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我們都躲不開的三大人生課題

2020-12-13 灞橋讀書會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2015年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看這本書,首先是內心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結唆使,被題目吸引了,看了一遍電子書總覺得不夠過癮,後續又買了紙質版書籍,讀起來更有味道,說不上來原因,可能與個人閱讀習慣有關吧。運用對話的方式這種題材是之前看的《論語》時才看過的,很相似,在不知不覺中也產生了一種莫名地熟悉感。該書講述了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本書確實很特別,將深奧的哲學心理學用對話的方式展示出來,隨著「哲人」與「青年」慢慢進入阿德勒思想,更加淺顯易懂些,可以說適合於各種人群,總會在迷茫中獲得自己想要的,讓自己置身其中,給自己的消極行為找到原因和歸宿,進而讓心釋然。首先說說被討厭,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自己被其他人討厭,但事實確實如此,我們做不到八面玲瓏,做不到完美無瑕,加之其他人的評價和想法也都千差萬別,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和生活環境,正如哲人說的被討厭不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而是他人的課題,所以大可不必糾結自己,拿別人來煩惱自己。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因為我們都避不開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相信所有人都想有一番作為,無論是在學生還是工作中,總是想證明自己,可免不了的總被家人拿來做各種比較,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的出類拔萃,而時常覺得自己特別差勁,不免就開始自卑起來,壓抑著自己,書中說要學會自我接納,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試著接受平庸的自己,以積極的心態努力奮鬥著也是完美,不必時時苛求。一生中經歷了學生時期、工作時期、社會環境等,如何看待和處理好人際關係,是我之前一直都很迷茫的課題,有矛盾的時候,積極的時候會以性格不合、三觀不合等等理由為自己開脫,消極的時候也會討厭自己,懼怕人際關係,不願意正式問題,過於關注,相信人際關係同樣也困擾過你,那就試著看看這本書吧,它會幫你釋然很多。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我們現在的人生、性格是由過去尤其是童年時期造成的,但沒必要一味沉溺於過去,而應該向前看,想法去改變應對人生的問題,適應當前的生活。曾國藩說過:「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正如這本書已經在無形中將我改變了,也許就這樣慢慢的,漸漸的隨著自身參透的內容而不斷提升自我境界,包含了對自我、對周遭環境及對世界的認知,人的一切煩惱皆是自我的煩惱,想通了釋然了一切也就順意了。人不要被對認可的追求,扼殺了我們的自由。

