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打坐姿勢+坐上練習

2021-02-12 自主健康新理念

上回咱們說了說《打坐:打坐的準備》。這次說說打坐姿勢和坐上幹什麼。

常見的打坐姿勢有散盤、單盤和雙盤。我們推薦的打坐的姿勢是南老《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推薦的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

1、雙足伽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2、脊梁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3、左右兩手圜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在佛家,便叫做「結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我們練吐氣法,雙手放在膝蓋上就行,姿勢自然放鬆、

4、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以沉肩嚲背。

5、頭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顎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6、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7、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

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說明。其中舌的位置可以參考吐氣法動畫演示。第4、5、6條,均以自己舒服自然為好,不必刻意要求自己達到某個標準。

南老《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還講了打坐需要注意的事項,摘錄如下:

1、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2、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3、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4、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5、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和後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

6、初學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7、初習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緊張。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還有補充說明三項:

1、兩腿雙盤的跏趺坐為最正規的七支坐法。

2、跏趺坐也要加坐墊、除非氣脈全通,才可以不墊。

3、初學靜坐多半無法雙盤,則酌情採用以散盤、單盤等其他坐姿。

書面講起來好像事兒還挺多,實際做起來很簡單。

我們打坐通常在早上,一起床,上個洗手間,上坐,盤上腿,墊子高度調整一下,讓自己坐得自然直立,再把自己的腰、臀、腿、膝蓋都包上,開始練習。

打坐的時候練啥?

我們推薦的是打坐+吐氣法。吐氣法可以參考這裡《吐氣法動畫》、《最簡單的健身方法——吐氣法》。

練習到自己不想練了,就可以收功了。

也有小夥伴持咒,這個隨個人選擇。

小編開始就是打坐+吐氣,身心已然非常受益。後來一起練習的小夥伴老說,持咒的力量更大。小編原來一直認為,持咒,那是迷信!後來架不自己的貪心吧,想著吐氣法已經這麼有效了,持咒還能加個「更」,那得多有效啊,試試唄,反正我一純正理科生,決不會迷信。結果一試,就入了坑,轉為打坐+持咒+吐氣了。當然,持咒這部分內容不屬於我們自主健康新理念要推薦的,有願意嘗試的小夥伴請移步《實修世界網站》,有音頻示範。

