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地坐好一動不動太難了,坐都坐不好怎麼練習靜坐?

2021-02-07 阿斯湯加瑜伽之路

如果你嘗試過靜坐你就知道,坐好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其實是你身體)就必須動,調整一下坐姿呀,換一下腿呀,身體搖晃呀,各種動...總之你不動就很不舒服,很多人甚至直接就躺趴了,5分鐘都堅持不了。

我在靜坐的時候觀察自己,發現我如果figdeting動來動去,那麼通常原因都不是身體層面而是精神層面的;特別在開始練習靜坐的初期,單單就是安靜地和自己相處,你就會感到很不安 - 因為當世界的紛擾平息之後,你內心的各種念頭就會被你聽的格外清楚,安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會創造出一種不安的感覺,身體也會下意識地動來動去以便掙脫這種不安。

但是我先把精神層面的問題留給未來的思考和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就講一講從身體層面來說,舒服地打坐的關鍵是什麼。

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靜坐一會就開始腰酸背痛,或者肩膀很累,因為我們很多人大多數時間都坐在設計不合理的椅子和沙發上,很多年中已經形成不良的坐的習慣。所以舒服地坐首先要讓髖部的位置比較和諧,因為髖部的骨盆是脊柱的基座。你可以自己嘗試一下,無論你現在坐的位置如何,你嘗試把骨盆向各個方向動一下,感受一下你的脊柱 - 你會發現你的脊柱是和骨盆聯動的。除非你的髖部的位置是中立的,你的脊柱就不會處在中立的上下線上,而這又是你保持脊背豎直坐很長時間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脊柱的腰椎段有向內(身體前側)的生理曲度,胸椎段有向外(身體後側)的生理曲度;頸椎也是和腰椎類似有向內(身體前側)的生理曲度;這些生理曲度在坐姿中都要保持其自然的樣子,因為只有在自然的位置上脊柱的所有部分承受的壓力都是最小的。

無論你根據你身體情況選擇怎樣的坐姿來練習靜坐,全蓮花,簡易坐,英雄坐,還是坐在椅子上 (每錯,這些坐姿-包括坐在椅子上都可以練習靜坐冥想),重要的都是要保持髖部位置的中正,以便讓脊柱的生理曲度處在自然的位置。假如有哪個曲度沒有順位,就會影響整條脊柱。就像向上疊放積木搭一個柱子那樣,一塊一塊地向上,如果剛剛放的一塊和下面的沒有對齊,用不了多久整個柱子就會塌倒。儘管你的坐姿不會塌倒,但是脊柱曲度的不順位就會大大地增加你維護一個豎直的坐姿所要用的肌肉努力,這就會讓你很快就坐的不舒服,幹擾了你的靜坐冥想練習。

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骨盆的中立位置(沒有前傾和後傾)是關鍵, 你可以坐好,然後把雙手掐在在骨盆上邊緣的腰部,手指超前,大拇指在後面;現在我坐在椅子上,我掐腰發現我的大拇指的位置遠低於手指的位置 - 這說明我的骨盆是後傾的,這樣就會把我的脊柱帶到一個屈曲的狀態。這樣坐時間長了肯定是很累的 (右)。

如果你是坐在地邊上盤腿簡易坐,可能有膝蓋翹的比較高,甚至高於骨盆上邊緣的情況。這個時候,你就必須抬高自己的髖部,否則你肯定會有圓背的姿勢。最好是用墊子疊成的四方快讓坐骨坐在墊子上,你可以觀察一下墊子疊幾層高度比較合適,調整一下,感受一下脊柱的位置。

下一個要關注的手臂的位置,如果你的手上放在膝蓋上,很容易出現的一個狀況是手臂的重量是向前的。所以掌握不好手臂的位置感覺比較累的話,可以把手放在肚子前面的大腿上,讓小手指靠近大腿,掌心面向肚子,保持手指是放鬆的。讓手肘自然地在身體兩側下垂,腋窩保持一定空間好像能各放一個雞蛋似的。如果你的前臂還是豎直的狀態,你要在手掌下再放墊子墊起來點讓前臂處在水平的狀態,這樣就不會因為手臂的重量讓肩膀和頸部過於勞累。

頭的位置先要保持像眼睛看向正前方的樣子,然後把頭骨向下一點點,讓眼光落在身前一米左右的地方。有的冥想傳統要求睜眼,有的要求閉眼,你自己嘗試適合自己的,重點是調整凝視點讓頭部的位置保持舒適。

其實當你調整好坐的姿勢,你就會發現你的心會變得很靜...自然地會有一種類冥想的狀態的發生。冥想的狀態創造了舒服的坐姿,舒服的坐姿也帶來冥想的狀態;大腦和身體其實是一。

