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蝙蝠為什麼這麼毒,可能是為了飛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2020-12-22 鍾銘聊科學

在我們的印象中,會飛的動物屬於鳥類,鳥類屬於脊索亞門的鳥綱,而蝙蝠屬於脊索亞門中的哺乳綱,那麼屬於哺乳綱的蝙蝠為什麼具有飛行的能力呢?

蝙蝠為什麼會飛?

大概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最早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此時由於恐龍還沒有滅絕,再加上哺乳動物無論是體型,還是咬合力都不能與恐龍競爭,所以當時的哺乳動物只能以樹棲、夜行(也有一部分生活在地下)的方式為生。

據考察,蝙蝠可能是生活在樹上的這支哺乳動物演化而來,蝙蝠的飛行方式和已經滅絕的翼龍相似,都沒有羽毛,而是用翼膜來飛行。下圖為翼龍復原圖。

從蝙蝠的骨骼上看,它的翅膀是從前肢演化的,其中指骨非常長。

指骨與上肢之間有一層薄膜相連,這層皮膜一直連接著蝙蝠的下肢,四肢展開後,像是滑翔傘一樣。

科學家推測,蝙蝠的飛行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點點演化而來的。在早期,蝙蝠的祖先雖然已經有皮膜的存在,但卻不具備飛行能力,只能從高處的樹上滑翔到另一顆樹上。

由於這種性狀能夠有效的躲避天敵,所以這一性狀被蝙蝠保留了下來。

按理說,蝙蝠的身體結構雖然能滑翔,但並不能像鳥類一樣飛行。之所以在後來的演化中,蝙蝠擁有了飛行能力,其實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發生了突變。

蝙蝠的基因突變

據研究表明,在空中飛行所耗費的能量,是在陸地行走的3-15倍,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身體裝上皮膜也無法飛行的原因。

高耗能的增加,導致蝙蝠需要高新陳代謝率才可以為飛行提供能量。我們知道,新陳代謝速度和生物酶的反應有關,當溫度越高時,生物酶催化的速度就越快,當溫度越低時,生物酶催化的速度就越慢。

這也是為什麼鳥類的體溫比哺乳動物高,而變溫動物在冬天體溫變低時,反應速度變低,以至於需要冬眠的原因。

蝙蝠之所以能夠飛行,也和它們的體溫有關。我們知道,哺乳動物的體溫很少有超過38攝氏度,蝙蝠雖然是哺乳動物,但蝙蝠體溫卻常年保持著38-40攝氏度,和鳥類相似。

正是內在和外在的共同演化,所以蝙蝠能夠飛上藍天。

蝙蝠為了飛行,成為了移動的病毒播種機

體溫升高雖然可以讓蝙蝠的新陳代謝速度變快,但會對蝙蝠身體產生損傷,按理說蝙蝠的壽命會縮短。

然而蝙蝠的壽命卻很長,有些蝙蝠的壽命甚至可以達到40歲。

造成長壽的原因,可能是蝙蝠的身體演化出了自我修復的功能(該結論為假說),比如:我們人體的細胞在分化50次之後就會衰老、死亡,此時就會引起人類衰老死亡。而蝙蝠的體細胞一旦出現損傷後,細胞會及時修復,所以蝙蝠的壽命比理論值要高許多。

而這一切,可以使得它們感染病毒後,並不會發病,而是溫和地與病毒「和諧相處」。

科學家們從世界各地的蝙蝠當中,搜羅出了4100多種病毒,其中狂犬病毒、sars病毒,伊波拉病句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

蝙蝠之所以被稱為「病毒的播種機」,是因為蝙蝠屬於群居動物,一隻大型蝙蝠洞中甚至會有上千萬隻蝙蝠同時存在,而這些蝙蝠在群居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病毒,也就是說,原本一隻蝙蝠攜帶了病毒,可能經過幾天的相處之後,上千萬隻蝙蝠都可能染病。

其次,蝙蝠之間相互交流時,除了交流感情,也會交流彼此攜帶的病毒,這造成了同一隻蝙蝠可能攜帶著多種病毒。

再者,蝙蝠具有飛行功能,許多種類的蝙蝠為了尋找食物,會進行季節性遷徙,比如:墨西哥的無尾蝙蝠,會在夏季洞穴和越冬地點飛行至少800英裡。

除此之外,蝙蝠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種類非常多,數量也是哺乳動物第二多的生物。

