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生活中美食處處都有,說起美食不得不提的便是潮汕這塊寶地,這裡是吃貨的天堂,熱氣騰騰的牛肉火鍋,油而不膩的滷味……這些美食可是享有盛名,家喻戶曉,令人垂涎欲滴。
潮汕除了美食多之外,在潮汕人的飲食習慣中也透露著詼諧幽默。比如說潮汕蔬菜這些神仙叫法,這可能是你見過最牛的翻譯版,你那裡是這樣叫的嗎?
菠菜 叫 「飛龍」
菠菜並不是我們本土的蔬菜,而是2000多年前波斯人栽培的。菠菜種子是唐太宗時從尼泊爾作為貢品傳入中國的。稱為「菠薐菜」,後簡化為「菠菜」。這是一道很健康的蔬菜,經常多多食用對身體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相信一些朋友都看過美國動畫片《大力水手》吧!動畫片中水手波派只要吃了菠菜,就力大無窮,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潮汕人直接喊成「飛龍」。
土豆叫 「幹筒」
潮汕有的地區叫馬鈴薯為 「幹筒」。極具鄉土情懷,寡味,土氣,卻深受著人們的喜愛。古今中外分分鐘能列出荷蘭薯的100種做法,當它遇見智慧的潮汕人民,被加入了盛大的粿品隊列。潮汕小吃甘筒粿,吃進嘴裡還有誘人的五香粉的香味,既好看雙好吃,既養胃又養眼。
蘿蔔叫 「菜頭」
蘿蔔在閩南語中被稱為「菜頭」,諧音彩頭。潮州人關於蘿蔔,有著兩種吃法是非常出名的,第一種是菜脯即潮式蘿蔔乾。第二種主要吃法即是蒸製菜頭粿了。潮汕的菜頭粿,發源於民間時年八節的祭祀活動,所以屬於粿品和供品。
馬蹄 叫 「錢蔥」
荸薺,還叫做馬蹄、水慄等,潮州人稱之為「錢蔥」。因為荸薺從正上方向下看,像個圓的銅錢,所以有「錢蔥」一詞。荸薺雖在泥中結果,卻肉質潔白,甘甜多汁,清脆可口。此外,荸薺還具有清熱生津,利溼化痰、預防癌症、降低血壓等功效。
南瓜 叫「番瓜」
南瓜是餐桌菜餚中常見的食材。明代傳入我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在中國,東北地區種植最廣。我國是世界上南瓜產量第二大國。潮汕人稱南瓜為「番瓜」。
潮汕蔬菜還有很多的神仙叫法,比如:茄子叫「力蘇」 ;荷蘭豆叫「侯目豆」;芥蘭叫「殼籃」;黃瓜叫「吊瓜」;芳菜 「攀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