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上的商代後天八卦與四象:數說《周易》系列之六

2020-12-13 抱雪齋讀易筆記

上回說到,《周易》的作者既知道先天八卦,也知道後天八卦。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作者將《歸妹》一卦放在全書的第五十四卦(有關這一卦,還有很多需要展開的地方,擬另撰文討論。)

《歸妹》卦象中,含有震離兌坎四個卦象。

而在後天八卦方位中,這四個卦象分別位於東、南、西、北這四方正位,所以又被稱為「四正卦」。

六九五十四,《歸妹》含四象

一、四方與四象

震離兌坎這四正卦,在後天八卦中不僅代表四方,還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時」。

「四時」還有一個更著名的稱謂,叫做「四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繫辭》)

虞翻注云:「四象,四時也。」

朱熹也認為四象對應春夏秋冬四時:

《易》中只有陰陽奇耦,便有四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朱子語類》)

高亨亦云:「四象,四時也。四時各有其象,故謂之四象,天地生四時,故曰:『兩儀生四象。』

說到「四象」,我們知道,它們還可以指天上的東宮青龍,南宮朱雀,西宮白虎和北宮玄武這四大神獸。

正如我們在「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中所說,四象之中的青龍和白虎,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經存在。

六千年前的青龍白虎天象圖

直到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漆箱蓋上,同樣在二十八宿天文圖中,繪有青龍白虎的天象。

曾侯乙漆箱蓋上的二十八宿和青龍白虎

「四象」所代表的四種神獸,除了北方之獸玄武的形象確定較晚之外,其他青龍、白虎和朱雀這三種,都在西周以前就已經定型了。

西周青銅鏡上的四象

二、四象與四神

漢代的魏相曾著有《易陰陽》及《明堂月令》,書中除了將後天八卦中的震離兌坎四卦,與東南西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時」匹配之外,還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四位神靈一一對應。

東方之神太昊,乘「震」,執規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兌」,執矩司秋;北方之神顓頊,乘「坎」,執權司冬。

後天八卦震離兌坎四正卦與四象

魏相的這種以四方和四時配四神的做法,也不是他自己的創新,而是來自於上古的月令。

《淮南子·天文》中記載著更加詳細的四方、四時和四神:

「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禮記.月令》中,也有同樣的四神和四時匹配關係:

春: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數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戶.祭先脾.夏: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中呂.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夷則.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冬: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應鐘.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

春夏秋冬的四位神,在《山海經》和《堯典》中同樣存在——原來《山海經》和《堯典》一樣,都是古老的月令。只不過,這一點,還要等到一片甲骨的出現才被人們認識到。

三、「四方風」甲骨與四象

在近代以來出土的眾多商代甲骨材料中,有一片記載了「四方風」的甲骨分外引人注目。

這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8字(殘缺4字)。

四方風甲骨(《甲骨文合集》14294)

1944年,甲骨學家胡厚宣先生發表《甲骨文四方風名考證》一文,以確鑿無疑的證據證明了這片甲骨上所刻的四方之名,與《山海經》、《堯典》中的四方之名完全吻合。

東方曰析(甲骨);東方曰析(《山海經》);厥民析(《堯典》)南方曰因(甲骨);南方曰因(《山海經》);厥民因(《堯典》)西方曰彝(甲骨);西方曰夷(《山海經》;厥民夷(《堯典》)北方曰夗(甲骨);北方曰夗(《山海經》);厥民隩(《堯典》)

1988年,連劭名先生發表《商代的四方風名與八卦》,進一步指出,這片甲骨上所刻的東南西北四方之名,與後天八卦的震離兌坎四卦存在一一對應關係:

東方曰「析」,析者,破木也,而「震」卦正有破析動木之象。

南方曰「因」,因者,就也,而「離」卦正有因就附麗之象。

西方曰「彝」,彝者,夷也,而「兌」卦正有夷悅之象。

北方曰「夗」,夗者,奧也,隱伏之意,而「坎」卦正有隱伏之象。

……這一切證據都確鑿無疑地表明:

後天八卦方位最晚在商代就已經存在了!!!!!!!!