練習結束後,要收功。

相關焦點

  • 打坐的正確方法,初學者正確打坐姿勢(詳解)
    先說調身:      調身是指身體姿勢的調整。我們今天呢,由於這個地方不是廟宇,所以大家坐的都是靠背椅,回到家裡可以用蒲團,或者坐在床上練習。今天我們就在靠背椅上練習,效果一樣。我們現在這種坐呢叫自然坐,其次呢,還有散盤、單盤、雙盤。
  • 南懷瑾對打坐姿勢的詳解
    三、最初修習打坐的人,應該注意調節空氣和光線,光太強容易散亂,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氣要能對流。四、初習定的人,吃太飽時不可打坐,如覺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強坐,應該睡夠了再坐,才容易靜定下來。在開始修習禪坐時,應該特別注意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養成習慣,就無法改正了。而且對心理和生理都有影響,並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規定,有很深的涵義,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則,應該切實遵守。人的生命要依賴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養精神,才能達到健康的生命。培養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使心中常常沒有妄念,身體安寧;心中一空,生理機能才會生生不絕。
  • 南懷瑾對於打坐姿勢詳解
    一、雙足跏趺(俗稱雙盤),如果不能跏趺坐,就採用金剛坐(右腳放在左腿上),或者採用如意坐(左腳放在右腿上)。
  • 打坐姿勢錯誤有什麼害處?怎樣才是正確的打坐姿勢?
    因為人都有慣性,如果剛剛初學打坐的時候,姿勢就是錯誤的,那以後要糾正就要大費一番功夫了。與其走歪路,那還不如在一開始就學習正確的打坐姿勢呢。打坐的時候,是全身放鬆的時候,所以如果打坐的姿勢出現偏差,那就很容易落下身體的疾病,也容易出現各種狀況。曾有這樣一樁真人真事,為了保護別人的隱私,就隱去姓名了。
  • 打坐入門
    打坐是由疼痛開始的,原因就是練習者的下肢關節的韌帶過於緊張所致,影響了打坐的效果。在練習中應當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的進行下肢關節的鍛鍊,這個階段的練習,練習者要堅持住。其鍛鍊方法如下:(1)、壓膝在打坐中,對盤坐影響最大的是髖關節的靈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鬆緊,對於髖關節鬆緊的練習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壓膝。
  • 打坐,要怎樣坐姿勢才正確?
    很多人看了雲來的文章,感覺打坐確實能改善身心狀態,也想學著打坐。但是,由於以前沒有接觸過真正打坐修行方面的東西,擔心自己打坐姿勢錯誤,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有人說,如果打坐姿勢不正確,就會走火入魔,等等說法。其實,就算打坐姿勢不那麼標準。也不會走火入魔,最多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已。
  • 什麼才是正確的冥想打坐姿勢?一定要雙蓮花坐嗎?
    說說關於瑜伽冥想時的姿勢。提到冥想打坐,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蓮花坐、雙盤。當然這沒有錯,蓮花座和雙盤是公認的冥想打坐時的最佳姿勢。但是有個前提,你可以很輕鬆的盤上蓮花坐,並且能夠保持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
  • 南懷瑾對於打坐姿勢詳解(視頻)
    一、雙足跏趺(俗稱雙盤),如果不能跏趺坐,就採用金剛坐(右腳放在左腿上),或者採用如意坐(左腳放在右腿上)。三、最初修習打坐的人,應該注意調節空氣和光線,光太強容易散亂,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氣要能對流。四、初習定的人,吃太飽時不可打坐,如覺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強坐,應該睡夠了再坐,才容易靜定下來。
  • 打坐:打坐的準備
    初學打坐,如果一坐就腿麻,要檢查一下自己的墊子,腿麻,是不是硌的。有個小夥伴說自己就坐枕頭,打坐放屁股底下,睡覺放腦袋底下。小編原來也是這樣的。後來聽說蕎麥皮枕頭好,睡覺用蕎麥皮的,打坐用個七孔棉的,才分開。2、打坐椅坐的地方不能太軟了,如果坐在特別軟的床上,很難坐得穩。小編出差時遇到過酒店的床墊特別軟,搖搖晃晃像坐在水面上,很分散注意力。
  • 打坐 | 打坐的好處及打坐的問題
