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地處長江上遊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在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中,重慶如何強化上遊意識、擔起上遊責任,將其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細?近日,記者採訪了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路偉。
記者:如何認識長江流域禁捕退捕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
路偉: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考察時指出,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重慶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作為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任務和實際行動,在認識上再深化、站位上再強化、措施上再實化。堅持高點站位、高位推動,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門作出指示批示,分管領導靠前指揮,加力加壓持續推進;各級各部門及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緊盯任務、落實措施。同時,加強考核督導,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把長江禁捕退捕工作作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約束性任務,開展考核督導。
記者:為有效落實這項任務,重慶建立了什麼樣的工作機制?
路偉:一是建立健全「市負總責、區縣抓落實」的組織領導機制。市級形成了「1+1+4」的組織領導體系,即市政府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工作推進組,推進組下設長江流域退捕、打擊非法捕撈、斬斷非法捕撈漁獲物產業鏈、退捕漁民轉產安置與生計保障4個工作專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委。各區縣相應組建對應工作機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是構建起全市「一盤棋」工作推進機制。市政府牽頭抓總,召開一次全市電視電話會議、4次推進組會議、2次全市視頻調度會議,對各項工作統籌調度部署。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各方,加強各專班、各部門分工協作密切配合,日跟蹤、周調度;建立聯絡員制度,加強市與區縣之間、專班之間和部門之間協調聯繫和信息共享;全覆蓋到區縣調研指導。專班各司其職,研究制定了長江流域退捕工作、漁政執法能力提升、打擊非法捕撈專項整治、打擊市場銷售非法捕撈漁獲物、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和社會保障等5個專項行動方案。各區縣結合實際細化制定落地方案,有力有序推進實施。
三是強化禁捕退捕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按照「地方為主、中央適當獎補」原則,指導各區縣系統測算資金需求,統籌結合現有政策資金渠道解決,確保配套資金不低於中央補助資金。嚴格管控資金用途,像管理扶貧資金一樣管好禁捕退捕資金。根據區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指導各地按照與毗鄰區縣大致相當的原則確定補償標準,逐船、逐戶、逐人兌現政策。
記者:目前全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進展如何?
路偉: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總體部署,緊盯2019—2021年我市退捕漁船5342艘的目標任務,壓實責任、倒排工期、打表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籤訂退捕協議漁船5342艘,佔總任務的100%;已退捕漁船5342艘,佔總任務的100%;已退捕漁民10489人,佔漁民總數的100%。已全面完成退捕任務。
一方面漁船退捕和船網處置加快推進。從嚴把關精準建檔立卡,從市到村社逐級嚴格審核把關,逐船逐戶確認,反覆校核會審,確保各項數據信息於2020年7月31日24點全部精準鎖定。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贖買漁民捕撈權益,註銷捕撈證書,及時銷毀捕撈網具,分類處置退捕漁船。全市應退捕漁船5342艘,涉及漁民10489人,分布在37個區縣。其中保護區(涉及10個區縣)漁船1543艘、漁民3111人,於2019年全面完成退捕;長江、嘉陵江、烏江幹流(涉及19個區縣,不含保護區)漁船2260艘、漁民4619人,於2020年9月底前全部提前完成;其他水域1539艘漁船、2759個漁民,計劃於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退捕,截至目前已全部提前完成。
另一方面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專項行動效果明顯。針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持續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專項行動、交叉執法檢查、禁漁打非「零點行動」、高發水域同步巡查執法、打擊市場銷售非法漁獲物行動。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推動漁政執法機構隊伍建設和裝備配備,全面開展執法人員培訓。公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協作聯動和行刑銜接,建立打擊非法捕撈聯合指揮部工作機制,加大流域聯合執法力度,強化交界水域管理,消除監管盲區。6月28日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餘萬人次,開展水上巡查4.8萬餘公裡,檢查各類涉漁市場主體10萬餘(個)次。
記者:重慶如何開展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讓廣大漁民願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後能夠穩得住、能致富?
路偉:我們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部委工作要求,紮實做好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和參加社保工作。妥善做好退捕漁民轉產安置,積極引導退捕漁民發展富民產業,支持其從事鄉村旅遊、綠色水產養殖、休閒漁業、水產品加工、船舶運輸等特色產業,探索「靠水吃飯」新路子,在貸款、稅收、用地、用電等方面予以扶持。將退捕漁民作為重點群體納入就業幫扶體系,對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退捕漁民,開展適合漁民特點的水產養殖、加工等各類實用技能培訓和跟蹤服務;對轉崗就業困難的退捕漁民,安排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積極消除「零就業」家庭。累計舉辦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37場,開展職業培訓796人次、職業介紹11973人次。完善社會保障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均可享受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交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養老保險代繳等政策。目前全市已轉產轉業7805人,佔需轉產安置漁民總人數(7872人)的99.1%;已參加養老保險10471人,佔應參保漁民總數(10471人)的100%。同時,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確保退捕漁民安定和社會安穩。「點對點」做好法律法規和禁捕退捕政策宣傳,深入開展涉漁「百日走訪活動」,全市共走訪居戶29411家(其中漁民已全部走訪)。督促指導區縣切實加強輿情跟蹤監測和矛盾排查化解,目前全市退捕漁民群眾情緒穩定,未出現上訪事件。
記者:下一步,重慶市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做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
路偉:我們將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抓好長江流域禁捕工作,切實做到守江有責、守江盡責。一是全力以赴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後半篇文章」,力爭在轉產就業、職業技能培訓、養老保險參保、兜底保障等四個方面達到100%。二是加強涉漁「三無」船舶排查,發現一艘、查處一艘,及時銷毀拆解,堅決杜絕回流;落實屬地責任,對納入管理的鄉鎮船舶統一標識、統一管理。三是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深入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和銷售非法漁獲物專項行動,確保打深打透,實現斷鏈破網,注重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相銜接。四是實施漁政執法能力提升行動,全覆蓋開展漁政執法人員全員輪訓,提高執法隊伍綜合素質;健全群防群管長效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原標題:(擔起上遊責任 做到守江有責守江盡責——訪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路偉)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編輯:暴佳然
監製:杜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