種種特徵,都可以讓蝙蝠將隨身攜帶的病毒,傳播到全球各地。病毒會再通過中間宿主,比如:果子狸、駱駝、各種野味等,傳播給人類。

不過,蝙蝠雖毒,但它一般生活在環境較為安靜的地區,而且為了避免與鳥類互相競爭,蝙蝠會選擇夜行。和人類生活區域幾乎不重疊,所以在自然環境下,蝙蝠攜帶的病毒很難感染到人類。

然而,野味的出現,讓蝙蝠身上的病毒多了一條接觸人類的途徑,非洲的伊波拉病毒和17年前的流行病,就是通過野味傳染給人類。

所以,為了避免下次病毒再次流行,我們能做的就是拒絕野味,拒絕來源不明的食物。

相關焦點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有「毒王」之稱,同時也被認為是行走的病毒庫,它就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說到蝙蝠,很多人會認為這只是一種常常出現在故事、電影中的動物,現實中很少接觸到。事實並非如此,野生動物學家表示蝙蝠是當今世界上第二大類群的哺乳動物,全球共有962種,除了兩極地區和大洋中的個別島嶼之外,其它地區幾乎都有分布。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一切都是為了飛行!
    蝙蝠為什麼那麼牛逼?各種動物的壽命蝙蝠的壽命為什麼那麼長?為什麼蝙蝠自己帶毒卻啥事都沒有?現代醫學已經發現蝙蝠是伊波拉病毒、SARS病毒與狂犬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源頭,大家必定有一個疑問,就是蝙蝠帶了那麼多病毒,卻一點問題都沒有,還能帶著那些病毒到處飛,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上蝙蝠這種超級技能是其為了飛行這個技能而演化出來的一種副產品!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 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馬來西亞人:有點像雞肉味
    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為什麼蝙蝠長相這麼難看,還有人能吃下去呢?其實使用蝙蝠在國外更盛行。蝙蝠攜帶著大量的病菌病毒。蝙蝠是超級毒王,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蝙蝠自己卻百毒不侵。
  • 那個吃蝙蝠治病的男孩已長大,疫情之下,蝙蝠是藥還是毒?
    這是真真實實發生的事例,現已過去二十年有餘,若不是此次大規模爆發的新冠肺炎,關於蝙蝠是SARS病毒源體的新聞報導,恐怕大家早已淡忘了此事。於是,大家的茶餘飯後談資又重新泛起了漣漪。蝙蝠到底是一劑有效偏方,還是超級毒王?男孩當年吃了那麼多蝙蝠,為何沒有感染病毒,還治好了頑疾?……這確實是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 「毒王」蝙蝠其實是藝術圈的吉祥物
    自然界中的蝙蝠,因攜帶多種病毒,堪稱「毒王」。然而在藝術圈,蝙蝠卻寓意著吉祥。「蝙蝠」諧音「遍福」,即「遍地是福」。古人對其形象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後,在商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可見到帶有蝙蝠紋飾的器物。
  • 蝙蝠是怎麼成為萬毒之源的?
    自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蝙蝠這一生物的風評就持續被害。越來越多的報導指出,這群挨千刀受萬剮的病毒可能就是從蝙蝠身上來的。而且不止這一次。1998年的尼帕、2003年的SARS、2014年的伊波拉...
  • 澳洲「蝙蝠龍捲風」肆虐,數十萬「毒王」襲擊城鎮,恍如世界末日
    這些外來蝙蝠「攻佔」了當地學校、公園等,它們繁殖速度極快,這已經嚴重威脅到當地澳大利亞人的正常生活。更為可怕的是,目前該鎮上一名男孩已經遭到了蝙蝠攻擊,這個男孩隨後被送往當地醫院治療,有醫生透露,他們至少要為該男孩接種11種疫苗,蝙蝠的威力可想而知。屋漏偏逢連夜雨!
  • 別再打擾蝙蝠——給孩子們的文化課
    就像這樣子:為什麼蝙蝠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蝙蝠身上攜帶了很多病毒,據說有上百種病毒,比如我們剛才提到的:伊波拉、SARS,還有大名鼎鼎的狂犬病,每一種病毒對人類都是致命的,任何一種病毒在人類世界中大面積爆發,都可能引發嚴重的災難!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答案在這裡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解釋,儘管沒有任何一個解釋意味著,我們應該生活在對蝙蝠的恐懼中或責怪它們傳播了新冠病毒。蝙蝠攜帶可感染人類的病毒,光是這一點並不意味著,它們每晚在鄉下的夜空中掠過時傳播了疾病。