    如果練成,並每天堅持雙盤坐20分鐘,可保70歲登山如小夥。日常基本百病不生。4. 雙盤練成後,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5. 開始練幾天之後,就會持續的腿疼,然後會腰疼。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6. 具體的練法是上座之前做些開胯運動,然後試著雙盤,直到盤上,然後忍痛,直到時間越來越長。7. 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
  • 如何打坐,打坐要領!
    打坐學問很大,不懂的枯坐傍門,難有成就。        打坐首先要身、心、息三調,都要調到位,有時坐到一定時候還要調。體態不正確就難以靜,它直接決定效果,隨時要保持懸空凌頂,脊椎骨一節節拔開,全身放鬆,返觀內視,這樣氣才會順,才能入定。三調後神也很重要,神不足容易昏沉,一坐就要睡覺,頭就低下去了,向這樣就不要打坐,沒有效果,不如睡一大覺後再坐,神越足打坐的效果越好。
  • 打坐的好處與如何打坐
    雙盤練成後,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5. 開始練幾天之後,就會持續的腿疼,然後會腰疼。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6. 具體的練法是上座之前做些開胯運動,然後試著雙盤,直到盤上,然後忍痛,直到時間越來越長。7. 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即使飯後立即開練,20分鐘後胃就全部排空了。8.
  • 「雙盤」打坐練習法
    坐在墊子上把腰挺直,腳伸直,開始活動雙腳。然後是雙盤姿勢如下圖。人,只有雙盤時間長了,你才可能「坐得住」,也才可能更好地修「止」、修「觀」、修「冥想」,否則,身體或生理上就沒有「物質基礎」容易產生障礙。(上述雙盤時間都是指的「一座時不換腿」)修學佛法的「解脫道」,絕對是一個「吃苦或說苦行」的過程。如果你在修學禪定或瑜伽的過程中覺得很輕鬆,那你就離錯誤不遠了——除非你有「六祖慧能」那樣的大慧根,否則,就要老老實實來學會「吃苦」!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先來說一說冥想的姿勢。最理想的當然是蓮花坐,其次是至善坐。蓮花坐:下圖蓮花座是最理想的坐姿,但是初學者能夠拍蓮花做的很少。
  • 打坐:數呼吸的練習
    打坐的方法,是致虛極,守靜篤,然後以「道心」來觀察萬物的運動。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思緒紛亂,可以通過練習數呼吸讓自己變得相對地安靜、專注。如果我們能夠專注在數呼吸上,也就可以減少乃至屏蔽其他的雜念妄想。對於呼吸,還可以看得更高一些。我們沒有辦法不去呼吸,呼吸也是我們與外界互動的過程。
  • 打坐的好處,初學示範圖和注意事項
    打坐,指跏趺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禪的一種方法,即將雙腿按一定姿勢坐好,而雙手結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打坐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但這時進行盤坐還有不足,因此,還應盡一步的練習。練習者端身正坐於墊上,進行自然的盤腿:左足跟緊抵會陰,右足跟緊貼左小腿外側,然後,兩手放於身體的兩側,手心向後,身體向前俯壓,作叩拜狀。以額部向前下壓貼墊為標準。作時兩手仍然放在身體兩側,手心向上。(注意兩足應互相交換練習)  (3)單盤練習  經過上述的鍛鍊,練習者的下肢關節已經初步的具備了單盤打坐的基礎。
  • 解惑 | 打坐的姿勢—弘庵法師答疑開示輯錄(43)
    弘庵法師:從根本上講,我們打坐,修行在心不在於坐。很多人對打坐的姿勢不在意,你看我們坐在這裡,每個人的姿勢不同。世間有一個特點,人住在哪裡都要有一個房子,要能遮風擋雨,這樣身體才能安住,我們打坐用功也是這樣。
  • 最上乘打坐,以真心為坐
    答  有外行打坐,有內行打坐,有內行最上乘打坐。外行打坐,結趺結伽,豎身豎形,觀呼觀吸,長坐不臥,恆靜不動,不關乎心,不涉乎性,此種為凡夫外行打坐。豎身靜坐,觀心觀念,弄心弄意,以心逐心,以意制意,在心作業,與自己糾纏不清,稱為內行一般人打坐,或內中外打坐(內行中外行打坐)。
  • 打坐的昏沉和入定的分別
    打坐站樁打坐修行 | 站樁養生丹道修煉 | 奇門遁甲簡單的說:打坐時候內心應該是「清清楚楚」的,如果不是清清楚楚,那就是昏沉了。比如說,打坐使用靜心法門為數息法門,應該要專注於靜心法門,打坐的時候如果忘記數了,沒有「清清楚楚」,那就是昏沉了。昏沉是一種失控狀態,沒有自我控制權,有點像看電影、或做夢,當下深入其境,夢境可以清清楚楚的,以為是真的,沒有辦法自覺是個「境」,沒有主導權,無法叫停,無法從境中拔出來。
  • 《記錄我的打坐經歷系列》之盤腿打坐,第一次雙盤差點讓我暈過去
    十年前,我剛練氣功那會,都是坐在板凳上或者躺在床上,逐步體會到氣功的效果後,我尋思著如果坐在板凳上都有這麼好的效果,那盤腿打坐會是什麼樣呢? 我開始從網上查閱關於盤腿打坐的資料,明白了盤腿分為散盤,單盤和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