當你有了感覺之後,你可以嘗試把靜坐練習的坐姿翻譯為日常生活中所有坐的場合的身體語言。當你學會讓脊柱自然直立,髖部中正根基穩定之後,靜坐就會成為一個非常享受的練習,而再不是痛苦和煩躁的來源。

(文章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訪問路路編輯的瑜伽知識店鋪圍觀更多學習資源

相關焦點

  • 坐著,站著,都可以進行靜坐練習
    靜坐呢,有兩種打坐是其一,身體保持不動,是另外一種打坐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堅持的,畢竟它需要每天都要堅持,而且不間斷打坐,只要開始了,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身體保持不動,所有人都可以每天堅持所以,我說的靜坐,指的是身體保持不動,同時
  • 南懷瑾老師講靜坐入門:靜坐七支坐法(匯集版)
    他再坐累了,就散盤坐,那些鬼就拿泥巴丟他,說這是什麼東西啊,一堆泥巴放在這裡。他一聽,還是趕緊把腿雙盤盤起來,那些鬼又來拜了。這是當年在杭州聽的故事。 再說人老了,先死亡的是兩條腿。假使老了你這個腿動都動不了,那不行的,生命從下面來的啊。
  • 【南懷瑾老師講述】如何靜坐——七支坐法詳解
    靜坐的時候盤兩條腿有什麼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人和動物不同,人的頂天立地就靠這兩條腿支柱,所以這兩條腿是氣脈、氣血和神經總匯聚的地方,尤其是臀部,關係很大,拿血脈來講,是血庫的支柱。「精從足底生」,人的生命力由生到死,從兩條腿就可以看出來。胎兒在母體裡,腿是交叉盤著的,胎兒就是靠兩條腿盤曲,才成長得快,因而生下來,還在玩兩條腿,躺在床上淨蹬腳,越長大了腿就慢慢少動了。
  • 打坐:打坐姿勢+坐上練習
    這次說說打坐姿勢和坐上幹什麼。常見的打坐姿勢有散盤、單盤和雙盤。我們推薦的打坐的姿勢是南老《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推薦的七支坐法。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1、雙足伽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靜坐的姿勢有很多種,並不拘於坐姿,也不必刻意追求「無念」,一味地追求「什麼都不想」,本身也是妄想。只要能身心放鬆,從紛雜的心緒中平靜、專一下來,進入一種祥和舒適的狀態,靜坐的境界就達到了。
  • 學習賈靜雯青春不老法瑜伽坐,讓你40歲看起來像20歲
    但是自從練習了瑜伽後,她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形態變得儀態萬千,落落大方,改善了皮膚狀態膚如凝脂,白裡透紅,就連眼神裡都充滿了光彩,更是收穫了人生的幸福,重新變得自信滿滿,46歲對她來講真的就只是個數字而已,賈靜雯的青春不老法-瑜伽坐,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女神是如何保持青春不老,容顏嬌媚的。
  • 道家子午訣,秘傳靜坐掐決,盤坐方法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制幻」,掐住這個訣幻覺不容易出現。當今許多人學習道教靜坐,但是往往苦於念頭難除,及無法得氣,其實這與靜坐時的手印要訣,存在極大關係。倘若得法,則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道教修煉的手印, 自古以來都在師徒間秘密傳授,因而世人罕知。為了使大家不再疑惑,現在打破框框,將其中要訣,詳細公開於此。
  • 盤坐二十分鐘,百病不生
    3、如果練成,並每天堅持雙盤坐20分鐘,可保70歲登山如小夥。日常基本百病不生。4、雙盤練成後,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 靜坐時間 靜坐時間,可在早晨和晚上各一次,每次一刻鐘到半小時,乃至一小時。早上靜坐,空腹為宜。食後一小時,也可靜坐。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西醫也說...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靜坐的姿勢有很多種,並不拘於坐姿,也不必刻意追求「無念」,一味地追求「什麼都不想」,本身也是妄想。只要能身心放鬆,從紛雜的心緒中平靜、專一下來,進入一種祥和舒適的狀態,靜坐的境界就達到了。
  •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2020年05月23日 14: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部門研擬疫情後繼續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有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相約今日(23日)中午12點到臺北車站大廳靜坐抗議,現場估計有400人到場。臺鐵指出,疫情過後會邀集相關單位與學者,討論大廳該如何使用。