如果說,先天八卦有可能早在遙遠的伏羲神話時代就已經存在,那麼,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時間也絕對不會晚於商代,它們的起源同樣非常古老。

有人說,後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創的,所以又將之稱為「文王八卦」。這種叫法是錯誤的。

因為刻有後天八卦方位的「四方風」甲骨,年代經考證為商王武丁時期。那個時候,文王他老人家還沒出生呢。

不過,這片甲骨所屬的商王武丁,倒是與《周易》有那麼點聯繫:

《既濟》卦爻辭中那位「高宗伐鬼方」的高宗,不是別人,正是武丁本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周易》數理之——後天八卦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
    《周易》象數之 後天八卦後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一、河圖洛書與後天八卦和人體部位及五行屬性《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洛書」之意,其實就是「脈絡圖」,是表述天地空間變化脈絡的圖案。洛書,它的內容表達實際上是空間的,包括整個水平空間、二維空間,以及東西南北這個方向。河圖、洛書是易學衍演,象數輪轉的橋梁,陰陽五行術數應用之源泉。河圖、洛書是後天八卦之數的體與用。河圖是地支物態四象(辰、戌、醜、未)的分野工具,直接決定了後天八卦的排布及洛書的解讀。
  • 商代青銅器和周文王的《周易》意味著神文化逐漸讓位給人類文化
    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有許多大型青銅器,造型厚重,紋飾複雜,鑄造精細,另外,以饕餮紋為主要紋飾的紋飾,氣勢雄偉,氣勢恢宏,他們的精湛製作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那種厚重複雜的形式,和商代那「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的氣勢雄偉。殷墟遺址是出土最多的商代青銅器。說到殷墟青銅器,很容易想到著名的司母戊方鼎。據說這是商的兒子文丁為了犧牲母親「戊」鑄造的。
  • 八卦與八風:「數」說《周易》系列之七(上)
    上回說到,商代的「四方風」甲骨上,刻有東南西北四方之神名,恰恰與後天八卦中的震離兌坎四方之卦完全吻合。四方風甲骨上的上方與四風除了四方之名外,這片「四方風」甲骨上還刻有四風之名。四方和四風,合起來就是八個名字。
  • 是「四象生八卦」還是「四馬」?從四馬的天文內涵談八卦起源
    一、四時四象,就是春夏秋冬四時。虞翻便說:「四象,四時也。」 高亨也說:「四象,四時也。「四象」,變成了「四馬」。何謂四馬?就是房宿天駟。我們說過,四馬即乘馬,又稱為駟,就是東宮青龍的房宿別名。《周易》的《屯》卦爻辭中出現的「乘馬班如」,說的也是這「四馬」。
  •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原理及區別
    伏羲根據河圖洛書演變出「先天八卦」認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動地靜」,即動為「陽」,靜為「陰」。卦爻以「-」為陽爻,「--」為陰爻,陰極陽生、陽極陰生。主要講對天地四周環境的定位。但對四季,日月升落等一些自然規律不是很符合,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多講變化,(太陽在下可上升、太陰在上可下降)。
  • 後天八卦的風水奧秘之離卦篇
    特別提醒:這個系列講述後天八卦在風水中的分類運用,是五行學在風水運用中的基礎理論。
  • 數字能量——八卦
    八卦,見於《周易·繫辭下》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 周易八卦口訣
    ,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的說法。如何才能更好的掌握八卦口訣,周易八卦口訣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周易八卦口訣周易八卦口訣要領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兌上缺,巽下斷。
  • 易經八卦中,八卦的指代究竟為何物?箇中奧義簡直妙的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聊過奇門遁甲、聊過五行、聊過四象,今天繼續深入了解周易的組成部分——八卦。這個「八卦」可不是娛樂八卦,而我們看各類影視作品中,常見提到五行八卦,在各種前幾年大火的盜墓類型的小說更是以八卦作為常見破局法。那麼現實中的八卦,究竟是什麼樣的,又有什麼用途呢?且聽傳正小二給你娓娓道來。
  • 陰陽八卦背後蘊藏的文化和奧秘
    四年後的一天,正當布萊尼茨為如何製造乘法機冥思苦索、百思不通之時,突然間收到了遠在中國的傳教士朋友寄給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他發現,八卦圖中的六十四卦顯示的,正是從0到63這64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數形,顯然,八卦屬於數學中的八階矩陣。這兩張圖給了萊布尼茨很大的啟發,在八卦圖中蘊含的二進位數學理論的基礎上,他的乘法機很快就製造出來了。
  • 易經八卦種類和卦象