  • 上帝的寵物:蝙蝠究竟是什麼物種進化的?為何那麼毒自己還不死?
    蝙蝠的帶毒體質 蝙蝠在大家印象中並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所以和它接觸也相對較少,大家對這種毛茸茸、而且還會飛的動物,實在不太感冒,但你有一點不得不承認,蝙蝠這種動物實在是太牛逼了,簡直就是上帝的寵物!
  • DNF毒王入坑FAQ合集 毒王詳細分析
    吃,但是都吃的不全 毒王傷害一半是直接技能傷害(簡稱直傷),一半毒傷 毒傷不吃黃白爆、三攻 所以就好比,一個無盡鐲子30%黃字,給毒王其實就等效加15%傷害 但是高強最高能強就強,白送的屬性不要白不要 11、毒傷都吃啥?
  • 關於蝙蝠の東西方冷知識!古老的吸血鬼!為什麼人類會吃病毒之源的蝙蝠?!
    為了對抗氧化應激水平升高,蝙蝠進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損傷修復能力。它們因此獲得更長的壽命,也降低得癌症的可能。而蝙蝠體積也不算大,甚至還需要進行飛行這種高消耗的運動,所以新陳代謝同樣需要十分高強度,在飛行的時候蝙蝠的心跳速度能高達1000次每分鐘。
  • 蝙蝠不僅「毒」,心跳每分還1000次,為什麼壽命卻能高達30年?
    但蝙蝠無論如何在哺乳動物裡面都是個例外,其壽命遠遠超過它應該有的壽命,因為蝙蝠的體型小,其飛行時最高心率可達791到1066次每分鐘,上文也說了有些甚至能活到41歲,這比同樣大小的哺乳動物壽命長了將近
  • 飛行時翅膀每秒扇10次,這款蝙蝠無人機還能滑翔及投彈
    This robot that flies like a bat could pave the future for drones蝙蝠翼概念飛行器讓新型無人機未來變成可能【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
  • 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毒王」引發疫情席捲全國,你還吃野味嗎?
    從一隻「蝙蝠」的故事開始,「毒王」引發新冠疫情席捲全國也不知道是哪只「蝙蝠」,竟然有這麼大的榮幸,讓中國十幾億的人口,不僅度過了有史以來最安靜的一個春節,還能讓十幾億人在家坐月子。還不是因為那一隻「蝙蝠」。要知道,蝙蝠已經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8800 萬年,幾乎是與恐龍同時代。但恐龍滅絕了,蝙蝠卻還在。如今,在地球上有 961 種蝙蝠,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的哺乳動物。
  • 蝙蝠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徵,現如今是毒王的代表
    蝙蝠在古代是有著吉祥物的象徵,在古代建築物中大門上、欄杆上都會出現蝙蝠造型的圖案這是寓意著福運臨門的意思,在慈禧的陵殿前就有五隻蝙蝠捧桃,這就是古代人們取意多福多壽的意思,在古代蝙蝠經常和鹿、仙桃在一起代表著福祿壽'蝙蝠美化成蝠身蝠翅捲曲自如
  • 毒王、搶藥、封城……9年前的電影真實到讓人頭皮發麻! | 醫影集
    毒王香港的午夜,一輛轟隆作響的推土機開進森林,推倒了兩棵樹,停留在樹上的蝙蝠瞬間驚飛,失去棲息地的蝙蝠只能另尋他地。一隻吃了香蕉的蝙蝠飛進了樹林旁的養豬場,不小心將殘渣掉了下去,豬又恰巧吃了殘渣。攜帶病毒的豬被送到了一家高級餐廳的後廚,中國大廚準備用它來做烤乳豬。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聯繫?《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課文學習提示
    如學生可能會提出:「蝙蝠在夜裡是怎樣探路的呢?」可以引導學生聚焦第7自然段進行學習,,在勾畫、批註的基礎上,抓住「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超聲波向前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等語句,明白超聲波幫助蝙蝠在夜裡判斷障礙物的原理,從而揭示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2、藉助批註和課後問題清單,討論發現提問的不同角度。
  • 為什麼蝙蝠攜帶大量致命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
    來源丨全民較真-騰訊新聞(ID:qqjiaozhen)作者丨湯波編輯丨yhxi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是最大的病毒庫之一,但又對大多數病毒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可能與它們的飛行能力和特殊的免疫系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