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喝水,不少寶媽不以為然。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哦~尤其是夏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切勿一下喝太多水!
警惕水中毒
對,你沒看錯。水喝太多會「中毒」,甚至可致死亡。這是因為人體短時間攝入太多水,身體一時半會排不出,可致血液中的鈉離子稀釋,阻礙身體正常運作,引起頭暈、嘔吐甚至抽搐,甚至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去年3月,江蘇常州一位女士聽信網上傳言,為了通宿便3小時內喝光了5000ml自製鹽水,結果悲劇了!剛喝完,她就頭暈、眼前發黑、胸悶、噁心乾嘔、全身乏力溼冷……經檢查,其嚴重水電解質紊亂!
而寶寶喝水過量更不得了!
前不久,2歲的修修得了腸胃炎,狂拉肚子。家長擔心他脫水,便餵了大量的水,導致修修全身抽搐,於是趕緊送其就醫。一查才知道孩子是水中毒了。還好就醫及時,修修脫離危險。
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要多喝水
這一點達媽已經多次強調。無論寶寶是喝母乳還是配方奶粉,6個月以內都無需額外補水。正常情況下,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水已經足夠!很多寶媽對此都無法認同,天熱怎麼能不多喝水呢?奶粉餵養的寶寶容易上火,怎麼能不喝水呢?
達媽再來解釋一遍:母乳是寶寶最棒的食物,其主要成分是水,約佔近九成。它不僅能給寶寶提供豐富、均衡的營養元素,也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水分。而配方奶粉是模擬母乳的產品,力求無限貼近母乳,水分當然也不缺。其實,很多配方奶粉包裝上有特別標註「請勿額外多加水,避免過稀」。寶寶喝奶粉上火應該是其他原因,喝水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寶寶到底需要多少水?
請注意,需水量≠直接飲水量。要知道,食物本身的含水量可不少。一般來說,推薦攝水量=吃進去食物本身含有的水+額外喝的水。
6個月以內
無需額外補水!
6—1歲
處於此階段的寶寶還是以奶為主食,喝水沒那麼必要。
寶寶滿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大家可以讓寶寶適量飲水,但也要控制量。每次寶寶吃完輔食後,可以給他餵幾口水,不僅補水了,也順便清潔口腔了,但千萬別勉強寶寶喝水。
滿1歲
等寶寶滿1歲,應鼓勵寶寶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建議寶寶除正常飲食,每天喝這麼多的水:1—3歲為600—700ml,3—5歲為700—800ml,5—8歲為800—1000ml。
但切記「暴飲」,宜少量多次。可上下午個補充一次,每次50—100ml左右。需要提醒大家,這裡的飲水量只是一個大致參考哈~大家不要苛求寶寶,具體喝多少水還要綜合寶寶的身體狀況、運動量大小、出汗多少等情況。總之一句話,渴了就多喝點,不渴就少喝點唄。
寶寶什麼時候該喝水?
千萬別等感覺口渴再喝水,這時身體已經缺水,晚了!所以,建議大家幫助寶寶養成喝水的習慣。
定時給寶寶喝水,或提醒他喝水。最好在飯後一段時間後,避開飯前2小時內,睡前等。當寶寶活動量大,出汗多時,也應及時讓寶寶喝水。
平時,還可以留意觀察寶寶的尿量和尿液情況來判斷寶寶需不需要喝水:尿量充足(不到3h尿一次),顏色淺黃、清涼,說明寶寶喝的水足夠了;尿量少(>3小時還沒尿尿),顏色深、渾濁,味重,說明寶寶需要適量喝水。另外,如果寶寶生病了,比如發燒、腹瀉等,身體會很缺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出現口舌幹,囟門、眼窩凹陷,哭時沒有眼淚等情況,說明寶寶缺水嚴重了!
寶寶該喝什麼水?
這點相信媽媽們都很清楚。對,就是白開水。它是最好也最安全的補水選擇。寶寶喝下後容易被身體吸收,加快新陳代謝,起到調節體溫、輸送養分等作用。
有些媽媽為了哄寶寶多喝水,會精心製作一些好喝的水,比如葡萄糖水、白糖水、果汁等,寶寶滿1歲也不建議。偶爾為之就算了,千萬別讓寶寶常喝,容易引起肥胖。
建議把白開水放涼至40℃左右,不冷也不熱,呵護寶寶嬌嫩的腸胃。
好了,學習了這麼多知識,大家喝點水放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