功。
(4)梨梨是百果之宗,有潤肺、化痰、止咳、清熱的功效,對於寶寶秋燥引起的乾咳、口渴和便秘效果不錯,飲用梨汁可以潤喉生津,梨生食或加冰糖、川貝母燉煮,均有緩解咳嗽症狀的效果。
(5)百合
百合味甘,性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含有蛋白質、鈣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進食百合,對寶寶不僅有良好的營養滋補作用,還對秋燥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顧護脾胃
俗語講「秋瓜壞肚」,指立秋後如果繼續過食生冷瓜果易引發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皇帝內經》也指出,如果在秋天違背了調養之道,等天氣漸寒,就會發生完谷不化的洩瀉病,影響人適應冬天潛藏之氣的能力。
所以,在秋天寶媽們應特別注意顧護孩子們的脾胃,切勿過食生冷,特別是平時脾胃就不太好,容易消化不良、拉肚子的寶寶,應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減少進食油膩的食物。
最後,提醒大家,要順應四時之氣,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與飲食。祝願家長朋友們能與孩子們度過一個健康又美好的金秋!
文字 / 中醫科 趙騫
【來源:順義區婦幼保健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