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了就要喝水,多喝水可以補充身體水分以及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多項調查表明,目前人們在飲水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注意。喝水雖是一件小事,但是不注意也會對身體有所影響。
水對於美容至關重要,飽滿光滑的皮膚離不開水的滋潤。但對於女人來說,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了。除了這8杯水外,通過食物我們也能補充大量的水分,實在沒有必要再強迫自己大量喝水了,否則物極必反,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另據俄羅斯「醫學論壇」新聞網報導,美國一名17歲的足球運動員在足球賽後因過量飲水死亡。
美國17歲的運動員奧利維爾在一次足球比賽後口渴難忍,於是大量飲水。在回家途中,奧利維爾曾向母親抱怨其胃痛。回到家中,奧利維爾難以支撐昏倒在地,母親立即叫來救護車。奧利維爾立即被送往醫院急救。然而,5天的治療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我們都知道,人體在缺水的情況下,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缺水數日甚至會導致死亡。
但事實證明,過量飲水也有致命危險。
專家稱,過量飲水會導致急性中毒,如果一個人一小時內飲水量超過3升,就可能因低鉀血症或肺部、腦部水腫而死亡。
人體水分一旦過多,腎臟來不及排出,結果積蓄在細胞外液中,人體滲透壓便下降,使水分進入細胞,產生細胞間隙水腫,細胞腫脹,血容量增加,引起組織代謝紊亂、失常,以致死亡。
1、起床喝水,能防便秘
早上喝水,能促進腸胃蠕動。睡前可在床頭放杯水,起床後立刻喝下,效果加倍。
2、運動前喝水,表現更好
當血液中水分充足,可供給肌肉和細胞更多的氧氣和養分,不易疲勞。
3、飲酒時要多喝水
酒精有利尿的成分,使血管擴張,體溫上升,易造成身體缺水。因此,飲酒時多喝水,可減少酒後口渴等不適。
4、焦躁疲憊時,喝水能醒腦
突然感到疲憊、焦慮、暴躁或大腦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身體缺水的表現,此時喝杯水或許能讓你煥發活力。
5、睡前喝水,可預防心梗和中風
人體缺水時,血液會變粘稠,發生心梗的風險增加。可在睡前1至2小時喝一杯水,可有效降低風險。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白開水對身體最有益。白開水不含熱量,而且含有鈣質,純淨的白開水最能解渴,不會刺激腸胃,它進入人體後馬上就可以進行新陳代謝,易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能夠起到調節體溫、輸送養分及清潔身體內部的作用,是最好的飲品。
一般建議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最好,這樣不會過多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不易造成血管收縮。煮沸後自然冷卻的涼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經常喝涼白開的人,也不容易產生疲勞感。
雖說多喝水好處多,但是這「多喝」不是沒有上限的,以下這3類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須控制飲水量。
1、腎臟病患者
有慢性腎臟機能不全、腎病的患者,不宜多喝水。慢性腎機能不全或腎臟衰竭病人由於其腎臟機能逐漸喪失,無法正常地排洩水分及鹽分;腎病患者因體內蛋白質會經尿液大量流失,降低了血滲透壓,如果過量地喝水,就會使水腫變得更加嚴重。
2、心臟病患者
心臟病患者,特別是心臟衰竭的病人,會因腎臟血流與灌注功能不正常,無法使身體水分順利排出,因此全身容易產生水腫。如果飲用過量的水,就會增加心、肺等臟器的負擔,甚至誘發低血鈉症,出現噁心、嘔吐、全身抽搐、昏迷等危險症狀。
3、肝功能異常並伴腹水者
肝功能異常的人,除了本身不能合成身體中的血蛋白之外,其他原因也會造成水腫。因此,血滲透壓降低,水分容易堆積在組織中,常會有腹部、胸部積水的現象。此類患者不宜多喝水,以免加重水腫症狀。如果身體一旦出現水腫,應根據水腫的實際情況限制日常攝取的水量。
1、片面強調水中礦物質
礦泉水因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一些礦物質而深受市民喜愛。但不少市民卻認為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飲用水中應該含有適量、平衡的礦物質,但礦物質含量高並不能完全說明水的活力強。反之,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還會危害人體健康。例如,當飲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大於0.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
2、水越純越好
不少人認為水越純越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容易產生疾病。
水健康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更不宜長期飲用。
3、喝水僅為解渴
口渴了才喝水,不渴就不用補充水分。調查顯示,人們喝水時往往忽略了水的營養及保健功能。
乾淨、安全、健康的水是最廉價最有效的保健品。水在體內能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稀釋,這樣才能便於人體吸收。由於一切細胞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水,只有讓細胞也喝足水,才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飲料=飲用水
調查顯示,不少年輕人喜歡把飲料當作飲用水。其實,水和飲料在功能上並不能等同。由於飲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質,又添加了不少香精和色素,飲用後不易使人產生飢餓感。因此用飲料代替飲用水,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還會降低食慾,影響消化和吸收。
長期飲用含咖啡因的碳酸性飲料,會導致熱量過剩,刺激血脂上升,增加心血管負擔。咖啡因作為一種利尿劑,過量飲用會導致排尿過多,出現人體脫水的現象。另外,對兒童來說,碳酸性飲料會破壞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容易引發齲齒。
5、醫療用水可當飲用水
目前在市場上可以看到一些名為「電解水」和「富氧水」的飲用水。水健康專家指出,嚴格上說,這些都屬於醫療用水,不能作為正常人群的飲用水。
電解水就是通過電解作用,把水分解成陽離子水和陰離子水。陽離子水是醫療用水,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飲用。陰離子水則常被用於消毒等方面。富氧水是指在純淨水裡,人為加入更多的氧氣。這種水中的氧分子到了體內,會破壞細胞的正常分裂作用,加速衰老。而純淨水加入氧氣後,由於分子結構的原因,仍然是大分子團水,也不易被細胞吸收。
趕緊告訴身邊人!