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與「夾脊」

2021-02-22 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一、「夾脊」之源流出處

夾脊又名夾脊穴、挾脊、夾背脊、佗脊、華佗夾脊等。在健身氣功功法中,不光有穴位名詞的使用,更多則作為動詞運用,夾脊引自於道家丹門術語,指兩肩胛輔夾其脊,形成一夾道,因名夾脊。

夾脊最早出自《內經》,《素問·刺瘧》曰:「十二瘧者,……又刺項以下夾脊者必已。」最早將夾脊刺法應用於臨床的,據文獻記載首見於華佗。《後漢書》注引《華佗別傳》曰:「有人病腳躄不能行,佗切脈,便使解衣,點背數十處,相去一寸或五分……,言灸此各七壯,灸瘡愈即行也。後灸愈,灸處去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勻如引繩。」此處華佗所點背數十穴當為今之夾脊穴。華佗在《內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確定了夾脊穴的基本定位,並用於治療臨床頑疾,所以後世又有「華佗夾脊治百病」一說。

二、「夾脊」的醫療保健作用

(一)扶正祛邪

刺激夾脊可以補虛瀉實,使虛弱低下的機能得到增強與補充,使體內留滯鬱結的痰溼、淤血等邪實被驅除與排出,達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強健夾脊,可以補益中氣、安守精神,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防禦和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

(二)調和陰陽

夾脊與督脈相通,督脈為陽脈之海,與六陽經有聯繫;督脈與任脈相貫通,任脈為陰脈之海,與六陰經聯繫。通過刺激夾脊,可以調節任督二脈,達到調節陰陽平衡的目的,使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生理功能恢復平衡,達到協調統一。

(三)疏經通絡

夾脊處的脊神經與血管叢分布身體各部,組成了一個與經絡相關的網絡系統。通過刺激夾脊,具有疏經通絡的功效,進而激發經氣,行氣活血,調節神經系統與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通過對夾脊進行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對頭痛、坐骨神經痛、四肢關節痛等,都有明顯的止痛作用。之所以療效顯著,也是在於刺激夾脊可以通經活絡,調和氣血。

三、功法中「夾脊」的健身機制

夾脊從第一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於各椎棘突下旁開0.5—1寸,左右計48穴,再加上骶椎的8個夾脊穴,總計56穴。夾脊歸屬於奇穴,是不屬十四經脈的俞穴,故又稱為「經外奇穴」,它與其他奇穴不同,它穴位多,且處於重要的解剖位置(每穴下面都有脊神經與血管叢)。沒有一味藥可以入奇經八脈,就現在的醫療手段來看,西醫仍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而中醫是可以通過鍛鍊的方法來醫治的。從保健養生的角度講,針灸、按摩和撥火罐,都趕不上練導引功法。傳統的中醫學理論認為夾脊穴因位於背部督脈和膀朧經之間,且與某些經脈的經筋密切關聯,故能治療全身疾病。現代人長時間伏案工作、久看電腦屏幕,患頸椎、腰椎病的人越來越多,身體不適便尋求按摩、針灸,殊不知這與他們平日疏忽體育鍛鍊有很大關係。健身氣功的九套功法在編創中充分考慮了自我鍛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尤以突出了對脊柱的鍛鍊。下面以健身氣功·八段錦和健身氣功·易筋經為例進行解讀。