  • 七支坐法的要點 ▏南懷瑾講座
    這就要先量自己的腿,一般人的兩條腿都不一樣長短,或者差一分,或者差半寸、一寸,在雙跏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長的那隻腳在外面就舒服。有的人不懂,這條腿長,卻拼命搬另外一隻腿,那是不對的。另外身體柔軟功夫到家的人,兩隻腳掌都可以向上反過來,就向畫的佛像一樣。西洋人學雙跏趺很容易,因為他們的腿長,就算腳掌沒有翻過來,也容易做到雙跏趺。
  • 教你《20個超實用正念練習》,行走坐臥皆可正念!
    在天花板、牆上掛一根樹枝或其他標示,甚至可以是個「笑」字,好讓你早晨醒來一睜開眼就能看到,這個標示有提醒你的作用。利用起身前的片刻掌握好呼吸,輕輕地吸進並吐出三口氣,同時輕輕地微笑,隨順你的呼吸。不管在任何地方坐著或者站著,記得輕輕地微笑。
  • 金剛坐,越「坐」越苗條,來「坐」一會兒吧
    半蓮花坐式瑜伽中最好的坐姿,是從簡易坐向蓮花坐的過渡形式,適用於柔韌性還不夠好的人。功效:· 從瑜伽的角度來看,這個坐姿極適宜呼吸、調息練習和冥想。· 放鬆腳踝、雙膝和雙腿肌肉,鍛鍊膝關節,防止老年脫臼、關節炎和風溼痛。
  • 南懷瑾老師:修習打坐的人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姿勢才是(靜坐七支坐法要領入門)
    他再坐累了,就散盤坐,那些鬼就拿泥巴丟他,說這是什麼東西啊,一堆泥巴放在這裡。他一聽,還是趕緊把腿雙盤盤起來,那些鬼又來拜了。這是當年在杭州聽的故事。再說人老了,先死亡的是兩條腿。假使老了你這個腿動都動不了,那不行的,生命從下面來的啊。
  • 坐式八段錦練習方法梳理及注意事項
    據今人研究,八段錦實際包括坐式八段錦、立式八段錦兩種功法。而坐式八段錦動作幅度不大,易學易練,不會造成運動損傷,健身效果良好,對大腦、頸、肩、腰等部位的保健效果尤為突出,非常適合長期伏案勞作的腦力工作者和中老年人習練,惜其口訣太過繁雜,冗長難記。為方便大家的學習和練習,茲根據《導引健身法解說》(吳志超編著)等今人研究成果,對功法練習方法進行歸納梳理。
  • 初學瑜伽,如何完成一個完美的蓮花坐,試試這樣練習
    練習蓮花坐的一個常見限制因素是小腿和大腿之間的連接。尤其是對於那些腿粗的的人來說,會感覺沒有足夠的空間摺疊。要想成功掌握蓮花坐,更重要的限制因素是腿筋太緊。繃緊的腿筋會對內側半月板施加壓力,當你嘗試蓮花坐時,膝蓋會離地很遠,當你硬把腿拉入蓮花式時,就很容易受傷。半月板撕裂是最常見的損傷之一。
  • 幹預訓練時,孩子總是不願意坐下來?教你2招,讓他心甘情願坐在椅子上
    生活中很多場景都需要孩子好好坐下來,家庭訓練、吃飯、做作業、上課…… 但孩子就像調皮的小猴子一樣,東摸摸西扣扣、跑跑跳跳就是坐不下來。 本期Q博士課堂,行為組的謝琴和李世芳2位老師為大家分享如何讓孩子好好坐下來。
  • 寶寶幾個月練習坐?
    寶寶3-4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練習扶著坐,但腰肌張力比較低,脊背是呈弧形。 寶寶5個月的時候能直腰,一般5-6個月的時候可以雙手扶著,呈三腳架樣坐著。但有時需要家長雙手扶著腋下,坐在沙發的一角或者腿上,有背靠著支撐。6個月以後才能自己獨立的坐穩,但時間比較短。一般6-7個月的時候,寶寶可以獨立的坐穩,時間也長一些,雙手還可以玩著玩具。8-9個月的時候獨立坐的時間更長,並且8個月的時候自己也可以爬行,再獨立的坐下來。
  • 6個月寶寶學「坐」經常倒,怎麼幫孩子練習坐?小心影響腿型
    文丨福林媽咪總有粉絲問我:福林媽,我家寶寶6個月了還不會翻身,怎麼辦;我家寶寶12個月了站不穩晚不晚;我家寶寶7個月了,還不會自己坐,用不用專門幫他練習啊?第四步:自由坐月齡:10個月到10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更加隨心所欲的坐立了,不管是從什麼姿勢都能變成坐位,也可以從坐位變成其他姿勢,前後左右平衡反應完全建立,還可以雙手向後支撐來保持坐姿,而且寶寶坐的時間長也完全沒問題了。
  • 南懷瑾:詳解最重要的打坐方法——「七支坐法」(附視頻)
    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妨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適當的練習開始,對於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東方出版社這種七支坐法,佛經上怎麼講?釋迦牟尼佛不是宗教喔,是科學家耶,也是大哲學家。他說歷代成佛的很多,一個劫數都有很多佛,上一個劫數叫莊嚴劫,現在這個劫數叫賢聖劫,有一千個佛出來,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再出來的是第五位彌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