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平時我們總是調侃那些直男,不管女友說什麼都會回一句「多喝水」:感冒了,多喝水;大姨媽來了,多喝水;便秘了,多喝水……其實很多家長也都是這樣的,總是讓孩子多喝水,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了,都能用一句「喝水少了」來解釋。雖說水是生命之源,但也沒有那麼萬能。尤其是給孩子喝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其中有些小細節不能忽略。
什麼時候要給孩子喝水?
一般來講,如果孩子身體出現這些信號,就表示需要喝水了。
尿量少:孩子每天換的紙尿褲不足6-8片,或者3個小時以上沒有尿尿。
尿的顏色深:正常的尿液是無色或是淡黃色的,如果孩子的尿液是黃色的,顏色偏深,就需要喝水了。
尿的味濃:孩子的尿液味兒比較濃,也表示孩子身體缺水了。
給孩子喝水,儘量避開這幾個時間
家長還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就是,給孩子喝水的時間也有講究,最好能避開這幾個時間。
1.飯前半小時
在吃飯前的半個小時左右,就不要讓孩子喝水,尤其是大量喝水。因為喝的水太多的話,會產生飽腹感,這樣就會減少孩子正餐的進食量。時間長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另外,飯前喝太多的水,也會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
2.飯後半小時
飯前的半小時不建議給孩子大量喝水,飯後的半小時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剛吃飽,這個時候再大量喝水的話,就會對胃部產生一定的壓力,從而影響消化和吸收。所以想給孩子飯後喝水,儘量選擇在飯後半小時後。
3.劇烈運動後
估計很多家長也知道這樣的說法,在劇烈運動後,腸道還在快速蠕動。如果這個時候大量喝水的話,就會導致腸胃不舒服,嚴重的話會導致腹瀉。所以最好在孩子運動後休息會兒再喝水。
4.睡前
睡前給孩子大量喝水,會導致孩子頻繁上廁所,影響睡眠質量。建議給孩子白天都喝水,晚上少喝,即使是喝,也要少喝。
脫水就要多喝水?
孩子在腹瀉的時候容易出現脫水的情況,有些家長就會選擇大量給孩子餵水,其實這樣的做法也不妥。因為孩子腹瀉帶著的不止是水,還有電解質。如果只是單純大量喝水,有可能會引起低鈉血症。其實在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除了補水之外,也要口服補液鹽。
孩子可以喝涼水嗎?
大多數的家長都習慣給孩子喝熱水,或者是溫水,認為喝涼水會肚子疼。其實也沒有家長們想的那麼嚴重。如果孩子能接受喝涼水,適當喝點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涼水在進入嘴裡,會通過口腔和食道的加溫再達到胃部。也就是說,孩子最終喝進肚子裡後還是溫水,只要喝的不太多,喝的不快就可以。當然了,像現在是寒冷的冬天,給孩子喝水首選溫水。
淘媽說:喝水看起來是件最不起眼的事了,其實也有很多小的細節需要注意。如果你還不知道,下次給孩子喝水的時候就要多留意。不要因為給孩子喝錯水,給孩子帶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