在健身氣功·八段錦中,要求每勢動作內勁的蓄髮均出自脊柱的夾脊部位(兩肩胛脊中間空竅),其運動規律也都是以脊柱為軸心向全身延伸。加之人身督脈貫通脊柱,與全身經絡相連,脊柱兩側膀胱經上的俞穴又直接與五臟六腑相通,脊柱的運動真可謂是牽一處而動全身。在兩手託天理三焦一勢中,雙臂上舉時就有一個夾脊的動作,對活動夾脊穴很有好處,可舒緩背部的疲勞感;另外兩掌向上託起並上舉到最高點的時候,要稍微定住,屏息一會兒。屏息就可讓我們的氣機在五臟六腑之中鼓蕩一圈,即「內按摩」,用氣機按摩我們的五臟六腑。兩手託天理三焦這個動作,通過雙手上託,緩緩用力,可有效刺激頸夾脊、胸夾脊,使三焦通暢、氣血調和;同時,雙臂反覆地上舉、下落,還可鍛鍊肘關節、肩關節和頸部,有效防治肩背病、頸椎病。左右開弓似射鵰一式時,要求兩腕交叉搭於胸前,夾脊放鬆,開弓豎脊勁達夾脊,有利於抒發胸氣、消除胸悶,並能疏理肝氣之功效。在做調理脾胃須單舉時,要求兩掌上下分撐脊柱對拉拔長,內勁上下分行達於兩掌勞宮,通過牽拉腹腔對胃肝膽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五勞七傷往後瞧一式中,扭頭旋臂不僅可以刺激大椎穴,調整大腦與臟腑的調節能力,還可以有效刺激夾脊穴和膀胱經上的俞穴,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和促進自身的良性調整,利於緩解和消除亞健康狀態。搖頭擺尾去心火這個動作對夾脊也有明顯的刺激效果,這一式中,「搖頭」並不算太難,難點主要是在「擺尾」。「擺尾」真正動的點是督脈的根部尾閭處。所以,「擺尾」又被認為是通督脈的動作。古人把這個過程比喻為「過三關」:即尾閭關、夾脊關和玉枕關。人體氣機從尾閭關到夾脊關運行緩慢,從夾脊到玉枕關,氣機運行快了起來。我們平時就很少能活動到尾閭這個地方,「搖頭擺尾去心火」很好地活動尾閭,有效的刺激腰夾脊和骶夾脊,再加上搖頭可刺激大椎穴,從而達到疏洩心熱的效果。雙手攀足固腎腰,是通過俯身、兩手攀足,來專門鍛鍊腰腎的一個動作。通過手臂帶動身體上起,可以刺激骶夾脊和腰夾脊,鍛鍊脊柱和督脈,可防治腰椎間盤突出,達到固腎壯陽的效果。攢拳怒目增氣力一式時,馬步下蹲懸頂豎脊,左右攢拳,脊柱擰轉。最後一式背後七顛百病消要求兩腳跟提起,頭上頂,收腹提肛,兩肩微沉,動作略停一下。然後兩腳後跟下落,下落時,中間先緩衝一下,腳跟提在半空,停頓片刻後,再讓腳跟下落觸地。這個動作雖然很簡單,但卻蘊含了深厚的養生道理,它通過腳後跟的提起和下落,來震動脊柱和督脈。提腳後跟這個動作,不僅抻拉了脊柱,還刺激了背後的經絡,有效鍛鍊腎和膀胱,使得氣血激蕩,經絡疏通。

