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鑑賞過程中,寫作手法的考查是比較難以把握的一個問題,首先你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而後還要掌握不同手法在詩詞表達中的作用,如此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題型。下面主要從詩詞鑑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抒情手法中來給大家說說他們各自的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
比喻: 將...比作...,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本體」的「喻體」特點,表達了......的感情。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擬人: 將...人格化或賦予其以人的情感,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人性(喜怒哀樂,長幼男女老少)的感情狀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設問: 自問自答,深化主題 令人回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借代:語言簡練,含蓄深刻。「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代指亡國之音。
誇張 :引人注目,烘託氣氛,增強聯想,給人以啟示。「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用典:豐富詩句內涵,引人聯想。「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反覆 雙關: 語言含蓄風趣,耐人尋味。「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風雨即指自然界風雨也指政治風雨人生險途。
對偶: 語言簡練,意思含蓄。「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反問 互文 對比
表現手法
白描:簡練的筆墨不加烘託。「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烘託: 用乙來烘託甲,使甲物特點更加鮮明突出。「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用距離之遠烘託泰山之高。
動靜結合: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風雪 動景 旗結冰 靜景 寫邊塞環境惡劣。
虛實相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夜臥聽雨寫實,夢鐵馬冰河為國奮戰虛寫。
渲染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家家雨(煙雨濛濛的江南詩畫) 處處蛙(反襯江南夏夜的寂靜美),渲染約客時的氣氛。
襯託
正襯: 古道西風瘦馬(蕭瑟悽涼的氣氛)
反襯: 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襯哀情 以江南小橋流水的靜謐和諧反襯在外遊子的孤獨寂寞悽涼之情)。|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淨,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作者自比菊花,表明內心依舊高潔,沒有被環境薰染而同流合汙)。
以小見大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二喬命運暗示東吳命運。
對比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水漲秋池。」問歸期與未有期對比,寫出詩人羈旅之愁,思念之苦。
點面結合 :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長煙落日孤城閉。大雁是點,四面邊聲詩面;孤城是點,群山是面。
借古諷今: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看似批評歌女,實則批判統治者。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最愛表達了作者對錢塘湖的喜愛之情。
借景抒情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花落燕歸,感嘆時光流逝。
情景交融:「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看到歸雁勾起了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託物言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借落紅表達自己的心志。
大家了解了以上的內容,最後再給大家提示幾類考試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幾類考題並提供一些答題思路,以幫助大家來備戰中考
1.品味鍊字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詞)在詩句中的含義或指出這個字的特殊用法或運用手段(比喻 擬人 化靜為動)。
(2)展開聯想把該字(詞)放入原句中去描述景象(翻譯)。
(3)點出該字(詞)烘託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什麼藝術效果等。
(4)思考該字(詞)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答題格式:抓詞語釋義+描景象+點作用、濾主旨+點作用、思結構。
2.名句賞析
能指出寫景特點或採用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並且還要說出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
(1) 明確詩詞中具體景物形象。
(2) 展開想像聯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景物形象
(3) 概括作者描繪景物特點。
(4) 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
答題格式:修辭+作用+景物特點+作者感情或啟示|翻譯+作者感情或啟示
3.主旨(情感)把握:(1)審標題,收集信息
(2)抓作者,知人論世
(3)領悟意象
(4)抓詩眼
(5)看注釋,破解難點
(6)抓整體,全面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