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和訊網
12月11日到12日,以「鎮通人和 美麗中國」為主題的2020推進改革創新、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論壇暨社會治理與協同創新中國鎮長論壇在江蘇無錫舉行。
此次論壇的舉辦,進一步明確了物業行業的角色和社會地位,提升了社會各界對物業服務的認知,並有助於推進物業服務在公共服務甚至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積極作用。
物業服務於城市治理作用凸顯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其中不少內容跟物業服務密切相關。比如說鄉村振興戰略、小城鎮發展、公共服務均等化、服務體系現代化等,物業在其中起到很基礎的作用。
然而,而鄉鎮治理目前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權責不明、條塊分割、財政拮据、效率低下,對行政手段依賴多,治理成本高,與城市治理水平形成巨大落差。
要實現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小城鎮發展、公共服務均等這些國家戰略,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精細化治理水平,利用市場化手段提升治理效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而大物業、全域物業正是最佳選擇之一。在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當中,保利物業的「大物業」已經在城市社區、鄉鎮抗擊疫情和綜合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表示,物業管理行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和價值,正在得到社會各方面越來越廣泛的支持和認同。去年,保利物業率先提出「大物業」戰略。大物業的理念之一,就是物業服務與社會治理的協同。經歷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物業服務企業成為社區聯防聯控的主力軍,更凸顯了物業管理行業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價值。社會治理與物業服務的協同創新,是與國家戰略發展同頻共振、把國家大政方針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
龍頭物業公司品牌與規模雙效應明顯
隨著物業服務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被擺到重要位置,國內的物業行業正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國內的物業企業已超過了1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伴隨著行業的健康發展,物業服務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而科技的賦能更是加速了服務能力、方式的改變。
近年來,物業企業更是迎來了上市潮,目前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物業企業就超過30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物業行業內部已經發生了分化。龍頭企業的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愈加明顯,像保利、萬科、招商、中海等這樣全國性的優質物業企業愈加受到歡迎,致力於發展全業態管理的物業公司發展優勢凸顯。
論壇上,保利物業總經理吳蘭玉對於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基於國家發展新格局,給出了融入社會治理的保利答案。吳蘭玉認為,物業的本質是對人的服務。在國家戰略的推進落地中,突破了物業管理圍牆邊界後的物業行業,應該進行第二次升位。
保利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蘭玉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到目前為止,物業行業經歷著兩次大的突破。第一次突破,是空間邊界的突破,從社區走向了城市。物業的第二次突破,是行業定位的突破,從硬空間走向軟基建。」吳蘭玉說,空間的管理,實質仍然是產品思維,而行業的發展,應該站在更大的時代背景和國家戰略下去構思。只有時代下的企業,也只有國家戰略下的企業機遇。基於此,保利物業以「大物業時代的國家力量」定位自身,並以「大物業、小場景、新商業、數字驅動」作為戰略路徑,持續深耕城市業態和城鎮全域,全方位踐行「善治善成 服務民生」的企業理念,致力成為「大物業生態平臺首席運營商」。
物業下沉 保利物業走向「百城千鎮」
國家在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以公共服務、公共配套、公共資源、公共環境為代表的軟基建,是國家發展中民生福祉的柔性保障,代表著國民幸福指數。走到了大物業階段的物業服務,就是軟基建中的重要力量。物業服務將助力實現公共服務的擴大化、均等化、智慧化;助力實現公共配套的專業化、品質化、精細化;助力公共資源的集約化、高效化、共享化;助力公共環境的淨化、美化和亮化。
而為了保障產品和服務機制,吳蘭玉提到了四大樣板工程、三大支撐體系,包括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建立公共服務智庫、每年舉辦鎮長論壇、啟動中國城鎮治理5G發展聯盟,為公共服務連結新的資源。
吳蘭玉透露,保利物業的目標將從三十鎮走向百城千鎮,以「鎮」興中國。現場還啟動了10大社會治理及公共服務戰略合作項目以及公共服務智庫揭牌儀式,通過政企合作,建立「政產學研用」模式,推動高能級公共服務在城市鄉鎮的落位深耕,讓軟基建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和新型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