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漢代,華佗老前輩就早已發現人體脊柱從大椎穴開始依次排列到17椎,每個脊椎兩側0.5寸部位,都具有相當的特殊治療作用,不論點按,點揉,按摩,針刺,刺血,灸療,貼膏,拔罐都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所以,後代中醫人們都一直沿用叫做華佗夾脊穴,或者華佗17穴,或者華佗34穴,就是這華佗34穴。
後來,我們從看電影電視劇故事片中更加逐步發現一個竅門——急救時,都是從患者傷者後背突然氣功點穴,點的哪裡呢?幾乎就是運用氣功,運氣於指端,點擊患者傷者的脊椎兩側相應的部位,這使得我從中悟出了竅門,華佗夾脊穴是從古代到現代急救之穴。
現代,有的人把華佗夾脊穴叫做【神經根】,還有人把華佗夾脊穴叫做【原始點療法】,雖然發揚了光大了華佗夾脊穴的作用,但是,他們卻隻字不提華佗夾脊穴這個名稱。為了讓某些人磨滅華佗老前輩的英明和無私奉獻,這就需要把華佗夾脊穴重新命名,每個夾脊穴都以華佗夾脊——開頭,後面再按照這個夾脊穴的特殊功效加上新名詞。
比如:督脈的大椎穴,位於第一胸椎棘突下,緊挨著0.5寸的定喘穴屬於經外奇穴,其實啥是經外奇穴?正是第一個華佗夾脊穴,再橫向排列開來有肩中俞——結核穴,都與之咳喘相關。這個定喘穴大概早在六十年代前就被確定了位置,就是這個位置,正是第一個華佗夾脊穴啊。
比如:督脈經絡的筋縮穴,旁邊的膀胱經穴位是肝俞穴,在第9胸椎棘突下,肝主筋,所以督脈穴叫做筋縮穴,順理成章,那麼,旁邊的膀胱經穴叫做魂門穴,與之緊緊相連的華佗夾脊穴應該叫做什麼呢?我考慮再三,感到是不是可以把這個夾脊穴叫做舒筋呢?全稱華佗夾脊——舒筋。橫向全部排列起來:筋縮、舒筋、肝俞、魂門,這樣橫列排序,對於經絡所過之之所及多好理解啊。
還比如:第八胸椎以前沒有名稱,後來,人們暫時定為胃脘下俞,隨後最近年來,人們又發現胃脘下俞好像應該是胰俞,對糖尿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最近還有我們中醫人建議把胃脘下俞乾脆改成胰俞,挨著胰俞穴旁邊的膀胱經穴位叫做胰島穴,這就為把第八胸椎棘突下定為治療胰島素缺乏的特定穴位,這標誌著,我們中醫人力求把祖國醫學發現發展更加完美。
可是,這第八胸椎的華佗夾脊穴早在古代就包括在華佗夾脊穴之一,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第八胸椎棘突下的夾脊穴叫做胰腺呢?全稱:華佗夾脊——胰腺。背部總體排列起來就成為——消渴——胰腺——胰俞——胰島。這樣排列起來,氣勢雄偉,好學易記易用,何樂而不為呢?
還比如:胸椎第七椎棘突下的督脈穴是至陽穴,挨著的膀胱經是膈俞穴,再挨著的膀胱經穴是膈關穴,這幾個穴位對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突出,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第七椎棘突下的夾脊穴叫做舒心穴呢?總體排列起來就是:至陽穴——華佗夾脊——舒心——膈俞穴——膈關穴。您看,橫向聯繫清晰,多麼好學好記好用啊。
剩下的其他14個華佗夾脊穴和與之相應的督脈穴,膀胱經穴以此類推。
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三年之久,因為本人的經驗所限,學識所限,還未能夠全部把新華佗夾脊穴確定出更好更恰當確切的新穴位名,這個問題,在我本人盡力發明發掘完成之前,還懇請咱們論壇的通道門同行們好友們也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為完善華佗夾脊穴配上後續新名詞跟帖,共同努力。
【特殊說明】每個新穴位名子前端,必須配上華佗夾脊這個頭銜,否則,當以數典忘祖論處哦。
下面是本人編制的督脈、華佗夾脊、膀胱俞1、上下計17個脊椎,左右共34穴。
排序-督脈-- 華佗新名---膀胱經穴
* * *
1、 大椎--- 華佗定喘---
2、 陶道--- 華佗壯骨--- 大杼
3、 身柱--- 華佗鎮咳--- 肺俞
4、 巨闕俞-華佗開心--- 厥陰俞
5、 神道----華佗補心--- 心俞
6、 靈臺----華佗寧心--- 督俞
7、 至陽----華佗舒心--- 膈俞
8、消渴----華佗胰腺--- 胰俞
9、筋縮----華佗強筋--- 肝俞
10、中樞----華佗化石--- 膽俞
11、脊中----華佗培土--- 脾俞
12、 ----華佗消食--- 胃俞
13、懸俞----華佗天河--- 三焦俞
14、命門----華佗救命--- 腎俞
15、下極俞-華佗底氣--- 氣海俞
16、腰陽關-華佗壯腰--- 大腸俞
17、十七椎-華佗元氣--- 關元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