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旭說|簡說太極、陰陽、四象

2021-01-10 立旭說文化

從今天開始,我會陸續說一說易學方面的知識,當然只是簡說,以後有機會可能會作詳細闡釋。

既然是說易學方面的,肯定離不開《周易》這本書,而且按邏輯,肯定得先介紹這本書,再說其內容。

但我覺得沒有特別大的必要,因為給真正的有緣人介紹,不用多說就會欣然接受,甚至不言自明,所謂心心相印;給無緣人介紹,說再多也是枉然,不如不說。

我珍惜有緣人,為了緣分,還是決定簡單說一說,而且受曾仕強教授影響,我只說三點。

一: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周易》又稱《易經》」這樣的字眼,但《周易》並不等同於《易經》,我們通常說的《易經》只是《周易》的經文部分,另一部分是《易傳》。

首先,命名用了「經」,何為經?道之常也,可以簡單理解為真理,《易經》是群經之首,更是群經之始。其次,傳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寫的。

二:《周易》一書離不開一個「易」字,而易又有變易、簡易和不易三面。書中描述的易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

三:《周易》的確是一本佔卜書,但它不僅僅是用來佔卜的,實質上是一本蘊含人生經驗、啟迪人生智慧的書,更像是一本哲學書。

太極

我們說太極,想到的無非就是太極圖跟太極拳了,對太極的認識也往往止步於此。

首先,「太極」一詞是由孔子提出的。太,一個「大」一個「丶」,有大有小。太極就是大到極點而且小到極點,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其次,太極是萬物始生之前的混沌之象,與無極的混沌狀態有所區別。

第三,太極圖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下圖中左面這種,我把它定義為簡化太極圖,準確的太極圖是下圖中右面那種。

陰陽

再說陰陽。雖說陰陽是由太極分開而生成的,但實質上太極與陰陽又不能分開而論。大家想想太極圖就明白了。

陰與陽又有很多種關係,比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跟,對立統一,陰陽消長。對於陰陽,我們要牢牢把握住一點,有陰必有陽,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我們通常認為一是太極,二是兩儀,就是陰儀和陽儀。

陰陽又引申為一切可以二分的、相對的事物,比如:男為陽女為陰,天為陽地為陰,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善為陽惡為陰,剛為陽柔為陰……

在易學中,陽用一橫()表示,陰用中間斷開的一橫()表示。

那麼如何判別其它事物的陰陽呢,我有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字詞對應法。

我們一塊說陰和陽時說的是陰陽,而不是陽陰,所以可以與陰陽一詞對應來判斷陰陽,比如內外,內為陰外為陽;虛實,虛為陰實為陽。

當然,這個方法準確率並不怎麼樣,因為有例外,比如大小,大為陽小為陰。所以悟性又顯得尤為重要。

四象

至於四象,它是由陰陽再分陰陽而成,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它們的符號依次是、、、。

對於四象的符號表示,我持懷疑甚至是否定態度,合理的四象符號應該是這樣,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太陽太陰的符號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少陰與少陽的符號,因為陰陽說的是氣,而傳統的四象符號恰恰違背了陰氣與陽氣的消長規律。