    八卦象徵宇宙的萬物起源和變化,它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後天八並以高次定南北,震兌為東西,故以震離兌坎劃分東南西北,代表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易,說卦〉道:「萬物出乎震,賽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 正確認識《八卦太極圖》
    延慶觀「後天陰陽魚」 圖7是天津師大李晶偉拓制於陝西周至縣樓觀老子說經臺石刻的「文王八卦方位太極圖」。而圖8,則是四川成都青羊宮石階上的「十二生肖太極圖」。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太極」是《易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作為宇宙本原的「太極」,最早出現於《周易·繫辭上·第十一章》:「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南宋·朱熹《周易本義》卷首的〈伏羲八卦次序〉(圖17)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18),準確地描述了這一「生發」過程。
  • 八卦卦象是由古文字來的嗎?追溯卦象的源流歷史
    有關八卦符號的由來,歷來有不少種猜測。其中一種猜測,認為八卦卦象原本是古文字。梁啓超是持這一觀點的最知名代表人物。他說:「八卦是古代的象形文字卻很可信」。一、卦象與古文字卦象與古文字,毫無疑問存在諸多相似之處。最明顯的就是坤卦。劉道生先生就曾指出,古文「坤」字作「巛」,是「坤卦之倒形」。
  • 《周易》中的命理學,詳解佔卜的幾種方法,看如何自己勘破運勢?
    古人做《周易》,博大精深,包羅萬物,分上下兩經,上經多講天道,講解陰陽和諧和萬物歸一的自然法則,下經多論人事,論述人的發展及起伏的循環。後人多將其當作佔筮之書,實則不然,其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如果僅僅是方術之書,又豈能成為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功能的儒家五經之首。
  • 周易必修課之-基礎知識講解大全
    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萬事萬物只是八卦現象,原則是簡易的,大業則千差萬別;真理也是簡明的。愛因斯坦認為:物理上真實的東西,必定邏輯上是簡單的,即其在基礎上具有源一性。2.變易。所謂「變化者,進退之象也。」事物的千變萬化是由於陰陽兩種力量的作用所引起的。3.不易。
  • 學看周易八卦圖!
    以圓心可分為四份定為四象。 四象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表述空間的東西南北,時間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組矛盾加中心,就構成為三才。古代哲學認為天、地、人為三才,又在四象的學說基礎上,更進一層,又增加了陽明、厥陽兩面項,它與四象組成六合之說。四象若加圓心就構成五行之說,南方為火,北方為水,東方為木,西方為金,中間為土。六合加圓心稱為七星。
  • 商代先民的日子是什麼樣?三峽博物館這些甲骨文告訴你
    △1月15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洹水殷契——商代甲骨文特展現場展出的刻有甲骨文的獸骨。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甲骨文是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商代後期(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商王室和貴族的遺物。
  • 「八卦」是打開現代居家風水學的一把鑰匙
    下面我們看看八卦是從何而來的,很多人可能都聽過這句話,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實這句話透露的是一個運算方式,更精確來說,這是一條記錄規律的法則。首先八卦生成的過程是自下而上的,所以八卦的畫法也是從下往上一爻一爻的畫,具體過程如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也就是陽爻和陰爻,兩儀生四象,四象分別是太陰,太陽,少陰,少陽。陰爻加陰爻為太陰,陰爻加陽爻為少陽,陽爻加陰爻為少陰,陽爻加陽爻為太陽。
  • 詳解《歸妹》中的象數含義
    那麼,《周易》的作者為什麼要把這個卦排在第五十四卦?這個卦裡面真的像《彖》所說的那樣,有什麼「天地之大義」嗎?不妨細細讀來。六九五十四,六和九,分別是《周易》中陰和陽的代稱。它們的乘積五十四,象徵的是四時。在據說是孔子所傳的《易本命》中,正是這樣說的:六九五十四,四主時。
  • 《易經》基礎知識第三課——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的卦位是: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乾西北,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我們在以後的應用中,對於先天八卦,最常用的是其卦數,即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對於後天八卦,最常用的則是其卦位。所以我們在佔卦的時候,要用先天的卦數,後天的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