在健身氣功·易筋經練習時,要求動作舒展連貫,注重伸筋撥骨。即通過牽拉人體各部位的肌肉和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等組織,來提高人體肌肉、肌腱等組織的韌性和力量,改善人體骨骼、關節等組織的活動功能。該功法的主要運動形勢是以腰為軸的脊柱旋轉屈伸運動,脊柱旋轉屈伸的運動有利於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刺激,以增強其控制和調節功能。在前三式動作中,均要求豎脊,整個脊柱猶如連珠,上下節節貫穿,對拉拔長,使脊椎得以伸拔,脊背得到鍛鍊。摘星換鬥勢中,通過轉身含胸到展胸的過程,可以有效刺激督脈和夾脊。倒拽九牛尾勢中,隨著身體重心後移,腰稍右轉,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右臂外旋,左臂內旋,屈肘內收,以帶動了肩胛活動;放鬆時,身體重心前移,腰稍左轉,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兩臂放鬆前後伸展。一緊一松之間通過腰的扭動,背部夾脊得以刺激,達到了疏通夾脊和調練心肺之作用。出爪亮翅勢中的展肩擴胸,通過兩肩胛夾擠脊背,充分鍛鍊到了夾脊與背後經絡;另外,雲門,中府等肺經腧穴反覆啟閉,促進了清氣與人體之真氣的交匯融合,從而達到改善呼吸功能及全身氣血運行的作用。在做九鬼拔馬刀勢時,最能體現脊柱的旋轉屈伸運動,直膝開展時,轉頭,中指按壓耳廓,手掌扶按玉枕(在頭後部),定勢後視側後方,意注肘尖,後手屈肘,手背貼於脊柱,掌心向後;身體轉動,展臂擴胸;屈膝下蹲內合時,要求上體轉動,手臂內收,含胸;後手沿脊柱儘量上推;目視對側腳腳跟。本勢動作可提高頸肩部,腰背部肌肉力量,有助於改善脊柱各關節的活動功能,頸部的扭轉可以有效刺激頸夾脊,背部的扭伸,有力地刺激了腰夾脊和骶夾脊,有助於督脈氣機的通暢。臥虎撲食勢和打躬勢以體前屈和後展動作為主,都是脊柱大幅度的活動,臥虎撲食勢主要是伸拉任脈,進而調和手足三陰經之經氣,但抬頭、挺胸、塌腰的一系列動作,又極好的刺激了背後的夾脊穴,達到了強健腰脊的功效。打躬勢時,雙手掩耳,兩腿伸直,身體前俯由頭經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節緩緩牽引前屈;起身時,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頸椎、頭,由下向上依次緩緩逐節伸直後成直立,前屈時體會脊椎節節拔伸,伸直時脊柱節節放鬆,一屈一伸中改善腰背及下肢的活動能力,使得全身經氣發動,陽氣充足,身體強健。掉尾勢時,兩腿伸直,兩手交叉緩緩下按至地面(年老體弱者可按可至膝前),身體前屈塌腰、抬頭,目視前方,使脊柱伸長拉展。頭向左後轉,同時臀向左前扭動,目視尾閭,頭尾相應。本式動作不僅可以調整任督二脈,培元固本;而且充分刺激夾脊各穴,強化腰背肌肉力量的鍛鍊,有助於改善脊柱各關節和肌肉的活動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頸椎病患者和年老體弱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活動幅度和次數,頭部動作應輕緩。