至於原因,在此不作贅述,以後詳說時會把它說清楚。當然,有興趣的可以聯繫我探討指教。

下次,我們來說一說八卦。

相關焦點

  • 陰陽消長——易經中四象的本質
    在易經的萬物生成模型中,最核心的概念包括無極、太極、陰陽和三才,尤其是其中的太極、陰陽和三才思想構成了易經理論體系的三塊基石。所以希望朋友們能對這四個概念多下功夫,真正做到熟練掌握和認真領會。在講解完上述四個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後,我們再來繼續介紹易經的萬物生成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三才之後就是四象。
  • 立旭說|簡說八卦
    序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八卦。讀過《周易·繫辭》的可能會記得這樣一句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是說聖人是根據河圖和洛書作卦的,所以我們先提一提河圖與洛書。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相傳伏羲看見龍馬負圖出於黃河,創先天八卦;大禹治水時,在洛河中浮出了神龜,大禹依此作九疇,後來,文王又依據洛書作了後天八卦,六十四卦。
  • 《易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宮,一切歸十方。無極:「無極」原指「無邊際,無窮盡」出自《莊子·逍遙遊》,也指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指稱道的終極性的概念。「無極」一詞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沒有中心」的意思。代表著上古華人對宇宙大爆炸之前狀態的抽象理解。
  • 甲骨文上的商代後天八卦與四象:數說《周易》系列之六
    「四時」還有一個更著名的稱謂,叫做「四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繫辭》)虞翻注云:「四象,四時也。」朱熹也認為四象對應春夏秋冬四時:《易》中只有陰陽奇耦,便有四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朱子語類》)高亨亦云:「四象,四時也。四時各有其象,故謂之四象,天地生四時,故曰:『兩儀生四象。』
  • 太極拳內氣與經絡的關係(二)‖ 太極八卦圖解
    《易經》認為,「萬物始生於太極。」太極乃為原始混沌之氣,這就從根本上觸及到「氣」是物質世界的本源。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萬物)等,這正是由於太極陰陽二氣的不停運動和變化,而產生五彩繽紛的物質世界。這種樸素的唯物觀和方法論,從中揭示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靜止」不過是物質運動的相對狀態。「太極生兩儀」,兩儀即是指陰陽。
  • 丁俊貴說《易經》
    易學總結宇宙中的規律是「變」和「變的規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說明了「變」是從「量」的積累開始的,無極會變,到了一定程度以後就轉化為太極;太極還繼續變,變到一定程度以後就產生陰陽;陰陽還在變,然後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到了八卦,變的規律又發生了變化,以前是陰陽的相互作用,但是八卦產生以後,八卦就成了基本單位相互作用而產生64卦。
  • 什麼是陰陽五行學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總稱 。陰陽學說是對立統一論, 一般認為其產生於商周時期, 最早的記載是在《國語.周語》。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唯物論,最早見於《尚書》中的《甘誓》與《洪範》。太極生兩儀, 兩儀就是陰陽 ,陰陽生四象 ,四象各代表一行, 四象生滅之地為土 ,一共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元素就是陰陽消長不同程度的表現 。所以五行構成萬物 ,本質上是陰陽構成萬物, 只是用陰陽解釋萬物過於籠統 ,所以細分成五行 。
  • 從太極大師馬保國的「點到而止」談起,破解太極拳的密碼
    :他與搏擊愛好者王慶民切磋被KO後,發了一段視頻,介紹太極功夫的「點到為止」,他說自己已經把右拳放到對方的鼻子上而沒有打他,並且示意對方:如果按照傳統功夫的標準,對方已經輸了,馬大師當時如果發力,會把對方的鼻子打骨折了云云……看比賽視頻,我們不難發現,馬大師的功法講究的是小碎步、手輕抬、行動中總在試圖粘住對方,結果沒有成功化解對方的攻勢,反而在30秒內被對方近距離有效攻擊
  • 秘密|為什麼說太極圖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為什麼說太極圖中隱藏著宇宙奧秘?近代科學研究中,不少學者認為:太極圖,隱藏著宇宙的密碼。馬約拉納費米子的主要貢獻者王康隆教授說:「中國人講,有陰必有陽。很久以來,物理學也認為,宇宙中每一個基本費米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正反同體,就像道家的陰陽八卦圖一樣……我覺得叫「太極粒子」可能更貼切。」