相關焦點

  • 《被討厭的勇氣》:學會做課題分離,不再害怕被討厭
    其實,我們都知道,不管你怎麼好也總人不喜歡你,你也不可能喜歡所有人。所以,我們需要一種勇氣,勇敢活出自己的勇氣,一種「被討厭的勇氣」。>02我們為何討厭自己?討厭的原因是什麼?一個人很難做到完全喜歡自己,還總能找到討厭自己的點,或是外貌,或是能力,或是性格。這種不自信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也給生活增添了諸多的煩惱。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這一切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
  • 人生三大核心課題:工作、交友、愛
    區分清楚這兩點,對你的人生發展非常重要。接下來是這本書的另一半內容,關於人生的三大課題:工作、交友、愛。阿德勒認為「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人根本不可能一個人活著,只有社會性的環境下才能成為「個人」,阿德勒心理學把作為個人的「自立」和社會中的「和諧」作為重大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工作、交友和愛是我們必須直面的三大人生課題,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三大羈絆。無論什麼種類的工作,都沒有任何人可以獨立完成。
  • 《被討厭的勇氣》:拆解人生課題,誠然面對未來
    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 。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 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是「 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 。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
  • 讀書筆記|《被討厭的勇氣》:人生的煩惱都是自找的
    《被討厭的勇氣》就是這麼開始的。這是一本非常好讀的心理學著作,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沒有案例分析和解讀,僅通過「哲人」和「青年」兩人的對話來傳達作者的觀點:人可以改變、世界極其簡單、人人能獲得幸福。
  • 為什麼有些人討厭自己?對自我評價比較低?那是缺乏被討厭的勇氣
    昨天晚上,自五一勞動節後又一次拿起了《被討厭的勇氣》,再一次凌晨入睡。上次閱讀了一部分內容,也就是第一章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書中的見解是我們的不幸是我們自己造成,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斷下定「不要改變」的決心,缺乏選擇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氣,也就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 人生不易,多一些被討厭的勇氣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對於人類這種群體動物而言,不幸與幸福之源,都在於人際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人生幸福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有多少被人討厭的勇氣,爭取了多少做自己的自由。既然如此,何必讓自己活在關係隨時破裂的恐懼中呢,多一些被討厭的勇氣,可能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輕鬆。阿德勒曾說,「課題分離」應該是人際關係的起點,讓你的課題歸你,我的課題歸我,解開「纏繞」,恢復「聯繫」。
  • 自己選擇的不幸,決心不改變的人生,我們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其實不僅是她,我也一樣,我身邊很多同事也一樣,對現狀不滿,但沒有勇氣去挑戰,去向未知的未來發起衝擊。就像日劇《被討厭的勇氣》中女主所說:人之所以一直無法改變,是因為早已認定自己不能改變,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有不如意,但是保持現狀更能輕鬆安心,所以你的不幸是你自己選擇的。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為經歷賦予的意義。
  • 大贏家:結合阿德勒心理學,談嚴謹直面三大人生課題的智慧
    看完電影之後,聯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圍繞阿德勒心理講述了如何破除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直面人生的三大課題。這三大課題分別是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的課題。這三大課題是《大贏家》電影中嚴謹要面對的,也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可逃避的。
  • 被討厭的勇氣|活出自己的人生,從課題分離開始!
    01 父母與孩子的課題分離 根據阿德勒心理學,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因此,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然後不妄加幹涉。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
    清晰的記得我主持那次,緊張的連話都說不出來,汗從額頭流到臉頰都不好意思用手去擦。結結巴巴的分享完,主持完那次會議。我經常用這件事情來做為分享開端,以前我將我的不善於溝通、表達、緊張歸結為自己的靦腆,事實是我缺乏自信與勇氣。自那以後,我每周會花一些時間去準備分享,每周例會上主動分享內容以此來鍛鍊自己。同樣在公號寫文章不單單是寫給大家看,也是寫給自己看的。
  • 《被討厭的勇氣》
    本書以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貫穿全文,採取禪師與青年對話的形式,深入淺出的將人生課題中常見問題的解藥傳達給讀者,希望能把讀者從「自我從過去」、「人際關係」「未來中」解放出來。書中提到的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告訴讀者,如果我們遇到生命中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時,那麼,即使這過程中,有被討厭的可能,我們都要有勇氣去行動去實現它。
  • 渴望被認可,成為自己都討厭的樣子?不,你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記錄的,就是這位青年作家與哲學家辯論的全過程,以及他所找到的答案。整本書採用對話形式,講述了人們該如何擺脫過去的創傷,自卑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應該滿足別人的期待,以及如何擁有改變的勇氣。很多人說,我想要改變,但過去的經歷已經讓我固化,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 三味書屋 16:《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
    三味書屋 16:《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
  • 《被討厭的勇氣》:真正的自由不怕被別人討厭
    《被討厭的勇氣》是由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作家古賀史健共同創作完成,兩位作者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研究。這本書是以一種對話的方式進行,書中一位自卑、不幸福的青年人,聽到哲人主張「世界如此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對其進行挑戰,在你來我往的辯論與思考中,青年人對生活開始有了更多的理解......
  • 共讀《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一)
    今天開始,我將與你一起進入哲人與青年第二夜的對話——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這個夜晚,他們討論了:為什麼討厭自己?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人際關係中的「權力鬥爭」與復仇承認錯誤,不代表你失敗了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浪漫的紅線和堅固的鎖鏈
  •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感想
    這就好比將人生比做一場撲克牌對弈,每個人都拿到不一樣的牌,或許你認為你沒有拿到好牌。但事實上,並沒有絕對的好牌壞牌,而只有好的出牌方法,比上一次打得好,我們就有了進步,而不一定要每場都成為贏家,如果我們有足夠獲得幸福的勇氣,我們甚至可以創造新的撲克遊戲規則。
  • 改變人生的6個心理革命:你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嗎?
    從那天開始,我陸續閱讀了許多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書籍,並且試著把它們當成人生的指南。從前我一直以決定論過活而不自知,或許是佛洛伊德比阿德勒有名得多,許多時候,我認為我此刻的行為,都是我的過去完整成就的。我容易埋怨過去,容易替自己找藉口,躑躅不前時,也常常缺乏了改變自己的決心。而現在的我,懂得在每個日常裡,練習自由生活的勇氣。
  • 知樂日記:阿德勒的書《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不是我們被限制,讓我們不能做 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選擇不做
  • 《被討厭的勇氣》:還在為人際關係煩惱?你需要這2點建議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總結出來一點,那就是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無論是家人、愛人,還是同事、朋友,但凡我們處在人際關係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正如《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以下簡稱《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所說,「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小老鼠即使生活在垃圾堆中,都能通過努力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模樣,不禁令人肅然起敬。但每個人對電影的感受並不完全相同,我看到的,更多是勇氣的重要性。夢想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理想國,但對那些擁有不懼怕被別人討厭,始終堅持自我的人而言,便是可以實現的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