凝神夾脊,可使精氣神融為一體,以涵養本源,救護命寶。意守夾脊雙關,可使真氣周流一身,貫通百脈,有洗心止念之功,能入無心忘我之境。夾脊穴處於背部督脈和膀朧經之間,又恰好是脊神經所在之處,故可用於治療神經科、骨傷科、內、外、婦、兒科等多科疾病,尤其是在治療脊柱及其周圍組織病變方面,療效顯著。長期堅持練習健身氣功功法可對夾脊穴產生良好刺激,達到強身健體、防病延年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十四經絡與健身氣功(二)
    本經有9個穴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常刺激的穴位主要是極泉、少海、陰郄、神門、少衝穴。在健身氣功功法動作中,對手少陰心經和主要腧穴有重要刺激作用的有:轉肩夾脊,刺激心肺俞穴的易筋經倒拽九牛尾勢;疏伸調養任脈,調和手、足三陰之氣的易筋經臥虎撲食勢;擠按心臟,改善腦部供血的五禽戲猿提;拇指、食指、小指上翹緊繃,按摩心肺,提高心肺功能的五禽戲鳥伸、鳥飛;洩出心之濁氣,調理心臟功能,調和心腎水火的六字訣呵字訣;疏經洩熱,去除心火的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
  • 逆轉衰老煉夾脊,夾脊一竅逆轉衰老之氣!
    前輩們在實踐中發現,人體羶中、天目、泥丸、夾脊、命門、丹田、海底等七個關鍵穴位是聚集人體元氣的重要穴位。其中,夾脊一竅又是關鍵之關鍵。夾脊竅在中醫經絡學中,名為心俞,在第七胸椎兩側一寸半處,是心氣出入的門戶。而「心主神明,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故夾脊一穴,與五臟六腑相關,可見夾脊一穴非同一般。
  • 「夾脊關」在修煉中的作用
    於此外做功夫,仙經稱之為「添油接命法」、「伏氣法」,對於祛病健身乃至激發潛能都有著立竿見影的奇效,是為仙道修煉中秘不外傳的大法,它一直貫穿於整個丹道修煉的始終。欲凝元神,實為難事,而其捷徑即是意守夾脊。「學者只要以定此竅,守而不離,久久純熟,則裡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自然散其邪火,銷其雜妄,降其功心,止其妄念。妄念無,則元神廣大,修煉有主矣。」
  • 夾脊關在道家修煉中的作用
    於此外做功夫,仙經稱之為「添油接命法」、「伏氣法」,對於祛病健身乃至激發潛能都有著立竿見影的奇效,是為仙道修煉中秘不外傳的大法,它一直貫穿於整個丹道修煉的始終。其良性效應極多,有「夾脊一通,百病不生」之美譽。就其大端而言,約有四大效應:元神、識神是古代丹道修煉術語,識神是指人體被後天七情六慾所汙染的雜妄之心,而元神是指人體本源的清淨自心,一如人在嬰兒時不知不識、純真無雜的心理狀態。
  • 「夾脊關」在道家修煉中的四大作用
    夾脊關,又稱軲轆關,位於脊柱二十四節正中,與中醫針灸之「中脘穴」前後對應。它上通百會,下徹尾閭,中透心骨,外可拈攝天地靈陽之氣,內能救護一身立命之寶。於此外做功夫,仙經稱之為「添油接命法」、「伏氣法」,對於祛病健身乃至激發潛能都有著立竿見影的奇效,是為仙道修煉中秘不外傳的大法,它一直貫穿於整個丹道修煉的始終。
  • 健身氣功特性分析
    健身氣功的創編,正是基於現代社會對於健康的普遍需求,將傳統氣功進行改編與創造,自覺發揮氣功在促進人體健康上的獨特性作用,以服務於現代人的健康理念與需求。作為一種民族傳統的體育養生形式,與其他助益於人類健康的運動形式相比,以健身氣功為代表的中國氣功在促進人類健康上具有其項目特殊性。
  • 談談健身氣功的「用意」
    內向性運用意識是練習健身氣功最根本的特徵,準確恰當把握「用意」的規矩,就能打破和超越以形體動作為主的常規練法。健身氣功的健身作用也主要體現在「用意」這一要求上,因此,要想練好健身氣功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作用,在練習時就要以練意為目標,通過用意調息、調身而進入一個內宜鼓蕩,外示安逸的松靜自然的練功狀態。
  • 強身健體 健身氣功少不了
    ——2020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暨市第八屆淮安市健身氣功站點比賽順利舉辦11月26日下午, 2020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暨市第八屆淮安市健身氣功站點比賽在淮安市體育館順利舉行,來自全市共有50支代表隊、參賽選手人數達441名。
  • 練習健身氣功的好處
    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悠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健身氣功八段錦圖解
    下面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八段錦各式的健身功效。1健身氣功八段錦第一式,兩手託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體上、中、下三焦,屬於六腑之一,位於胸腹之間,其中胸膈以上為上焦,胸膈與臍之間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人體三焦主司疏布元氣和流行水液。
  • 從氣功小白到氣功達人,方知無心勝有心
