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尋甸縣人武部政委方振宇向七星村種植大戶常民冬了解生菜種植銷售情況。張軍 攝
新華社昆明12月6日電 題:高端生菜進城記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
5日下午,在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七星鎮七星村,一位來自上海的蔬菜批發商,從農戶常明東的生菜大棚一次性運走了5卡車生菜。
「我們村種植的2800畝生菜,味甜、水大、乾淨,作為高端蔬菜直接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七星村支書常明春說。
七星村,海拔近2000米。這裡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達300餘天,清澈見底的馬龍河與牛欄江繞村而流,是蔬菜種植的「風水寶地」。
千百年來,一代代七星村村民靠種植低產的水稻、玉米和烤菸為生。201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800元,被列為重點幫扶的貧困村。
「為了避免產業項目盲目上馬而失敗,2015年,我們警備區剛結對幫扶七星村,就圍繞產銷一體化深入調研論證。」昆明警備區政委張海泉說。
在七星村村民的印象裡,那一段時間,身著迷彩、滿腳是泥的軍官,經常帶著村裡和鎮上幹部,以及農業專家進田地、訪農戶、看水源、詢產量。
「七星村周圍數十公裡無工廠,土地無汙染,可利用當地山清水秀、陽光充足的條件,大力發展高端蔬菜種植。」經充分調研、廣泛徵求專家意見後,昆明警備區幫助七星村把蔬菜種植作為核心產業。
為了精準確定種植蔬菜品種,昆明警備區派出調研小組,赴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了解菜市行情。得知這些城市的歐式餐廳、快餐店、火鍋店、燒烤店對高端生菜需求量大而持續大規模供給不足的信息後,警備區決定引導七星村規模種植生菜。
2015年夏,昆明警備區協調當地一家大型農企到七星村投資建棚,當年就試種500畝生菜。一個月後,七星村的生菜以每畝4噸的量豐產。年底,村裡大規模招商引資擴大生菜種植規模,吸引了20餘家蔬菜種植大戶。
因溫度高、環境好,七星村每年可種植5季生菜。最快一季,生長期僅有30天。
「村民以每畝2000元的價格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再以每天百元的薪資入園打工,有的村民一年僅入園勞務收入就近3萬元。」七星村村委會主任李建能介紹,2019年底,七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68萬元。
如今的七星村,已成為生菜生產大村。豐產季,每天都有數十臺卡車來田間地頭收購。
持續5年的幫扶,也激發了村民主動致富的內在動力,村民不再滿足於將自家土地流轉出去後到園區打工。2019年底,看到種植生菜的巨大利潤後,菜農常明東從種植大戶手中流轉了30畝地試種,當年就喜獲豐收。常明東打算,待首輪土地流轉合同到期後,組織已掌握種植技能的村民自行發展生菜種植。
「今後,我們將科學引導所屬的千餘民兵積極發展產銷兩旺的產業,爭做脫貧致富的『排頭兵』。」尋甸縣人武部政委方振宇說。
「我們一方面要激發群眾致富的內在動力,一方面還要幫他們切實解決好生產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近期,昆明警備區司令員任興格調研七星村扶貧工作,了解到生菜種植戶生產旺季無法保鮮以致菜價起伏的情況後,決定協調地方相關部門在七星村投資籌建一座大型冷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