  • 小小筷子七寸長,動靜結合蘊陰陽
    筷子是兩根,卻稱為一雙,因為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就是生、死、耳、目、口、鼻。它們代表的是人的生理需求。
  • 太極左仙公說神符經
    太極左仙公說神符經仙公時居華陽洞天,靜守三一,一者道也
  • 太極圖知多少?陰陽魚太極圖、周子太極圖、空心圓太極圖
    古太極圖在「陰陽魚」上加四條線,劃分為八卦區域。就是將卦爻陰陽位數與「陰陽魚圖」黑白變化度數更嚴格的對應起來。傳授易圖的周敦頤,宋代易學大師,同時也是《愛蓮說》的作者,不但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在學術上的著作亦有《太極圖說》、《易說》、《易通》等。周子太極圖是一副優美和諧的宇宙模式圖。這幅圖及其簡要地、抽象地表達了從「太極」到「萬物」的形成過程。
  • 陰陽八卦背後蘊藏的文化和奧秘
    1973年,德國學者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陰陽假說」,恰恰也是受到太極八卦圖的啟發。1981年,戈德伯格來華訪問講學,對他的假說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傳說,大約7000多年前,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伏羲首創八卦,即根據四象推演八卦,進而生成六十四卦,被稱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而後,周文王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後天八卦。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八種基本的卦象位置不同。而記載文王八卦思想的《周易》,也被後世儒家奉為經典,稱之《易經》,因此,我們所說的陰陽八卦,通常指的是文王的後天八卦。
  • 陰陽五行之相生相剋!
    金木水火土順序來源於孫祿堂的書,書中認為太極本性屬土 世間萬物皆由土中生 土生金 所以第一行練得是劈。金木水火土對應劈崩鑽炮橫 口訣順序不影響理解,關鍵是掌握五行相生和相剋的原理,窺一斑而知全身 2、五行來源: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主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對世間萬物生長規律的闡述,也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源頭所在,認為萬物發始於混沌一氣,一氣化陰陽,陰陽衍五行
  • 習太極 參陰陽 | 易簡陳氏古法太極課程開班在即
    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無極、太極陰陽和浩然正氣等理論為核心思想,結合經絡學說、古代導引術和吐納術綜合而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長期進行太極拳鍛鍊其功用有叄:一曰強身健體,百害不侵;二曰技擊防身,防患未然;三曰心性澄明,以武入道!
  • 先天太極宋明達:「能嬰兒乎」,就是修行達境的具體表現
    走入這個先天太極的這個門,也是一種緣分。2014年五月份的一天中午,我去一個公園裡散心,看見一位老先生所練習的太極跟我所學的很不一樣。於是留心觀察了很久,我發現他所練習的太極跟社會上的不一樣。他不是力的變化,也不是力點的轉變。過了幾天後,我有了跟他學習的念頭。我說:老師我跟您學吧。老師父沉吟了一下,他說:我考慮考慮吧。
  • 梁鴻長篇小說《四象》出版 解析百年風雲中「梁莊人」的生存秘密
    隨著故事的抽絲剝繭,四人命運的關聯原來始於一百多年前的那場大火,五十年前的一封書信……因為韓孝先能說中過去,預測未來,他被當地村民與大小領導奉為神明,爭來搶去。最終他發現,人們慾壑難填,甚至想超越生死的界線。在這些荒誕行為的背後,小說為我們展示出異化了的現代性追求給人性帶來的扭曲,小說的最後,韓孝先切斷了自己與韓立閣等人的通靈關係。
  • 雙魚太極圖和來氏太極圖哪個更勝一籌,馬上揭曉
    我們知道,"太極"的概念來自《易經》,而《易經》的基礎是八卦,八卦是由"—"和"--"二爻的排列組合所構成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形象,這八個形象就是《易經》的原始形態。正是這個原始形態,產生了耳熟能詳、人們常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著名論述。
  • 推開易經的門之一 陰陽之道
    這個邏輯就在於,太極生兩儀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了這兩儀的概念,當有文字的時候自然會賦予這兩儀的名字。或許開始讀作幹gan,kun。shen,kuai。都有可能。乾最初的時候可能讀作gan。或者天。坤最初可能為巛 川後來演化的 申 塊 等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