    氣功養生鍛鍊,如能循此大道,則能事半功倍。但一些初學者,練功伊始不是怕這怕那,就是記穴位、查經脈,盡在肉體上做工夫,犯了練功順其自然之大忌,結果事倍功半,甚至出偏。為此,願將個人練功實踐中的一點體會寫出來,以為初學同道借鑑。
  • 我與健身氣功這四年
    抱著試試看的心裡,我在網上搜索到了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的健身氣功教學演練,被深深迷住了,邊看邊跟著學,開始時雖然挺費勁,可還是堅持學下來了。我一邊在網上學習,一邊研讀健身氣功叢書及健身氣功200問,並訂閱了健身氣功雜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學習了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及五禽戲。習練健身氣功,不僅使我收到了健身的效果,更使我體會到了「修身」的益處。
  • 國家體育總局氣功中心明確11種健身氣功推廣功法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氣功中心發出《關於健身氣功推廣功法目錄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了包括易筋經、八段錦等11種健身氣功功法。為進一步加強健身氣功管理,確保健身氣功健康發展,保障參與健身氣功鍛鍊群眾的身心健康,現將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廣的健身氣功功法目錄公告如下:一、健身氣功·易筋經二、健身氣功·五禽戲三、健身氣功·六字訣四、健身氣功·八段錦
  • 正確把握健身氣功的意識活動
    健身氣功的動作意識,是健身者在健身氣功活動中從感性經驗,抽象出健身功法動作的本質、規律而形成的理性認識,是健身者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思想、觀點、認識的總稱,它包括健身者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特點、要領、作用的看法、態度等。在健身氣功鍛鍊中,健身者正是運用正確的動作意識,來指導自己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動作導引,塑造自我身體的。
  • 鬥膽為華佗夾脊穴逐個起新穴名字銜接
    後來,我們從看電影電視劇故事片中更加逐步發現一個竅門——急救時,都是從患者傷者後背突然氣功點穴,點的哪裡呢?幾乎就是運用氣功,運氣於指端,點擊患者傷者的脊椎兩側相應的部位,這使得我從中悟出了竅門,華佗夾脊穴是從古代到現代急救之穴。
  • 健身氣功伴奏音樂的作用
    健身氣功伴奏音樂的作用 2020年09月03日21:18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健身氣功功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為每套功法都配有一曲優美動聽的伴奏音樂。
  • 健身氣功動作與呼吸的配合
    健身氣功動作與呼吸的配合 2020年12月16日17:40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健身氣功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強身健體的方法之一,在改善人體亞健康態方面有著明顯的效果。健身氣功不同於一般的體操,它具有調身、調息和調心的功能。
  • 健身氣功鍛鍊的適應性、目的性和效率性
    健身氣功鍛鍊的基本原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健身氣功鍛鍊實踐基礎上,經過不斷總結經驗,並逐步形成的健身氣功鍛鍊需要遵循和依據的法則或標準,是健身氣功鍛練活動本質規律的客觀反映。我們通常所講的健身氣功鍛鍊要鬆緊相間、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等要領也是適應性原則的體現。如健身氣功 ·五禽戲中的「鹿抵」動作,隨著身體的轉動,手型由半握拳時的放鬆狀態,漸漸過渡成「鹿抵」時的用力緊張,收回時再由緊變松,這個鬆緊的轉換就是變。變產生對肌肉的刺激,使得握力獲得適應後的提高。
  • 2020年龍州縣健身氣功·八段錦、太極拳比賽收官
    廣西新聞網龍州11月17日訊(通訊員 徐建斌)日前,2020年龍州縣健身氣功·八段錦、太極拳比賽在龍州縣體育館落下帷幕。藉助比賽,當地居民得以近距離感受了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魅力。比賽現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徐建斌 攝當天的比賽現場,伴隨著專業的競賽音樂,柔美輕靈的八段錦、剛柔並濟的太極拳在賽場上一一呈現,不少群眾走進比賽場館,近距離感受健身氣功的魅力。經過激烈角逐,各參賽隊伍決出了名次。
  • 「體驗」是獲得健身氣功「健內助外」的主要手段
    健身氣功的「三調」與「生命心理結構」相對應時,才可發揮「健內助外」的功效。然而,什麼時機、場合等才能稱為對應?這必然是通過多年的習練「體驗」才能獲得。很多健身氣功專家學者,之所以能說出健身氣功的真知灼見,與多年的習練「體驗」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